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9,(34):141-145
目的:研究应用免疫抑制剂AG490阻断信号传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调控。方法:选取本院于2018年10月-2019年6月收治的10例SLE(观察组)以及1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抽取所有受试者外周血约10 mL,采用免疫磁珠法提取CD4+T细胞,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受试者Th17/Treg细胞亚群变化。用AG490(0、25、50、100μM)处理患者CD4~+T细胞,检测Th17/Treg细胞亚群以及细胞因子变化,并采用Q-PCR了解STAT3、Foxp3、RORγt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Th17显著高于对照组,而Tre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Th17/Tre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AG490浓度的增加,Th17/Treg比值、IL-6、IL-17表达水平均逐渐降低,而IL-10、TGF-β水平均显著增加,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不同浓度AG490处理后,STAT3、RORγt mRNA水平以及STAT3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其中100μM剂量组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其他三组,而Foxp3 mRNA水平显著增加,各组mRN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阻断STAT3信号通路,可诱导Treg分化以及抑制Th17分化,从而调控Th17/Treg平衡,可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5)
100例膜性肾病患者,根据24 h蛋白尿、血清白蛋白水平分为中高危组78例,低危组22例。另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6名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及Th细胞亚群水平。检测结果显示,间质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急性病变区在中高危组与低危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膜性肾病患者中IgG4荧光强度最高,IgG2荧光强度最弱。T细胞亚群中中高危组和低危组CD3~+CD45~+、CD3~+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h细胞亚群中Th9、Th1、Th2、Th2/Th9在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9、Th1、Th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h2/Th9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证明,尿蛋白量越大,膜性肾病患者肾脏急性和慢性病变程度越严重;中高危组患者IgG4为主沉淀,低危组患者IgG1为主沉淀;膜性肾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以CD4~+T细胞为主,伴随Th9、Th1、Th2水平明显升高, Th2/Th9值下降。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3):322-324
目的:观察扶正防癌口服液联合化疗对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7例中晚肺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B组和C组,B组20例予以扶正防癌口服液联合化疗药物治疗,C组17例予以单纯化疗,同时另选择1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A组),比较B、C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中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17cells,Th17)/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细胞的百分比及比值,以及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Foxp3 m RNA、RORγt m RNA表达水平,并与正常人群比较。结果:B、C两组有效率、稳定率,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中Th17、Treg细胞百分比及Th17/Treg比值,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Foxp3 m RNA、RORγt m 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防癌口服液联合化疗治疗肺腺癌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0,(6):103-106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对同种免疫型复发性流产病因及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LIT)效果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自愿接受LIT的同种免疫型复发性流产患者85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正常妊娠者7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差异。对接受LIT的患者,比较一疗程组与两疗程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外周血CD3~+T细胞、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Th/Ts、CD19~+B细胞、CD3~-CD56~+NK细胞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疗程组治疗前CD4~+CD25~+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两疗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疗程组与两疗程组治疗前的CD3~+T细胞、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CD19~+B细胞、CD3~-CD56~+NK细胞、CD3~-CD56~+CD16~-NK细胞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Th/Ts、CD19~+B细胞及CD3~-CD56~+NK细胞比例不能对同种免疫型复发性流产进行病因评估,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是否能评估同种免疫型复发性流产的发生仍需多组数据论证。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可在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前预评估封闭抗体转为阳性情况,为评估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1):37-38
目的:比较不同HBV DNA载量患者T细胞亚群及红细胞免疫指标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1月期间本院诊治的84例慢性乙肝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的84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及相关细胞因子(IL-2、IL-4、IFN-γ及TNF-α)、红细胞免疫指标(FEER、ATER、FEIR及RBC-ICR)水平进行比较,并比较不同HBV DNA载量患者的T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红细胞免疫指标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D3+、CD4+、CD4+/CD8+、IL-2及FEER、ATE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CD8+、IL-4、IFN-γ、TNF-α及FEIR、RBC-IC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HBV DNA载量患者的T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红细胞免疫指标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患者的T细胞亚群及红细胞免疫指标的表达明显异常,不同HBV DNA载量患者的差异也有显著性,因此上述检测指标对于疾病的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3)
目的观察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辅助性T细胞17(Th17)在老年湿疹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探讨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与湿疹的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在本科确诊为老年湿疹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并选取健康对照组4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Th的特征细胞因子γ-干扰素(INF-γ)、白介素-4(IL-4)及白介素-17A(IL-17A)的表达水平,分别比较Th细胞相关因子在急慢性,或泛发和局限型湿疹中的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老年湿疹患者血清IFN-γ、IL-4、IL-17A显著升高(t=10.570,10.874,14.611;均P<0.001)。其中老年急性湿疹患者血清IFN-γ、IL-4及IL-17A显著高于慢性期(t=3.787,3.815,5.338;均P<0.001);泛发型患者血清IFN-γ、IL-4及IL-17A明显高于局限型(t=2.458,2.139,3.019;均P<0.05)。结论血清IFN-γ、IL-4及IL-17A参与老年湿疹的进展与预后,并且Th细胞相关因子表达的不同可作为反映临床类型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1)
<正>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是近年来发现的两类CD4+T细胞亚群,目前认为Th17具有明显促进炎症的作用,引起组织炎性病理损伤;而Treg细胞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作用,维持机体的免疫耐受,两者对立统一,维持着机体平衡。Th17/Treg细胞平衡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尤其是类风湿关节炎免疫调节中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32):14-18
目的:研究Treg与Th17细胞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细胞中表达百分率的变化及意义,探讨其在慢性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使用四色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和正常健康人外周血CD4~+细胞中Treg与Th17细胞的表达百分率情况,并分别计算Treg/Th17值。结果:慢性丙肝组与健康对照组的Treg细胞百分率比较[(7.56±1.32)%vs(5.05±0.46)%,P<0.01],Th17细胞百分率比较[(2.12±0.55)%vs(1.19±0.12)%,P<0.01],Treg/Th17细胞比例比较[(3.66±0.42)vs(4.25±0.45),P<0.01]。且Treg细胞与Th17表达百分率HCV-RNA病毒载量呈正线性相关,与转氨酶ALT含量无关。结论:可以将Treg、Th17细胞亚群的含量作为快速辅助判断丙肝患者所处感染的不同临床时期的有效证据。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33):150-153
目的:探讨自体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输注同步化疗紫杉醇治疗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法,观察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1年11月-2013年11月在本院接受自体CIK细胞输注同步联合紫杉醇治疗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17例。检测治疗前后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观察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评估后客观有效率(CR+PR)88%。治疗后外周血CD3+、CD3+CD8+、CD3+CD56+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CD3+CD4+比例和CD4+CD25+Treg细胞比例下降。治疗后血清中白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结论:自体CIK细胞同步输注联合紫杉醇治疗上皮性卵巢癌,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患者Th1类细胞因子水平,是一种有前景的治疗上皮性卵巢癌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2)
目的检测Graves病人外周血细胞因子和树突状细胞(DCs)不同亚群的数量和表达情况,初步探讨DCs细胞亚群在疾病中的作用。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Graves病患者和30名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数量,同时利用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及IL-6等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测得Graves组髓样树突状细胞(p DC)和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m DC)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ELISA检测细胞因子发现,Graves患者血清中TNF-α、IFN-γ、IL-6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TNF-α显著升高(P<0.01),而IL-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Graves病人中p DC和m DC水平升高,细胞因子分泌失调,Th1/Th2失衡,从而导致机体自身免疫反应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