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桂北地区旱涝变化时间序列,采用小波分析、滑动t检验和分形方法分别分析了该地区旱涝变化的准周期、跃变现象及分形特征。结果表明,桂北地区旱涝变化存在5、11、31、60和180年左右的准周期变化;桂北地区旱涝变化的70年尺度跃变发生在1883年,30年尺度跃变发生在1524、1839、1867和1962年;桂北地区旱涝变化Hurst指数为0.508 6,长程记忆时间为29 a,该地区旱涝变化随机性较强,可持续性较差。  相似文献   

2.
洪汝河流域砂姜黑土区旱涝灾害并存且频繁发生,是当地气象因素、地形地貌因素、地质因素、水文因素、与土壤的成份因素以及人为活动因素等内外因素的综合效应。考虑到不同因素的影响,提出了洪汝河流域砂姜黑土区旱涝灾害的防治原则,并对旱涝灾害防治问题进行了分类探讨。  相似文献   

3.
再胜  刘岩 《水利天地》2007,(12):F0002-F0002
11月23日,水利部在哈尔滨召开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座谈会。黑龙江省水利厅、吉林省水利厅、省农垦总局水务局和松辽委汇报了项目进展情况,水土保持司生态处处长蒲朝勇通报了检查情况。水利部鄂竟平副部长到会并做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要统一认识,充分认识黑土区对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的重要意义;要明确目标,将坡耕地和侵蚀沟整治作为工程建设的重点;要加强领导,成立组织,强化项目管理。省政府副秘书长金济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王念忠 《东北水利水电》2012,30(6):20-21,72
本文通过对黑土区中部和松嫩平原西北部的水土流失情况的监测,分析了东北黑土区的研究区2000-2010年期间水土流失的发展趋势及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实施状况.监测结果表明:城市建设用地需求使得原有城市周边的农田被不断侵占,而粮食的需求又导致开荒面积增加和林地、草地及水域面积的逐渐减少,水土流失面积大.文中还提出了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分区三:东北黑土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水利》2009,(7):25-29
广义的东北黑土区是指有黑色表土层分布的区域,主要土类包括黑土、黑钙土、草甸土、白浆土、暗棕壤和棕壤,总土地面积103万km^2。东北黑土区位于中国大陆的东北部,北、东侧隔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相望.东南隔图们江和鸭绿江与朝鲜为邻.西与蒙古国交界,西南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南临渤海和黄海。行政区包括辽宁省(除辽西)的大部,面积12.29万km^2.吉林省全部,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中了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程的建设内容、主要管理措施及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7.
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东北黑土区的水土流失现状做了详细论述,并分析了产生的原因,针对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东北黑土区的土壤侵蚀现状及危害;在阐述国内外土壤侵蚀模型研究的现状的基础上,设计了黑土区土壤侵蚀模型研究的内容及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东北黑土区坡耕地综合治理措施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东北黑土区坡耕地现状与分布,产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研究探讨了东北黑土区坡耕地综合治理措施。主要包括坡式条田、竹节梯田、垄作区田、深松耕法、少耕免耕、地埂植物带、秸秆还田、侵蚀沟治理等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东北黑土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的理论基础,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入手,遵循效益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建立简单、准确的指标体系,分析实例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多年研究成果,为东北黑土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体系的建立与研究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东北典型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黑土聚集区,黑土是世界上重要的土地资源,肥力强,适宜中国主要农作物生长。通过收集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2007及2017年东北典型黑土区的土壤养分数据,分析东北典型黑土区土壤养分现状。结果表明,虽然现阶段黑土区肥力依旧丰富,但明显相对之前降低很多,土壤pH值下降。建议通过改善不同肥料的施用、优化耕作制度以及对侵蚀沟的治理来减少对土壤养分的流失。  相似文献   

13.
东北黑土区在防治水土流失的实践中使用了很多有地域特点的水土保持技术措施,在水利部的支持下,松辽委从2005年开始对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整理,并按照国家的水利标准化工作要求进行了东北黑土区水土保持技术标准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推动了黑土区水土流失的治理工作健康开展。  相似文献   

14.
文中就《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技术标准》制定的重要性、推行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了论述,并就全国水土保持标准体系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选取适宜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是保障小流域地区治理与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提高治理的针对性和治理效益。本文根据东北黑土区自然地理条件和农业生产方式,本着归纳共同性、区分差异性的原则,将东北黑土区划分为漫川漫岗型、丘陵沟壑型、风沙型、中低山地型和平原型5种小流域治理类型区。并在全面调查研究、科学系统划定东北黑土区小流域治理类型区基础上,坚持分区治理、分类施策,通过总结东北黑土区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分析提出适合东北黑土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模式,以期为管理实践及科学指导推进东北黑土区小流域综合防治、合理利用黑土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两方面梳理了我国东北侵蚀沟治理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综合治理与分类治理相结合的防治思路,总结了适用于分类治理的6项特色治沟技术,并指出了4方面东北侵蚀沟防治的科研重点。  相似文献   

17.
研究海河流域近500年旱涝演变规律能为流域防汛抗旱、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海河流域内1470—2000年间11个序列较完整站点的旱涝等级数据,采用小波分析、功率谱分析以及经验正交分解方法对海河流域旱涝时空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海河流域1470—2000年期间经历了干旱(1470—1644年)-湿润(1645—1898年)-干旱(1899—2000年)的旱涝转换;(2)1470—2000年流域旱涝呈现出2~7年、10.4年、19年、22年和25年左右的周期性变化特征,其中10.4和22年周期变化显著;(3)EOF第一模态表现为全流域性的干旱或洪涝,其方差贡献率为44%;第二模态为流域自西向东涝-旱-涝(或旱-涝-旱)的分布特征,其方差贡献率为12%。  相似文献   

18.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长期以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利用水土资源,导致土壤侵蚀的发生,生态环境恶化,旱涝灾害频繁。文章分析了这一地区土壤侵蚀的原因、危害,提出了水土保持是防治土壤侵蚀、减少洪水灾害之本。  相似文献   

19.
东北黑土区鹤山农场雨季土壤侵蚀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九三垦区地形多属丘陵漫岗区,以旱作农业为主。通过种植林带分割地块,存在大量顺坡和斜坡耕作,加之采取大型机械进行农业作业,农地水土流失严重,正确计算农地土壤流失量具有重要意义。选取鹤山农场鹤北小流域为研究区,通过小流域调查,在GIS基础上进行地形分析,采用土壤流失方程计算流域土壤流失量,为进一步做好本区域水土保持,治理水土流失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研究以穆棱市农发项目区为对象开展重点研究,着力在坡耕地水土保持新措施研究、措施体系配置模式等方面开展探索和总结,研发出适用于东北黑土区的水土流失治理技术—复式地埂技术。该技术通过坡面与侵蚀沟道治理有机结合,实现了坡沟一体化水土流失治理,具有占地面积少、保水保土效率高、增产显著、操作简易用工少、保护耕地效果显著等优点,达到坡耕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