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10)
简单说来,校本课程开发就是学校根据自身的教学实际,为解决教育问题或提升教学效果,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由校内的教育人员与校外一些教育团体或个人合力进行的课程开发活动。在我国的教育发展中,校本课程开发是非常普遍的。但是校本课程开发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校本课程开发普遍集中在音体美等科目上,形式化问题严重等。这都影响着学校特色办学的发展,影响教育质量的提升。以初中语文的课程开发为研究对象,具体说明教师要如何增强课程开发意识,进而实现发展。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15)
《海洋与科学》是一门对非海洋专业的本科生开设的海洋通识课程,以自然科学的角度解说海洋科学中的现象,是一门理论基础和现实联系较强的课程。针对授课对象的差异性,对非海洋专业学生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调整和探讨。根据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对该课程的教学有了一定的研究,以期能够提高海洋通识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12)
在小学语文校本课程资源中开发"红色文化"价值并利用于教育,是小学生认识和产生传承革命传统意识、扩展校本内容、推动自主性建设、促进特色教育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课题,对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价值及实现途径进行阐述,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1)
PARSEL课程强调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普及性和相关性,强调三维目标(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价值判断)。PARSEL模式下的化学探究课是面向八年级学生所开设的一门以培养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为主的校本课程,一般都是选择社会科学知识情境下的教学内容进行探究,对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公民意识,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7)
校本课程是自国家确立三级课程体系之后大力发展的项目,总体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各地区不断探索与实践后,发现校本课程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这些难题也是教育发展与创新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结合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际情况及相关研究结果,明确校本课程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可能的解决策略,期望通过不断地探索、实践与努力,加深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性思考,使师生的生命成长与校本课程的开发达到共生共长。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1)
初中环境教育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并且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所以教师在环境教育课程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环境知识应用能力和生态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环境教育课程知识的同时,可以更好的"学以致用",进而提高初中环境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11)
<正>开发校本课程是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结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和兴趣需求,开发丰富的校本课程势在必行。我校开发了以"人际交往、兴趣特长、身心健康、学科拓展、体验探究"为核心的校本课程体系,并在郑州市郊区建立了郑州八中综合实践基地作为实施平台,在开发与实践中进行创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校本课程开发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研究价值1.弄清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根据自己学校的硬件水平、师生的实际情况和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9)
<正>一、校本课程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一)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20世纪70年代在发达国家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课程形式,其概念的正式提出皆可以追溯到1973年的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校本课程开发"国际研讨会上。它是由学校根据教育教学理论,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自主开发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是一种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二)学生个性"学生个性"是指学生身心、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12):80-82
理念的校本化和课程的校本化,是国家课程校本化的两个基本着力点。前者是观念层面,后者是操作层面。只有解决了操作层面上的问题,才算是做到了接地气,国家理想的课程才能变成实施的课程。课程管理的校本化、课程目标的校本化、课程顺序的校本化、教材内容的校本化、教学模式的校本化、课程评价的校本化,是校本化实施的基本内容。国家课程校本化收到的效果是,提高了课程的适应性,促进了学生的个性成长;增强了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了学校的课程创新,促进了学校特色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2)
传承得天独厚的乡土文化,应以家乡地域文化为源,以学生探究体验为要,这对学校课程的建设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虞山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一要让教师增强课程意识,自觉肩负课程改革重任;二要将虞山文化融入学校课程,既可以成为独立的选修课程,也可以渗透于其他学科教学,还可以蕴含在学校的教育环境之中;三要不断丰富、拓展校本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