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连续点源离岸排放条件下,从考虑河流纵向移流、横向扩散的简化二维方程解析解出发,对基于环境扩散的宽阔河流探讨了污染混合区的计算方法。给出了污染混合区边界曲线的标准方程及无量纲形式;分别给出了离岸系数0≤η≤2和η2两种类型污染混合区5个特征点各参数及面积与离岸系数η的关系曲线,分析了各参数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以离岸系数η作为判据的分类参数和临界条件。给出了河流岸边、离岸与中心排放的分类判别准则:(1)当0≤η≤0.7时,简化为岸边(近岸)排放类型;(2)当0.7η2.3时,称为离岸排放类型;(3)当η≥2.3时,简化为中心排放类型。对河流离岸排放提出了达到全断面均匀混合距离的计算公式,比现行公式有所改进。为河流排污口位置的优化设计和控制排污量计算提供了分类、简便、快捷的理论方法,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针对困扰排污口位置优化设计与排污削减量计算的实际问题,基于宽阔河流岸边、离岸与中心排放的分类准则,克服理论方法繁琐的试算比较过程,以显函数的形式提出了污染混合区无量纲最大长度、最大宽度及面积的分类简化计算公式和最大控制排污量的计算方法。在河流岸边(近岸)、离岸与中心排放类型条件下,以应用实例给出了根据离岸系数η进行污染混合区范围计算和排污口位置优化设计以及排污削减量计算的方法步骤。计算结果表明:在具体工程设计中,排污口的离岸距离与排污削减量可通过经济技术比较进一步核定。结果可为河流排污口位置的优化设计和控制排污量、排污削减量计算提供分类、简便、快捷的方法依据和设计范例。  相似文献   

3.
武周虎 《水利学报》2015,46(10):1172-1180
倾斜岸坡深度平均理论对其水质模型的构建、验证和参数率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等强度连续点源岸边排放条件下,对倾斜岸坡深度平均浓度分布及污染混合区的几何特征参数进行了理论求解和曲线拟合。分别给出了深度平均浓度分布方程、深度平均污染混合区最大长度、最大宽度和相应纵向坐标、面积和面积系数的计算公式以及外边界标准曲线方程。分析表明,倾斜岸坡水体中污染物扩散宽度远大于扩散深度,对同一岸坡倾角的深度平均污染混合区形状具有相似性。提出了岸坡倾角分区的简化条件和相应污染混合区几何特征参数的计算公式,可为倾斜岸坡河流和水库深度平均浓度分布、污染混合区几何尺度和控制排污量的计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武周虎 《水利学报》2019,50(3):323-334
宽阔河流的中部深槽和远岸地形变化,对排放岸附近污染混合区范围的影响很小。因此,河流断面平均流速和横向扩散系数不能很好地反映排放岸附近污染物的移流扩散特性。通过对长江黄沙溪排污混合区平水期同步观测资料的分析,提出了深度平均流速的横向指数分布和横向扩散系数的二维变化关系式。在宽阔河流顺直岸边稳定点源条件下,求解了变系数二维移流扩散方程浓度分布的解析解,进行了浓度分布的特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推导了污染混合区最大长度、最大宽度和对应纵向坐标以及面积的理论公式,给出了污染混合区边界归一化(等浓度)曲线方程。讨论了深度平均流速和横向扩散系数分布的特性参数(m,n和α)对污染混合区形态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河流岸边排放污染混合区的类别、形状特征、分类条件和变横向扩散系数的估算方法。实例表明,α-Ⅰ型污染混合区、边界曲线方程和几何特征参数,能够较好地表征长江黄沙溪排污混合区平水期COD_(Cr)现场观测等值线形状。  相似文献   

5.
在恒定连续点源条件下,从移流扩散方程的二维解析解出发,给出了顺直宽河渠无边界反射情况下,污染混合区的二维解析计算方法和等浓度曲线方程,分析了污染混合区的形状变化规律。以简化二维移流扩散条件下的污染混合区长度为特征长度L、流速U和纵向扩散系数E-L,定义了贝克来数Pe=UL/E-L,给出了污染混合区无量纲上、下游长度、最大宽度及相应纵坐标和面积的试算公式及诺莫图。结果表明,污染混合区的无量纲长度主要取决于贝克来数,而无量纲最大宽度和面积既取决于贝克来数也与横向与纵向扩散系数的比值λy有关。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非保守物质污染混合区的修正计算方法,以及保守与非保守物质的计算分区图。系统地提出了二维移流扩散方程的简化计算条件。  相似文献   

6.
摘要:在保守物质恒定时间连续点源条件下,从计入河流纵向扩散项的二维移流扩散方程解析解出发,考虑两岸边界反射作用,给出了河流污染物浓度的二维解析计算方法和污染物的无量纲浓度分布方程;定义了综合反映纵向移流作用与纵、横向扩散作用比值的无量纲数——修正佩克莱特数 。在 相等的条件下,论证了岸边排放与中心排放浓度分布的一半具有相似性,以及在相对浓度达到10-6的精度条件下,通过计算实验给出了边界反射次数与修正佩克莱特数的回归关系式;在 ,忽略纵向扩散项的条件下具有自动相似性;给出了河流污染物相对浓度分布、排放岸和对岸特征浓度点的无量纲纵坐标以及全断面均匀混合的无量纲距离与修正佩克莱特数 之间的关系曲线;在相对坐标中污染物达到全断面均匀混合的距离在排污口断面上、下游相等,在排污口断面下游均匀混合浓度为Cd=CM,在排污口断面上游均匀混合浓度为Cu=(0~1)CM;以修正佩克莱特数作为移流扩散方程简化的判据,给出了移流扩散方程的简化条件,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在保守物质恒定连续点源条件下,从包含河流纵向扩散项的二维移流扩散方程解析解出发,考虑两岸边界反射作用,给出了河流污染物浓度的二维解析计算方法及污染物的无量纲浓度分布方程。定义了能综合反映纵向移流作用与纵向、横向扩散作用比值的修正贝克来数Pw。在Pw相等以及在相对浓度达到10^-6的精度条件下,通过数值计算给出了边界反射次数与修正贝克来数的回归关系式。当Pw≥7.5,忽略纵向扩散项的条件下,岸边排放与中心排放浓度分布的一半具有自动相似性。给出了河流污染物相对浓度分布、排放岸和对岸特征浓度点的无量纲纵坐标以及  相似文献   

8.
在恒定时间连续点源条件下,从移流扩散(离散)方程的完全二维解析解出发,给出了污染混合区的二维解析计算方法和等浓度曲线方程,分析了污染混合区的形状变化规律;以简化二维移流扩散条件下的污染混合区长度L为特征长度,定义了佩克莱特数Pe ,给出了污染混合区无量纲上、下游长度、最大宽度及相应纵坐标和面积的试算公式及诺莫图。表明污染混合区的无量纲尺度主要取决于佩克莱特数,其次无量纲最大宽度和面积还与 有关。给出了非保守物质污染混合区的修正计算方法以及保守与非保守物质的计算分区图;完整系统地提出了二维移流扩散方程定量化的分类简化条件,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无论采用解析计算还是数学模拟对河流污染混合区开展分析,其计算参数的准确性比选择不同数学模型对预测结果的影响更大,应予以重视。基于宽阔河流污染混合区几何特征尺度的理论公式,分析并提出了采用多年平均枯水期流量确定环境设计流量的方法和考虑排污风险修正系数的排污强度确定方法,给出了河流污染混合区各计算参数正、负误差分别引起的最大长度、最大宽度和面积误差的敏感性排序。结果表明,水深、流速和横向扩散系数的正误差会减小污染混合区范围,而排污强度的正误差则会增大污染范围,而且,污染混合区几何特征尺度的误差变化幅度远超过其计算参数的误差变化幅度,揭示了计算误差的放大效应。  相似文献   

10.
明渠的侧向和垂向扩散系数是衡量岸边水流对污染物质混合输移能力的重要水质参数之一, 其值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明渠水质预测预报成果的可靠性。基于污染混合区的理论计算方法,推导了污染混合区外边界标准曲线和曲面的统一方程,包含最大长度Ls、最大宽度bs和最大深度ds等特征尺度。该曲线形状近似于半椭圆,曲面形状为近似椭球体的一部分,表明污染混合区具有相似性。给出了由岸边污染混合区外边界最大长度、最大宽度或最大深度和平均流速确定侧向或垂向扩散系数的计算公式,提出了采用污染混合区面积或体积进行总体控制的侧向或垂向扩散系数计算方法和采用水面横向积分浓度确定垂向扩散系数的实用方法。通过现场观测结果分析,给出了洸府河下游河段枯水期的侧向扩散系数0.27 m2/s。  相似文献   

11.
根据水利枢纽下游浅滩的碍航特性以及是否受到枢纽下泄水流的非均匀流影响,将碍航浅滩分为4种类型,分析了非恒定水流的输沙能力,讨论了碍航浅滩年内输沙不平衡的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枢纽下游航道整治线宽度计算公式。该公式简化后与规范所推荐的公式一致,并采用汉江资料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2.
由水力或重力侵蚀形成的泥沙具有二重性,即泥沙既能致灾,叉能成为宝贵资源。根据泥沙致灾过程和特性,泥沙灾害可以分为直接灾害和间接灾害。文中以黄河下游为例,论述了间接泥沙灾害形成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3.
A general approach is presented for risk engineer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risk benefits analysis, goals and limits for risk evaluation in certain applications by considering the first-degree secondary moment methods. A computer program is developed in the Java language (DAM_RISK) with the aim to determine the safety levels of spillways in existing dams (or dams in the planning or construction phase). In consideration of a possible risk, observed overflow values are used, with the purpose of the rehabilitation values that need to be known, thus producing data ready for technical and financial analysis. This program is used to perform risk analysis for the Kürtün and Oymapi nar dams in Turkey with the purpose dam rehabilitation at risk. Different spillway dimension and the change in risk for the reservoir damping factors are also presented. The most important conclusion for planners and risk evaluators is the graph that shows the riskless region in spillway dimensions. Various features of the computer program and areas in which it might be further developed are considered in detail. The results of the applications carried out are given in terms of risk evaluations.  相似文献   

14.
从非均匀悬移质输沙不平衡条件入手,借助国内外大量的研究成果和计算方法,结合多年来黄河实测资料,建立了一套适合于黄河特点的分组水流挟沙力级配计算公式,认为分组水流挟沙力级配不仅与床沙级配有关外,还与上游来沙有关。  相似文献   

15.
混凝土坝上游坝面裂缝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三峡大坝泄洪坝段上游面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的原因 ,并采用灌环氧LPL +嵌填SR 2止水材料 +粘贴氯丁橡胶方法对裂缝进行处理 ,并对裂缝两侧坝面及上下端采取粘贴SR防渗盖片、涂刷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KT1、浇筑混凝土保护板等措施进行防护 ,监测表明 ,处理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6.
对工程总承包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决策阶段风险因素、承包报价阶段风险因素、合同履行阶段风险因素构成了工程总承包的风险因素,针对这些风险提出了一些具体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1993年为基准年,分地区分含水岩类论述了山西省地下水超采情况及超采区分布特征,并与1988年进行了对比,反映山西省地下水已处于严重的超采状况。  相似文献   

18.
针对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的流体在运动过程中到底是遵循最大熵原理还是遵循最小能耗率原理或最小熵产生原理问题,以热力学理论为基础,分析最小熵产生原理和最小能耗率原理,同时澄清一些容易混淆的问题,指出:热力学中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同样适用于流体运动;流体在运动过程中遵循最小能耗率原理或最小熵产生原理。  相似文献   

19.
刘群 《人民长江》2015,46(1):40-42
近年来我国较大规模地开展了河流治理项目的前期工作。在堤防工程地质勘察和评审工作的过程中,执行《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188-2005时,对控制性钻孔、钻孔深度、堤基地质结构分类、堤基工程地质条件分类、勘察成果报告的编制等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剖析和探讨,有助于统一堤防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认识和完善规程,提升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20.
文中通过万家寨引黄南干二级泵站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概述及泵站厂房、副厂房、控制楼、变电站、进水压力埋涵、进水池、出水压力钢管、出水压力平洞、出水竖井及闸门井等主要建筑物施工,重点介绍了南干二级泵站、导流施工,主副厂房进水池、进出水压力钢管及出水压力平洞开挖钢结构安装及混凝土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