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林道果 《城市建筑》2013,(16):272-272
本文通过分析陕北窑洞民居的发展现状,总结出传统窑洞在当前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在乡村旅游导向下的陕北窑洞民居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窑洞是典型的陕北民居。窑洞一般宽3米、深5~20米,在3~5米深的黄土覆盖下,夏季室温比室外低约10度,冬季比室外约高15度,可谓冬暖夏凉。窑洞有单独的沿崖式窑洞(土窑)、土坯或砖石的拱式覆土窑洞以及天井院落地坑式窑洞三种。窑洞门面装有较大面积的门窗,其采光好、受外界噪音和其他污染的影响少。  相似文献   

3.
师立华  王军 《华中建筑》2021,39(4):137-141
随着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乡土社会原有的社会结构和生活价值观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乡土建筑作为中国乡土社会文化生活的物质载体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步走向衰落.窑洞民居作为黄土高原地区广泛分布的民居类型,是我国传统民居重要的分支,因其节能节地、冬暖夏凉、易于取材等优点而广受喜爱,但也存在着诸多缺陷,如今在乡村社会变迁下逐渐被...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陕北窑洞的研究,论述了窑洞建筑保护的重要性以及适应时代潮流发展的必要性,并通过窑洞自身的改进以及多种方式的创新,使得这种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室内设计与装修》2009,(7):137-137
窑洞民居是我国目前尚存的几大类生土建筑中仍处于活性状态且继续发展和完善的一种民居。而陕北则保存有中国现在最丰富、最单性的窑洞民居。这种民居由于它与当地地貌、气候的协和,更由于它的“绿色”(低能耗、保护环境与生态等),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建筑界的重视。它的意义远远超过了“文化”和“民族”的范围。这是中国对人类居住方式极为重要的一个贡献。  相似文献   

6.
关庆华 《山西建筑》2004,30(18):25-27
对窑洞的优势、缺点、格局及装饰特征一一进行了阐述 ,提出窑洞缺点的改进措施 ,并对窑洞的发展与未来进行了展望 ,从而继承发展传统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7.
王欣  刘冬 《山西建筑》2008,34(8):46-48
从窑洞形成的历史背景、分类、现状问题等方面着手,结合实际工程,以“整合”与“重构”的方法论为指导,“和谐发展”为目标,探讨窑洞在川道型城镇的民居发展模式,以便为进一步的全面保护和更新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窑洞如今在很多人眼里是贫穷和落后的象徵,在黄土高原农村建设小康民居还能采用窑洞这种建筑形式吗?本文试图就此提出一些初步方案,供大家研究。  相似文献   

9.
白丹  闫煜涛 《华中建筑》2013,(12):161-164
传统民居的保护和发展需要全面的认知其内容和存在状态,豫西地区窑洞民居作为中原地区传统民居的重要代表之一,对其所蕴舍的植物文化进行剖析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分析豫西地区窑洞民居的自然环境、修建理念、风水文化和民风民俗等与植物文化相关的内容和组成,探索和总结了植物文化的存在形态和特征,为豫西地区窑洞民居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窑洞民居是生土建筑中重要类型之一,豫西地区地坑院窑洞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优越的物理性能、深厚的文化内涵越来越受到学术界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重视。近年来,地坑院窑洞的保护性设计项目逐渐增加。本文针对豫西地区传统地坑院窑洞保护与更新的实例展开调研,对地坑院窑洞的再利用方式进行梳理,试图完善保护与开发过程中的若干问题,使这一古老民居在未来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12.
高凌 《华中建筑》2011,29(6):164-166
文章通过对窑洞建筑的重新定位及设计,结合陕北的地形、地貌及地域特色,使之成为陕北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民居.既符合陕北人民的居住习惯,又能彰显名族特色.窑洞建筑在新农村建设中与其他建筑相比投资少,成本低节能环保、美观大方.又是陕北旅游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3.
窑洞是陕北地区的特色建筑形式,它不仅是当地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结晶,而且符合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该文以陕北地区传统窑洞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数据分析和实地调研两种方式,提出了陕北地区传统窑洞建筑的通风设计策略,旨在探索传统窑洞建筑改造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14.
吕红医  尹亮 《华中建筑》2010,28(7):180-182
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在豫西沿黄河两岸向东伸展,在黄河南侧的黄土地层东出陕西,在黄河与秦岭、伏牛山脉之间的东西走廊地带延伸至郑州。在这片黄土地上最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建筑类型就是具有独特自支撑结构特征的窑洞民居。该文尝试从人文地理学的视角探讨豫西窑洞民居的构筑形态与当地所在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5.
李洁 《华中建筑》2012,(12):165-167,181
江西传统民居在近二十年因其独特的原生态性和完整性逐渐为研究者所关注。文章从文化、形态环境、营造技术、保护与发展等方面综述了江西传统民居的研究成果,同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针对陕北窑洞现状的调研分析,对陕北地区继续保留和发展窑洞建筑,提出了符合实际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王永帅  张中华 《风景园林》2023,30(8):103-110
[目的]为修正黄土高原地区传统窑洞聚落地域性人居个性缺失、形象趋同等问题,需要准确识别其地域性人居景观特征。[方法]运用人类学中的地方性知识理论,提出传统窑洞聚落地方性知识的挖掘方法及路径,并以陕北地区32个传统窑洞聚落景观为例,对其选址布局、空间形态、院落布局、营建技艺和民俗文化中所蕴藏的地方性知识进行识别、提取与图谱构建。[结果]形成由2个门类、6个大类、27个中类、65个小类构成的陕北传统窑洞聚落景观地方性知识图谱。[结论]研究提出陕北地区传统窑洞聚落景观的在地性保护与传承策略,可为黄土高原地区传统窑洞聚落景观地域性人居景观的保护传承和在地性人居营建提供指导与启示。  相似文献   

18.
杨建辉  周庆华 《风景园林》2020,27(11):35-41
受自然地理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陕北地区形成了自成体系、特征鲜明的窑居聚落水利风景。从地域性视角出发,讨论了陕北窑居聚落水利风景的形成机理和基本特征;总结回顾了雨洪管控视角下窑居聚落水利风景营构的传统经验和技术特点;针对不同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要素布局面临的核心矛盾和具体雨洪管控目标,构建了基于传统智慧并融合现代LID技术的6种典型聚落场地空间的水利要素布局形式;提出了陕北窑居聚落水利风景的保护策略并开展了水利风景营构规划实践。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福州宏琳厝古民居的现场调研、资料分析,深入解读其蕴含的文化特色,指出其在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延续文化脉络、突显文化特质、提升开发价值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黄土窑洞病害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窑洞是目前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地下工程群体,研究黄土窑洞病害问题不仅具有工程背景,也有重要的人文和生态意义.基于大量的现场调查研究,归纳出了黄土窑洞病害类型,并分析了影响黄土窑洞病害的因素,进一步提出了防病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