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公共建筑室内PM2.5污染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公共建筑室内PM2.5污染来源、运动规律,结合室内PM2.5污染控制通风过滤模型,分析了通风换气对降低室内PM2.5污染浓度的影响,给出了空气过滤器过滤效率计算公式及简化选型计算公式,提供了室内PM2.5浓度控制标准要求,结合目前常见的集中空调系统空气过滤器配置工况,通过实例计算,给出了集中空调系统空气过滤器等级组合建议。  相似文献   

2.
主要综述了室内PM2.5的控制浓度标准、基本组成、室内外来源以及对于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室内PM2.5污染的控制策略,给出了室内PM2.5污染控制策略的发展,以及目前还没有针对已经安装好了的空调系统进行监测看是否达到治理PM2.5的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著的《建筑室内PM2.5污染控制》近日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主要内容来源于"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建筑室内颗粒物污染及其复合污染控制关键技术研究(2012BAJ02B02)"的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建筑室内存在不同程度的PM2.5污染。研究表明,室内PM2.5污染来源复杂,但频发的雾霾天气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通过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方式能有效降低室内PM2.5污染,但仍需加强设计、施工、运行等各环节,在有效降低室内污染物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5.
在对民用建筑通风系统常用过滤器滤料性能测试基础上,建立了常规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空调房间室内颗粒物浓度集总参数模型,讨论了回风过滤段和新风过滤段过滤器效率的设计选型方法。以西安市某空调系统为例,为满足室内PM2.5污染控制标准,基于室外PM2.5浓度"不保证10d"取值计算,结果表明,余压为50~80Pa的机组回风过滤器效率选用G3、G4型过滤器,余压为30~50Pa的机组回风过滤器效率选用初效G2、G3型过滤器,同时,室内设置等效过滤效率的空气净化器,新风选用初效G4加中效F7或F8两级过滤。  相似文献   

6.
PM2.5污染控制设计计算方法分为建筑室内PM2.5负荷计算与空气处理设备的处理能力计算,结合《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得出计算方法,并介绍5种典型空气处理系统。计算室内PM2.5污染源负荷时,需综合考虑污染源的同时发生系数,不能进行简单的累加计算,应根据不同功能建筑室内可能的实际活动情况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7.
现场检测长沙市住宅室内空气PM2.5颗粒物浓度及其颗粒物中包含的四种主要致癌风险重金属元素含量,并运用蒙特卡罗方法分别对4种重金属元素进行致癌风险模拟与不确定性因素分析,研究发现住宅室内PM2.5颗粒物中四种致癌重金属元素的致癌风险大小排列为CrAsCdNi,四种致癌重金属元素Cr、Ni、As、Cd的致癌风险贡献值大小为CAETBW,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室内PM2.5浓度。  相似文献   

8.
7月21日,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PM2.5(细颗粒物)分论坛上,来自中国工程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权威机构的专家一致表示,中国已成为世界PM2.5污染最严重的地区。连续不断的关于室外空气污染数据的公布和措施的出台使室外空气质量问题得到人们关注,但人们对与大气污染息息相关的室内污染的认识却严重不足。实际上,室内装修等活动所造成的污染,远比室外污染严重。本期话题,我们从室内污染最严重的装修污染出发,分析在当前形势下,国家、企业、个人该如何寻求室内污染的“解药”。  相似文献   

9.
根据PM2.5对人体健康、大气能见度以及大气环境污染的危害及潜在影响,对PM2.5的来源及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污染防治措施,制定了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以不断改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0.
杨品德  曾敏 《重庆建筑》2021,20(10):42-45
近年来,雾霾天气频繁发生,空气污染愈加严重,有关PM2.5的信息受到广泛关注.PM2.5具有粒径小和成分复杂等特点,在一定条件下会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PM2.5的治理不仅限于室外,室内PM2.5的治理也至关重要.由于城市办公族大部分时间待在办公室内,对室内PM2.5的治理便成为了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一环.该文介绍了室内外PM2.5浓度的相关标准,分析总结了室内PM2.5的治理方法,可为室内PM2.5的治理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建筑参加绿色建筑和健康建筑的评价,在设计时,如何选择合理的方案使各相关评价指标能达到标准的要求,值得探讨。室外污染空气污染日益严重,但在室内PM2.5污染控制方面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设计标准,传统的设计方法并不能有效地控制室内PM2.5污染,本文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提出一种不同的净化方案来控制室内PM2.5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北京市部分公共场所室内甲醛、PM_(2.5)和苯系物的污染现状,笔者于2018年5月至6月及2019年4月至6月对北京市内的4家商场和3个体育馆室内不同功能区的甲醛、PM_(2.5)和苯系物的浓度进行了测试,并对其污染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商场内甲醛超标幅度较大的区域为A的亲子娱乐区和C的毛绒玩具区2类功能区,分别超过标准值122. 32%和34%;商场B中餐饮区和服饰区的PM_(2.5)存在明显超标现象,分别超过标准值60%和65. 7%;商场B内餐饮区苯系物总浓度最高,达0. 256 mg/m3,其中甲苯超过标准值4. 2%; 2)体育馆F内的羽毛球区和器材室、G内的篮球区和健身房都存在甲醛超标现象,分别超过标准值47. 32%、30. 02%、128%和63%; 3)各测试场所污染物水平综合评价等级结果显示,4家商场中有1家为清洁,3家未污染; 3个体育馆中有1个为清洁,其余2个未污染;但未污染场所中的个别功能区如亲子娱乐区、餐饮区和篮球区存在轻污染现象。经统计学分析,2类公共场所内所有污染物浓度及超标幅度服从显著性水平p 0. 05的χ2双侧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本次测试中,测试公共场所内甲醛受到装修材料、商品种类和通风情况的影响,PM_(2.5)受到通风情况和人员活动的影响,苯系物主要受到装修材料的影响;另外,餐饮区产生的烹调油烟会影响PM_(2.5)和苯系物的浓度水平。研究结果可对公共场所室内空气中甲醛、PM_(2.5)和苯系物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正日前,在一场关于健康室内环境技术交流的会议上,中国清洁能源建筑应用技术联盟副秘书长林峰认为,目前,中国的室内环境污染严重程度远甚于欧美和公众熟知的PM2.5,并且比PM2.5的污染更不易被人察觉和引起重视。会上,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长期从事室内环境检测的周光、吴秀琳、何来宾、吕忠等资深专家,就他们长期积累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著的《建筑室内PM2.5污染控制》近日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主要内容来源于"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建筑室内颗粒物污染及其复合污染控制关键技术研究(2012BAJ02B02)"的部分研究成果。该书围绕建筑室内PM2.5控制展开,内容丰富。该书不仅介绍分析了建筑室内PM2.5的控制技术,还包括了室内  相似文献   

15.
在对我国建筑室内PM2.5污染现状的调查中发现,不同城市、不同建筑类型的室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PM2.5污染,室内PM2.5质量浓度最高超过500μg/m~3。有效的控制技术是降低室内PM2.5污染的重要途径,将室内PM2.5污染控制分为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并对其方法进行了介绍。同时,对国内外PM2.5污染控制的相关标准规范进行了梳理。结合建筑室内PM2.5污染现状、控制技术与标准,提出了我国建筑室内PM2.5控制的下一步研究重点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通风房间PM2.5质量守恒方程,通过实验研究,确定了实验环境下污染源中PM2.5的散发速率,并得到了上送上回,上送下回和地板送风气流组织下呼吸区PM2.5平均质量浓度随时间的预测函数.其中,在源释放阶段呈多项式函数形式,在PM2.5衰减阶段呈以e为底的指数函数形式.  相似文献   

17.
2012年10月国务院批准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重点区域SO2、NOX、工业烟(粉)尘排放量分别下降12%、13%、10%,VOCs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展开。石油石化企业不仅要承担天然气、清洁油品的生产供应压力,也面临着严格治理控制SO2、NOX、烟尘、颗粒物(粉尘)、VOCs等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客观要求。文章通过梳理石油石化生产过程产生的大气污染影响,结合国内目前石油石化企业大气污染治理现状,分析指出PM2.5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并提出国内石油石化企业开展PM2.5污染治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天津生态城某绿色建筑住宅项目为例,对绿色建筑室内PM2. 5评估与控制方法开展研究。通过相关研究调研发现室内PM2. 5浓度受室外环境影响较大,从提高外窗气密性以及增加新风净化系统两个方面,对绿色建筑室内PM2. 5浓度进行评估与控制。初步得出结论:天津地区住宅项目外窗气密性等级达到7级且新风净化效率达到95%时,可将室内PM2. 5浓度降低至15μg/m~3,满足人体健康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为认识住宅室内PM2.5实际的通风净化状况,对北京地区15户住宅客厅和卧室的室内PM2.5浓度、空气净化器和机械新风系统的运行功率及外窗开关状态进行了连续测试记录。基于不同室外PM2.5污染等级下室内PM2.5质量浓度低于35μg/m~3的相对时长,提出了室内PM2.5净化时间达标率的概念,由此分析了室外PM2.5污染等级、房间通风净化方式等对室内PM2.5净化时间达标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现有以开窗率和净化开启率描述的通风净化策略并不理想;对于室外PM2.5污染等级为轻度至重度的情况,通过优化通风净化策略可改善室内PM2.5环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