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周莹 《办公自动化》2015,(6):58-60,26
目前,在高校教育的高速发展下,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充分利用网络和数据库在学校建立起针对教务管理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本文针对高校教学管理的实际情况,研究开发了一套基于.NET框架的高校教学管理系统,为今后的教学管理奠定了基础,也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最近几年以来,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高校的扩招,使得高校内部学生的总量明显增加了很多,而促使教学管理工作变得愈加困难,教学管理任务给管理人员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为了确保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能够更具成效,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各个高校非常有必要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到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这样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管理工作也将更加高效、合理.文章将详尽阐述当前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实际情况来探析相应的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管理已经渗透到了社会各行各业,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也跟随时代的步伐,在畅通教学渠道、共享教学资源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当前高校教学信息化管理存在着顶层设计考虑不全、系统管理人员配备薄弱、信息终端应用环节薄弱等问题,就教学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从优化顶层设计,加强信息整合、信息共享方面提出对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并进一步提出了重视以学生为主体,围绕需求牵引方面对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提出了实施建议,以期能为教学信息化建设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软件》2019,(4):43-45
高校管理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教学管理,它在高校管理相关工作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同时也是实现学校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因素,教学管理数字化和信息化的程度与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密切相关。学校管理的关键是教学管理,教学管理数字化和数字化和信息化的程度与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密切相关。因此,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悉知教学管理数字化和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定义和特点。教学管理数字化和信息化探索与实践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为规范教学管理、公平教学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的校园信息化发展与实践,充分体现了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的特点和以全方位的信息化教学管理与服务为目标的宗旨,其先进的经验和做法,对我国高校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提高教学管理与服务水平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信息与电脑》2019,(19):233-235
当前,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逐渐被应用到社会发展的多个领域,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在高校的教学管理和教学活动中,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为高校教学管理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推进提供机遇。因此,高校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重视信息化的建设,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变革教学管理模式。笔者分析了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并探讨了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如何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带动高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内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办学方法的不断创新,近年来,我国各类高校出现了"一校多区"的发展模式。而大学校园内的校区服务多数还是传统的服务模式,高校全国招生使得校园内生源多样化,为来自全国各省份地区的学生服务好,让其"稳居安学、校如其家"是各高校教学管理的工作重点。通过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为后期高校信息化服务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的校园信息化发展与实践,充分体现了"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的特点和"以全方位的信息化教学管理与服务为目标"的宗旨,其先进的经验和做法,对我国高校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提高教学管理与服务水平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前各高校都在加速发展信息产业化建设,其中校园的教学管理系统是信息产业化建设的首要项目,教学管理贯穿整个学校运转的所有环节,随着网络的发展,无纸化考试、无纸化办公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学管理系统的实现就越来越重要.设计了一款适合校园信息化建设需求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采用SQL 2005数据库进行后台构建,用C#语言开发,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基本符合教学管理系统的信息化要求.  相似文献   

10.
对一般普通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及信息化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管理工作作为高校管理的核心也在不断探索与改革中。笔者近年来一直从事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工作,密切关注我国不同层次高校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情况及教学管理信息化进程,现就我国一般普通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及其信息化建  相似文献   

11.
软件工程管理是软件工程和项目管理结合而形成的一个交叉学科,是软件工程管理学科的方法具体到软件工程领域的实际应用。与普通领域上的软件工程管理不同,软件工程项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所以软件工程管理是保证软件产品的成本,进度,质量以及按时交付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软件工程管理的现状,并对以CMM为代表的创新管理策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基于海量存储网络系统的管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现有的存储网络管理软件缺乏互操作性 ,不能适应多种存储设备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海量存储网络系统的存储管理软件 ,这一管理软件采用分布式结构 ,由客户控制台、对象管理器、可加载的 Providers和设备代理四层构成 ,实现了对象管理、设备自动发现、访问控制、日志等管理功能 .该管理软件符合 CIM/ WBEM规范 ,和其它符合CIM/ WBEM规范的管理软件具有很强的互操作性 ,能够适应多种存储设备 ,可以兼容多种管理协议  相似文献   

13.
康燕妮  张璇  王旭  李彤  唐子淇  牛家梅 《软件学报》2020,31(11):3380-3403
软件需求变更频繁发生,给软件项目造成了诸多威胁.能否对需求变更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决定着软件的成败.使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软件需求变更管理过程进行仿真建模,可以动态地分析并预测需求变更产生的原因以及变更对软件项目造成的影响;对软件需求变更管理过程改进进行系统动力学仿真,亦可以辅助软件项目组织选择合适的过程改进策略.因此,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参考了敏捷过程进行开源软件需求变更管理过程的建模和模型检测.以Spring Framework项目为研究案例,进行该项目3.2.x分支的软件需求变更管理过程的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并对需求变更管理进行过程改进仿真.通过对过程改进的仿真结果进行比对,说明各改进策略均降低了基线数据的软件缺陷率,提高了软件质量.根据软件项目的成本和进度要求,给出了过程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软件缺陷管理的理论、方法及业务流程,指出了传统软件缺陷管理模式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软件开发过程的软件缺陷管理模式,此模型在考虑测试者、开发者和评审者的基础上依据软件生命周期各阶段对缺陷进行了管理。最后对此管理模型的业务流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及应用,指出此管理模式很好的达到了尽早发现、预防与排除缺陷,改进软件过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一种面向工程项目管理的新的软件体系结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亚斌  刘民 《控制工程》2005,12(5):461-464
针对目前基于传统软件体系结构开发的项目管理软件难以有效满足项目管理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适应于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的新的软件体系结构,它融合了标准的基于J2EE框架的软件体系结构的优点,并采用了对象/关系数据映射、基于Java原生类的业务对象以及业务代理、适配器等先进软件技术。基于该软件体系结构开发的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已成功在某大型建筑工程中得到实施,表明了这种新的软件体系结构可以很好地满足工程项目管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进行大型的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由于种种难以预见的不确定性因素,会给软件项目带来造成失败的风险.首先介绍了软件风险的基本概念,分析了软件项目风险的特点,以及如何识别软件风险.对项目管理中的风险分析、风险管理进行了详细地探讨,提出对风险进行量化管理.最后对软件开发过程中各阶段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给出了减轻或防止风险发生的几种方法.研究软件项目风险管理对于软件开发、软件项目管理及软件产品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软件工程及ISO9001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关于软件开发和测试方法的指导性原则,提出了净化软件系统的开发模型,结合成功开发基于C/S结构的网络管理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等大型软件系统的实践,详细,论述了净化软件设计,测试方法及其开发文档的编写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婷  杨根兴  饶若楠 《计算机工程》2007,33(17):63-65,6
从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中所关注的应用领域和体系结构这两大软件特征出发,构造一种基于构件开发的软件产品结构成分表(BOSC),提出面向特征BOSC的生成算法,为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提供软件构件复用管理方法。在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中,BOSC完整地反映了软件产品组成成分的情况,支持软件产品维护和升级。实践表明BOSC能够有效提高开发效率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Traditional software project management theory often focuses on desk-based development of software and algorithms, much in line with the traditions of the classical project management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 This can be described as a tools and techniques perspective, which assumes that software project management success is dependent on having the right instruments available, rather than on the individual qualities of the project manager or the cumulative qualities and skills of the software organisation. Surprisingly, little is known about how (or whether) these tools techniques are used in practice. This study, in contrast, uses a qualitative grounded theory approach to develop the basis for an alternativ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that of competence. A competence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software project management places the responsibility for success firmly on the shoulders of the people involved, project members, project leaders, managers. The competence approach is developed through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experiences of project managers in a medium sized software development company (WM-data) in Denmark. Starting with a simple model relating project conditions, project management competences and desired project outcomes, we collected data through interviews, focus groups and one large plenary meeting with most of the company’s project managers. Data analysis employed content analysis for concept (variable) development and causal mapping to trace relationships between variables. In this way we were able to build up a picture of the competences project managers use in their daily work at WM-data, which we argue is also partly generalisable to theory. The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two perspectives is discussed, particularly in regard to the current orientation of the software engineering field. The study provides many method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starting points for researchers wishing to develop a more detailed competence perspective of software project managers’ work.  相似文献   

20.
一个基于信任管理的分布式访问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远  徐锋  曹春  吕建 《计算机科学》2005,32(8):226-229
开放协同软件环境下软件系统的安全问题极大地影响了软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信任管理是解决开放协同软件环境下安全问题的一个新思想。本文在分析了开放协同软件系统安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现存信任管理系统的不足,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适用于开放环境下的基于信任管理的分布式访问控制系统DACBTM。该系统采用信任度量的方法对软件实体间的信任关系进行评估。本文在系统实现的同时给出了一个经过改进与扩充的信任发现算法,该算法对于安全信息不足的情况给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