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了固溶温度、保温时间对固溶态及固溶+时效态HR3C奥氏体耐热钢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在1 150~1 200℃固溶处理30 min后的晶粒尺寸变化不大,超过1 200℃后晶粒明显长大;保温时间对晶粒尺寸无明显影响;随固溶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时效后钢中一次析出相的尺寸变小、数量减少;在700℃的时效过程中,M23C6相沿晶界析出,二次析出的Z相弥散分布在晶内,尺寸在100 nm以下,时效时间超过1 000 h后M23C6相明显粗化,Z相的尺寸变化不大,但数量不断增多,在长时时效过程中起到显著的析出强化作用;随初始固溶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增长,相对应的长时时效态的高温屈服强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3.
采用OM、X射线衍射仪、SEM等研究了固溶时效对高强亚稳态Ti-B20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合金经固溶时效后,由α相和β相组成;随时效温度的升高,析出相由针状变成片层,尺寸增大且由晶界处优先析出,合金抗拉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相似文献   

4.
对2A97铝锂合金进行自然时效(0~90d)、不同温度的单级人工时效(145,165,185℃)和自然时效(T4)+185℃人工时效的双级时效处理,研究了时效工艺对合金硬化曲线、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拉伸断口形貌。结果表明:试验合金经自然时效(T4)处理后的主要强化相为δ′、GP区和δ′/β′复合粒子,此时合金的强度较低、塑性较高,拉伸断口上分布着较多韧窝;经不同温度单级人工时效处理后,合金抗拉强度显著提高的同时塑性明显下降,断口形貌呈冰糖状,其中185℃×10h单级时效处理后的强塑性均较好,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537,506MPa和7.0%;与185℃单级时效的相比,T4(60d)+185℃双级时效后,合金的硬度出现了先下降后上升的现象,并且达到峰值的时间推迟了20h,但强度和塑性均有所提高,断口为沿晶、穿晶约各占一半的混合型断裂,塑性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5.
热处理对耐热铸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G-X12CrMoWVNbN10-1-1耐热铸钢进行正火和回火热处理后,观察其微观组织;奥氏体化后采用风冷和油冷,研究淬火冷却速率对其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正火后采用不同温度回火,研究回火温度对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Sanicro 25耐热钢的显微组织、低温和高温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加工性能、焊接性能等,并对Sanicro 25耐热钢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对Sanicro 25耐热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以某电厂在当量温度585℃运行约14万h的过热器受热面12Cr2MoWVTiB钢管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宏观形貌、化学成分、显微组织及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对其使用温度上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钢管未出现明显的胀粗和减薄现象,组织中未见蠕变孔洞,组织老化级别为3级,室温力学性能比未服役的略有下降,仍满足标准要求;该钢管在运行约14万h后仍具有良好的抗高温蠕变性能,其持久强度仅比标准指标低12.1 MPa;结合该电厂过热器受热面管的运行情况认为,12Cr2MoWVTiB钢受热面管可以在585℃下安全运行,这与DL/T 715-2015规定的575℃使用温度上限有所冲突。  相似文献   

8.
WASPALOY合金长期时效过程中的组织演变和性能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WASPALOY合金在高温长期时效过程中的组织演变和相关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合金在704℃时效后显微组织稳定性良好,大、小γ’相生长缓慢,在760℃时效后大γ’相趋于在晶界处聚集长大;室温冲击韧度随时效时间的延长整体下降,为韧性断裂;室温硬度随时效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室温拉伸强度和塑性不随时效时间的延长而变化。  相似文献   

9.
阎骏  周博文  樊雷 《机械工程材料》2023,47(2):39-43+49
将初始组织为马氏体的0.2C-1.6Si-1.8Mn钢在不同温度(840,870,910℃)奥氏体化后进行淬火-配分(Q&P)处理,研究了奥氏体化温度对该钢显微组织与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奥氏体化温度在两相区时,Q&P处理后试验钢中的铁素体主要呈带状,残余奥氏体呈块状和薄带状;随着奥氏体化温度升高,铁素体和残余奥氏体含量减少,马氏体含量增加,对应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增大,断后伸长率和强塑积下降;840℃奥氏体化+Q&P处理后试验钢更高的断后伸长率与其更高含量的残余奥氏体且残余奥氏体呈块状和薄带状2种形态有关,这能有效扩展相变诱导塑性效应区间。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TA12钛合金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相同时间的保温然后空冷,并对其组织及性能进行测定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低于相变点加热,随着保温温度的升高,初生α相含量降低;当保温温度在相变温度以上的1 070℃时,空冷后得到魏氏组织。TA12钛合金经热处理后的冲击韧性呈现随温度升高先稍微下降然后增大的趋势,且层片状组织优于等轴状。  相似文献   

11.
在国外GP奥氏体热作模具钢的基础上,降低了铬和钼的含量,提高了硅和锰的含量,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奥氏体热作模具钢;在相同的冶炼、锻造和热处理条件下,对两种钢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750℃下的热稳定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种钢的纵向冲击韧性相当,而试验钢的横向冲击韧性明显优于GP钢的,具有更好的等向性;试验钢的抗拉强度、塑性均略高于GP钢的;750℃保温20 h过程中,两种钢的硬度基本保持稳定,且试验钢始终比GP钢高约2 HRC。  相似文献   

12.
采用钨极氩弧焊对7 mm厚的高氮不锈钢板进行了焊接,研究了焊接接头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焊缝区和热影响区组织为奥氏体和δ-铁素体,当2%氮气加入保护气体时,焊缝强度明显提高,抗拉强度达到865 MPa,与母材(抗拉强度875 MPa)相当,且焊缝韧性也可获得提高;整个焊接接头具有良好的低温冲击韧性,-40℃时,焊缝区的冲击吸收功为70 J,熔合线附近的冲击吸收功为55 J,热影响区的冲击吸收功为60 J。  相似文献   

13.
分析排气歧管用奥氏体耐热铸钢切削加工的特点,选择适用加工刀具,并通过相关的切削加工试验掌握奥氏体耐热铸钢的机械加工特性,制定相应工艺,在实际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Fe24Mn0.5C形变孪晶诱发塑性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电子万能试验机等研究了Fe24Mn0.5C形变孪晶诱发塑性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该钢在室温下为单一的奥氏体组织,拉伸时产生形变孪晶诱发塑性效应,开始产生形变孪晶,并且随着应变量的增加形变孪晶逐渐增加;随着拉伸速度减小,该钢的均匀伸长率呈轻微上升趋势,但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明显升高;与高强度应变诱发塑性590钢相比,该钢具有较高的能量吸收值.  相似文献   

15.
通过显微组织观察、拉伸试验、磁性能试验等方法分析了热处理工艺对一种新型节镍奥氏体无磁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150℃×1h固溶+750℃×4h时效处理后,该钢中的析出相细小弥散,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较低的磁导率;其屈服强度为637MPa,抗拉强度为1134MPa,伸长率为36.8%,磁导率为1.254×10-6 H·m-1。  相似文献   

16.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拉伸试验机研究了SWRH72A、SWRH82B珠光体钢丝在不同冷拔应变量下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不同冷拔应变量的钢丝在低应变量范围时,随着应变的增大,抗拉强度均随之升高,抗拉强度与真应变基本上都呈线性关系;但在大应变量下,抗拉强度与应变量的关系与低应变时不一致;在低应变量时珠光体钢丝中的珠光体团均发生转动,且珠光体团长轴取向逐渐趋向于钢丝轴向方向;钢丝在拉拔过程中形成平行于拉拔方向的〈110〉丝织构,并随着应变量的增大该丝织构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稀土加入量对21-4N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混合稀土加入后,21-4N钢铸态树枝晶组织明显得到细化,偏析现象减轻,夹杂物尺寸变小,部分夹杂物形态由多边形向椭圆形转变。稀土能减轻轧制织构,改善碳化物的分布。随着稀土添加量的增加,常温(15℃)抗拉强度先是提高,然后略有下降,伸长率是逐步下降的。而适量的稀土(0%~0.20%)能提高21-4N钢高温(500℃)抗拉强度,同时塑性也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18.
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了大应变量拉拔变形前后SWRH72A钢丝的显微组织,研究了钢丝的力学性能及珠光体片层间距随应变量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钢丝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均随着应变量的增大而增大,伸长率则随着应变量的增大先急剧下降,而后基本保持不变;钢丝显微组织中的珠光体片层间距随着应变量增大逐渐减小,基本上符合Langford的指数衰减规律,经过ε=2.6的冷拔变形后,珠光体片层间距由变形前的200 nm减小到50 nm左右;经过大应变量拉拔变形后,铁素体内的位错密度显著升高,形成大量的位错胞,变形后铁素体具有特殊取向.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用等径角挤压变形与热处理工艺相结合提高耐热钢综合力学性能的方法。结果表明:采用等径角挤压变形后再进行固溶+回火热处理工艺,难以提高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而采用固溶+回火+等径角挤压变形+回火工艺,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在技术条件规定的回火温度范围内,回火温度在下限时,屈服强度可提高60%,且塑性满足技术要求,强度的显著提高主要是由形变强化造成的;回火温度在上限时,铁素体基体可发生再结晶,显著细化了晶粒,可同时提高强度和塑性,但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