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该文以石河子大学游泳馆为例,在深入分析基地周边环境、当地气候条件和建筑自身功能的基础上,从"建筑造型、结构体系和材料选型"三个方面,阐述了干旱环境下游泳馆的设计理念,提出了用曲线图形诠释和表达"水"元素的设计思想。同时,在设计中本着"轻重一体、虚实结合、曲直对比、便于识别"的设计原则,采用轻巧的大跨度钢架结构体系与稳重的混凝土结构体系,构建了一个富有动感、内外通透和形态飘逸的"波浪型"建筑,表现出游泳运动所特有的技巧和力量,彰显出建筑造型的流畅感、运动感和意境感。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31)
纵观国学经典《论语》,"君子"一词出现的次数最多。人们称开篇第一句话为"君子三问",称最末一句话为"君子三知"。文章通过对"三问""三知"的论述,让读者基本了解了儒家文化培养君子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2)
美术是人们对客观世界情感的艺术表达方式,要丰富人类内心世界,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美术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而素描是美术情感表达的基础。中职教育不仅仅是培养面向社会的应用型人才,也要向高职输送专业人才。所以在中职素描教学中,不仅要教授学生素描的"理",也要重视素描教学的"情",只有"情"与"理"的交融才是完整的教学。本文简单探讨一下中职素描教育中的"情"和"理"以及"情"与"理"的交织。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5)
"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得意而忘言"一直被人们看作对语言的否定。其实"不"有三重意思,"象"是特指卦象、爻象。孔子说这话的目的是推崇语言的形象性即所谓"文"。王弼引用此句是指圣人没有把话说完,所以一味寻章摘句就是老雕虫。"忘"也不是丢弃的意思,而是"化",源于庄子"心斋坐忘",是无己、无待,是同,是身与物化,有本体的意义。王弼以道释易,同样具有本体意义。王弼的本体,有着深刻的人文关怀。因此"得意而忘言"不是否定语言,而是意与言同,言与意化,言不是媒介,不是存在的家,而是存在本身,对语言的观照就是对存在的观照。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13)
当说到"白"时,人们总是会想到美丽,圣洁,光明等各种各样美好的事物,这是人们对白色的最初感受。白色也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含蓄规避的色彩。而色彩仅仅是"白"作为颜色的一个方面。规避颜色这一方面,我们能够唤起"白"更强烈的物质性,它或许是某种材料给人带来的质的体验,或许是一种空间的概念,甚至含有一种"无"和"绝对零"的抽象概念。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9)
电影《一九四二》是对民族历史的一次重新回顾,在回顾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新的认识,即所谓的温故而知新。知新之处在于给人们提供了除历史真相之外的多重人文主题的探寻与思考:对于权力、对于信仰、对于真相、对于哲学思辨、对于人和人性等,对于这些主题的的探寻与思考使得《一九四二》成为一部极具社会责任感的作品。其中关于哲学思辨的探讨是影片中的重要部分,具体表现为"大"与"小"之间的思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5)
通过对中学化学教学法的研读,针对提高中学化学教育质量提出了一些建议。中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是对化学是否正确做出唯一的断定。化学是人类了解自然的一种方法,在这里人们可以对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做出解释,为充分使用这些物品寻找规律。中学是学习化学知识的开始,为了能激励更多的学生学习化学,解释物体以便人们能够充分的使用这些物体,为改善人们生活质量做出贡献。基于此,对中学化学教育提高教学效果,提出了"DE"教学法,"DE"教学法就是指(Experiment Demonstrates)演示实验法。化学"DE"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去探索未知,了解真相。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14)
舞蹈,是人们从事文化艺术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它是一种以美化的人体动作为手段,通过有节奏、有韵律的活动,抒发人的内心感情,表达人的意志、愿望的人体动作艺术,是一种美的艺术。通观人类历史,舞蹈在多个民族文化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浅谈了山区群众性舞蹈活动中的"喜"与"忧"。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5)
随着国家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越来越多的家庭迎来了"老二"。随之而来的"老大"的嫉妒心变强、安全感降低、沉默寡言等心理问题也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访谈十几位家有"老二"的父母、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文章分析在"老二"到来之后"老大"的相关表现等内容,主要从家长角度提出了对"老大"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解决策略,以促进"老大"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6)
本文以汉语"喂"与英语"feed"的概念隐喻为研究对象,从认知模式和表达方式入手,对汉英语中"喂"的动作概念隐喻认知的共性和相对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和描述,从而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喂"的概念隐喻的实质。  相似文献   

11.
陈瑜 《华中建筑》2009,27(11):164-165
目前的建筑教育中构造课程和设计教学人为分裂,脱节严重 加之教学过程中普遍的重艺术轻技术想法,导致建筑设计脱离建筑本体和工程实际。因此结合本院构造课程教学的传统积弊和本科院校建筑设计的发展要求,从构造与设计整合、构造内容革新、教学实践手段等方面介绍了构造课程改革的思路、具体尝试以及成果和不足。  相似文献   

12.
童鸥 《建筑与环境》2009,3(3):70-72
结合“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2500座主会议厅”的工程设计实例,从使用功能、声学要求、休息厅空间形态等几个方面对其内部造型、建声设计、视线设计、功能布局、实际效果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一些大型观演建筑的设计经验。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根据实例,探讨建筑构思的方法论问题。这里着重关注和描述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过程”不是简单地阶段性的叠加和重复,也不是用文字能够总结的,要通过模型、草图、前后方案的比较,一步一步连续地发展。而实际上在整个建筑创作过程中,构思的进程与表达是相互依存的。总体上,构思的进程与表达在建筑创作中共同经历着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由重复到确定的非线性过程。可以肯定的是,构思进行在前、表达在后,表达方法是构思过程的反映,构思过程是表达方法的源泉。即我们所说的“以意驾术”的建筑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4.
概念性建筑设计作为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的主干专业课,是在初步建筑设计层面上的空间创造,是一年级的总结性课题。本文以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关于该课题的教学实践为例,通过对该课题发展演变的历程、对设计中关键环节和过程的提炼与还原,探讨了生成设计概念与演绎建筑形态的操作方法以及阶段步骤,揭示出对“形”与“意”关系的思辩处理是贯穿整个设计过程的关键内容,最终的设计结果即是两者的统一体。从而为今后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当前建筑界关心的话题——建筑设计及其设计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区作了简要的分析,并论述了建筑设计中的“意”与“术”以及在建筑设计中两者之间双向互动的作用关系,并谈了就手法、以“术”观“意”、达“意”之“术”方面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刘红红 《华中建筑》2014,(7):160-163
《建筑设计初步》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作为基础教学,各个学校都在进行教学探讨和改革。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我系《建筑设计初步》课程形成了四个基本的教学模块:建筑认识、建筑表达、建筑构成、设计入门。该文通过这四个模块的教学探索,指出《建筑设计初步》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进行基本功训练,更重要的是力求提高一年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做到设计启蒙教学与二年级以上的建筑设计能良好的衔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使学生从"门"外顺利过渡,走向建筑。  相似文献   

17.
李晋 《华中建筑》2014,(8):79-83
绿色建筑是要通过转变建筑设计观念和建构方法来实现,使建筑设计从以往的以"形态—功能"为单一目标,转变为以"形态—功能"和"环境—资源"并重的双重目标。这一过程将更加强调回归建筑本身与气候的自然调节,在绿色建筑所包含的诸多要素之中,气候适应性是基本要素之一。绿色建筑是在气候适应性的基础上的建筑技术、节能与健康的三者统一,分别代表着基于地域气候的建筑技术的正确选择与运用;环境目标的实现;人居环境目标的三方面统一,并结合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两个体育馆建筑设计实践进一步阐述。  相似文献   

18.
建筑的基本范畴问题不仅是研究建筑设计创新的理论基点,也是产生建设方针和建筑设计指导原则的依据。文章以中国建设的指导方针"经济、适用、美观"作为出发点,以D·S·卡彭等人所提出的建筑范畴为参照,通过对现有理论的进一步探研,提出了三个新的建筑基本范畴"空间形象、功能、经济",并解析了建筑的范畴与建设方针、建筑设计原则之间的区别与关联。  相似文献   

19.
德勒兹哲学思想对当代建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吉尔·德勒兹的哲学思想对当代建筑师的思维、建筑设计创作方法及其发展趋势的影响."图解"、"块茎"、"褶子"、"游牧"……主要思想是德勒兹哲学的最重要的部分,深刻地反映了现实现象并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图示和可操作性,对当代建筑师在思想及其对建筑设计的设计手法、生成方式……方面都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对当代受德勒兹...  相似文献   

20.
建筑与人、建筑与城市、建筑与自然这三种关系一直是建筑设计的核心内容。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探讨需要通过"场地分析"完成,而其中的"自然环境"往往会影响设计成果。在很多特殊区域,设计需要借助对地质、地貌、水文、植被等景观要素的分析完成。采煤塌陷区是工业化进程中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矛盾冲突的产物,作为研究对象,可以较好地演示基于景观要素的建筑设计策略与方法,基地自身的"缺陷"可能会成为建筑空间组织的原点:建筑概念、结构、形态、空间组织均来自景观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