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系统地介绍了新研制的SAGPS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探讨了在该系统的研制过程中构造人机对话环境,杆件结点的判别及绘制,量值的结点传递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
深圳大学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制的“深超-21C”超级计算机系统日前在我校投入使用.“深超-21C”采用集群式超级计算机结构,由128个计算结点组成,每个计算结点为双CPU的SMP服务器,结点之间以3种互联网络连接:①高速的Myrinet2000(传输速率达2Gbits/s,传输线采用先进的光纤,网卡采用光电转换技术)传递计算时的数据消息;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结点样条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研制了一种不同于目前商品化的用于飞机外形造型的多功能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原型系统.文中简述了该系统中主要模块的计算格式及应用实例.理论研究及应用表明,该系统具有应用与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4.
在分布数据库中,一个数据项可在多个结点上放有考贝,这是增加系统可靠性与效率的有效手段,但系统必须维护考贝之间的相互一致性,在通常情况下,互相一致性是可以保持的。但在结点失效时,如不特殊处理,事务就有可能破坏相互一致性,发生不一致的引用从而产生错误的结果。为此,我们以基本2PL作为分布式数据的并发控制机制,设计了一个结点失败时的多考贝管理算法,它可使系统在结点失败时正常运行,产生出正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分布式系统结构中,各个结点间最佳路由的选择问题。根据优选原理,结点间最佳路由的建立及传布,导至整个系统最佳路由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透镜生产线各主要工序耗时组成一时间集合,通过对该集合进行「0,1」处理,确定了每一工序耗时的广义隶属度;再把「0,1」处理后毛坯制造,铣磨,上盘,精磨,抛光,清洗,定心磨边、镀膜及检验的操作作时间作为广义多重有向模糊图中结点间的存在度,把传输笔的流信息控制时间作为模糊图中结点间的连接强度, 透镜生产线的物流系统的网络模式,分析了网络结点的相互流动,同时给出了广义模糊矩阵的特定形式,为光学镜镜的生产  相似文献   

7.
透镜生产线各主要工序耗时组成一时间集合,通过对该集合进行[0,1]处理,确定了每一工序耗时的广义隶属度;再把[0,1]处理后毛坯制造、铣磨、上盘、精磨、抛光、清洗、定心磨边、镀膜及检验的操作时间作为广义多重有向模糊图中结点间的存在度,把传输和物流信息控制时间作为模糊图中结点间的连接强度,建立了透镜生产线的物流系统网络模式,分析了网络结点间的相互流动,同时给出了广义模糊矩阵的特定形式,为光学透镜的生产提供了一种普遍意义下的直观描述方法。  相似文献   

8.
给出了一个用C程序自动产生哈夫曼树叶结点及对应权值的哈夫曼编码系统。  相似文献   

9.
提出的负载平衡算法改变了结点传递的实际负载信息,使修改后的负载信息能体现出结点及其周边结点的负载形势,以此弥补了相邻结点负载平衡算法的不足,并将其应用在嵌入式多处理器系统上.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神经网络系统中的函数网络模型的基本原理。以M-P模型为基础,应用Hebb学习规则,提出了一种反向传播函数网络模型,由此推导出隐结点及结点输出的公式,并对其误差作出估计。该模型能将隐结点的非线性样本变成线性样本,使其成为(0-1)两类。最后以一实例对系统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1.
运用AFS,INAA,ICP-MS,ICP-AES,XRD等方法分析了宁夏石嘴山电厂原煤、飞灰、底灰中硫等43种元素的含量与矿物组成,基于燃烧与淋滤实验,探讨了这些元素的燃烧分异特征及As等11种有害微量元素的淋滤行为.结果表明:元素在燃煤固体产物中的分布主要受其挥发性与赋存方式控制.燃煤过程中元素的挥发程度与其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沸点或熔点的高低有关,易挥发的、以有机相赋存的以及赋存在亚微米/纳米级矿物中的元素(如Al和Na)向细粒飞灰中富集,而大多数元素基本不挥发,在飞灰与底灰中均匀分布.在877~1300℃的燃烧温度,元素As,Cr,K,Mg,Mn,Mo,Pb,Sb,Zn的挥发率受影响显著;煤及其燃烧产物中微量元素的淋滤行为主要与其自身的地球化学性质以及赋存状态有关.飞灰、底灰受酸性介质淋滤时,低挥发性的元素有低的淋出,而挥发性较高的元素易于淋出;AS,Br,Cd,Cu,Hg,Pb,S,Sb与Se在燃煤过程中有较高的挥发率,Co,Cd,Ni,Mo及U在酸性介质中的淋出质量浓度超过有关水环境质量标准,存在环境危害潜势.  相似文献   

12.
伊拉克M油田白垩系Mishrif组生物碎屑灰岩储层非均质性强,开发过程中矛盾突出。基于岩芯资料、铸体薄片和实验分析数据,开展储层非均质性成因分析。结果表明:M油田Mishrif组生物碎屑灰岩储层主要受沉积作用、生物扰动作用、成岩作用和海平面升降旋回控制。沉积作用控制了岩石的结构组分和原始物性,并影响了后期的成岩演化; 生物扰动作用破坏了岩石原始结构构造,造成岩石结构松散,为成岩流体提供了渗流通道; 成岩作用控制了岩石物性的改造趋势; 海平面升降旋回造成沉积相变,并控制了海水成岩环境和大气淡水成岩环境。高能沉积环境中,岩石颗粒组分含量高,原始物性好,海平面下降阶段,滩体顶部优先发生溶蚀作用,而滩体底部胶结作用较强,储层物性产生两极分化,优质储层通常与物性隔夹层伴生。低能沉积环境中,岩石泥质组分含量高,原始物性差,但生物扰动作用充分,潜穴物性通常高于基底物性,海平面大幅下降造成岩石处于大气淡水成岩环境,溶蚀性流体可沿生物潜穴渗入,有效改善岩石物性。Mishrif组内部发育多期海平面升降旋回,沉积环境演变迅速,成岩环境不断变化,生物潜穴随机展布,不同成因的储层互相叠置,造成厚层生物碎屑灰岩储层垂向非均质性强。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地表观察和钻孔资料,对洞庭盆地安乡凹陷及其西缘第四纪构造-沉积特征和环境演化进行了研究,为江汉—洞庭盆地第四纪地质研究补充了新的资料。凹陷总体呈南北向,周边为正断裂。凹陷内第四系厚一般为100~220m,最厚达300m,自下而上依次为早更新世华田组、汨罗组,中更新世洞庭湖组,晚更新世坡头组和全新世湖冲积。第四系以砾石层、砂层为主,次为(含)粉砂质黏土、黏土,岩性、岩相横向变化大。安乡凹陷西缘(即太阳山隆起东缘),呈自西向东缓倾的丘岗地貌。区内主要发育中更新世白沙井组,其中南部下部以砂、砾石层为主,上部为黏土;北部以粉砂质黏土沉积为主,下部可发育砂层。根据地貌、沉积及控凹断裂特征,重塑安乡凹陷及其西缘第四纪构造活动与环境演化过程: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早期,凹陷西边的北北东向周家店断裂伸展活动,安乡凹陷不均匀沉降,总体具河流和过流性湖泊环境并接受沅水沉积;同期凹陷西缘构造抬升,处于剥蚀的山地环境。中更新世中期断陷活动向西扩展,凹陷区为过流性湖泊环境;凹陷西缘地区转为河流(南部)和湖泊(北部)环境并接受沉积。中更新世晚期安乡凹陷及其西缘整体抬升并遭受剥蚀,凹陷西缘同时具有自西向东的掀斜。晚更新世安乡凹陷拗陷沉降,具河流和湖泊环境;同期凹陷西缘遭受剥蚀。晚更新世末受区域海平面下降影响,安乡凹陷遭受剥蚀。全新世安乡凹陷拗陷沉降,具泛滥平原之河流、湖泊环境。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分析影响建筑认知的界面性质和提供具体的建筑形态构成方法,对界面的形态、色彩、质感等形式因素的认知方式、基本特点,以及实体界面构成涉及到的设计元素的概念和作用进行了分析和归纳.依据人的感知方式将实体界面的性质概括为4种基本类型,并对这4种类型的基本属性、与空间的逻辑关系,从人与建筑环境交互的角度进行了阐述.在形态构成方法上,提供了3种具体的操作方法,并对这3种方法的概念、特点和运用条件进行了举例和论证.通过对界面性质的分析和论证,说明了实体界面形式的特征对激活观察者情绪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为了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人类细胞形态及增殖分化等情况,提出一种高效自适应细胞图像的分割方法。首先提取图像六角锥体模型中特征明显的饱和度分量图像,并使用形态学重构、H-minima技术和图像增强技术对饱和度分量图像进行梯度修正;修正图像的梯度后,使用分水岭算法对图像进行分割;根据原图像灰度的一致性对分割结果进行区域合并,得到背景、细胞和细胞核3部分,最后使用形态学方法处理合并结果中的虚假噪点并平整区域边缘。实验结果表明,细胞与细胞核分割的准确度分别为0.978 8和0.967 7;Dice系数分别为0.938 8和0.937,实现了对医学显微细胞图像的精准分割。  相似文献   

16.
对云南双江低品位硅藻土采用原土→捣浆→分散→-沉降分级的方法,可获含SiO282.24%的硅藻精土,Al2O3,Fe2O3含量分别为6.98%和1.04%;同时还获SiO2,Al2O3,Fe2O3分别为76.18%,10.10%,1.46%的硅藻中土;精土和中土产量分别为3.29%和14.56%.精土经酸浸精选,SiO2含量提高至84.36%,Al2O3,Fe2O3分别为7.53%和0.80%;中土经酸浸→焙烧,SiO2,Al2O3,Fe2O3含量分别为83.92%,11.32%,1.10%.2种产品SiO2均大于80%,可满足生产硅藻土助滤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张小龙      徐柏青    李久乐    谢营      高少鹏    王茉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79-90
以青藏高原西南部塔若错的34 cm浅湖芯为研究对象,对其沉积物样品进行总有机碳、无机碳、总氮、微量元素、正构烷烃含量及碳氮比等多项指标的分析测定。采用过剩210Pb和137Cs计年法对该湖芯进行了定年和沉积速率研究,获得了近300年的连续湖泊沉积环境序列。在明确了各指标气候环境指示意义的前提下,综合对比分析湖芯中各项气候环境指标,并结合定年结果重建了塔若错湖区近300年来的气候环境变化。结果表明:塔若错湖区气候环境变化可分为3个明显阶段:早期为1705~1778年,该地区气候环境温暖湿润,湖区植被广泛发育; 中期为1778~1860年,湖区处于小冰期末次阶段,气候环境寒冷而湿润,植被发育受阻; 后期为1860年至今,为小冰期结束后偏暖干化时期。其中,后期又可分为3个亚阶段:1860~1924年,湖区气候环境稍暖且干旱,植被稍有发育; 1924~1969年,湖区气候环境呈现偏冷干特点,植被发育暂缓; 1969年至今,湖区气候回暖,环境干旱化有所缓解,植被开始逐渐发育。在气候冷暖变化上,该湖芯记录与古里雅冰芯记录和青海湖湖泊沉积记录都有较好的可对比性,只是在起讫年代上存在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18.
19.
基于小波变换域的数字图像嵌入和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数字图像水印的嵌入和提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域的数字图像水印的嵌入和提取算法.该算法结合了离散小波变换、Arnold置乱变换和奇异值分解.通过Arnold置乱变换对数字水印图像进行变换,对原始图像进行二次离散小波变换,之后分别对置乱后的水印图像和原始图像小波变换中的低频部分进行奇异值分解,对两者的奇异值矩阵进行加性操作实现水印的嵌入过程.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准确实现水印的嵌入和提取功能;嵌入的水印具有良好的隐身性,人眼不能感觉出水印嵌入带来的变化;算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经过椒盐噪声、高斯噪声、JPEG压缩、高斯平滑和裁剪操作等污染及攻击后,都能较好地恢复水印信息.  相似文献   

20.
浅水三角洲不仅可发育在陆相坳陷盆地,也可在断陷湖盆初始期、萎缩期和断-坳转化期发育。浅水三角洲的形成受控于古构造、古地形、古水体、古气候及古物源等因素,在岩性、沉积结构、沉积构造、测井曲线、古生物及地球物理响应等6个方面具有与其他三角洲不同的沉积特征。基于物源体系可将浅水三角洲划分为浅水扇三角洲、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及浅水曲流河三角洲3种类型。断陷湖盆浅水三角洲的发育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多变性,受构造影响较大。断陷湖盆初始期,由近岸向远岸,A/S值逐渐增加,河道砂体规模变小,连通性变差,席状化程度增强,平面砂体形态由毯状、坨状过渡为朵状、带状。断陷湖盆萎缩期,A/S值较小时,发育丝带状或鸟足状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推进速度快,单期砂体较厚,横向变化快;A/S值较大时,多发育扇形、舌形或伞状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不发育,河口坝和席状砂成片出现,砂体横向较稳定,单砂体厚度不大。通过上述研究探讨了断陷湖盆浅水三角洲的发育特征和沉积模式,为完善陆相湖盆浅水三角洲理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