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以武汉市光谷步行街为例,对现代商业步行街空间与功能进行分析,从空间肌理入手,分析其基本空间结构,并对光谷步行街的实体空间和虚体空间进行了定性定量的分析。同时以"点-线-面"为层次体系,概括光谷步行街的空间特征。并从空间形态落实到空间功能,对其主要功能与复合功能进行全面分析,为现代商业步行街空间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以金桥流通中心为例,提出了以单元模块形成的街巷空间为母题,通过多样的组合方式,来形成室外立体商业步行街的构成手法,探讨了以中庭为核心,来构成室内立体商业步行街的设计方法,由此得出现代商业步行街立体化模式的一种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3.
浅谈城市步行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波 《山西建筑》2008,34(1):51-52
对城市开放空间与步行街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阐述了步行街的功能,分析了现代商业街形成的条件,并对步行街的尺度与外部空间设计进行了探讨,以创造出真正"以人为本"、"人性化"和空间丰富优美的步行街系统。  相似文献   

4.
商业步行街的空间形态是由建筑与街道的空间尺度、比例,沿街建筑的界面形态以及其韵律、节奏感等因素所构成,从根本上影响着商业步行街的活力与使用者的心理感受。探讨了广场模式和街巷模式这两种商业步行街的空间结构模式,并结合广西凭祥新行政区商业步行街的设计案例,对将两者结合起来为商业步行街增添活力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龚芮 《四川建材》2019,(7):39-4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小区式居住模式改变了人们传统的邻里居住模式,导致传统的街巷活力渐失。且对于传统街巷的保护模式过于单一,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传统的街巷空间被打造成各种商业步行街,城市街巷也因此而千篇一律。因此,如何延续传统街巷空间的特色以创造宜人的街巷空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环境行为学为理论指导,以重庆市特色街巷空间磁器口为例,分析现存的街巷空间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6.
街巷是城市的"门厅",与城市"客厅"广场不同,它是一个多功能的带形城市活动空间,人们在这里展开多姿多彩的生活画卷。而如今,由街巷组成的城市文化肌理正遭受着现代高速发展所带来的摧残。本文从建筑现象学的角度来剖析对比南京老门东的箍桶巷与巴塞罗那的格拉西亚大道,从这两条东西传统街巷中探寻珍贵的场所精神,呼吁人们追溯生活的本源,恢复对生活本真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该文以有机生长理论为视角,以蒲城为例,对关中小城市历史文化街区街巷空间的功能秩序、空间秩序特色和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从街巷系统的功能融合、城市设计、公众参与三个方面提出关中小城市历史文化街区街巷系统规划的策略,创造功能复合的街巷、形成基因健康生长的"街巷网状系统"、尊重历史和文脉,从而达到对延续关中小城市传统风貌、缝合社会生活网络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实现重塑城市传统肌理,找回城市空间特色的大目标,除了以"修复"为主要手段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应该有一种新的保护模式作为其补充,那就是延续当地传统空间特色,结合现代生活需要,重构似曾相识的街巷空间.在温州南塘街改建工程民俗风貌街设计项目中,我们对这种新模式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9.
街巷空间中的“侵街”现象一直为 人所诟病,该种现象是使用者自发进行空间 更新的一种方式。这类更新存在于多数生活 街巷中,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对街巷 空间自发更新的典型现象的研究,探析其外 部空间的使用及空间界面的多样化改造,提 出了空间自发式更新中功能为先、非标准化的 特点,并对该类现象进行讨论与思考,力求从 使用者的角度对街巷空间自发式更新现象进 行重新审视,为打造稳定、适用的街巷空间 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传统街巷空间保护利用为目标构建了街巷空间价值评估体系,利用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山口老街作为实证案例进行研究。首先,对山口老街的历史性保护项目现状进行梳理,提炼本地传统街巷的价值特色,从"历史原真性、生活延续性、风貌完整性、改造合理性"出发,建立价值评估体系;然后,利用德尔斐法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打分,并且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评价矩阵计算权重,最终得到加权总和各个指标层的综合分值,针对分值划分空间价值等级,根据价值等级不同,提出相对应的保护策略。结果表明:增加"改造合理性"指标有别于以往的传统街巷空间价值评估体系,能够进一步分析出改造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空间感知,且为今后传统街巷空间感知的维护和塑造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鼓浪屿"景区+社区"的双重身份背景,以鼓浪屿福州路与鼓新路为例,运用现代城市设计手法,提出"行"与"停"的街巷空间改造手法,从"视觉景观"与"听觉景观"双重维度进行改造与规划,打造一个多元的街巷空间,提升游览者与居民的共同体验感。  相似文献   

12.
城市容器空间作为构成城市公共空间的一个部分,是城市的精髓所在,一个城市最主要的特质就是通过城市容器来表现的。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容器在现代的城市环境、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江汉路步行街属于城市公共空间,是武汉市商业建筑空间的一部分,作为一个容器服务于城市空间,吸引人群停留。江汉路步行街作为城市的商业空间的容器,有着它自己作为容器的特征。本文从容器、商业步行街空间的概念分析入手,阐述步行街街道空间的性质、特征和空间序列,并浅析武汉江汉路步行街作为容器的特征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振华  钱雅妮 《华中建筑》2013,(10):161-165
以往的城市空间研究大都是自上而下的,带有一种精英式的预设和抽象的偏执,是一种静态的研究.对此,我们倾向于“空间性—历史性—社会性”的整体现,主张“漫游者①”式的观察,以把握空间的动态本质.该文选取汉正街区域的街巷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阅读及现场调研等方法,对汉正街区域的街巷进行了总体考察,展示了街巷空间肌理的历史演变,揭示了丰富的街巷生活,也证明了汉正街街巷空间和街巷生活对于居民的重要意义.最后,对街巷中的认知系统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14.
商业步行街作为一种城市公共生活的方式,一种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一种恢复城市文脉特色、复兴人文景观的设计方法,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以空间界面为切入点,将其化分为显性界面和隐性界面两种类型进行研究,结合目前国内步行街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现实可行的设计原则,完善和更新我国商业步行街的设计及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5.
空间环境与心理行为是相互对应不可分离的统一体.商业步行街中空间场所与人的行为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商业步行街也就在空间与行为的这种相互作用的推动下向前发展。本文对现代商业步行街与人在步行街中的基本行为的分析基础上.探索商业步行街空间中人们的行为心理与空间的作用关系。并由此思考在商业步行街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万州作为一个典型的山地城市,其老城区内存在很多地势高且狭窄、生活界面破败杂乱的老街巷。这些原本热闹、烟火气十足的老街巷,如今失去了原本的生活氛围,空间显得死寂沉闷,居民也在逐渐搬离。改造场地位于万州城市新旧空间的交界处,前靠新商业区,背靠一片老旧的街巷居民区,是一个很好的城市更新契机。对于整个老城区来说,虽然这个场地仅是一个“点式”街巷微空间,但却联系着万州的新旧空间—现代街区与老旧生活区。设计团队尊重现有巷道肌理,希望通过“点式”街巷改造,促进城市的有机微更新。  相似文献   

17.
商业开放步行街的建筑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蕾  郎益顺 《华中建筑》2008,26(9):149-155
该文通过对上海近郊商业开放步行街的典型案例进行实地调研,对商业开放步行街的发展与设计理论进行了详尽探讨,从三大开放步行街体系、人流导向设计、空间要素设计、高体验空间设计、以及高附加值创造五个方面结合实例予以详细论证,最后总结了现代商业开放步行街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小城市旧区特点做了结构性的解析,研究了小城市旧区对城市"再生"理论的适用性。指出街巷是小城市旧区空间、功能和居民生活的重要承载体和纽带,提出街巷空间修复性更新和建立"街坊"公众参与组织的小城市旧区"再生"方式,从物质空间"再生"和"再生"组织设立两个层面对小城市旧区的持续性再生做出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杨玉迪  张毅  孙永萍 《规划师》2022,(S1):56-60
自城市出现以来,街道一直是一处重要的生活空间。现代城市为了减轻交通压力,往往强调街巷的交通功能却忽视其特性,导致原先富有生活气息的街巷空间荡然无存。文章结合广西城市街巷的现状问题提出街巷空间重塑的策略,并以南宁市壮志路背街小巷改造为例,探索其街道空间重塑的思路与策略,以期为人们重塑回归公共生活的街道空间、恢复城市历史脉络和空间肌理、还原城市街道性格、增加城市居民归属感、重现街道昔日生机活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李震 《安徽建筑》2014,(3):27-28
文章从现代商业步行街规划设计理念出发,通过对"茗阳天下"商业步行街规划实例的深入分析,从不同层面总结了现代商业步行街规划设计的几个原则,并为当代的商业步行街建设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