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4.
6.
7.
8.
9.
本文介绍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于1991年7月1—14日组团赴意大利新萨明公司考察铅的二次回收和铅锌冶炼新技术的考察报告。 相似文献
10.
11.
将火法炼锑中产生的除铅渣,与铁屑、碱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升温到1 050~1 350℃,并保温30~90 min,让混合物熔融、反应、澄清、冷却,得到锑铅合金和浮渣。通过该方法,除铅渣中的锑、铅分别有95%、92%以上进入锑铅合金中,浮渣中的锑、铅含量在1%以下,锑、铅得到充分回收,处理流程简短,整个过程不产生三废。该工艺与现有的其它处理方法相比有更多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铅冶炼生产工艺过程铅锭中铅渣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铅冶炼过程中铅渣的变化情况。铅冶炼过程中粗铅中含渣量最高,随着铅的纯度进一步提高,铅锭中的铅渣量逐步降低,同时,工艺条件控制也是影响铅锭中夹渣量多少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硫酸铅渣的成分、性质、反应特征,开展协同处理过程的热平衡计算,结合工业试验,得到了硫酸铅渣配入比例在15%条件下的无烟块煤配入比例、渣型控制、氧料比控制等关键工艺参数,探索出了SKS炼铅法协同处理硫酸铅渣的最佳冶炼条件,以期进一步提高底吹炉处理硫酸铅渣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铜冶炼炉渣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铜冶炼渣具有硬度大、密度大、夹杂冰铜块的特点,综合回收难度大,生产成本高。为回收炉渣中铜、铁资源,主流选矿工艺为半自磨+球磨+浮选+磁选,可获得合格的铜精矿和多种用途的铁精矿产品。其指标的高低与炉渣冷却方式、碎磨方式、选矿工艺等密切相关,我国尾渣品位已经降至0.35%以下,比国外尾渣品位降低0.05个百分点以上。 相似文献
15.
从设计和应用的角度对各种直接炼铅技术的特点和适应条件等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着重介绍了基夫赛特炼铅技术的特点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系统总结了近年来铜渣综合利用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包括铜渣中有价金属单独提取、有价组元协同还原高值化转化、铜渣协同处置制备建筑材料以及铜渣在环保治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梳理出铜渣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目前,铜渣缓冷浮选贫化后,渣铜残留量可降至0.23%~0.26%,但选矿尾渣难以利用;传统火法贫化后渣中铜残留量仍在0.6%~1%以上,大量的铜仍未得到有效回收利用,需再次贫化;利用熔融铜渣适度涡流贫化—熔融原位还原制备含铜抗菌不锈钢/耐磨铸铁,联产水泥熟料,渣中铜残留量可降至0.27%左右,不仅实现了铜渣的无渣化资源化高值利用,同时有效利用了铜渣的余热,铜、铁、铅、锌的回收率分别为98%、95%、90%、95%,是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铜渣大规模高值化资源化综合利用新技术。 相似文献
17.
铅精矿与富铅渣交互反应的还原熔炼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实验室高温电炉条件下,采用铅精矿和富铅渣之间的交互反应对熔池熔炼还原段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渣型选择、配料比等对炼铅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影响。在最优条件下:终渣含铅2.61%,铅的回收率(以渣计)98.21%,脱硫率91.5%,烟气烟尘率33.63%,粗铅产率22.76%,渣产率43.61%。 相似文献
18.
万文玉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14,(8):66-69
对再生铅的脱硫预处理结合短窑熔炼工艺进行全面的数据调研,并对各个工序的铅物质流进行了核算,明确了铅在各种物料中的分配量,并整理成物质流平衡图,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污染负荷的计算和评价。结果表明,铅污染主要来自短窑熔炼工序炉渣和铅尘的排放。 相似文献
19.
采用盐酸作分解试剂处理NaOH+磷酸冶炼黑白钨混合矿所产生的钨冶炼渣,达到除杂、最大富集钨的目的。结果表明:在盐酸溶液与钨冶炼渣液固比10∶1、反应时间3 h、温度60℃、盐酸浓度2 mol/L的条件下,渣中钨含量从最初的2.56%提升至9.35%,提高近3倍;酸反应过程无较大钨损,91.02%的钨仍留在渣中;酸反应渣的质量减至原钨渣的1/4,并可与钨精矿混料进行二次冶炼,较好地实现了钨渣的减量资源化处理,能有效解决钨冶炼渣堆积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