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冷弯薄壁型钢构件承载力的几种计算方法进行了综述,引用了国外的一组试验数据,分别用美国规范(AISI 1996),中国规范(GB 50018-2002),北美规范NAS 2004附录中的直接强度法(DSM)进行了稳定承载力计算。结果表明:直接强度法可以有效地预测G450级冷弯薄壁卷边槽钢轴压柱的稳定承载力,美国规范的计算结果偏于不安全,GB50018-2002对G450级冷弯薄壁卷边槽钢轴压柱进行稳定承载力计算的结果与试验结果相比也偏于不安全,必须进行修正。考虑构件截面板组相关性的影响,修正后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且偏于安全,可供修订规范和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直接强度法分析了近期完成的62根550 MPa高强冷弯薄壁型钢轴压柱的试验结果,提出了采用折减材料屈服强度为0.85fy,并根据修正长细比λc=λ0.85fy/235查《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2002)中Q235钢稳定系数表来计算高强冷弯型钢轴压构件稳定承载力的计算方法。该建议方法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且偏于安全。  相似文献   

3.
高强冷弯薄壁型钢轴压短柱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为了验证壁厚小于1 mm的G550级高强钢材对中国〈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相关设计规定的适应性,进行了30根冷弯薄壁型钢方管截面轴压短柱的试验研究,试件的壁厚均为0.6 mm、宽厚比为20~150.试验结果表明:当宽厚比较小时(b/t≤40),试件的初始缺陷和高强钢材本身特性对构件承载力的影响较大,试件材料的强度得不到充分发挥;当宽厚比较大时(b/t>40),高强钢材局部屈曲和有效截面是影响构件承载力的主要因素.通过对试验结果和各国规范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给出了高强冷弯薄壁型钢构件按中国规范GB 50018-2002计算有效宽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32根壁厚小于2 mm的冷弯薄壁型钢轴压矩形空心管构件进行试验研究,分析构件屈曲模式和极限承载力,采用GB50018—2002《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和ABAQUS有限元程序计算构件承载力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冷弯薄壁型钢轴压矩形空心管构件由于板件宽厚比较大易发生局部屈曲,通过GB50018—2002《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可用于壁厚小于2 mm的冷弯薄壁型钢轴压矩形空心管构件的承载力计算,Abaqus有限元程序能较好地模拟冷弯薄壁型钢轴压矩形空心管构件的屈曲模式和分析其极限承载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收集了目前国内外屈服强度550MPa高强钢材冷弯薄壁型钢结构轴心受压构件的试验数据,参考现行的《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2002),对其承载力的合理计算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现行规范考虑板组约束计算截面有效宽厚比的方法对屈服强度550MPa高强钢材冷弯薄壁型钢结构轴心受压构件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6.
对冷弯薄壁卷边槽钢轴压柱承栽力进行了稳定承载力计算,结果表明:直接强度法可以有效地预测冷弯薄壁卷边槽钢轴压柱的稳定承载力,与GB50018—2002中的有效宽度法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良好且偏于安全。  相似文献   

7.
对26根腹板开长圆孔和未开孔冷弯薄壁型钢截面轴压构件进行畸变屈曲承载力试验研究,分析构件的屈曲模式和极限承载力。利用现行国家规范GB50018-2002《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北美冷弯钢结构构件设计规范AISI S100-2012计算构件承载力及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对腹板开长圆孔冷弯薄壁型钢截面轴压构件的承载力合理计算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中等长度腹板开孔冷弯薄壁型钢截面轴压构件主要出现局部、畸变和整体屈曲的相关作用;腹板开孔对构件畸变屈曲稳定承载力有一定的降低作用;采用折减构件有效截面面积的修正方法可计算开长圆孔构件的畸变屈曲稳定承载力。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比较GB 50018—2002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条文规定的基础上,结合试验结果,对Q235冷弯薄壁等边角钢压杆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比对,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有效宽度法的国内现行规范GB 50018—2002可以有效地预测Q235冷弯薄壁等边角钢压杆的稳定承载力,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且偏于安全。  相似文献   

9.
对63根屈服强度550MPa高强冷弯薄壁型钢卷边槽形截面轴压构件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构件的屈曲模式和极限承载力,并将参考AISI规范、澳洲规范和北美规范及我国现行行业标准《低层冷弯薄壁型钢房屋建筑技术规程》(报批稿)计算的构件承载力与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对高强超薄壁型钢卷边槽形截面轴压构件的承载力合理计算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强超薄壁型钢卷边槽形截面轴压构件在宽厚比较大时会出现畸变屈曲模式;采用等效板件方法计算加劲板件有效宽度后,我国《低层冷弯薄壁型钢房屋建筑技术规程》(报批稿)适用于屈曲强度550MPa、厚度小于2.00mm的冷弯薄壁型钢卷边槽形截面构件承载力计算。  相似文献   

10.
对各国已有的壁厚小于2 mm的冷弯薄壁型钢梁受弯性能试验中的86根槽形、40根Z形、6根帽形和6根工字形冷弯薄壁型钢梁的试验资料进行总结。采用中国《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2002)第5.3节中受弯构件的相关规定计算各构件的极限弯矩,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按中国规范GB 50018—2002规定计算壁厚小于2 mm的冷弯薄壁型钢受弯构件承载力是可行的,试验值均大于规范理论计算值,规范理论计算值偏于安全。  相似文献   

11.
G550级高强薄板钢材的材性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近年来,壁厚不大于1 mm、屈服强度达550 MPa的高强冷弯薄壁型钢已在国外实际工程中开始应用.为了促进高强冷弯薄壁型钢结构在中国的推广应用,验证高强钢材对中国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相关设计规定的适应性,本项目开展了G550级冷弯薄壁型钢的材性和轴压构件受力性能的系列试验研究,以期提出适用G550级钢材构件的设计计算建议.首先对t为0.48,0.60,0.75,1.00 mm 4种厚度G550级冷轧镀层薄板进行了材性试验研究,考察和分析了其材性特征,讨论了在中国推广和应用高强冷弯薄壁型钢时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应对策.材性试验结果可用于构件的试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二阶矩概率法,考虑强度、截面几何参数、计算模式、外荷载等不定因素的影响,针对屈服强度550MPa高强冷弯薄壁型钢轴心受压构件的可靠度进行了分析,并考虑材料特性,在已有试验的基础上对其承载力计算方法、目标可靠指标及强度设计指标的合理选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按厚度分类合理确定高强冷弯薄壁型钢的强度设计指标后,可依据现行的《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2002)给定的考虑板组稳定计算截面有效宽厚比的方法对其轴心受压构件的极限承载力进行有效分析,并满足预定设计可靠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基于已有的承载力试验研究结果,对屈服强度550MPa高强冷弯薄壁型钢中常用的卷边槽形截面轴压构件和偏压构件的计算模式不定性进行了分析,并统计分析了高强冷弯薄壁型钢强度不定性、几何特性不定性。在此基础上,采用改进一次二阶矩方法,按现有规范的抗力分项系数要求,计算了高强冷弯薄壁型钢卷边槽形截面轴压构件和偏压构件不同可能荷载组合下的可靠指标。结果表明:对于宽厚比符合规范要求的屈服强度550MPa高强冷弯薄壁型钢卷边槽形截面轴压构件和偏压构件,按现有规范的抗力分项系数计算得到的可靠指标均能满足目标可靠指标的要求,证明了所采用的承载力计算方法的适用性;但对于宽厚比超出规范要求的轴压和偏压构件,计算得到的可靠指标不能满足目标可靠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High-strength cold-formed thin-walled steel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last several years. However, the applic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the new materials in China is still very limited, and there are no related provisions in current design codes for reference in engineering practice. In this paper, considering the effects of the variations from material strength in structural members, geometrical parameters of sections, analysis methods for limit load-carrying capacity and external loadings, the second-order moment probability method was used for conducting the design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550 MPa high-strength cold-formed thin-walled steel structures, from which the reasonable target reliability index, the corresponding resistance partial coefficient and the design strength values were discussed and proposed. Existing experimental data related have been collected and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suitability and reasonability of the proposed results, which shows that, with reasonable determination of the design strength value of 550 MPa high-strength cold-formed thin-walled steel sections, the effective width-to-thickness ratio method considering coupling stability of plates recommended by “Technical Code of Cold-formed Thin-Walled Steel Structures (GB50018-2002)” can be efficiently used to estimate the load-carrying capacities of the axially compressed elements of high-strength cold-formed thin-walled steel structures, and well satisfy the target reliability index in structural design.  相似文献   

15.
对3个足尺冷弯薄壁型钢楼盖试件的面内受力性能进行了水平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得到其破坏特征、承载力指标以及自攻螺钉连接的破坏模式,试验结果表明C形边梁与压型钢板间的自攻螺钉连接破坏导致了楼盖试件破坏。基于楼盖试件面内破坏现象,对C形楼盖梁与U形边梁间、C形楼盖梁与压型钢板间两种自攻螺钉连接形式进行了抗剪性能试验研究,得到自攻螺钉连接的破坏形态和单颗自攻螺钉的抗剪承载力,分析了中国规范GB 50018-2002对于计算单颗自攻螺钉抗剪承载力的适用性。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对冷弯薄壁型钢楼盖中自攻螺钉连接的性能水平、性能目标以及承载力指标进行了探讨,其结果可用于指导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体系的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16.
尝试将我国GB 50018-2002《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用于计算屈服强度不是Q235和Q345的钢材制成的冷弯薄壁型钢梁,并将我国规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国外规范计算结果相比较。对于发生局部屈曲的梁,我国规范计算结果安全;结果表明:对于发生畸变屈曲的梁,我国规范计算结果不安全。  相似文献   

17.
冷成型钢冷作强化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士奇  孙彤 《钢结构》2005,20(1):71-74
主要介绍了美国AISI规范、加拿大S136规范和中国GB 5 0 0 18- 2 0 0 2规范中冷成型钢冷作强化的计算方法及其理论依据 ,以 90°冷成型钢圆角为例分析了各规范的计算结果 ,并且与厚壁冷成型钢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 ,结果表明我国GB 5 0 0 18规范的计算方法相对保守 ,可用于厚壁冷成型钢 ,且应用简便 ,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可靠性 ,并能够满足工程要求。这为我国现行《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 0 0 18- 2 0 0 2 )对壁厚限制进行修正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郭彦利  姚行友 《建筑技术》2011,42(5):467-469
对《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美国规范(AISC:2005)、欧洲规范(E3-1.5:2006)以及Winter公式受压板件有效宽度的计算公式进行了简要介绍,并采用各国规范对翼缘和腹板不同宽厚比的箱形截面构件有效面积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翼缘和腹板宽厚比的情况下欧洲规范和《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由于考虑了翼缘和腹板的有效宽度,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稳定性较好,因此建议对于箱形截面构件有效面积可采用《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