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PVC/ACS/CPE三元共混体系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机械共混制备了聚氯乙烯(PVC)/丙烯腈-氯化聚乙烯-苯乙烯共聚物(ACS)/氯化聚乙烯(CPE)三元共混合金,研究了共混体系的组成与合金力学性能及耐热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型号PVC对合金的性能影响不同,随着PVC摩尔质量的增加,共混合金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热变形温度、硬度及氧指数逐渐增大,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下降;随着共混合金中CPE用量的增加,PVC/ACS/CPE共混合金的冲击强度上升,氧指数增大,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热变形温度及MFR下降。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辐照剂量下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聚合物(SBS)/氯化聚乙烯(CPE)共混物的动态流变性能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共混物的粘流活化能降低,温度敏感性减弱;共混物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下降,凝胶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3.
PVC/CPE/AS共混工艺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PVC/CPE/AS的共混工艺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向PVC中添加少量的刚性聚合物AS与弹性体CPE的混合物,可使共混材料的站击强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氯化聚氯乙烯(CPV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和氯化聚乙烯(CPE)三元共混体系的组成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ABS树脂可以有效降低CPVC/ABS/CPE三元共混体系的平衡扭矩,缩短三元共混体系的塑化时间,改善其流动性;当CPE含量固定、共混体系中CPVC与ABS的质量比为7:3时,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达到最佳,共混体系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随着CPE含量的增加,三元共混体系的缺口冲击强度显著提高,CPE对三元共混体系具有优良的增韧作用,用量以15份为宜。  相似文献   

5.
在高分子共混增容理论与高分子共混物多相体系流变学的指导下,利用合成的CPE与AN,St的三元接枝共聚物对CPE/AS共混体系进行改性。扫描电镜(SEM)测试结果表明三元接枝共聚物加入CPE/AS共混体系后能有效改善体系相容性。增容作用明显。流变性能测试表明,一定量的CPE三元接枝共聚物加入CPE/AS共混体系后,能有效降低体系的熔体粘度,克服了增容与共混熔体粘度增加的矛盾。制备出具有良好力学与加工性能的CPE/CPE三元接枝共聚物/AS共混材料。讨论了共混体系的增容机理与加工流动性改善的原因。研究表明,共混材料中CPE,AS,CPE三元接枝共聚物的含量分别为30,60,10(质量份)时,其综合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6.
袁茂全  王健 《中国塑料》2013,27(10):32-35
研究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含量对氯化聚氯乙烯(CPVC)/ABS/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及CPVC/ABS共混体系力学性能、耐热性能以及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PVC/ABS/AS三元共混体系中,当ABS含量由零增加到30 %(质量分数,下同)时,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由11.5 kJ/m2上升至39.1 kJ/m2;在CPVC/ABS二元共混体系中,当ABS含量由零增加到25 %时,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由11.1 kJ/m2上升至52.6 kJ/m2,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维卡软化点随着ABS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共混体系的阻燃性能与CPVC用量密切相关,在CPVC∶ABS(或ABS+AS)=6∶4时,共混体系的极限氧指数达到了31 %。  相似文献   

7.
CPE/PS共混物相容剂CPE—g—St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相悬浮法合成了氯化聚乙烯(CPE)接枝苯乙烯(St)共聚物(CPE-g-St)。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萃取剂可将接枝共聚产物中的聚苯乙烯(PS)均聚物萃取干净。红外(IR)光谱测定法结果证明,CPE链上已接技有PS支链。扫描电镜(SEM)谱图和动态粘弹性能说明CPE-g-St可显著增加CPE和PS两相间的相容性并形成界面层。CPE-g-St的存在还大大提高CPE/PS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8.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不同配比的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共混物。采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PC/ABS共混物的流变行为。结果表明:PC/ABS共混物熔体的流变行为呈假塑性流体的特征,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小,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ABS含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着ABS含量的增加,共混物表观黏度对温度的敏感性降低,对剪切速率的敏感性增加;加入相容剂使PC/ABS共混物更易加工成型。  相似文献   

9.
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了CPVC/ACS/CPE复合材料,考察了ACS和CPE用量对材料力学性能、耐热性能、阻燃性能和抗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ACS和CPE用量的增加,CPVC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增加,拉伸强度、维卡软化温度下降,阻燃性能略有降低,但仍达到难燃级;2与相同用量的ABS相比,ACS可明显改善CPVC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与抗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了氯化聚氯乙烯(CPVC)、丙烯腈-氯化聚乙烯-苯乙烯(ACS)二元共混复合材料(CPVC-ACS),研究了共混复合材料的组成与材料力学性能、耐热性能、阻燃性能和抗老化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ACS加入到CPVC中,可达到良好的增韧效果,但ACS用量的增加使CPVC的拉伸强度和维卡软化点温度降低;ACS对CPVC的阻燃性能影响不大,改性CPVC均可达到难燃级;用ACS改性CPVC的抗老化性能明显优于CPVC-ABS。  相似文献   

11.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流变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采用自制的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 ( PTT)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 :PTT熔体属切力变稀型流体 ,随温度升高或相对分子质量降低 ,其非牛顿指数增大 ,熔体表观粘度对温度的敏感性较大。在 PTT生产中 ,应严格控制纺丝温度 ,通过温度来调节熔体粘度。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在聚碳酸酯/聚苯乙烯(PC/PS=70/30,质量比)共混物中加入5%~15%(质量百分数)聚碳酸酯-聚苯乙烯接枝共聚物(PC-g-PS)后对此共混物流变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PC中加入PS或PS/PC-g-PS)流动性得到改善,各种组成的共混物其表观粘度(η_a)皆随剪切速率和温度的增加而降低,当PC/PS中加入5%PC-g-PS后,其η_a有明显的增加,进一步加入PA-g-PS对η_a的影响减小。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丙烯腈—苯乙烯兵聚物(AS)/氯化聚乙烯(CPE)/助溶剂三元共混物的性能、形态和组成比的关系。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助溶剂可大幅度提高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和热形变温度。  相似文献   

14.
PET/PBT共混体系流变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毛细管流变仪对不同配比的PET/PBT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ET/PBT共混体系的表观粘度和结构粘度指数随组分的改变相应地出现了最小值,而非牛顿指数则出现了最大值,PBT含量在10%~20%时,对共混体系的粘流活化能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5.
ABS树脂流变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量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熔体粘度与加工温度之间的关系,使用曲线平移技术处理流变曲线,得到一种可获得任意温度流变曲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李炳海  庞清萍 《弹性体》1992,2(1):18-21
以CPE/VPB共混物为基材,以石油炼广废油渣为增塑剂和软化剂,以炼铝工业废渣红泥为填料,分别讨论了共混比例,废油渣的增塑软化作用,红泥的填充效果,以及该共混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氧及臭氧稳定性等。  相似文献   

17.
MMWPE与UHMWPE共混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分别以低密度聚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作为流动改性剂对分子量不同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进行掺混,探讨了两者对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共混体系中加入成核剂及润滑剂的影响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聚碳硅烷流变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 Instron毛细管流变仪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聚碳硅烷的流变性。结果表明 ,聚碳硅烷为典型的切力变稀流体 ,而且由牛顿流动向“切力变稀”流动的临界切变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其粘度温度关系基本满足 Arrhenius方程 ,粘流活化能很高 ,表观粘度随温度升高下降显著 ,为了提高纺丝的稳定性 ,必须严格控制纺丝温度  相似文献   

19.
CPVC/PVC/CPE三元共混改性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CPVC/PVC/CPE三元共混物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结果表明 :共混物的维卡软化温度、拉伸屈服强度和熔体粘度随CPVC用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加 ;CPE的用量为 4~ 8份时可明显改善共混物的冲击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