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3,(Z1):42-45
<正>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交通情况调查系统成为了交通运输行业宏观管理和决策的基础,是采集、检测交通流信息数据的主要工具。公路交通情况调查系统(以下简称"交调系统")大多数采用线圈、压电、超声波、微波、视频等检测方式。为满足交调系统自动化、网络化、实时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2)
近年来,随着公路网交调业务信息化基础设备的不断完善,交调数据资源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急剧增长,交调大数据时代即将来临。为深化数据资源整合利用,提升交调数据的利用水平,本文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结合路政行业交调数据现状和业务需求,在探索交调数据一体化应用基础上,对交调数据进行深度的挖掘和关联性分析,构建了业务支撑、决策分析和公众服务三方面的一体化应用框架,并对相关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Z1):25-27
本文描述了甘肃省交通流量调查管理平台建设的实施,分别从甘肃省交调数据中心系统的工作原理、甘肃省交调数据中心软件平台功能、甘肃省交调数据中心网络及安全设备配置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描述,此平台建设提升了交调数据的管理应用水平,为甘肃省公路建设和养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门窗》2019,(1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业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期。近几年来,国家非常重视公路运输的发展,投入了大量资金来提高公路运输水平。我国公路运输部门不断寻求运输速度和运输质量的提高,积极引进循环经济模式,依托循环经济模式低消耗、低排放的特点,对公路运输模式进行创新调整。循环经济模式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多次利用为核心的高效资源利用模式,在此种经济模式下的公路交通运输方式得到了极大的转变,减少了运输资源的浪费,有助于推动公路运输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区域公路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区域公路运输网络在有力地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其与经济适应性问题也日益凸显,并逐步成为现阶段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在深入研究我国区域公路建设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的基础上,以区域公路交通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为抓手,剖析区域公路交通与经济适应性的内涵,阐述了区域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适应性机制,对于科学制订区域公路交通发展战略与规划,合理利用公路交通建设投资,促进区域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的健康、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公路运输是美国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美国整个运输系统的交通安全、机动能力、经济和贸易发展、环境保护和国防战备这五大战略目标的实现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美国运输部的发展规划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  90年代以来,美国公路运输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影响仍然十分显著,特别是公路交通安全、公路机动能力、公路对经济和贸易的促进作用以及公路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美国公路与运输的战略目标及其执行计划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以公路交通安全为…  相似文献   

7.
《中国公路学报》(双月刊)是中国公路学会主办的公路交通行业最权威的学术性刊物,自2007年起被Ei核心库收录,是中国公路交通行业惟一入选Ei核心库的期刊;主要刊载道路工程、桥隧工程、交通工程、筑路机械工程、汽车与汽车运用工程、公路运输经济与工程经济等专业的应用技术及理论性文章,并适当报道有关公路交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以  相似文献   

8.
4月15日,中交西安筑路机械有限公司筑养路机械生产基地开工奠基仪式在西安经开区举行。中交股份副总裁陈云,中交西筑总经理李世坤及西安市有关领导在奠基仪式上发表了讲话,共同祝愿新基地成为中交西筑腾飞发展的新平台,为我国公路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宋开亮  盖轶婷 《山西建筑》2007,33(19):287-288
阐述了治超对公路运输、公路交通流量的影响,并就交通OD调查数据分析中如何考虑超载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交通量预测工作提供一种思路,为道路建设项目的决策和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7)
本文在分析陕西省交通调查观测系统管理模式、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对交调观测站选址、交调设备选型、交调数据中心平台构建、交调数据传输进行了论述,搭建了陕西省公路网交通情况调查数据采集与服务系统平台,该项目的建设,将有效提高陕西省交通调查工作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