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燕翔  郭延龙 《包装工程》2017,38(6):198-202
目的探索地铁地图的设计范式,推进我国城市地铁地图的优化设计。方法从以人为本的信息设计原则出发,对东京和京都地铁地图设计进行分类研究,分别从线路绘制原则、线路色彩关系、站点ID信息、线路时间图、站点可视化、城市轨道交通地图一体化、地铁地图和旅游文化结合的几个方面展开研究。结论优良的地铁地图设计有利于信息的传达,并且能够更好地疏导公共空间及推广城市文化。  相似文献   

2.
张莉娜  王宗雪  郭智勇 《包装工程》2015,36(20):108-111
目的研究烟台滨海景区城市导向地图的设计途径。方法引入导向地图设计的基本规律,从构建烟台滨海景区导向地图所采取的信息界面设计及空间构成设计两方面进行了实践设计探索,提出了导向地图的未来设计趋势。结论通过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研究,探讨更加人性化的滨海景区城市导向地图的设计方法,为游客提供一种更为直观、便捷的寻址方式,改善目前"寻路难"的现状,加深游客对城市品牌亲和度的感受。  相似文献   

3.
韦伟  吴春茂 《包装工程》2019,40(14):217-223
目的 理清用户体验地图、顾客旅程地图、服务蓝图3个可视化地图的概念界定,比较其异同点与相关性。方法 以桌面研究为基础,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通过比较分析法,揭示用户体验地图、顾客旅程地图和服务蓝图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应用案例进行验证。结论 3个可视化地图相同点在于3者均是按照时间纬度,通过将利益相关者信息可视化来提升服务品质;其不同点在于用户体验地图主要研究用户及其个体体验的可视化,顾客旅程地图主要研究顾客及其流畅旅程的可视化,服务蓝图主要研究利益相关者及其服务系统的可视化;其相关性在于3个可视化地图研究对象由少到多,研究范围由小到大,研究价值由个体体验提升到整体系统优化。本研究有助于设计师有效利用服务设计中的可视化地图。  相似文献   

4.
王雪皎 《包装工程》2021,42(12):197-201, 231
目的 以认知地图理论的研究视角出发,通过墨西哥城地铁导视系统设计个案研究,提出地铁空间导视系统设计方法.方法 分别从墨西哥城地铁路线图设计、导视系统节点与道路设计、地面景观标志物引入站点标志3个方面,分析地铁寻路者的认知识别心理规律.结论 地铁路线图设计应当与认知地图相契合,呈现出高度简化与概括的地铁路线方位信息的可视化特点.地铁导视系统设计的关键是节点选择及其信息分级设计,节点"由点及线"串连起了各个地铁通道,与标志物一起形成了完整的认知地图.墨西哥城地铁导视系统的显著特色是将地面景观标志物引入地下站点标志,变成了认知地图的记忆节点、判断方向和距离的参照点,创造性地解决了地铁空间寻路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马晓春  章立 《包装工程》2019,40(4):128-132
目的分析影响导航地图信息的因素,结合数字时代导航地图信息的特征,探讨数字时代下导航地图进行信息有效传达的方式。方法以推动导航地图信息发展变化的因素为出发点,面向数字时代,对导航地图信息设计策略进行总结归纳,剖析以地图为载体的信息传达与受众感知之间的关系。结论数字时代的导航地图信息设计应建立层级清晰且目标明确的信息架构、以易读性为中心进行信息视觉化呈现、注重信息动态化表达与多维度展现、利用人工智能进行个性化信息定制,设计出符合用户需求且体验良好的地图产品。  相似文献   

6.
赖虹竹  汪泳 《工业工程设计》2020,2(2):39-43, 49
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信息和数据的分析,探讨地理信息在疫情可视化设计中的方法及其艺术与社会价值。运用可视化、地图学的相关理论,辅以案例分析与实践性研究。从地理信息的位置、数量、关系等角度出发,聚合疫情信息和数据,借鉴信息可视化的方法,构建视觉语言的颜色、尺寸、形态等视觉化变量,完成对疫情地图的设计创作。将地理信息作为信息的模型与维度,探究可视化设计,提出疫情可视化设计的具体方法。疫情地图提高了时间与空间的信息精度,增强了用户的理解,可以为疫情区域防控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支持。  相似文献   

7.
吴春茂  李沛 《包装工程》2018,39(24):172-176
目的 构建用户体验可视化地图与触点信息分析相结合的模型。方法 以用户体验为理论基础,以NIKE ID为设计案例,以屏幕捕捉软件为工具,实现用户体验路径可视化,通过触点均值与标准差分析,结合关键触点信息补充,构建并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论 用户体验地图与关键触点信息分析相结合构建的方法模型,可应用于互联网定制产品中,这有助于提取用户需求信息,为进一步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探析信息设计中的信息图表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郝凝辉 《包装工程》2016,37(18):76-81
目的从原始社会的图刻时代到人类文明崛起的读文时代,再到信息爆炸的读图时代,信息可视化成为人们迅速解读各类讯息的有效手段。作为信息设计中一种可视化的主要形式,信息图表设计过程既是设计者展示数据的过程,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观者接受和分析数据的能力。方法通过案例研究,将从信息可视化与信息图表的关系、信息图表的发展、信息图表的设计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通过对信息可视化的信息图表设计流程的梳理,总结出信息图表的设计原则和设计规律。结论对信息设计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演绎出可行性高的设计细则,解决从抽象到具体的可视化过程设计。  相似文献   

9.
1643年,卫匡国远渡重洋来到中国,旅居8年后短暂回国,之后又回到中国直至病逝。前后十几年的在华生活,他用双脚丈量了中国的山川河流,见证了中国的朝代更替,社会变革。更重要的是,卫氏作为对中国影响最深远的三位意大利人士之一,抛开身为传教士的职责之外,他所测绘的中国地图《中国新图志》成为了地理学史上的一部巨作,也成为了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卫氏地图在信息表达上有着诸多科学价值,对于现代地图设计的信息表达来说,这些闪光点也足以带来新触点和良性影响。首先,在地图语言上,现代地图设计可以学习卫氏地图的图形语言运用手段,融合地理风貌、人文风情,生动诠释社会全貌。其次,在测绘技术上,现代地图设计可以学习卫氏地图科学的推论方式和大量的数据积淀,完成精准定位。再次,在文化调研上,现代地图设计可以学习卫氏地图的史料考证,变迁研究思路。最后,在创新研究上,现代地图设计可以学习卫氏地图的先进性创想实践。每一门学科都需要创新,需要用于实践,地图学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0.
马旗 《包装工程》2024,(10):192-201
目的 通过对运河文化的梳理分析,挖掘运河自身的文化价值,探寻如何利用文化转译方法帮助叙事地图设计更好地进行叙事,并将其应用于设计实践,助力运河文化的传播。方法 从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三个文化层次对运河文化进行层级分类、整理归纳,依据各层次文化的不同特点,分别与叙事地图设计的叙事主题、叙事场景、叙事语境三个方面相对应,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并将其转译为叙事地图设计语言,提出各层次文化的转译流程,展开“津说运河”叙事地图设计实践,设计兼具叙事性与文化性,融合地理信息与人文特色的运河文化叙事地图。结论 基于文化转译方法和叙事设计理念完成的运河文化叙事地图设计,不仅全面地对运河文化进行量化,而且丰富了运河地图种类,还能够有效提升运河文化的可读性,为更好地传承运河文化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朱月  任可馨 《包装工程》2023,44(24):367-376
目的 基于文化基因理念构建九门口长城文化基因的可视化科普图谱。方法 以世界文化遗产九门口长城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综述、田野考察,深入挖掘长城遗址及周边沿线文化资源。基于文化基因不同的表达形态和识别维度,将九门口长城文化资源划分为显性文化基因和隐性文化基因。提取核心文化基因并有效组织内在文化逻辑结构,依此构建九门口长城文化基因谱系图。运用视觉修辞方法进行符号转译,通过网格设计系统进行视觉层级划分及信息可视化设计。结论 从设计学视角引入文化基因理念,将历史文化信息转译为受众熟悉的视觉语言。九门口长城科普图谱科学系统地呈现了长城相关文化信息,以期为长城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提供借鉴,助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运河古地图的绘制特点、历史演变和典型作品资料的梳理和分析,挖掘运河古地图自身的文化价值,并探寻如何通过叙事性设计理念使得再设计后的地图既能呈现出运河古地图的艺术境界,又能以叙事的手法传播大运河沿线的文化信息.方法 从构图、文本、场景和色彩四个方面对运河古地图中的时空元素、事件元素、符号元素和情感元素进行提取和归纳,深度剖析其叙事特征的呈现方式,并以诗歌的三个境界,即物境、情境和意境为切入点,探讨运河古地图叙事性艺境建构的关联与方法.结论 运用叙事性艺境建构方法设计后的创意地图,能巧妙地对大运河传统文化进行艺术提炼,还能有效提升创意地图的可读性,对传承大运河文化带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3.
韩海燕  阿雅拉古 《包装工程》2022,43(22):443-456
目的 构建鄂伦春传统服饰文化知识图谱并对其进行可视化设计。方法 通过知识可视化所包含的知识层、结构层、视觉层和用户层要素而展开设计。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挖掘鄂伦春传统服饰文化知识要素,构建其知识层;其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鄂伦春传统服饰文化知识要素进行知识图谱绘制,构建其结构层;再次,对知识图谱中的形态、色彩、纹样、文化内涵进行设计因子提取,构建其视觉层;最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可视化设计因子进行决策,构建其用户层。结论 将知识图谱的“相似匹配、回归聚类”与设计思维的“用户中心、迭代创新”优势互补,可解决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中“用不对、看不懂、接受弱、体验差”的窘境。  相似文献   

14.
从需求出发的信息可视化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刘再行 《包装工程》2016,37(16):1-5
目的在数据来源繁杂、数据量巨大的的情况下,从信息设计的角度探索提高信息可视化设计质量的方法。方法分析笔者在执行几个信息可视化设计项目过程中应用到的用户研究以及交互设计相关理论,以及具体应用这些理论的方法。对基于用户需求的可视化设计流程和执行方法进行总结。结果提出关注信息传达本身、根据应用场景来设计心理模型与信息架构、对数据进行观点挖掘这几个方面来优化设计策略。结论信息可视化应逐渐从关注技术转变到关注使用者的需求本身,这个需求才是数据成为有价值的信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席涛  潘长学  徐洁漪 《包装工程》2019,40(12):129-133
目的 提出针对邮轮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策略,以用户信息旅程图、服务系统图、服务蓝图等可视化手段,展现当代邮轮信息服务系统的工作机制。方法 基于大型邮轮课题的研究现状,以用户体验模型、移动信息相关理论及服务设计为基础,问题为导向,通过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运用可用性测试方法对产品满意度进行评估,验证该设计方法对提升用户体验的有效性。结论 得出移动信息服务设计策略模型,引入服务设计思维并提出具体的设计流程,并对系统中的关键接触点给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劭坤  戴翔 《包装工程》2023,44(4):262-269
目的 全面分析Kano模型在我国设计学领域文献中的应用现状及全局特征。方法 以 CNKI收录的设计学领域Kano模型相关应用文献作为数据源,以科学文献计量可视化的方法综合运用VOSviewer和CiteSpace从文献的年份产出分布、研究机构、作者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