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毕节地区既为典型的岩溶山区,也是煤炭资源蕴藏丰富的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对地下水水资源产生了较大影响。为了加强地下水水资源的保护,对毕节地区煤炭的开采情况和引起的水资源问题进行了分析。由于毕节地区还没有针对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地下水保护方面的法规,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地下水的抽排管理十分薄弱,引起水文地质条件发生变化、地下水水位下降、河流水质污染等问题。针对毕节地区煤矿开采引起的地下水资源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冯杰 《山西水利》2013,(9):7-7,42
介绍了阳泉市煤炭资源现状,通过煤炭开采对地下水资源影响分析及存在问题的探讨,从实行煤矿开采分区保护管理、加强煤矿开采水资源论证制度、严格建立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破坏的补偿机制等方面提出了阳泉市今后在煤炭开采中合理利用与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根据柳林县水资源分布不均匀、人均占有量少、水资源紧缺的现状,对全县煤矿开采及矿坑排水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统计,总结了煤矿开采对水资源影响的表现特征,分析了煤炭开采对柳林县水资源的影响机理,并提出了采取科学煤炭开采方式、有效处理水资源和煤炭资源关系等降低影响地下水资源的对策,对柳林县水资源保护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山西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经济靠煤炭资源实现了快速发展,随着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经济发展转型要求越来越紧迫,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研究成了当前工作的热点。煤炭和水共存共生。煤炭开采给煤炭企业带来丰厚利润,但是它对水资源也产生了严重影响。煤矿开采区的地下水污染、地表河道断流、人类饮用水困难、生产生活受到影响。文章从山西煤炭开采入手,分析煤炭开采区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受煤炭开采的影响,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达茂旗草原植被生态与地下水覆盖量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地下水开采时,如果导致地下水埋藏深度超过当地草原生长适应的限度,就会造成植被生态风险。对草原植被生态风险进行研究有利于保护我国自然生态环境以及地下水资源的开采。通过对达茂旗草原地区的植被生长和分布情况研究,分析了植被种群生长与覆盖率和地下水水位深度的相关关系,得出了植被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提出了内蒙古草原流域植被种群的分布随着当地地下水埋深的变化具有明显变化的结论,为典型干旱草原地区生态需水量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乡宁县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孕育了丰富的煤炭资源,但是水资源拥有量相比全国平均水平却明显偏低,长期以来的煤炭开采对乡宁县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了较大的破坏和影响。分析乡宁县煤炭开采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因地制宜提出调整煤炭产业结构,关停高耗水、高污染的小型煤矿;有效利用矿坑排水,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加强监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水资源保护对策,为乡宁县水资源保护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茹军奇 《山西水利》2006,22(1):24-25
针对晋城市生态环境特点及水煤资源共生的特定环境条件,分析了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对晋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避免煤炭资源开发对水资源破坏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文中分析了松花江水资源保护利用现状、水域岸线管理保护现状、水污染现状和水环境、水生态现状。得出:规划区综合耗水率偏高,用水效率不高,水资源回用率低;地下水过量开采,地下水利用存在开采深层承压水情况;部分堤段存在防洪标准不足;生活垃圾如处理不当,影响区域水质;部分支流河道生态用水得不到满足,影响水生生态。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与植被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下水与植被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它涉及地下水、土壤、植被等相互之间的动态平衡。地下水的变化会引起土壤水盐变化而直接影响植被的生长、分布和演替。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地下水与土壤含水量、土壤含盐量、天然植被、地表荒漠化关系等诸多方面的影响研究进展,并探讨了生态地下水埋深对植被的重要作用。认为针对地下水变化引起的生态负效应,开展地下水与植被的关系研究,认识和理解植被退化的过程和机制,是应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地下水管理和生态保护的重要工具,最后指出地下水生态效应仍是今后亟需加强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长武县区域地下水水位不断下降造成机井水量减少、报废,泉水断流、干涸等。通过调查及地下水监测资料分析认为地下水位下降主要受煤炭资源开发影响,致使地下水网络断裂、漏失,循环系统遭到破坏加上大量矿坑疏干水外排,以及无序和过量开采等是地下水下降的主要原因。提出要依据《水法》及《陕西省地下水条例》,研究制定有效措施,保护地下水资源;谁破坏,谁负责,谁治理;加强地下水监测,科学合理开采;推广节水新技术,努力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及合理调度。  相似文献   

11.
Groundwater Risk Assessment of the Third Aquifer in Tianjin City, Chi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ore than 70 % of Tianjin city’s water supply comes from groundwater. As water demand increases, this reliance on groundwater has caused serious geological problems, such as seawater intrusion. The third aquifer is the main water supply aquifer for Tianjin city. According to supply conditions, water abundance, exploitation conditions, and water quality of the third aquifer, the type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ystem, protection targets and requirement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groundwater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the groundwater exploitation demand, and utilization for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allocation as well as national overall scheme about reasonable exploitation, 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 of groundwater resource, groundwater in Tianjin has been divided into seven function areas. After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like water abundance, exploitation intensity and well density, risk factors have been classified using AHP and GIS. Then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of groundwater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risks was built. Using this model,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risks of the third aquifer in years 2015, 2020, and 2030 have been forecas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isk grade of this aquifer in 2015 is higher than now, while lower in 2020 and 2030. But the risk grade of the 3rd and 4th aquifer increases, since the water yield of this aquifer must still meet a certain amount to support the basic demand of this city.  相似文献   

12.
针对西部深埋矿区煤炭资源开发对地下水扰动的相关研究不足的问题,依据弹塑性相关理论,利用多物理场数值模拟软件(COMSOL),研究了深埋煤层采动覆岩渗透能力变异与地下水的响应规律,模拟得出案例矿井在不同采动应力状态区覆岩渗透能力变化具有差异性:采动覆岩应力拉伸区岩体的渗透率相对增大,在采掘空间的直接顶渗透率增大26%,在地表沉陷盆地边缘增大3%;覆岩压缩区渗透率相对减小,在煤岩柱两侧渗透率减小43%,在采掘空间正上方约300m处渗透率减小18%。由于采掘后井下采掘空间直接与大气联通,形成了以导水裂缝带范围为中心的水压降落漏斗,导致垂向水力梯度与流速加剧;而在煤层顶板300m以上范围,水压水头基本为原始状态。研究成果为我国干旱与半干旱矿区煤-水资源合理开发、科学管控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3.
崔浩浩  张光辉  王茜  严明疆  曹乐  刘鹏飞 《水利学报》2023,54(2):199-207,219
西北内陆的石羊河流域下游区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天然植被对潜水埋深具有强烈依赖性,对地下水这种生态功能的强弱变化特征与机制尚缺乏深入认识。本文采用原位监测、高分辨遥感探测与解译和多元相关分析方法,研究地下水生态功能强弱变化与潜水埋深、气温、降水和出山地表径流水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地下水生态功能越强,天然植被覆盖度越高或归一化植被指数值越大;(2)地下水生态功能具有时效性和年际及日际变化周期性,每年4月至7月上旬是地下水生态功能作用逐渐增强时段,每日7∶30—19∶00是地下水生态功能主要作用时段,主要受控于气温、日照、蒸发、上游区降水与出山地表径流水量和潜水埋深的一年四季周期性变化影响;(3)每年潜水埋深大于极限生态水位时段,地下水生态功能处于失效状态,且气候越干旱,每年的失效时段起始越早和结束越晚。因此,西北内陆的石羊河流域下游天然绿洲区地下水生态功能强弱具有年际、年内变化周期性。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新疆平原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当引起的灌区内土壤盐渍化、灌区外大河与湖泊干涸、土地沙化、植被退化以及水质恶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并从水资源开发利用角度提出了防治生态环境劣变的基本对策:①降低地下水位,预防和消除土壤次生盐渍化;②建立有实权的流域水资源管理机构;③开源节流,以节流为重,建立节水型社会;④开展全疆补充性的地方病环境水文地质调查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玛纳斯河流域山前平原区地下水资源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是玛纳斯河流域山前平原区的主要供水水源,该区内地下水资源动态变化的研究对于指导当地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在收集流域多年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水均衡法评价了地下水资源量和构成,剖析了地下水资源及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1)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下水均衡状态由正均衡演变为负均衡,地下水储存量在逐渐减少;地下水资源构成发生了变化,河道渗漏补给量、田间灌溉入渗量及渠系渗漏补给量占总补给量的比例分别由20世纪80年代的23.69%、12.03%、37.74%降低为21世纪10年代的18.36%、11.46%、36.91%,人工开采量占总排泄量的比例增加了42.94%;(2)地下水位动态监测资料表明,地下水位年内动态与河流流量、农田灌溉及地下水人工开采紧密相关,年际动态表明地下水位在过去21年内呈下降趋势,且冲洪积扇地下水位下降速率大于细土平原;(3)渠系硬质化、大面积引河水灌溉以及人工开采的增加是地下水资源量组成改变和地下水位下降的主要驱动力。该研究为玛纳斯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6.
彭慧 《海河水利》2005,(1):59-61
面对当前地下水资源低价或无偿使用的局面,首先探讨了地下水资源价值及价格构成,指出现行地下水资源费必须全面反映资源的价值以及水管单位、用户和环境的承受能力,然后在全成本水价理论基础上建立了地下水资源可持续水价模式。考虑了地下水资源开采成本及利润、水资源价值及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等方面的可持续水价既能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又能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  相似文献   

17.
利用 1986—2020 年 Landsat 系列遥感数据和水资源数据,基于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 研究民勤绿洲植被变化与水资源结构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民勤绿洲平均植被覆盖度和绿洲面积总体呈 增加趋势,总可用水资源量呈持续减少趋势;民勤绿洲的发展可划分为 1986—2000 年、2001—2009 年、 2010—2020 年 3 个阶段,分别对应于绿洲面积快速扩张、高位维持、趋于稳定和总可用水资源量缓慢减少、迅速 减少、趋于稳定的 3 个阶段;绿洲面积变化受水资源和人为因素共同影响,绿洲面积和水资源量在第一、第二阶 段响应关系很弱,对应于绿洲发展粗放扩张和剧烈调整的时期,二者在第三阶段表现出较好的响应关系,是绿洲 发展进入良性阶段的反映;根据民勤绿洲现状水平估计,每 1 亿 m 3供水量可支撑绿洲面积 277?km 2。系统分析其 植被变化与水资源的关系对未来西北地区绿洲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民勤荒漠绿洲现状条件为基础,通过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明晰了以植被生长为主体的生态需水内涵。从生态系统的适宜性、阈值性、循环性和农业气象原理入手,分析了植被生态需水的理论基础,藉此提出适宜民勤绿洲的生态需水估算方法,即依托于3S技术划分土地类型及面积,以潜水蒸发法为主,综合使用直接计算、Penman-Monteith公式等多种计算方法。此外,探讨了植被生态需水研究的难点所在,认为应将重心放在建立植被生长与降雨量、地下水埋深等因素的响应函数,探究潜水与SPAC系统的耦合机制,揭示植被生态需水机理。构建符合民勤荒漠绿洲的植被类型和水文生态条件适宜程度识别指标体系,探究植被生态需水驱动机制,最终实现统筹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应急输水对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影响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是塔里木盆地东部南北联系的必经之地,也是新疆与内地联系的第二条战略要道,更是与边界外商经济贸易往来的重要地区。这个素有古丝绸之路之称的通道,历史上曾是烟波浩淼、鸟兽群栖、林草繁茂、村舍相连的繁华古国。但从上世纪50年代后,塔里木河流域大规模农业开发,造成流域内水资源区域分配失调,干流来水急剧减少,地下水位下降,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流域内土地沙漠化和土壤盐渍化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系统退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塔里木河下游生态恶化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关注。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塔里木河流域生态治理力度,于2000年5月至2009年12月,先后十次实施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应急输水,使下游生态环境和水文状况都得到了改善,生态得到了一定程度恢复。本文以十次生态输水实测资料,从输水过程中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变化、地表植被的生理生态变化、天然植被群落的恢复响应程度等方面,对塔河下游生态环境影响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