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徐韬  杨福馨  梁超  姜悦  程龙  隋越 《包装学报》2017,9(5):14-20
以市售哈密瓜为原料,常温下,配置不同浓度的盐、糖、醋溶液对鲜切哈密瓜进行浸泡处理后,选用3种不同的薄膜进行包装,通过每两天对鲜切哈密瓜的失重、色差等指标进行测试并判断其保鲜情况。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盐、糖、醋溶液对新鲜哈密瓜的保鲜效果不同,当采用质量分数为0.7%的盐、质量分数为1.1%的醋、质量分数为0.1%的糖浸泡液进行浸泡处理并采用15FPPE薄膜进行袋包装时,对鲜切哈密瓜具有很好的保鲜效果。本实验得到的最优工艺条件能够明显延长鲜切哈密瓜在常温下的贮藏时间,从而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以椰肉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新鲜椰肉经盐、糖和醋不同浓度溶液浸泡处理,然后用不同包装材料对处理过的椰肉进行密闭包装,在一定时间内定期检测其色差、失重、硬度及感官评定,研究时间对产品品质的影响,探究不同浓度的盐、糖和醋溶液及包装材料对椰肉的保色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在质量分数为0.3%的盐溶液、1.1%的糖溶液、0.1%醋溶液,通过PVDC/PE复合薄膜的包装下得到的果肉产品品质是较好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去皮山药易褐变的问题,利用糖或碱溶液对去皮山药进行浸泡处理,根据山药的褐变度分别得出最佳的浸泡液组成;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制成糖碱复合浸泡液对去皮山药进行预处理,再分别选用生物气调保鲜膜、百合保鲜膜、普通PE保鲜膜对其进行包装,通过对山药的色差、硬度、失重率及菌落总数的测定,研究不同保鲜膜对山药的保鲜效果。研究表明:质量分数为9%的糖溶液、pH值为9的碱溶液对山药的护色效果较好;生物气调保鲜膜对山药的保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针对鲜切山药在包装储存过程中容易褐变变质的缺点,用实验室中的食盐、白糖、白醋对鲜切山药进行浸泡处理,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的方法寻找一种最优配比的复合浸渍液处理山药;同时用3种改性PE膜对鲜切山药进行包装,研究不同改性PE膜对鲜切山药的保鲜效果。研究表明:采用食盐、白糖、白醋质量分数分别为0.6%,0.4%,0.4%的复合浸渍液浸泡山药15 min,并用PP/PE膜包装,山药的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2种不同的包装材料结合不同比例氩气气调方法对香菇品质的影响。方法 把新鲜采摘的香菇清洗干净后晾干, 装入LDPE材料封口袋及PE材料封口袋中,充入不同比例的氩气,观察并测定各组香菇的呼吸强度、多酚氧化酶活性、褐变度、水分活度、总酚及抗坏血酸含量的变化。结果 选择LDPE为适宜的氩气气调包装材料,O2,Ar,N2的体积分数分别为10%,60%~90%,0~30%,此时对香菇的保鲜效果最好。结论 实验表明LDPE为最佳包装材料。在气调保鲜的过程中充入氩气,可以延缓香菇褐变的速度,降低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提升速率,同时使香菇抗坏血酸及总酚含量得以降低,也能延缓香菇呼吸速率的提升,使香菇的品质得以保证。  相似文献   

6.
钙处理对青椒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质量分数为1%,2%,3%的CaCl_2溶液对青椒进行采后保鲜处理,探讨钙处理对青椒各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质量分数为2%的CaCl_2溶液处理青椒,可有效抑制青椒中Vc含量的下降,减缓其失重率和腐烂率的上升速率,且能有效缓解果实中糖的消耗,减缓青椒成熟与衰老的速率;而以质量分数为3%的CaCl_2处理,会加速青椒的衰老与腐烂;以质量分数为1%的CaCl_2处理,保鲜效果不是很明显。因此,可确定本实验条件下青椒钙化处理的最适宜质量分数为2%。  相似文献   

7.
包装材料和腌制溶液对半干鱼品保质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聚丙烯(PP)与聚乙烯(PE)改性制作的抑菌抗氧包装袋和聚乙烯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改性制作的生物气调保鲜包装袋,包装水分质量分数分别为20%,30%,60%的半干草鱼块,并在腌制溶液中添加磷酸二氢钠与磷酸氢二钠等品质改良剂,测试不同包装材料与腌制溶液对储藏期内半干鱼品色差、失重率、p H值、菌落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抑菌抗氧包装袋较生物气调保鲜包装袋更能延长半干草鱼的货架期;不同腌制溶液对半干鱼的品质影响不同,添加品质改良剂的腌制溶液更能保持半干鱼品的色泽,降低鱼品的失重率,延缓鱼品的p H值及菌落总数增长速率,其作用效果为:生理盐水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新鲜生菜在销售贮藏过程中色泽、质感、营养成分等品质迅速下降的问题,利用明胶和薄荷精油制备不同质量分数的保湿杀菌剂对生菜进行保鲜处理。每天定时测定生菜的质量、可溶性糖含量、色差、可滴定酸含量、菌落总数、VC含量,研究不同质量分数的保湿杀菌剂对生菜的保湿杀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9%的保湿杀菌剂对新鲜生菜的保鲜效果最好,其质量、可容性糖含量、色泽、VC含量变化较少,菌落总数增长较缓慢。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低温气调贮藏环境下不同预处理对荔枝贮藏综合保鲜效果的影响。方法在温度3℃,相对湿度90%,O_2和N_2的体积分数分别为5%和95%的条件下,分别用质量分数为1%的施保克或质量分数为5%的抗菌肽浸泡3 min,2种不同厚度PE包装袋,及不同时长的臭氧处理技术对荔枝进行保鲜处理,通过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不同处理组合,分别检测不同处理组合荔枝气调贮藏过程中的褐变程度、质量损失率等理化指标。结果不同处理组荔枝的褐变程度、质量损失率等理化指标变化趋势波动较大;三因素之间对荔枝褐变程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具有显著性(P<0.05)。得出荔枝保鲜最佳工艺,即用质量分数为1%的施保克浸泡3 min+PE20包装+10 min臭氧处理并持续喷淋50 mg/L水杨酸。结论文中的最佳工艺结合低温气调贮藏能有效延长荔枝5~9 d的保鲜期。  相似文献   

10.
鱿鱼保鲜包装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先盐渍再醋渍和先醋渍再盐渍2种方式,对鱿鱼进行预处理,并结合使用高阻隔性复合薄膜进行包装处理。试验测试了不同盐水浓度、不同pH值、不同浸泡时间、不同包装薄膜及不同预处理方式对鱿鱼新鲜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水质量分数为3%、醋溶液pH=4、先醋渍再盐渍30 min、选用PA/PE复合薄膜条件下,鱿鱼的保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油墨溶剂在食品软包装材料中的残留及迁移行为,为食品包装生产企业提供安全风险控制方面的参考。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GC-MS)技术,对印刷油墨的挥发性溶剂在食品软包装中的残留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检出率较高的苯类溶剂甲苯、酯类溶剂乙酸丁酯和酮类溶剂丁酮为迁移研究对象,分别以PE,PP,PET/CPP,PET/PE,OPP/CPP,PET/PA/CPP为包装材料,研究油墨溶剂在水性食品模拟液(蒸馏水)、酸性食品模拟液(体积分数为3%的乙酸)、醇性食品模拟液(体积分数为10%的乙醇)和脂肪性模拟液(正己烷)中的迁移残留行为。结果研究表明,印刷后的食品软包装材料中大部分都有苯类、酯类和酮类等有机挥发物的残留,残留溶剂在食品模拟液中迁移量的大小依次为正己烷乙醇(体积分数为10%)乙酸(体积分数为3%)蒸馏水,而且对于不同的包装材料迁移量的大小也不同。结论油墨溶剂在食品软包装材料上的残留和迁移行为,主要与环境温度、食品性质以及包装材料的性能有关。  相似文献   

12.
包装材料对大豆贮藏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文丽 《包装工程》2014,35(3):39-42
目的研究大豆在贮藏过程中包装材料对其品质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3种包装材料(PE,PA/PE,BOPP/PA/PE)对大豆进行真空保鲜包装,监测常规储藏和不同材料包装大豆存储期间品质指标的变化,研究包装材料对大豆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用薄膜包装大豆的重要品质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储藏至18个月时,3种包装大豆的脂肪酸值分别为20.2 mg/100 g,15.5 mg/100 g,13.7mg/100 g,而对照组大豆的脂肪酸值达到28.6 mg/100 g,已开始陈化;3种薄膜包装大豆的蛋白质溶解比率分别为71%,75.8%,74.2%,对照组的大豆蛋白质溶解比率为61.8%,高于国家规定不易存储的临界值。结论包装材料能够明显改善大豆的储藏品质,其中材料的阻隔性对大豆保鲜效果影响最显著,3种薄膜中BOPP/PA/PE的保鲜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获得盐雾环境下PE基包装材料阻隔性能的变化规律。方法考察盐雾试验前后4种PE基包装材料的氧气透过率、水蒸气透过率以及包装膜表面形貌变化情况。结果真空包装技术使聚乙烯包装膜、PE高阻隔包装膜和镀铝高阻隔包装膜等3种包装膜的氧气透过量和水蒸气透过量均有增加,而增强型高阻隔包装膜的氧气透过量和水蒸气透过量均有较大下降。结论 PE基高阻隔包装膜能适应于盐雾环境下装备器材的真空长效包装。  相似文献   

14.
软包装材料透氧率对食用油氧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恒温加速实验,运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透氧率的软包装材料中的食用油的过氧化值,分析了不同透氧率的软包装材料对食用油氧化特性的影响,理论上含铝箔或镀铝材料的氧化速率较小。结果表明:不同透氧率的包装材料对食用油的氧化影响是显著的;在进行盒中袋内袋材料的选择时,选择透氧率低的包装材料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5.
The oxygen transmission rate (OTR) of packaging materials used for 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ing (MAP) of chilled products varies extensively with temperature, relative humidity (RH) and material thickness after the thermoforming of packages. Two different polymer combinations were studied: APET/PE (tray) and PA/PE (lid). A temperature reduction of 8°C (in the interval 7–23°C) caused an OTR reduction of 26–48% depending on material type, degree of thermoforming and RH. A 2–3‐fold increase in OTR was observed for PA/PE film when measured at 100/100% RH compared to 0/100% RH, whereas the APET/PE trays were not affected by RH. Increased OTR was observed as a result of material thinning; however, the increase was not always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the degree of material thinning. Even very small amounts of oxygen have, in combination with light exposur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oxidative quality deterioration of many products. Consequently, the changes in OTR observed in this study emphasize the necessity of 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packaging materials under realistic storage conditions, in order to estimate the real oxygen content of a chosen package solution. The light transmission through the packaging material was found to be reduced to 0–30% (300–800 nm) by dyeing of the lid and/or addition of labels. Thus, it is easy to protect the products from light, at least partly. Copyright © 200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