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SONY蓝光与求芝HD—DVD两大阵营的比拼日趋白热化的今天.SHARP也全面加入这个战团。面对SONY、松下以及东芝等厂商频繁地推出硬盘DVD刻录机来争抢市场,SHARP也不甘落后.也推出了独特的硬盘录像机新品BD—HD100.该产品属于SONY的蓝光技术阵营,可以支持最新蓝光技术的DVD刻录。  相似文献   

2.
要想让蓝光播放机像DVD播放机那样遍地开花,进入千家万户,可能还得指望国产厂商的法力,但因为专利费的限制,国产厂商一直是难有作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蓝光播放机还是那几张老面孔在继续招揽生意,多少有些萧条之感,看来蓝光要想达到DVD的普及程度,还是需要很长的路要走的。不过近期有消息传来,国产品牌华录推出了自有品牌的蓝光播放机,这多少在市场上激起了几圈涟漪。  相似文献   

3.
《新潮电子》2007,(6):22-23
在下世代光存储标准的建立中,分属蓝光与HD DVD两大阵营的厂商虽早有意倡导统一标准,但碍于双方高层未能达成共识,导致了屡次合谈都最终宣告破裂,反而使彼此间的争论更加硝烟弥漫。看情形两大阵营间马拉松长跑式的谈判仍没有到达尽头的迹象,谈判结果仍旧在进两步退一步中蹒跚着。这不和谐的局面早已让大多数厂商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不耐烦,转折性的一幕发生在2007年初的CES会展上.韩国厂商LG脱离定势思维的束缚,在北美市场率先推出了一款名为“super Multi Blue”、可兼容蓝光与HDDVD的双模播放器,三星(SAMSUNG)电子拍马步其后尘,就连与会的华纳兄弟电影公司也发布了双兼容模式的Total HD碟片。这些领衔走上高清DVD双规格兼容模式之路的厂商们,是否在给予我们更多的选择的同时,也给了其他厂商更多的启迪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新潮电子》2007,(3):150-150
次世代的DVD格式大战,将会是影响未来10年多媒体时代走向最重要的一场战役,随着PS3和XBOX直面对决.战况正在进入白热化阶段。近日,蓝光介质的电影大片销量已经后来居上的逼近HD DVD。作为HD DVD的领袖厂商.若要充分利用HD DVD前期上下游的成本优势.  相似文献   

5.
随着索尼、松下、飞利浦等代表厂商纷纷推出新一代价格更低的蓝光播放机,蓝光在国内市场开始步入迅速发展的良性轨道。众所周知,蓝光(Blu-ray)亦称蓝光光盘(Blu-ray Disc),通用缩写为BD,以高分辨率画质与高信息量的声效见长,2008年2月打败HDDVD格式之后,蓝光光盘正式成为继DVD之后的下一代光存储格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下一代DVD标准之争、蓝光光盘组织简介、蓝光DVD与红光DVD之间的技术比较、蓝光主流产品简介、蓝光技术在电视领域中的具体应用、我国力争下一代光盘技术取得突破等方面,详细地介绍了蓝光光盘技术及其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7.
《通信技术》2006,(11):92-94
2002年初,蓝光光盘作为新一代DVD标准由索尼等厂商联合提出,不过仅仅三个月之后,东芝却率领HD DVD阵营异军突起.新型光存储技术的统一前景再次变得遥不可及。经过漫长的徘徊,蓝盘产品终于正式商用,而一直在与蓝盘唱对台戏的HD DVD是否也来到了命运的隘口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选择蓝光(Blue-ray Disc,BD)还是HD-DVD?这对于广大的消费者而言确实是个问题。因为不但其双方标准的制定者一直在相持不下,就连那些相关的硬件厂商还有电影厂商们也都纷纷被拉入战局,一时使得这两种标准难分伯仲。但是在这场僵持不下的拉锯战中。高清DVD先进技术却与实际消费者们渐行渐远了。我们不仅要问,在鹬蚌相争之时,谁又将是最后得利的渔翁?  相似文献   

9.
《实用影音技术》2011,(3):49-53
2010年,蓝光碟机的售价普遍下降,低于千元的碟机带动市场升温,蓝光产品的市场普及速度超过了DVD。另外,蓝光内容的日渐丰富,也是蓝光今年表现良好的一个主因。2010年,包括内容商、硬件商在内的蓝光产业链各环节厂商已摩拳擦掌,试图在3D市场大显身手。据悉,今年在3D蓝光碟机的带动下,蓝光市场有望迎来有史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  相似文献   

10.
《实用影音技术》2009,(6):22-27
2008年是公认的高清电视普及年.通过激烈较量.HD DVD阵营一败涂地.蓝光一枝独秀。但第一代蓝光播放机过高的售价限制了市场的扩大,为此.各厂商推出第二代蓝光播放机.增加功能的同时还降低价格以吸引消费者。  相似文献   

11.
《新潮电子》2008,(3):40-41
高清作为2008年CES上的主旋律之一,在展会上爆出的最大新闻当属原本是HD-DVD主力的华纳兄弟正式宣布,抛弃HD-DVD格式,从5月份开始只推出蓝光DVD和传统的DVD碟片,正式加盟索尼蓝光阵营。而就在上个月,华纳兄弟还否认转向蓝光的传言,称“不会放弃HD DVD而独家支持蓝光格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据iSuppli公司数据,继高清(HD)-DVD格式退出下一代光盘标准竞争之后,台式PC市场对于蓝光DVD播放器的需求大增.导致光学读取头(OPU)这种关键部件供应短缺.因为供应商太少.  相似文献   

13.
毫无疑问,当我们在津津乐道于蓝光DVD和HD DVD的时候,不禁会对两者在商业层面上的普及速度及价格有着一丝疑虑。尽管我们都觉得就播放效果和碟片纪录容量而言。蓝光DVD和HD DVD都是很有前途的。但问题是,在今天的市场,除却少部分高端发烧友的需求外,绝大多数的使用者一般很少会在视频系同上作很大的投资。需要大画面的还原终端和内容软件的配合,以及自身是否能迅速形成量产,是蓝光和HD是否能迅速占领市场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14.
轰轰烈烈的中国“土产”EVD标准诞生刚半个月,尚处于襁褓之中,就传来由东芝与NEC共同制定的新一代DVD光盘规范“HDDVD原名:AOD”,日前在国际“DVD论坛”的最高决策委员会第三度提案中获得批准。据悉,对国产EVD极为不利的是,目前国际上的三大标准都属于蓝色激光DVD,非国产EVD的红色激光存储。而“DVD论坛”态度明确,将只承认一种新的DVD标准。根据资料显示,新一代DVD共有三种标准。一种是Blu-ray蓝光DVD,第二种是HDDVD原名:AdvancedOpticalDisk,还有一种是HD-DVD。其中,支持蓝光DVDblu-ray的厂商有索尼、松下、日立…  相似文献   

15.
《高保真音响》2010,(5):70-70
全球3C配件领导厂商美国锐腾(RATTAN)公司联手搜狐网共同启动五一·锐腾(RATTAN)“买小送大惊喜乐翻天”活动,活动期间,只要买任何一款锐腾的产品,就可参加“高清液晶电视,XBOX,HTPC,蓝光DVD”等高清产品的抽奖。  相似文献   

16.
烈火梦幻     
《通信技术》2006,(5):26-27
东芝HD DVD影碟机正式上市,宣布了HD DVD时代的到来,而这一天也将被载入史册。此前HD DVD阵营一直处于劣势,而且由于HD DVD光盘的上市日期延迟,人们曾一度担心影碟机能否在3月份推出。如今这持续了4年之久的高清晰光盘蓝光与HD DVD大战已变为实战,为了争夺年销售额达240亿美元的庞大市场,HD DVD已率先出手,下面就要期盼蓝光一方如何回应了。  相似文献   

17.
叶明颖 《电子测试》2000,(11):140-141
身为CD-ROM的接班人,DVD-ROM与CD-ROM除了光学读取头和转速之外,似乎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如果将来DVD-ROM的读取速率及价格,可以达到目前CD-ROM的地步,DVD-ROM就可全面取代之。  相似文献   

18.
《数码》2009,(7):199-199
DVD时代的辉煌已经成为过去,逐渐取而代之的是蓝光DVD,目前的蓝光碟机市场主要以进口品牌为主,而且价格久久高居不下。国产品牌华录的旗舰蓝光DVDBDPO821拥有最全面的配置,支持最新的BD—Live功能,而且是全区的,所有区码的蓝光碟都能播放。  相似文献   

19.
蓝光和HD DVD播放机可谓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产物,它们的出现为我们带来Full HD(包括视频与音频)的概念,也将我们引入了大屏幕的时代。SONY(索尼)作为蓝光阵营的主力军,其PS3和S1均扮演着先锋的角色,为蓝光阵营的领先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如同廉颇也会老去一样,两款产品在这样激烈的市场斗争中已显老态,此刻急需一款价格与性能兼备的蓝光播放机的出现。SONY(索尼)作为经验丰富的国际化厂商,当然意识到这种情况,并及时地推出了新一代蓝光播放机——BDP-S1E。  相似文献   

20.
《新潮电子》2006,(9):35-35
东芝(TOSHIBA)在笔记本电脑中内置HD DVD驱动器的时候,蓝光阵营的中流砥柱索尼(Sony)自然不会袖手旁观。随着全球第一台蓝光笔记本电脑VAIO AR180CP面世,下一代DVD标准的战火已经蔓延到了笔记本电脑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