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教工生活区实际生活污水为底物,考察了分别投加硅藻土和粉末活性炭对活性污泥好氧颗粒化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硅藻土和粉末活性炭均能有效缩短好氧颗粒污泥形成时间;投加硅藻土、粉末活性炭形成的颗粒污泥外观及内部细菌种类存在明显差别,投加微粉会降低好氧颗粒污泥中微生物种群的多样性,相对于硅藻土粉末活性炭更适于微生物附着生长;未投加微粉和投加硅藻土的反应器处理污水的效果较差;投加粉末活性炭的反应器在快速形成好氧颗粒污泥的同时还能保留更多生物量,对COD、NH_4~+-N的去除率分别为85. 3%和87. 2%。当处理低浓度生活污水时,投加粉末活性炭是促进活性污泥好氧颗粒化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
硅藻土水处理技术在我国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希季老先生的指导下.利用硅藻纳米级微孔的自然忒心特性,采用特殊工艺研制出“水处理剂(净水、污水)”,并发明了利用硅藻土进行水处理的工艺.通过了国家计委院士级专家评审.该方法发展革新了传统水处理工艺,创造了水处理技术的新概念,是水处理技术的一场革命,是目前世界上纯物化处理污水的唯一的技术工艺,居国家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3.
斜管澄清池是以混凝沉淀这一在水处理中广泛应用的技术为基础的新型混凝沉淀设备,本文以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为主要对象,研究了影响斜管澄清池对再生水回用中污染物去除的因素,并与再生水回用的各项指标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4.
采用硅藻土强化A2/O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分别研究了硅藻土单独处理污水的最佳投量范围、A2/O工艺的最佳运行条件和硅藻土强化A2/O工艺的最佳投量。结果表明,硅藻土单独处理污水的最佳投量范围为20~30 mg/L;A2/O工艺最佳的水力停留时间(HRT)为8 h,好氧池DO为2~3 mg/L,混合液回流比为250%;硅藻土强化A2/O工艺的硅藻土最适投加量为25 mg/L。硅藻土强化A2/O工艺对COD、NH+4-N和TP的去除率分别稳定在90%、81%、92%,出水水质基本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硅藻土水处理技术在我国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希季老先生的指导下,利用硅藻纳米级微孔的自然忒心特性,采用特殊工艺研制出“水处理剂(净水、污水)”,并发明了利用硅藻精土进行水处理的工艺,通过了国家计委院士级专家评审,该方法发展革新了传统水处理工艺创造了水处理技术的新概念,是水处理技术的一场革命,是目前世界上纯物化处理污水的唯一的技术工艺,居国家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6.
污水处理厂的高效沉淀池由于设计构造和水力条件特殊,其池面及斜管周边均易滋生大量藻类,不仅会堵塞斜管、降低沉淀效率、增加运行成本,还会导致某些出水指标不达标。为解决此类问题及改善沉淀效果,设计和开发了“光伏+反洗”复合工艺技术。通过优化分布式光伏板的光照角度、架设方式等,最大程度避免阳光直射高效沉淀池的池面,有效抑制了池内藻类的繁殖;此外,配套构建气源、调节阀、自控系统等一体化反冲洗系统,形成了一套操作简便、运行高效、效果可控、成本较低的反洗方案,可将残存在斜管上的附着藻类彻底清除。自“光伏+反洗”复合工艺系统实施以来,高效沉淀池池面及斜管周边藻类附着基本消失,且该区域光伏系统发电量达57.3×104kW·h/a,总体上降低了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7.
论文提出饮用水标准提高后斜管沉淀工艺优化应在水厂设计优化的条件下进行。斜管沉淀工艺在新的条件下具有适应性。斜管沉淀工艺优化应充分考虑前后工艺的影响。斜管沉淀的设计负荷应适当降低;斜管区结构采用双(多)层斜管,充分发挥斜管体的沉淀能力;斜管断面形式应优选,采用缺角正方形斜管等性能优异的斜管。斜管沉淀优化还应考虑构筑物平面布置、斜管搁置方向、与絮凝池衔接方式,以及施工和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8.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中工业废水比例高达60%,实际进水中工业废水比例有时高达80%,主要为化工废水,进水可生化性差。该工程设计采用水解酸化/改进型MSBR工艺。针对场地条件和水质特点,水解酸化池采用了一体化环流水解酸化池和斜管沉淀池合建的形式,改进型MSBR工艺对MSBR工艺进行了适当优化,提高了对COD和氮的去除效果,出水水质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  相似文献   

9.
对斜管、斜板沉淀技术的理论进行分析后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论点,该论点如经实验证实切实可行,可给沉淀工艺的设计及已建斜管、斜板沉淀池的技术改造带来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个将气浮活性炭池改造为混凝沉淀池的工程实例,即根据池型将气浮活性炭池改造为混凝+平流沉淀+斜管沉淀的工艺形式,并分析气浮活性炭池在污水深度处理应用中的问题,总结了在污水深度处理工程中选择去除SS、物化除磷形式及确定参数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沉淀池表面负荷率与截留沉速应用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沉淀池表面负荷率与截留沉速的概念,认为平流沉淀池与斜管沉淀池截留沉速不相同。分析目前我国平流沉淀池具有挖潜增产的能力。导出斜管沉淀池的表面负荷率与截留沉速之间的计算式,提出斜管沉淀池的截留沉速为0.13~(mm)/s~0.23~(mm)/s。  相似文献   

12.
对笔架山水厂的原竖流折板絮凝池加侧向流波纹斜板沉淀池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国内现有斜管沉淀池的运行经验提出了改造措施,总结了设计斜管沉淀池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针对斜管沉淀池出水浊度高、跑矾的问题,采用专利技术"高效絮凝塔"改善反应絮凝效果,采用专利技术"水平管沉淀技术"改造斜管沉淀池,成功地将淮安市东方自来水公司三期老水厂的处理水量由2.0×104m3/d提升到4.5×104m3/d,沉淀池出水浊度<3 NTU,降低了滤池的过滤负荷,改善了出厂水水质。该工程应用是老水厂改造方式的一次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一体化装置(接触氧化池、斜管沉淀池、砂滤池)对二级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处理后各项水质指标均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1—89),处理费用为0.8元/m^3。  相似文献   

15.
曝气生物滤池(BAF)反冲洗污泥的处理是影响其工程应用的技术难题之一,为此考察了BAF反冲洗污泥的沉降特性及絮凝性能,系统分析了其在生物一化学强化混凝处理生活污水时的效能及二次污泥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BAF反冲洗污泥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和絮凝活性,将其与金属盐混凝剂组合预处理生活污水时出水水质满足曝气生物滤池的进水水质要求,而且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泥具有较好的沉降及脱水性能。  相似文献   

16.
以净水厂排泥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斜管沉淀池对排泥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随着进泥负荷的不断增大,斜管沉淀池出水的上清液浊度和CODMn含量都逐渐升高,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或聚合氯化铝与聚丙烯酰胺的联合投加都可以改善排泥水的沉降性能,且只要聚丙烯酰胺的投加量大于2 mg/L,就可以形成较大且密实的矾花;投加聚丙烯酰胺药剂后,可应对由于净水工艺进行沉淀池冲洗后排泥水性质的恶化,改善排泥水的沉降性能,降低出水浊度,提高出泥浓度。  相似文献   

17.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采用微涡流絮凝/斜管沉淀工艺解决脉冲澄清池出水水质差、处理能力不足、效率低的难题。实施上述改造后,脉冲澄清池的处理水量提高20%,年平均浊度<5NTU,药剂消耗<15 g/m3。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合适的滴水湖补充水的处理工艺,开展了"生物接触氧化+气浮"(工艺1)和"生物滤池+沉淀"(工艺2)两种组合工艺处理地表源水的中试研究(规模为20 m3/h).结果表明,生物接触氧化池对藻类、叶绿素a和氨氮的去除效果比生物滤池好,但二者对浊度、总磷、CODMn的去除效果相差不大;工艺1去除浊度、藻类、叶绿素a、总磷、氨氮和CODMn的效果较工艺2好,且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受混凝剂投加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厦门市筼筜污水处理厂BIOFOR工艺的优化改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厦门市筼筜污水处理厂采用Sedipac 3D组合式高效沉淀池/前置反硝化BIOFOR曝气生物滤池(DN CN)处理工艺,针对DN池反硝化效果较差、工作周期较短等问题,进行了一些优化改进.近一年的运行情况表明,改进后系统对TN的去除率由改造前的36.6%提高到46.7%,DN池的工作周期由2~3 h提高到9.67 h,不仅大大提高了滤池的工作效率,而且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滤池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0.
淮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经过多年的成功运行后,在生物滤料的选择、反冲洗系统的控制、风机的控制和改造、生物滤池的维护、高效沉淀池的控制和改造、水温对工艺的影响等方面形成一套较为实用的运行经验,可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