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微胶囊膜厚的测定及其对释放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膜厚是微胶囊重要性能之一。直接影响芯料释放速率,较为难测。本文提出一种测定膜厚的新方法-光学显微镜二次聚焦法,即用光学显微镜二次聚焦直接测定胶囊内外径而得膜厚。  相似文献   

2.
微胶囊膜厚对芯料释放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光学显微镜二次聚焦法测定出微胶囊膜厚,通过理论公式计算出微胶囊芯料的释放速率,从而揭示出微胶囊膜厚对芯料释放速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甲醛用量、复凝聚次数、复凝聚次数、芯料用量、搅拌速度、乳化时间等工艺条件发生变化时微胶囊膜厚、表观扩散系数对芯料的释放速率影响极大,尤其膜厚对释放速率起着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微胶囊农药     
农药的控制释放可以用微胶囊剂来实现。微胶囊农药可以降低农药活性组分对温血动物的毒性,并可延长药效,减少药害,防止农药在环境中的降解,减少暴露损失,减少浸渍损失,降低农药在环境中的残留。 本文介绍了制备微胶囊剂常用的囊壁材料和三大类制备方法,即相分离,界面反应和物理方法。 文章还对微胶囊剂中农药活性物质的释放机理和释放动力学作了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4.
以过硫酸铵为芯的微胶囊在热水中的释放率可以采用仪器或化学分析的手段测定,用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定量检测微胶囊在设定条件下的浸取液中的硫或用半微量凯氏定氮原理测定浸取液中的氮元素都可以用来测定释放率.这些方法可以克服惯常的电导率法和碘量法在高温下的误差.对所制备的微胶囊过硫酸铵的释放规律和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包覆过硫酸铵释放率的测定和释放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过硫酸铵为芯的微胶囊在热水中的释放率可以采用仪器或化学分析的手段测定,用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定量检测微胶囊在设定条件下的浸取液中的硫或用半微量凯氏定氮原理测定浸取液中的氮元素都可以用来测定释放率.这些方法可以克服惯常的电导率法和碘量法在高温下的误差.对所制备的微胶囊过硫酸铵的释放规律和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采用单凝聚-冷冻干燥法制备了茶树油单壁微胶囊,对其稳定性和热释放进行了研究.采用显微镜、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观察茶树油微胶囊的形貌和包合效应,利用热重分析(TG/DSC)和热缓释-气相色谱质谱(HR/GC-MS)对茶树油单壁微胶囊的稳定性和热释放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茶树油单壁微胶囊呈完整球形,表面光滑,包封率达83.5%,TG/DSC和HR/GC-MS显示茶树油单壁微胶囊失重温度在100~500℃区间,失重温度较茶树油增加,平均失重速率由7.2%/min降至2.0%/min,热释放成分变化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茶树精油胶囊化后,热释放温度范围扩宽,热稳定和热释放性能增强,为其在食品和烟草等热加工应用方面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改善精油稳定性,以偶氮苯胶束/有机硅自组装为微胶囊壁材,精油为芯材,通过O/W微乳液法制备光控释放精油微胶囊。表征微胶囊的组成和形貌,考察微乳液法在不同微胶囊制备中的适用性,研究微胶囊的热稳定性、光控释放性以及抗菌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微胶囊呈典型圆球状,分散良好,无黏连,平均粒径约为220.0 nm;有机硅壁材可有效保护精油,延缓精油的挥发,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通过O/W微乳液法可以调控微胶囊的精油包覆量,选择精油种类;在光刺激下,精油释放呈现先快速后缓慢的释放趋势,表现出良好的光响应性;微胶囊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可达100%,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该研究为精油的包覆方法、光控释放和抗菌方面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空海藻酸钙微胶囊的强度和扩散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制备了一种新型的中空海藻酸钙微胶囊,考察了海藻酸钠质量浓度对微胶囊机械强度等的影响以及牛血清白蛋白(V)在微胶囊内的截留能力,利用非稳态传递模型计算了小分子底物在微胶囊中的混合扩散系数和在微胶囊膜中的扩散系数.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海藻酸钠质量浓度的提高,微胶囊的直径和膜厚度减小,机械强度增大.各种小分子底物在微胶囊中的混合扩散系数比它们在纯水中的扩散系数约小6%,在微胶囊膜中的扩散系数比在纯水中的约小30%.牛血清白蛋白(V)不能扩散进入微胶囊.不同质量浓度(8~12 g/L)的海藻酸钠溶液对微胶囊的扩散系数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为了利用微胶囊技术初步实现钢筋混凝土的智能感知和自我修复能力,延长结构的服役寿命,从材料智能化着手,结合微胶囊技术和钢筋缓释剂知识,设计了一套针对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化学自修复微胶囊系统.此系统的核心内容是智能释放行为和可控阻锈机制,同时建立了智能释放和可控阻锈的评估体系.在水分析化学方法中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滴定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用来测试微胶囊在不同pH、不同时间和不同囊壁厚度条件下的释放行为,探索智能释放规律;运用交流阻抗谱的方法来评估微胶囊阻锈效果,同时以宏观钢筋锈蚀图像对比为佐证.此外,在交流阻抗谱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全新的电化学模型,解释化学自修复微胶囊的阻锈性能.  相似文献   

10.
微胶囊化肉碱的缓释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微胶囊化肉碱的肠溶性,并对其在模拟肠液中的释放动力学过程进行了初步探讨,发现微胶囊化肉碱在释放过程的前20min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11.
煤液化残渣与褐煤混合燃烧硫污染物排放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ZCS-1型智能化定硫仪研究了神华煤液化残渣与褐煤混煤燃烧时硫污染物的动态排放特性,研究发现单煤及混煤燃烧时硫析出速率曲线呈双峰结构.由煤液化残渣、古山煤和风水沟煤配成的三元混煤的硫析出速率双峰曲线比煤液化残渣和风水沟煤配成的二元煤平缓.当高硫的煤液化残渣掺混比减少时,二元混煤或三元混煤的最大硫析出量都逐渐减少,硫析出速率逐渐降低,且其峰值时间均有所延迟.  相似文献   

12.
建筑材料表面真菌孢子的释放和气溶胶的形成,是研究室内空气微生物气溶胶暴露及其对人体危害的关键因素.针对平行气流激发真菌孢子气溶胶化过程这一实际中更普遍的情况,开发平行气流真菌孢子释放强度测定装置(PAFST),给出装置设计时遵循的原则:超净气流、流量平衡、压力平衡和仪器匹配原则;测量室内和空调系统中5种典型风速下,柑桔青霉(pencillium citrinum)的释放强度,其表现出很好的规律性:风速为0.3m/s时,孢子释放强度为1个/cm2,风速为9.4m/s时,为1407个/cm2.结果表明,开发的PAFST装置可以有效地测定真菌孢子在平行气流作用下的释放强度,可用于在平行气流作用情况下真菌孢子释放强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织物的吸湿及放湿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自制实验装置,在不同温度、相对湿度条件下,通过动态吸湿曲线、吸湿等温线、吸湿等湿线和动态放湿曲线,研究了分形涤纶和普通涤纶织物的吸湿和放湿特性,讨论了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对织物吸湿、放湿的影响.探讨了织物的吸湿、放湿机理及其规律,研究了织物放湿过程中表面温度与时间、过剩相对湿度的关系及过剩相对湿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织物的吸湿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但在高湿情况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相对湿度的增大而增大.分形涤纶织物吸湿速率和吸湿平衡含水率都比普通涤纶织物大,特别是高温高湿下优势更明显,具有很好的吸湿性能;分形涤纶织物与普通涤纶织物一样具有很好的放湿性能:所以分形涤纶具有很好的热湿舒适性.  相似文献   

14.
直流电磁阀电气参数测试仪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由MCS-51单片计算机控制的直流电磁阀电气参数测试仪,能自动完成电磁阀开阀启动电压、保持电压、释放电压三种电气参数的测试,并动态跟踪显示线圈电压变化过程及打印测试结果。该仪器已用于家用燃气热水器电磁阀生产线中。  相似文献   

15.
虚拟仪器技术在汽车测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虚拟仪器的特点及其软硬件构成的基础上,以汽车ECU仿真测试平台、汽车道路实验仿真测试系统和汽车ABS性能测试系统等为例,介绍了虚拟仪器技术在汽车测试领域的应用,指出虚拟仪器与传统仪器相比具有很多优势,可为汽车测试提供许多便利,在该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能实时模拟热电偶输出的新方法和仪器。并介绍了本仪器的工作原理及为实现该仪器的一些关键技术。仪器的分辨率高,工作稳定可靠。总精度为0.5%。无论从生产管理角度还是从节能角度来说,都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基于LabVIEW的虚拟微孔钻削力测试仪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虚拟仪器的设计思想出发,介绍了基于LabVIEW的虚拟微孔钻削力测试仪的设计思路、设计实践.通过功能化的模块设计和虚拟仪器的软件界面,体现虚拟仪器的测试仪特征.  相似文献   

18.
虚拟仪器是基于计算机的仪器,它是电子仪器技术、现代测量技术与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将逐渐取代传统的电子仪器。计算机和仪器的密切结合是目前仪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论述了虚拟仪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通过对Lab VIEW软件及其环境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以此为平台,开发了一种简单的虚拟仪器,实现了一些基本的数字信号处理的功能,同时,讲述了虚拟仪器的一般开发过程。  相似文献   

19.
在医学上对各科疾病的研究、诊断和治疗方面,凝血分析仪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为保证其准确可靠而对此类仪器开展检定/校准是非常必要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较详细地介绍了适用于光学法进行血液凝固定性检查的凝血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和校准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给普通用户提供一种零编程的虚拟仪器软件生成方法,提出了一种无序式自动连接虚拟仪器软件自动生成的方式,此方式以虚拟仪器软件中功能的模块化为基础,通过建立功能集中的模块集和模块之间的关系,分析无序选择的功能模块间的数据流向合理性来判断软件生成的可能性,并利用决策算法调整数据流在模块间的流动顺序来生成虚拟仪器软件.以虚拟仪器软件自动生成开发平台为背景,对此有序式自动连接虚拟仪器生成方式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验证了此方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