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板料多次拉深工艺中实际拉深系数的分配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确定各次拉深系数的计算公式,可一次性地对各次拉深系数进行合理分配。求解过程简单容易,计算结果完全满足工艺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在数值模拟研究压边力、毛料直径、凸凹模圆角半径、变形温度等对5A90铝锂合金板材拉深成形影响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拉深成形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并进行了相应的拉深成形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变形温度对拉深成形影响最显著,其次是毛料大小,而变形速度和压边力大小的影响较小,同时,通过对试验结果的计算、分析和总结,获得了5A90铝锂合金板材拉深成形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在最佳工艺参数条件下,铝锂合金的拉深系数达到了0.45.  相似文献   

3.
多道次变薄拉深的模拟与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道次变薄拉深将成形过程分为几个子过程顺次完成,成形次数和各道次变薄量的分配对成形过程能否顺利完成以及产品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建立了多道次变薄拉深变薄区的刚塑性有限元模型,对其工艺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提出了承载裕度的概念,建立了多道次变薄拉深各道次变薄量分配关系优化设计的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由此建立了一种给定总变薄量与变薄次数后,确定各次变薄量分配关系的最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二次拉深成形理论,提出了二次拉深拉应力的理论模型。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了拉应力的计算公式,应用Swift失稳理论建立了极限二次拉深系数的计算方法。然后,通过二次拉深成形模拟检验了计算模型的精度,并通过成功的二次拉深成形实验对计算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拉深力和极限二次拉深系数的理论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5.
基于神经网络的板料拉深成形摩擦系数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板料拉深成形过程中,摩擦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受很多因素影响,本文利用神经网络建立了板料拉深成形中润滑油、模具表面粗糙度、拉深速度和板料表面粗糙度与摩擦系数的BP神经网络摩擦模型,对板料拉深成形的有限元分析及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液压力行程曲线是液坟拉深工艺的重要参数之一,该曲线确定得准确与否,决定了液压拉深工艺的成败。本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锥形件液压拉深过程,并分析指出理论计算所得液压力行程曲线及实验所得液压力行程曲线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得到了锥形件的液压力程程曲线。通过比较认为该液和行程曲线是罗符合实际拉深过程的。  相似文献   

7.
拉深是冲压成形中最基本的成形工序之一,对于拉深系数小于极限拉深系数的工件来说,为防止变形拉裂通常需要多次拉深成形工序,在每次拉深成形后,为消除冷作硬化给后续成彤工序带来的不利影响,两次拉深成形之间,还需要增加一些辅助工序,这样一来,拉深次数越多,所需要的模具副数越多,拉深成形的后续工序也越多,不仅使生产效率降低,而且提高了生产成本,使经济效益下降。对于底部有孔的深拉深件,根据金属成形的强弱区理论及变形趋势的控制方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生产实际中的零件,进行了一些模拟实验,较好地解决了需要多次拉深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通常对凸极同步电机磁场的分析和对电感参数的计算是一个比较繁复的过程。然而应用绕组函数理论 ,根据线圈的分布即绕组函数以及气隙磁导系数 ,由定义可推导出能考虑各次空间谐波的电感表达式 ,由表达式导出电机正常运行时的电感参数 ,也可以组成绕组故障时的电感参数。气隙磁场各次谐波分量对电感数值的影响程度不同尤其空间谐波磁场很强的场合。如在定子绕组内部故障情况下 ,气隙电感量的计算必须考虑低次和分数次谐波的影响。对最高次谐波选取的次数也要取得适当 ,才以满足电感参数分析计算精度要求。通过分析对比各次空间谐波磁场的电感参数的简化表达式 ,该方法推导过程及物理概念清晰 ,推导过程简便 ,既可求取电机正常运行时也可求出绕组内部故障时的电感参数 ,具有很大的适应性和方便性。  相似文献   

9.
通常对凸极同步电机磁场的分析和对电感参数的计算是一个比较繁复的过程。然而应用绕组函数理论,根据线圈的分布即绕组函数以及气隙磁导系数,由定义可推导出能考虑各次空间谐波的电感表达式,刷表达式导出电机正常运行时的电感参数,出可以组成绕组故障时的电感参数。气隙磁场各次谐波分量对电感数值的影响程度不同尤其空间谐波磁场很强的场合。如在定子绕组内部故障情况下,浊电感量的计算必须考虑低次和分数次谐波的影响。对最高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一种无压边圈圆锥形拉深模具,并根据生产实践经验,给出了各项参数的设计原则和推荐值。实践证明,这种模具可以代替普通模具,优质、高效地热压椭圆形封头。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筒形件正反拉深一次复合成形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主要工艺参数对筒形件正反拉深一次复合成形的影响。依据数值模拟设计了某一型号的机油滤清器壳体正反拉深复合成形模具并进行了工艺调试,既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又将正反拉深一次复合成形工艺用于了机油滤清器壳体的实际生产,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利用冲压模拟软件Dynaform 5.7对Fe-Mn-Si-Al系孪晶诱发塑性(TWIP)钢圆筒件成形进行冲压有限元模拟,获得试验用钢的极限拉深系数,并在小松H1F-60型压力机上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实际冲压验证.研究表明:极限拉深系数的模拟值和实际冲压值有一定的误差,这主要是由于Dynaform软件材料库中建立的加工硬化值不能完全反映实际材料的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13.
《南昌水专学报》2013,(4):61-63
在dynaform平台中对汽车油底壳进行前处理、数值计算、后处理设计,对拉深速度、压边速度、压边力等工艺参数进行了正交设计,并根据成形极限图和厚度云图对成形质量进行了分析,获得一组最佳工艺参数.该优化参数为实际生产中拉深出合格质量的产品提供科学依据,是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三维设计软件Pro/E开发了宽凸缘筒形件的拉深工艺自动计算系统,研究了实现制件参数输入的关键技术以及自动查表和拉深工艺自动计算的实现方法.通过实例对系统进行了验证,该系统在保证计算质量的前提下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5.
对拉延筋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基于ANSYS建立拉延筋约束阻力计算有限元模型,研究了矩形和半圆形两种典型拉延筋结构参数对拉深阻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两种拉延筋结构参数中筋高与凹槽圆角半径对拉深阻力的影响是一致的,即拉延筋约束阻力与凹槽圆角半径成反比,与筋高成正比。但凸筋圆角半径对拉深阻力影响是不一致的,矩形拉延筋拉深阻力与凸筋圆角半径成反比;而半圆形拉延筋拉深阻力随着凸筋圆角半径的增大,拉深阻力先缓慢增大然后又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6.
18-8型不锈钢微温充液拉深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大高径比(H/d)不锈钢零件冲压成形工序多,准备周期长,且易发生时效开裂的问题,基于SUS304不锈钢微温力学性能,提出微温充液拉深新工艺,并对其进行实验研究。研究发现在略高于室温的微温范围内该材料成形性能已有明显提高,而这一温度区间在充液拉深工程实践中较易实现。实验研究表明,90℃微温充液拉深可以有效地提高SUS304不锈钢的成形极限,拉深比可由普通拉深的2.0提高到3.3,并可有效避免粘模等缺陷,残余应力降低,时效开裂的倾向减小。  相似文献   

17.
将温充液拉深和拉深孔技术相结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锈钢成形过程模拟,分析了液池溢流压力与预胀初始压力等工艺条件对成型筒形件壁厚的影响规律,得到了筒形件温充液拉深的优化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GaAsMESFET非线性电路模型,利用全频域谐波平衡分析法对其进行谐波平衡分析.首先根据FET的S参数利用负载牵引分析方法导出其内部参数,然后通过FET的直流特性利用最小二乘拟合法求出非线性模拟系数,最后根据其数学模型分析FET的谐波功率、谐波电压、以及各次谐波功率与频率、阻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矩形件拉深成形涉及诸多工艺参数,各参数相互交叉对成形质量的影响不同.探究摩擦因数μ、压边力F、冲压速度v、模具间隙c等工艺参数对典型矩形件拉深成形质量的综合影响,建立板料的最大减薄率、最大增厚率和最大拉深力的多目标评价层次分析法(AHP)模型.基于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分别计算影响矩形件成形质量各目标的关联系数和多目标的关联度,进一步获得各成形工艺参数的平均关联度.结果表明:当摩擦因数为0.08,压边力为20 kN,冲压速度为2 000 mm/s,模具间隙为0.88 mm时,可以获得矩形件拉深成形的最佳组合.最后用优化的工艺参数最佳组合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成形件质量明显提高,可为矩形件成形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一个带凸缘的阶梯形筒形件的拉深工艺计算,说明带凸缘的阶梯筒形件的拉深工艺的计算方法。用该方法计算确定的拉深工艺,可以确保多次拉深过程中的拉深过渡形状不被拉断,最终拉出合格的工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