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雷击时常对建筑物内电气设备和电子设备造成破坏,针对建筑物内电气设备和电子设备受雷电入侵的情况展开讨论,阐述建筑物防雷击保护系统设置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雷击时常对建筑物内电气设备和电子设备造成破坏,针对建筑物内电气设备和电子设备受雷电入侵的情况展开讨论,阐述建筑物防雷击保护系统设置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雷击时常对建筑物内电气设备和电子设备造成破坏,针对建筑物内电气设备和电子设备受雷电入侵的情况展开讨论,阐述建筑物防雷击保护系统设置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光缆通信线路遭遇雷击机理及其防雷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雷电的形成过程和雷击大地时雷电流的分布规律,分析了光缆遭遇雷击的原因提出了避开雷区、雷点,阻缆诱导雷电,引接雷电入地的光缆防雷对策。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雷击引起的输电线路跳闸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构成了较大的威胁,迫切需要提高输电线路抵御雷电的能力,降低雷电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文章介绍了雷击的种类,分析了输电线路遭受雷击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6.
针对地空导弹阵地占地面积大、地貌复杂、自然环境恶劣、雷击风险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地空导弹阵地雷击风险评估方法.根据国家标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给出了年预计雷击次数和最大年平均雷击次数的计算公式以及雷电防护等级的计算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某型地空导弹阵地进行了雷击风险评估和雷电防护等级的确定,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利用雷电定位系统的雷电活动信息,精确判定雷击故障点位置,减少查找时间出发,针对线路杆塔在未完成地理坐标定位的现状,通过地图确认雷电活动与线路杆塔的坐标位置,以雷电流对杆塔作用时间、作用位置和雷电流大小等参考数据为分析,短时间完成线路在无杆塔坐标情况下的雷击故障点的判定,实现对线路雷击故障点的快查和快恢复目的。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一种输电线路智能雷电监测系统,该系统通过采集环境及雷电数据,上传监测系统终端,精确还原雷击参数,精准定位并反馈雷击信息到手机终端,实现雷击监测数据智能化、实时化和准确化,从而提高输电线路防雷设施的可靠性,减少雷击引发的输电线路故障,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9.
基于雷电定位数据的区域雷击灾害风险评估方法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可为区域规划及防雷减灾提供可靠依据.雷电定位数据资料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提高了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基于雷电定位数据的分析,采用定位误差圆覆盖法配合环境因素定性提取区域雷击风险因子,依据地形地貌及政治经济特点进行地理空间区划,分析雷暴活动时空频率分布特性,从雷电本身的特征分布规律研究限定区域内不同时域、不同雷电流强度造成的影响,建立区域雷击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以珠三角地区雷电定位数据资料为例的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区域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分析中具有较好的针对性、准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为使变电所能更好地防雷击,对雷电波入侵过程进行分析,采用贝杰龙方法,将分布参数线路和集中参数元件化为贝杰龙等值电路,将复杂网络化为贝杰龙等值网络,利用VB编程得到理想的危险波曲线,并通过改变初始值得到不同的危险波曲线,可以直观观测变电所危险波过程的变化规律,有利于变电所对雷击做出更好的预防.  相似文献   

11.
防雷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通信基站的防雷措施应建立在综合治理、联合接地、均压等电位的基础上,文中仅就移动通信基站遭受雷击的特点,基站防雷器性能参数的选择,防雷器的安装使用,以及通信基站的一些与防雷相关的外部进线方式进行论述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07—2010年石嘴山地区雷电探测资料,研究了石嘴山地区雷电活动的分布规律,对该区雷电活动的时间分布、雷电的强度以及雷电密度的空间分布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石嘴山地区雷电发生密度较高的地区处于平罗县与惠农区之间,雷电活动的季节性特征非常明显,雷暴主要活动时间集中在每年的7—9月,7月活动最为频繁,一天当中主要在00:00—03:00和13:00—21:00活动频繁,雷电的发生有明显的日变化,雷电活动主要发生在午后至傍晚和凌晨时分.这些规律可为当地防雷减灾机构和各个单位防雷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概述输电线路防雷的一般分析和计算方法,再通过对110kV古东462线#6塔防雷计算,指出边坡对绕击的影响,针对防雷设计提出了几项防止绕击的具体措施,并根据雷电定位系统的落雷数据和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铜陵供电公司导体消雷器应用经验,提出安装导体消雷器可作为边坡防雷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型多雷达阵地很容易遭受直接雷击、难以防护特点,分别利用传统避雷针及主动式防雷器,设计了三套防直击雷保护方案.通过对避雷针数量和安装高度的优化配置,较好地解决了多针防雷铁塔对雷达信号的影响.由分析、计算及仿真研究,得出利用主动式防雷器的方案为最佳方案.该方案解决了导弹、电子对抗、技侦等类似大型军事阵地的防雷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利民煤矿处于山岭空旷地带,大气和地理位置均较复杂,其主要建筑物,如副井的天轮架、风机,供配电系统和信息化网络设备等易遭受雷电侵害,时防雷设计工作要求较高.2010年该矿副井天轮架和信息显示屏均遭受过雷击,引起事故.针对利民煤矿的具体情况,提出了防雷改造方案,方案实施后运行至今.未出现过雷击事故,防雷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统计分析故宫自建成594年(1420—2014年)以来的雷电灾害事故资料及2005—2014年故宫及周边区域内闪电定位资料,结果显示:有记录的雷击灾害次数51起,雷电灾害都发生在5—9月,主要在6—8月,其中8月最多;雷电灾害发生在故宫南部建筑的次数多于北部,中轴线上的多于两侧,太和殿被雷击次数最多;遭雷击次数最多的部位是古建顶部的吻兽;雷击损害以直接雷击最多.故宫及周边1 km区域内的雷电主要发生在4—10月,主要分布在6—8月,其中8月最多;雷电发生的日变化明显,主要在下午和前半夜,占全天的63.95%;雷电流强度30~40 k A的闪电占总闪电数23.26%,比例最大,总体呈正态分布.雷电活动和雷电灾害在时间分布上整体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雷电的形成及其对建筑物造成的危害、防雷措施及其方法;纠正了习惯上对避雷针作用的错误解释;讨论了雷击部位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通过模拟试验表明,目前大量使用的接闪器(单根针的避雷针)其引雷效果并非最佳,当接闪器的针数达到一定值时,其引雷效果明显改善.作者把消雷器与避雷针合二为一,获得了最佳的消雷和避雷的性能,当这种伞状导体消雷器针数处于某一值时,其电晕电流最大,消雷效果也最好.  相似文献   

19.
2011年6月23日故宫博物院锡庆门、箭亭等5个场所遭雷击.利用该日常规天气资料、卫星资料、雷达资料、大气电场资料、闪电定位资料,分析了该次雷击事件的天气背景和雷击时段大气电场、闪电分布的相关特征;根据雷击现场调查,分析了故宫遭雷击的具体原因和防雷薄弱环节,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整改建议;提出了采取小范围雷电监测预警措施,进行故宫精细化雷电监测预警,改善故宫防雷现状.相关结论可以为文物古建场所的雷电监测预警以及防雷措施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模拟试验表明,目前大量使用的接闪器(单根针的避雷针)其引雷效果并非最佳,当接闪器的针数达到一定值时,其引雷效果明显改善.作者把消雷器与避雷针合二为一,获得了最佳的消雷和避雷的性能,当这种伞状导体消雷器针数处于某一值时,其电晕电流最大,消雷效果也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