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介绍二水物法、半水物法、半水和二水物再结晶法生产湿法磷酸的工艺条件、国内技术与引进技术的应用情况,通过对比具有代表性的湿法磷酸装置的控制指标,简要总结符合我国磷矿资源特点的湿法磷酸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2.
半水-二水物磷酸工艺(Norsk-Hydro流程)矿耗低、酸浓高、动力消耗少,但操作控制较复杂、对磷矿的质量要求高、半水物磷酸系统的腐蚀性较强。红河磷肥厂反复摸索、整改,使60kt/a半水-二水物法磷酸装置的月产量稳定在5000~5500t(P2O5计),各项工艺指标已基本达到设计要求。介绍混合矿中主要组分对生产的影响,半水物和二水物磷酸系统的工艺控制范围,磷石膏结晶形态发生转变时的处理方法,设备  相似文献   

3.
湿法萃取磷酸中高效搅拌装置的研究,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在半水物湿法磷酸工艺开发过程中,根据水力学模型试验研究结果,研制了带导流筒的高效搅拌装置,为半水物硫酸钙结晶营造了最佳水力学条件,并为双槽结晶中的核心设备溶解槽和结晶槽提供了工程设计参数。该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昆明化肥厂1.5 万吨/年双槽半水物工程,使我国半水物湿法磷酸的技术开发进入了实用阶段,实现了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又开发了二水物湿法磷酸的单槽单桨反应器,在全国获得了迅速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湿法磷酸的生产从1870年以后就已经工业化了,这种酸主要是用作肥料生产的中间产品。目前大部分开工的湿法磷酸厂都是二水物法,因为二水物法设计和操作都比较简单。其他工业上使用的方法还有半水物法,半水二水物联合法,或者无水物法。所有湿法磷酸工艺操作的基本方法大致都一样,即磷酸盐岩用硫酸酸化,生成的硫酸钙以及其他不溶性杂质通过过滤和磷酸分离。各种不同类型的工艺方法在本文中作了比较。最近的研究与进展主要集中在二水物法,半水物法或半水二水物联合法以及酸的  相似文献   

5.
张建梅 《磷肥与复肥》2015,30(12):29-32
以南化设计院设计的三槽半水物法磷酸生产工艺实践,概述原料、液相SO42-浓度、反应温度、磷酸浓度、反应时间、料浆液固质量比等因素对半水物法磷酸生产的影响,结合公司在半水物法磷酸生产过程中的经验,列出主要控制条件。  相似文献   

6.
在半水物流程湿法磷酸生产中,氟在反应系统中的逸出量可达磷矿石中总量的30%~40%,有着重要的利用价值,阐述了CH法半水磷酸装置尾气氟吸收系统的初始设计、装置运行情况及后来的优化技改措施,以期寻求一种符合我国磷化工未来的湿法磷酸综合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7.
第五讲无水物流程和半水物流程吴佩芝(上海化工研究院)1两个基本流程迄今为止,湿法磷酸生产大多采用二水物流程。自30年代初道尔流程出现以后,已为这个流程奠定了基础。然而,半个多世纪来它的内在缺点至今仍无法解决,如:①磷酸浓度稀;②P_2O_5转化率不高...  相似文献   

8.
在四川大学洁净石膏发明专利技术基础上,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半水物湿法磷酸工艺流程,并成功实现工业化应用.该流程继承了半水物流程的优点,并实现磷石膏的提纯和高效利用,可充分利用中低品位磷矿生产湿法磷酸;节省磷酸生产的原材料及能耗;产品磷酸浓度和质量提高;副产磷石膏品质好,可代替天然优质石膏用于开发高附加值产品,...  相似文献   

9.
谢晓霞  陈春光  徐建  陈学玺 《当代化工》2014,(11):2350-2354
针对国内湿法磷酸面临的资源利用度低、污染严重,发展方向不甚明确的现状,回顾了国内外湿法磷酸发展过程,评论了国内已形成生产能力的"四、六"工程和硫磺制酸工艺。提出在硫磺制酸的基础之上,实现在磷酸中制造石膏晶须以发展半水物法,可实现湿法磷酸的清洁生产,同时有望继续提升该行业和相关行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湿法磷酸工艺路线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节能降耗和磷石膏综合利用为目的,重新研究、比较湿法磷酸的生产工艺对中国磷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国内外湿法磷酸工艺路线(特别是二水法工艺、半水法工艺、半水-二水法工艺)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重点对中国磷酸盐用湿法磷酸工艺路线的选择给出了建议,详细叙述了半水-二水湿法磷酸生产技术、二水-半水湿法磷酸生产技术和二水-DCP耦合联产湿法磷酸生产技术;提出中国磷酸企业应根据磷酸盐产品生产对磷酸的质量要求及磷石膏利用价值来选择磷酸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双槽半水物法磷酸装置的工艺设计特点和试车后装置修改情况。在搅拌器设计中首次将磷酸工艺学、水力学和机械设计三门学科有机结合,建立了数字模型并运用于设计,经水力学测定和化工试车证明,设计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2.
湿法磷酸半水工艺可生产高浓度磷酸[w(P2O5)>40%(质量)],但在半水反应阶段磷矿易发生钝化,半水石膏结晶粒径小,造成工艺后端过滤困难,磷回收率降低。以湖北典型中低品位磷矿为原料,系统考察了半水工艺中SO42-浓度、磷酸浓度、反应温度等条件对半水石膏结晶物相、形貌及粒径的影响规律,分析了优化条件下石膏杂质赋存与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半水反应中液相硫酸、磷酸浓度会引起半水石膏物相、形貌、粒径变化,磷硫浓度提高会导致石膏晶体形貌由柱状变化为棒状、片状,粒径从70μm减小到10μm。优化工艺条件下,半水石膏较原工艺石膏P2O5含量降低至1.39%(质量),磷的主要存在形式为难溶性磷酸盐,同时F含量降低至0.44%(质量),其以CaF2、AlF3等难溶物形式存在于石膏,其他杂质含量均有所降低。本研究可为半水工艺生产过程参数优化及半水石膏品质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二水法磷酸杂质含量高、过滤酸浓度低、副产磷石膏质量差等缺点,提出将其技改为半水-二水法磷酸、二水-半水法磷酸。分析半水-二水法磷酸、二水-半水法磷酸工艺优缺点,介绍改造内容及方案,并进行工艺比较。二水-半水法适合只考虑磷石膏资源化利用、企业自有硫酸副产蒸汽配套的企业,半水-二水法适合磷酸用于制造高端磷化工产品的企业。  相似文献   

14.
<正> 磷酸萃取槽,是将磷矿粉和硫酸投入反应制取磷酸的场所。如果是二水物法,反应温度在100℃左右,磷酸浓度约为43%(P_2O_5)。投入磷矿粉和93%硫酸,反应介质复杂。混酸有硫酸、磷酸、氟硅酸、氢氟酸等,另有矿粉和磷石膏粒子,还有强烈的搅拌振动,条件恶劣,腐蚀严重。半水物法比二水物法反应温度高30余度,磷酸浓度高出10%以上,硅氟与酸氢氟酸  相似文献   

15.
以海口磷矿为原料进行二水-半水法萃取磷酸试验研究,试验获得了二水-半水工艺制取磷酸的优惠工艺条件。该工艺条件下获得的磷收率较二水流程高2个百分点,获得的磷石膏质量达建材石膏要求。  相似文献   

16.
对红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半水-二水磷酸装置生产负荷提高后对磷收率的影响作了一定分析,并结合半水-二水磷酸生产的特性做出一定的经济评价.指出提高生产负荷,在不降低磷收率的情况下,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半水-二水湿法磷酸生产因磷矿质量的下降,引起半水料浆发黏,分解速率降低,二水转化槽P2O5含量偏高,二水石膏技术指标不合格等问题。通过几年来的生产实践经验总结发现:磷矿中酸不溶物和MgO高时,采取提高循环料浆比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措施;而当磷矿质量好时,则不宜控制较高的循环料浆比。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磷矿中主要杂质对二水物法湿法磷酸生产中浓度、过滤强度、比重及粘度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 一、概述 1984年国家科委攻关局下达给云南省化工研究所的《半水物湿法磷酸制取粉状磷酸一铵新技术开发》攻关任务中,要求对半水物双槽流程进行探索试验和结晶动力学研究。我所承担了半水物双槽流程的模式工艺条件试验。 1985年4月,南京化工设计院进行《半水物法磷酸制取粉状磷酸一铵新技术开发》的6万吨/年粉状磷酸一铵基础设计工作时,要求进行上蒜磷矿擦洗脱泥矿的工艺条件及过滤强度实验。我们分别采用《昆阳矿务局设计研究所》的晋宁县上蒜磷矿擦洗矿和《连云港矿山设计院》的上蒜擦洗脱泥矿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 云南上蒜磷矿原生富矿,云南上蒜磷矿原生中品位矿擦洗脱泥矿(磨前擦洗)用于开发半水物双槽磷酸工业是可行的。(2) 半水物双槽流程具有自身的特点和明  相似文献   

20.
根据半水-二水湿法磷酸生产过程中输送介质磷酸浓度高、温度高、含固体悬浮物的特性,介绍了不同材质管道的使用情况,并结合生产对管材的要求,对玻璃钢管、PP管、钢衬PO管、不锈钢管、钢骨架复合管的选择作了综述.认为钢骨架复合管道以其耐腐蚀、不易结垢、易清理的优势更适用于半水-二水磷酸的物料输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