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广东交直流混合电网的运行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7,他引:17  
李峰  管霖  钟杰峰  陈志刚 《电网技术》2005,29(11):1-4,35
建立了包含广东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系统和主要互联省网等值系统的详细机电暂态仿真模型,在BPA平台上对2005年处于多回直流馈入交直流混合运行状态的广东电网的运行稳定性问题进行了全面测算和分析.通过计算广东电网的各逆变站在不同运行方式下的短路比分析了广东电网作为直流受端系统的强度.通过负荷中心附近发生单重和多重故障时的暂态稳定计算,分析了多个逆变站同时发生换相失败的可能性及其对广东电网安全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区内外多重故障后果的对比分析,指出了广东电网的薄弱环节,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2.
华东大受端电网安全稳定分析研究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志龙 《华东电力》2007,35(5):40-43
含多馈人直流输电系统和特高压交流联网的华东电网,其运行复杂性和难度使电网安全稳定面临风险.提出了从交直流系统动态交互作用的影响、大受端电网电压稳定、大受端电网频率稳定、直流功率调制对受端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以及特高压交流线路投产初期华东受端系统的无功电压运行分析等5个方面开展华东大受端电网安全稳定研究的基本思路,指出研究的关键,对保障大受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电网交流互联对电网暂态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11  
高洵  吴涛 《电网技术》2000,24(6):21-26
华北电力设计院和东北电力设计辽帮的《东北、华北电网联网工程系统专题设计》报告中指出,华北、东北电网交流互联后各自电网中一些线路或断面的记稳定极限值下降幅度输送在。这一现象引起了有关部门及从事电力系统分析工作人员的关注。针对这一现象,从暂态稳定和比对计算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受端系统惯量显增大是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同时还指出了在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工作中,系统等值和网格化简时对一些小容量机组的  相似文献   

4.
针对广东电网的结构特点,研究了直流通道故障对广东电网安全稳定性的影响。首先,通过对广东电网各直流逆变站的短路比计算,分析了广东电网作为直流受端系统的强度;其次,通过对发生单重和多重故障时的暂态稳定计算,研究了作为多回直流受端系统的广东电网在发生直流双极闭锁故障时的运行稳定性问题。分析认为:广东电网属于强系统,电网的主要稳定问题是暂态电压问题。提出装设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紧急切除线路高抗、保留直流故障线路处电容器组等策略以提高受端电网的电压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八交八直的受电格局下,交直流系统相互影响加剧,作为受端电网的广东电网暂态电压稳定问题更加突出,所面临的安全运行局势更加严峻。从交直流联网方式、线路出串、断线和通道电源等四个方面仿真分析网架结构对受端电网暂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四个因素对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在电网规划阶段加以考虑,在系统运行阶段合理安排输变电设备和机组的检修,以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6.
随着远距离跨区直流输电规模持续增长,受端电网暂态电压稳定问题日益突出。研究 ±800 kV祁韶特高压直流投运后的湖南电网负荷中心暂态电压稳定性。首先,构建一种暂态电压稳定指标,并以湖南电网为算例验证该指标的有效性;然后,从实际电网运行需求出发,提出一种保证直流受端电网暂态电压稳定的运行控制实用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制定湖南电网运行控制策略;最后,分析影响湖南电网接纳特高压直流能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关于建设坚强广东电网的若干建议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陈旭 《电网技术》2004,28(24):61-64
广东电网是世界上最大的交直流互联电网的受端电网.文章结合广东电网的发展特点,对如何建设西电东送坚强的受端电网、提高供电可靠性提出了若干建议.广东电网应加强电源建设、优化电源布局和结构;积极推进外环网建设、优化环网结构;重视无功规划和建设;合理选择外区送电方式、落点及接入方案;实施分区供电;加大新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的力度;加强运行管理,重视电网运行状态分析及事故预想研究;积极开展电力系统统一规划和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西电东送广东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设置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辉祥  黄河 《中国电力》2003,36(2):42-45
南方互联电网到“十五”末期将成为世界上结构最复杂的电网,为保证南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必须对南方电网,特别是受端广东电网的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进行深入研究。从受端广东电网的角度出发,详细研究广东电网内部故障和交直流送电线路故障时的安全稳定水平,并对广东电网的安全稳定控制系统配置策略进行探讨,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更准确、高效地研究南方电网受端多回直流换相失败、交直流复杂电网交直流相互影响、受端电网电压稳定和交直流电网稳定控制等问题,提出了研发基于RTDS实时仿真器与并行计算机联合闭环运行的电磁暂态-机电暂态混合实时仿真平台(supermixedreal-timesimulation,SMRT)。系统阐述了SMRT平台的架构和关键技术,即大规模电网实时机电暂态仿真技术、电磁与机电暂态全序量交互技术、RTDS与计算机仿真接口的数字化高速通信技术等。介绍了其在南方交直流互联大电网复杂系统运行分析、控制研究及运行人员培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多直流馈入华东受端电网暂态电压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邵瑶  汤涌  郭小江  周勤勇 《电网技术》2011,35(12):50-55
基于2015年“三华”特高压规划电网的丰大运行方式,利用短路比和多馈入短路比指标分析了华东受端电网的强度,并讨论了受端系统网架调整和直流系统落点位置对短路比/多馈入短路比的影响。采用PSD-BPA暂态稳定程序,分析了华东受端电网在各种故障下的暂态电压稳定性。结果表明:直流系统落点位置对华东受端电网强度的影响较大;交直流...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国内电网分区运行存在的问题,通过与国外发达国家发展成熟的城市电网相比较,以纽约、东京两个大都市电网的分区特点及分区运行经验作为参考,分析了该两大都市电网分区运行现状,得到了国外大城市电网分区运行对国内电网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规划设计力量的消弱、电网安全考核的严格,对现阶段电网规划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分析电网规划、建设中存在的各级电网发展不协调、电网枢纽点短路电流超标严重等问题的基础上,围绕电网中长期规划工作的原则、思路和保障措施提出提高规划方案适应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风光储发电系统的特点是集电网支路接入电源数量多,放射状和链状集电网的分支线路首端发生故障,导致大量电能损失。为了提高风光储发电系统的可靠性,提出采用格式网模式的配电网构建风光储集电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电量效益和电缆成本约束的集电网规模优化模型,以及基于遗传算法理论的格式网集电网规模优化算法,研究了格式网模式的风光储集电网的集电规模及电量效益等问题。通过研究和算例分析,证明了格式网模式的集电网汇集的优势,以及优化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对魁北克电网进行了简要介绍,结合湖北电网实际,介绍大容量长距离输电、负荷高密集区供电给电网带来的电压无功及稳定问题、“8·14”北美大停电事故教训等,提出了借鉴的经验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王伟  王伟红 《华东电力》2012,(5):754-757
介绍了上海电网的现状以及发展规划,从电网特性、负荷特性、电源特性三个方面总结了上海特大城市电网的特点,分析了上海电网面临的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6.
电网在电力工业运行中处于枢纽和中介地位,是网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网络市场功能。研究分析了电力的技术特点和电力商品的特殊性,指出电网具有公用事业属性、网络基础产业属性和市场属性等多重属性;电网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基本公共服务,需要承担社会责任;电网是典型的网络型基础产业,其网络经济性、规模经济性和范围经济性更加明显,具有强自然垄断属性;电网是电力的流通网络,是电力流通的市场载体和交换平台。  相似文献   

17.
建设智能化现代电网的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大电网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智能化电网建设概念,叙述了智能化电网设计和建设理念,并系统阐述了的数字化变电站设计和建设原则。  相似文献   

18.
史雨春  曾亮 《湖北电力》2010,34(4):40-41
根据110 kV电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介绍今后几年110 kV电网目标网架结构的总体思路:110 kV电网实现以220 kV变电站为中心、分片供电的模式,各供电片区正常方式下相互独立,但必须具备事故情况下相互支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以惠州电网2010年7月19日停电事故和深圳电网2012年4月10日停电事故为例,分析了电网结构对停电事故的影响。针对停电事故区域的电网结构和运行方式特点阐述了事故产生原因和处理过程,对比两起事故的共同点和差异,对电网薄弱环节进行探讨。从电网结构、500 kV变电站的220 kV母线接线方式、旁路母线、备自投配置等方面分析如何从规划源头上降低大停电发生的风险和带来的损失,并结合实际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智能电网的内涵和特点,并列举了国外智能电网的发展,阐述了在当前我国构建智能电网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