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己烷和乙酸乙酯间歇共沸精馏分离共沸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正己烷和乙酸乙酯形成最低共沸物,采用间歇共沸精馏方法分离回收时,共沸剂的选择和用量直接影响实验效果。研究了正己烷-乙酸乙酯共沸物系间歇共沸精馏法分离适宜的共沸剂,并从理论上和实验中考察了共沸剂与原料适宜的配比。实验结果表明,丙酮为合适的共沸剂,当丙酮和正己烷的质量比为1.15时,正己烷和乙酸乙酯的收率最高,分别达75.15%和73.89%。通过实验绘制了正己烷-乙酸乙酯-丙酮三元物系的剩余曲线,确定了正己烷-乙酸乙酯共沸物系分离步骤:共沸精馏塔中馏出丙酮和正己烷的共沸物和高纯度的乙酸乙酯;萃取塔中用水萃取丙酮和正己烷的混合物得到较纯的正己烷;萃取后的丙酮水溶液由共沸剂精馏回收塔回收丙酮。  相似文献   

2.
脱除混合物中的水和回收苯酚供缩合反应循环使用,是双酚A生产工艺中非常重要的单元操作。由于苯酚和水能形成共沸物,因此不能用普通精馏方法将它们分离。为此,在苯酚-水物系中加入了一种共沸剂甲苯,用共沸精馏法实现了苯酚-水混合物的分离。分离后的水可以直接送到生化装置进行处理,苯酚回收供反应系统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3.
以离子液体1,3-二甲基咪唑磷酸二甲酯([DMIM]DMP)为萃取剂,精馏分离乙酸甲酯和甲醇共沸物。采用Aspen Plus软件对萃取精馏过程进行了设计和优化。在最佳操作条件下,乙酸甲酯和甲醇的质量分数均在99.5 %以上。与采用二甲基亚砜(DMSO)为萃取剂的工艺相比,[DMIM]DMP工艺具有节能、设备投资低等优势。结果表明以[DMIM]DMP为萃取剂精馏分离乙酸甲酯和甲醇共沸物具有更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正>丁醇和氯苯常压下会形成二元最低共沸物。以苯乙酮为萃取剂,采用分壁式萃取精馏和传统双塔萃取精馏对正丁醇-氯苯共沸物进行分离模拟研究。两种分离方法均可实现二者的有效分离,分壁式萃取精馏流程得到的正丁醇和氯苯质量分数分别为99.94%和99.92%。和传统双塔萃取精馏相比,分壁式萃取精馏冷凝器热负荷降低6.86%,再沸器热负荷降低4.14%,在实现高纯度分离的同时实现了有效节能。  相似文献   

5.
针对丙酮一步法生产MIBK装置的副产物(丙酮、异丙醇、水、MIBK混合物),采用间歇精馏分离得到纯度大于98%的丙酮、纯度大于99%的异丙醇和水恒沸物、纯度大于90%的MIBK。对分离得到的纯度大于99%的异丙醇和水恒沸物用乙二醇作为萃取剂进行萃取精馏分离得到纯度99.5%异丙醇,同时减压精馏回收乙二醇。  相似文献   

6.
乙腈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乙腈-乙醇-水物系,由于在常压下产生了3种二元共沸物和1种三元共沸物,采取常规精馏无法对物系进行有效分离,因此基于COSMO-SAC理论对具有应用潜力的4种离子液体进行筛选,选定1,3-二甲基咪唑磷酸二甲酯([DMIM][DMP])作为分离乙腈-乙醇-水物系的适宜萃取剂,并利用σ-谱图对离子液体与该物系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采用Aspen Plus软件建立了基于离子液体分离乙腈-乙醇-水物系的萃取精馏流程。以年度总费用(TAC)最低为优化目标,并将CO2排放成本计入目标函数中进行流程优化。在此基础上,为了更有效节能,进一步设计优化了热泵精馏萃取分离流程。最终热泵精馏流程TAC比常规流程降低16.82%,CO2排放费用减少了23.35%。  相似文献   

7.
在C2H4-乙烯醇共聚物生产过程中,醋酸乙烯(VAC)和甲醇(CH4O)可形成共沸物,难于通过普通精馏进行分离.结合VAC-CH4O-H2O体系三元相图,设计了以H2O为萃取剂的共沸-萃取耦合精馏分离工艺流程,有效控制聚合物中VAC含量,实现了VAC和CH4O的高效分离回收;基于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对设计...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单塔共沸精馏分离叔丁醇水混合物的新工艺,新工艺采用分隔壁共沸精馏塔(DWC-A)替代常规共沸精馏流程的共沸精馏塔及回收塔,不仅节省了设备投资,而且降低了总能耗。利用ASPENPLUS模拟软件,对分隔壁共沸精馏塔及常规萃取流程进行了模拟。分隔壁共沸精馏塔的操作条件为:主塔理论板数为25块,副塔理论板数为10块,环已烷为共沸剂,在此条件下,比较了常规萃取精馏流程与分隔壁精馏塔内温度、液相组成及汽液相流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分隔壁共沸精馏塔比常规的两塔萃取精馏流程节能17.8%。  相似文献   

9.
萃取精馏分离甲醇与碳酸二甲酯共沸物的最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萃取精馏原理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 ,运用计算机对实验数据进行最优化处理 ,确定了萃取精馏甲醇与碳酸二甲酯共沸物分离的最佳工艺条件。以此工艺路线分离所得的碳酸二甲酯纯度为 99.92 %。  相似文献   

10.
基于遗传算法思想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分子设计方法,针对丁醇-醋酸丁酯共沸物系的萃取精馏萃取剂选择问题进行了分子设计,经比较筛选出塔顶产物分别是醋酸丁酯和丁醇时的较佳萃取剂为1,3-丙二醇和硝基丁烷。分别以1,3-丙二醇和硝基丁烷为萃取剂,应用精馏过程模拟软件ProⅡ确定了萃取精馏流程及相应的工艺操作条件;通过对比两种流程的塔设备、能耗、操作条件、产品等方面,认为1,3-丙二醇是分离丁醇-醋酸丁酯共沸物系的较适宜萃取剂。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分子设计方法是有效的,能为工业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伴有简单蒸馏的间歇萃取精馏过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静  周月莲  李春利 《石油化工》2004,33(12):1142-1146
提出一种伴有简单蒸馏的间歇萃取精馏的操作方式。新操作方式是在普通间歇精馏塔的基础上,在精馏塔底部连接一个间歇精馏塔釜和一个简单蒸馏釜。在精馏过程中,混有溶剂的塔内液相不流回塔釜,而是流入塔底简单蒸馏釜,经简单蒸馏的汽相返回塔釜,而富含溶剂的液相留在简单蒸馏釜中。以乙二醇为溶剂分离乙醇水物系的分析操作结果表明,与普通间歇萃取精馏操作相比较,新操作方式克服了普通间歇精馏操作中塔釜容积过大的问题,同时具有在操作过程中塔釜温度上升幅度很小、操作时间短、溶剂回收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间歇真空精馏过程的简捷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间歇真空精馏过程的近似处理,将一个间歇真空精馏过程看作是一个改变进料组成的拟稳态连续过程,从而用于连续过程设计的Fenske-Underwood-Gililand方程被应用到间歇真空精馏过程的设计计算。该简捷设计法对组份较多且未知的复杂体系的间歇真空精馏过程的初步设计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13.
水、甲酸、乙酸形成三元鞍型恒沸物,采用共沸蒸馏脱水和真空蒸馏,分离出甲酸浓度≥90%和乙酸浓度>99%的成品,并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所需的理论板数。  相似文献   

14.
王虹  高劲松 《石化技术》2000,7(3):149-152
对燕化公司炼油厂三蒸馏车间蒸馏塔进行了工艺标定,分析了该装置蒸馏塔的操作状况,结果表明常压部分和减压部分各侧线抽出产品都达到了工艺控制指标,该装置的操作水平与产品质量均处于较好水平,总拔出率为61.23%,综合能耗为471.83MJ/t原油。对蒸馏塔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15.
反应-共沸精馏合成N-甲酰吗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一种将反应精馏和共沸精馏耦合制备N-甲酰吗啉的新工艺,分别确定了工艺的最佳操作条件和理论塔板数。当吗啉和甲酸的进料摩尔比为1.02,以RA-01作为共沸精馏溶剂,溶剂比为8,反应段、精馏段和提馏段理论塔板数分别为5、18和6时,反应精馏实验得到的N-甲酰吗啉平均收率为99.45%。采用闪蒸法提纯N-甲酰吗啉,产物纯度99.96%,总收率99.15%。工艺实验与模拟计算的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以石油馏分的恩式蒸馏曲线作为基础,根据文献中提供的模型进行其他蒸馏曲线的关联和换算。以VB6.0作为开发用户操作界面为平台,设计了一个能分别对石油馏分恩式蒸馏曲线与实沸点蒸馏曲线、恩式蒸馏曲线与平衡汽化曲线和不同压力下平衡汽化曲线换算的软件,大大提高了蒸馏数据换算的效率和准确性。通过对文献提供的实例进行测试表明,该软件针对3种蒸馏曲线的换算均有很好的准确性和吻合性。  相似文献   

17.
渣油的深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系统压力6Pa和温度280、300和320℃的条件下,采用实验室高真空短程蒸馏仪对辽河、鲁宁管输和大庆原油的常压渣油进行深拔,减压馏分油(VGO)总拔出率(质量分数)可达65%~76%。深拔VGO是合格或基本合格的FCC原料,深拔查油可作为焦化加工,建筑沥青或重质燃料油的生产原料;也可与VGO掺和作为FCC的原料。  相似文献   

18.
常减压蒸馏装置减压深拔技术改造及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加工能力为8Mt/a的Ⅲ套常减压蒸馏装置存在的常压塔操作压力高、减压塔塔底渣油泵容易抽空等影响常、减压深拔的现状,采取了降低常压塔塔顶系统压力降、增加减压急冷油系统等措施。结果表明:减压渣油500℃馏出率从改造前的3.20%降低至2.67%,常压塔塔底油350℃馏出率从改造前的9.0%降低至4.3%,高价值蜡油收率提高了2.9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独山子石化分公司10.0 Mt/a蒸馏装置加工哈萨克斯坦含硫原油情况。通过减压深拔标定和多次减压深拔试验,在获取相关数据的情况下,进行了适当减压深拔操作,为下游装置提供了优质原料,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对减少减压炉炉管结焦和减压塔洗涤段床层结焦进行了探索,取得了结焦控制经验,保证了装置长周期运行。  相似文献   

20.
宋海华  邬慧雄  马海洪 《石油化工》2003,32(11):973-977
液体的非理想流动行为对催化精馏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影响催化精馏塔设计与放大的一个重要因素。 以一维流动三维扩散模型为基础,预测了在反应条件下,收率沿催化精馏塔的轴向、径向的分布。通过甲基叔丁基醚 工业塔实例,阐述了液相轴向、径向扩散系数与液相有效流速对催化精馏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