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以国家、省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依据,结合我校高分子工程类大学生未来从事职业的特点,搜集了近年来我校高分子类大工程类学生创新培养的典型案例,并从精英高职人才培养、PMC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六维一体"的人才培养以及校企合作案例培养等五个方面对培养途径进行了分析,以寻求与专业相结合的创新培养途径,为学界在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高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措施。建立"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校外实践基地,通过校企共建专业、编写实践教学教材,深化校企产学研合作研究,培养高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前高职院校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基础的职业教育理念基本形成,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举措,为解决高职校企合作的短期效果明显但长期稳固合作不多等问题,分别从"专业认识实习、课程技能实习、岗位技能综合实习3个实践教学环节"和"高职院校、企业、学生个人3个不同主体的既得利益"两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改革探索,同时探索实践完善了高职"3+3"互利共赢校企长效合作模式具体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高职院校化工专业实训教学综合功能和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善高职化工专业实训教学质量的对策: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和开放实验室,促进校企合作和资源共享;更新人才培养模式,减少验证性实验项目比重;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人员,优化实训师资;营造职业文化氛围,创新实训教学管理体系。通过切实建设"工学结合"的化工实训教学体系,实现高职化工专业实训教学形式多样化,取向市场化,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5.
欧阳英 《广州化工》2010,38(7):259-260
顶岗实习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是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手段。我院利用校企合作的办学资源,探索出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顶岗实习的"三个相结合"教学模式,有效地提升了学校专业建设水平,强化学生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的培养,提高毕业生对口就业率,极大地改善就业质量,实现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作为一个重要的人才培养摇篮,当前已经开始通过对工作形式的优化和重建,提高对学生的培养质量。基于对"工匠精神"时代内涵的研究和分析,结合对当前高职院校校企文化融合现状的了解和解读,本文指出了当前校企文化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让校企合作模式能够更好发挥提高学生教育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双师"素质教师及教学团队是高职院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校企双路径"成为构建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学团队重要的建设途径和策略,但在"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设发展与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主要从学校、企业和校企共建3个层面对"校企双路径"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深层次原因进行了系统解析,并从学校层面、企业层面和校企共建层面三个维度对"双师"素质教学团队的对策构建策略进行了全面分析,以期为高职院校基于校企共建视角开展"双师"素质教学团队的协同培育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8.
"课程思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既是专业建设的需要,也是落实"四全育人"目标的需要。现代学徒制是真实体现中国特色,实施校企联合培养、提高职教学生培养适用性的制度设计。因此,"思政融入+现代学徒"是"双高计划"背景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本研究以高职环境工程专业的《废水治理设施运行与管理》课程为例,从"思政融入+现代学徒"两个角度出发,如何倡导思政融入专业课和培育现代学徒制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对提高教学质量,实践教学改革及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依托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啤酒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0.
吴永贵 《广州化工》2010,38(12):276-277,288
针对现阶段高职化工类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实训教学的重要性,结合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建设,提出了以能力目标为专业教学的核心目标,建立全新的化工类实训场所。因化学工业的特殊性指出化工类实训场所应以工程观建设,以使尽量贴近真实化工企业。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教材建设、师资培养和实训场所的管理。并提出了"双师型"教师与现代化实训场所的关系及重要性,教师的"教练"能力是能否带动学生"做中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校企合作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途径。作者以河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为例,结合生物工程专业的建设现状,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的高素质生物工程专业人才为目标,分别从校企合作构建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企业参与课程体系建设和师资培养三个方面介绍校企合作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对学生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以环境工程技术专业(云检测方向)为例,对该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以期真正实现校企深度融合,为其他高职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实践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校企产学研合作是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培养实践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而"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育的关键力量,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目前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对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仍存在双师素质偏低与师资结构不合理,校企合作大多流于形式,双师队伍考核、激励制度缺失等问题。因此,基于校企产学研合作背景下,从政府主导与政策支持、培养机制、实践性横向课题研究、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培养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双师型"教师的若干建议,旨在深化校企产学研合作,提高双师素质,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4.
推进校企合作是实现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利用和发挥校企双方优势资源开展优质课程建设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湖南科技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的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制药工程等相关专业通过修订专业培养方案,遴选重点建设课程,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与课程考核机制,自编课程特色讲义教材等措施,系统推进了校企合作课程的建设。课程建设对凝练专业办学特色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步伐的加快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繁荣发展,为其未来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建筑功能和质量的重要性,这一需求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又一次革新,尤其在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工艺方面,对于创新型综合应用人才的需求让建筑行业感到了迫切感,也促使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不断进行教学革新,通过建立起校企合作模式来培养社会需求的建筑专业人才。本文系"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析"课题研究,将通过理论研究与实际案例的结合来简要分析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教学、增强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是最为重要的环节.本文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莆田学院校企合作编写《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材为例,分析了校企合作开发教材的必要性及具体操作过程,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为转型发展的兄弟院...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能助推地方经济产业升级。本文就贯彻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产业升级中人才培养要求,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中开展高职培养方案的设定、校内学生实训和职业技能鉴定、高职院校承办企业职工培训,以及校企合作的支点——职业技能大赛的开展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章萍 《河北陶瓷》2010,(4):45-46
高职专业文化是高职校园文化的核心,是专业建设的灵魂和推动专业建设的重要力量。文章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省级品牌专业——电子商务专业文化建设为例,研究基于校企合作视角的高职专业文化建设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职业院校校内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强、职业技能好、职业素养高的高技能专业人才的重要场所。本文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为研究对象,充分分析高职学生的培养及企业用工现状,探讨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方琳 《广东化工》2010,37(9):204-205
药物制剂技术专业是浙江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重点建设专业,笔者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药物制剂生产技术的特点,设计了药剂专业的"核心技术一体化"实践教学内容,基础技术实验、设计实践、探索实践三个实践教学层次;创立了药物制剂技术的创造性、启发式、直观式、问题探究式实践教学方法,建立实践教学创新三个操作平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药物制剂技能的培养。通过验证表明此实践教学体系有利于高职药物制剂专业学生的培养,已成为药物制剂技术重点建设专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