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王震 《国家电网》2014,(10):40-46
随着全球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能源资源瓶颈和生态环境危机日益严峻。在能源发展困局中,公司董事长刘振亚提出树立全球能源观,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统筹全球能源资源开发、配置和利用,以应对可持续发展。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一个具有极大创新性的能源发展理念,是推动新能源发展、实现全球能源合作与利用新机遇的必然选择。本期封面文章以"能源互联改变世界"为题,邀请能源、电力领域相关专家。  相似文献   

2.
1967年,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第一次提出"地球村"的概念。此后,世界不断被现代科技的发展缩小时空的距离。当世界变"小"了,却给能源发展创造出了更大格局。在化石能源大量开发利用的当今时代,如何转变传统能源发展方式?2月3日,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发布的新书《全球能源互联网》给出了答案。该书以全球视野,从战略高度研究思考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这一事关全人类共同利益的重大命题,提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相似文献   

3.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对于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特高压、智能电网、清洁能源的国内外发展实践,提出了通过加快实施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实现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思路,论述了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可行性,分析了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技术创新领域以及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4.
翁爽 《国家电网》2015,(3):56-57
当互联网以颠覆之势重塑世界面貌时,能源,这个人类文明中的古老命题将如何与之共舞?能源企业互联网化,或许正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在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全球经济亟待复苏的多重压力下,告别粗放发展的能源企业,大概能以互联网为新的"淘金地"。  相似文献   

5.
许勤华 《国家电网》2014,(10):52-54
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到来,说明人类能源文明史又向前迈进一步,不仅从化石能源转换到清洁能源,且人类能源利用方式更为多样化和智能化。全球能源互联是指在全球层面形成一个能源互联网即全球能源互联网,以实现全球各经济体能源的共同安全。全球能源互联网是由跨洲、跨国骨干网架和各国各电压等级电网构成,连接"一极一道"(北极、赤道)大型能源基地。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提出,中国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这一重要论述顺应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大潮,明确了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发展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战略方向,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能源领域的重要体现,对中国以至整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7.
曾鸣 《国家电网》2014,(10):47-51
全球能源互联网是未来全球能源的发展方向,是保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全球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措施。当前,能源安全、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日益凸显,资源和环境对能源发展的约束越来越强。与此同时,各个国家能源的供应、技术、市场以及国家间的地缘政治正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8.
主编寄语     
<正>能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当今世界,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威胁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紧缺的背景下,人类在积极开发可以持续利用,同时又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如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海洋能等。信息通信领域技术的持续发展以及互联网理念的深入人心,促使人类思考如何依靠新兴的通信信息技术、互联网络技术有效地协调与利用资源,以解决难题。能源互联网作为一个未来能源发展模式和解决方案引起广泛关注。未来能源互联网将把能量流和信息  相似文献   

9.
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在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电力与能源协会2014年会上发表署名文章“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服务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刘振亚分析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并指出了推进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两个替代”)的重要性。他指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能源安全、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诸多挑战,应对挑战的关键是加快能源变革,大规模开发利用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正>"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导、全球互联泛在的坚强智能电网。"基于人类面临的环境、气候、能源供应等事关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提出了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构想。坚强智能电网如何支撑全球能源互联网、助力能源转型?我们已经具备哪些技术优势、未来又将在哪些方面开展重点研发和突破?8月中旬,本刊记者带着这些问题,来到位于北京昌平的未来科技城,专  相似文献   

11.
乔振祺 《国家电网》2014,(11):76-79
7月27日至31日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电力与能源协会2014年会上,公司董事长刘振亚发表了题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服务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署名文章,面向来自国际电力学术界和企业界的2500多名代表发出呼吁,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进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  相似文献   

12.
<正>(1)世界能源发展面临的挑战.全球化石能源资源有限,化石能源的大量开发使用,导致资源紧张、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建立在化石能源基础上的传统能源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2)全球能源资源分布。全球清洁能源资源丰富,水能资源超过100亿千瓦,陆地风能资源超过1万亿千瓦,太阳能资源超过100万亿千瓦,远远超过人类社会全部能源需求。构建连接北极地区风电基地、赤道地区太阳能发电基地和各洲大型可再生能源幕地与负荷中心的全球能源互联网,能够有力推动世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9月26日,2017全球能源互联网高端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得到了国际社会众多知名政要、专家、学者的积极响应和支持。论坛分为全球共识、全球行动、全球能源互联网机遇与未来三个板块,参会嘉宾围绕全球能源互联网倡议、世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人类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建言献策,共商能源发展大计。此时距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第一次面向世界倡议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已经过去了整整两年。2015年9月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9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对于推动能源革命,促进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015年9月14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联合国总部指出,全球能源互联网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将发挥重要作用,联合国将大力支持和推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行业资讯     
全球能源身陷困境中国风电进入黄金周期当前,全球能源供应紧张,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风能具有储量巨大、分布广泛、清洁无污染和可再生的特点,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广泛关注。世界风电产业发展迅速,风力发电已成为解决世界能源短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正>"放眼全球,能源网、信息网、交通网三网融合将成为必然趋势。推进三网融合发展,要抓住能源网这个关键和短板,核心就是要加快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成立近一年来,在理念传播、重大问题研究、国际合作、项目实施等方面成果丰硕。对当前世界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以全球能源互联网为平台的  相似文献   

17.
《电气时代》2016,(第1)
正封面报道能源变革电力为核全球能源互联网:必须以电为中心/刘振亚能源转型与世界能源格局观察/陈卫东"十三五"新能源及电网发展展望/李琼慧一带一路战略和中国能源/电力国际合作/高世宪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及发展方向/肖立业点评:能源是人类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开发利用是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为应对生态环境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新一轮重大能源变革正在兴起。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全球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能源资源瓶颈和生态环境危机日益严峻。在能源发展困局中,公司董事长刘振亚提出树立全球能源观,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统筹全球能源资源开发、配置和利用,以应对可持续发展。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一个具有极大创新性的能源发展理念,是推动新能源发展、实现全球能源合作与利用新机遇的必然选择。本期封面文章以"能源互联改变世界"为题,邀请能源、电力领域相关专家,从能源资源的分布、国际政治的影响、技术创新发  相似文献   

19.
全球能源互联网以电力系统为核心,以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为主要一次能源,结合先进网络与信息技术,构建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导、全球互联泛在的坚强智能电网,是推动全球清洁能源高效开发、配置、利用,实现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针对能源互联网具有广泛互联、高度智能、开放互动等特点,导致其网络接入环境更为复杂多样,且面临日益严峻的安全挑战,探讨在能源互联网建设过程中引入基于可信计算的主动防御技术,从能源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智能单元以及网络通信交互3个方向阐述能源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安全建设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正"两个替代"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以实施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为重点,加快能源结构从化石能源为主向清洁能源为主的根本转变,是解决全球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湖南省的一次能源相对匮乏,缺煤、少气、无油。煤炭保有储量仅占全国的0.3%,水能利用率已超95%,所需电煤的80%依赖外省输入;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不具备发展的天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