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言鸣 《计算机》2001,(15):5-5
“清谈误国,实干兴邦”,这个道理 已经被改革开放20多年的历史所证实,大凡要做成几件轰轰烈烈的事情,没有实实在在的努力是不行的,当前我们要推进信息化,更是如此。 据悉,上海在实施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时,已经明确了七大领域作为主攻方向,这七大领域依次为大规模集成电路、通信、计算机及网络产品、软件产业、真空器件、电子元器件、数字音频、视频产品。然而,仅仅有主攻方向是不够的,上海还制定了信息化和工业化互相结合的七个重点,这就是用系统集成技术来改造和提升成套设备组合加工的集约化水平;用信息控制…  相似文献   

2.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既是当前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当前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课题,同时又是关系到我国如何实现小康社会的时代主题。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信息化对整个社会的影响越来越深入,作用越来越明显.形式越来越多样,速度也越来越快,因此对这个问题进行科学的解释也就显得更为紧迫。一项战略是否科学与能否发挥效益,不仅表现在口号的魅力上.更需要从理论上进行系统阐释,并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根据。本刊将分数期就“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内涵”、“信息化为什么能够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主要方式”、“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实施策略”等方面的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一周观点     
在很小的行业里,必须要靠某一家企业来推动信息化的进程,以获取供应链效率的提升。我们要做的就是搭建一个IT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唱好各种戏。——宝岛眼镜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智民(19版《小行业靠龙头》)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最终也会带动商业化。也就是说,商业化需要通过零售行业的信息化来带动。对PPA来说,商用市场固然重要,但仍然无法改变它只是小众市场的命运;消费市场虽然还没有在中  相似文献   

4.
信息化问题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的工业化还没完成,别人建立在后工业化基础上的信息化发展思路未必适合我们的国情,面对信息化,我们必须迎头赶上,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才能实现传统产业与城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谭维克 《数码世界》2004,3(12A):7-7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发展战略,温家宝总理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指出,大力推进信息化是党中央顺应时代的进步潮流和世界的发展趋势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促进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增强综和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我们坚持走“园区带动、区域发展”的路子,依托园区雄厚的技术力量,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怎样带动工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任务:一是以信息技术改造和发展传统产业;二是建立支撑信息化 的新的产业体系。前者以加快实现制造业的信息化,发展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管理体制, 以及建立宽带的国家公用信 息网为重点;后者则要求建立我国自己的信息技术产业,建立新的信息化设备制造业,和建立新的适应信息化需求 的教育体系。在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方针时, 我们必须注意以工业化的方法、工业化的观念、和工业化 的企业规模实现信息化。换言之,我们要走“工业化的信息化”道路,而不是个体经济或小生产经济的信息化道路。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这个指导方针是以我为尚未完成工业化这样一个事实为前提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意味着跨越,即跨越传统的工业化的发展阶段,直接走向“信息化的工业化”,即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工业化。因此, 在贯彻、执行、落实中央这个指导方针的时候,我们必须从我国的实现情况出发认真地研究和考虑;信息化将怎样 带动工业化?什么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核心任务? 在一个没有实现工业化的中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会遇到哪些问题?我们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信息化之路? 等等。  相似文献   

7.
ERP的实施既是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又是一场新的管理革命,还是一场深刻的思想文化革命,它反映了企业信息化在技术进步与管理改革两方面不断深化与扩展的进程。ERP的应用将改变我们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也将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我国企业将采取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并肩式发展,工业化的同时运用信息化来武装,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与国际接轨。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和中国正式加入WTO,如果没有信息化,企业的改造、重构、工业化的过程就会放缓,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会成为大问题。  相似文献   

8.
当今时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力发展信息通信业,推动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已成为各国的普遍共识和战略选择。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信息通信业,实施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战略,取得了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9.
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型工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信息化的一个新命题。 从统筹城乡社会发展角度审视新型工业化,同单纯以城市发展为中心的观点比较,侧重点必然有所不同。让我们试图探讨一下它对于信息化战略的影响。 新型工业化政策的前后比较 首先应当看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与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战略方针,在政策上是连贯的。  相似文献   

10.
虽然中国的ERP市场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成熟,但其勃发之势却格外引人注目。随着中国各行业信息化的提速以及“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全面铺开,ERP市场将呈现出更加精彩纷呈的格局。  相似文献   

11.
在“十五”国家发展计划草案中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方针指引下,企业为了加强内部管理和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需要,纷纷开展企业信息化建设来争取更大的竞争优势。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有力工具和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IT态度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赵小凡 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副司长 中国是一个 发展中国家,还 处在工业化的过 程中,对信息的 需求还没有成为 社会经济中的主要需求。因此,工业基础薄弱,信息需求不足,是制约缩小数字鸿沟的客观历史障碍。 针对这种形势,中国采取了工业化与信息化并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方针,提出了信息化建设的双重任务:第一,必须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使之成为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我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方面进行历史性的突破,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建设一个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能否实现,信息化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影响全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广州市把社会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城市化,促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在2007年中,信息化都经历了哪些历程,CIO又是如何度过的,让我们一同来回顾。从"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到"信息化与工业化社会",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将踏上新的轨道。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在在胡锦涛总书记2007年10月向党的十七大所作的工作报告中,推进信息化的思想贯穿全篇,成为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的战略思考和“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战略号召,继承和发展了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7.
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个重要方面。以往我们谈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往往考虑工业上的事情比较多。从统筹发展角度看,对服务业,我们也要有一个相应的说法。我以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用在服务业身上,就是“体验业带动服务业,服务业促进体验业”。  相似文献   

18.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我国国家发展战略重要举措.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企业如何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背景下,实现企业的发展并维护企业发展的安全尤为重要.本文将结合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要求,探讨如何对企业架设局域网、企业建立信息系统服务器进行安全方面的维护.  相似文献   

19.
加快发展信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十六大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也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之举。“十一五”期间,要从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抓住重点.完善政策,鼓励自主创新.推进信息社会化,充分发挥信息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正处于信息化.工业化和国际化同步推进的过程中。党的十六大作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发展战略。温家宝总理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指出.大力推进信息化,是党中央顺应时代进步潮流和世界发展趋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促进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环节,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