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了作业成本法的定义、基本原理以及作业成本核算程序,以某石油公司4座油库的成本核算为例,对作业成本法在石油库的成本核算应用做了具体说明,表明该方法核算结果可比较客观地反映油库的运营成本,对于评价油库绩效和运营成本控制将有改进作用。在物流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最后提出了实施成本法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作业成本法是企业管理会计的一种决策工具.如何正确设计和实施作业成本法已成为企业界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文中针对化工成本核算特点,提出了实施化工作业成本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为化工装置成本核算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为实施化工作业成本法、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控制企业成本、增强企业赢利能力提出了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3.
应用作业成本法控制采油成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和财务管理制度的约束,过去采油成本控制方式陈旧、方法单一;同时,油气开发企业生产过程的特殊性和油气成本形成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也增加了油气开发成本控制的难度。为此,我们联系油气开发企业生产的实际状况,探索把目前较为流行、理论上较为先进的作业成本法应用于采油企业成本控制中,提出了具有实用价值的成本控制方法—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通过对作业成本的计算和有效控制,可以克服传统的以交易或数量为基础的成本系统中间接费用责任不清的缺陷,使以前的许多不可控间接费用,在作业成本系统中变成可控…  相似文献   

4.
孙娟 《石油知识》2005,(6):29-29
目前,我国油田企业的产量与效益的矛盾日益突出,管理模式和预算方法较为落后,不利于企业的成本控制和长远发展。与此同时,石油生产国际化,石油资本全球化和石油经济联动化发展趋势要求国内油田企业不断降低成本。而作业成本法不仅作为一种计算方法,而且更是一种成本控制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油气田企业目前面临的成本管理形势和作业成本法主要原理的阐述,对油气田企业引入作业成本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针对目前无法全面引入作业成本法的现实情况,对油气田企业部分引入作业成本法的工作步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油气田企业实施作业成本管理的简要论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论证了油气田企业实施作业成本管理的必要性、适应性和可行性。认为在油气田企业中实施以作业成本法为中心的成本管理新体系,适应油气田企业的生产方式;有利于油气开发与生产成本的控制;有利于改进油气产品及其勘探开发设备的设计,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有利于落实油气田勘探与开发的责任成本;有利于油气田企业进行作业的横向比较,提高作业水平和企业的竞争实力;有利于我国油气田企业成本管理与国际水平接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油气田企业目前面临的成本管理形势和作业成本法主要原理的阐述,对油气田企业引入作业成本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针对目前无法全面引入作业成本法的现实情况,对油气田企业部分引入作业成本法的工作步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作业成本法在从资源到作业和从作业到产品的分配过程中都是以成本动因为基础进行分配的,没有固定的框架和统一的模式,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实施目的和核算体系,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实施。实施作业成本法的方法和技巧合理划分作业数量初次建立作业成本计算方法的大型炼油企业,一般将独立性较强的一套装置或是将几套联系紧密的装置组成联合装置作为一个作业点,选择的作业点通常不宜超过20—30种。装置较少的小型炼厂可将所有装置均作为作业点,并可根据实际细化装置,扩大作业点数量。还可将辅助生产装置纳入作业成本核算,但作业群组不宜过于庞大。…  相似文献   

9.
将作业成本法引入成本预算,能够细化和强化预算的管理作用。本文在简要说明基于作业成本法编制油田施工建设项目成本预算的意义和程序的基础上,以罐安装工程为例,具体讨论作业成本预算模式下的项目作业中心划分及成本数量描述问题,进而说明如何分四个层次设计和编制成本预算表格。  相似文献   

10.
浅谈作业成本管理在油气田企业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贺 《国外油田工程》2007,23(7):42-43,46
作业成本管理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成本控制与管理思想,在许多行业都有应用.本文从近年来国内外在作业成本法的研究中已比较成熟的基础理论入手,简要论证了作业成本法与油田的生产实践相结合,以及将其应用于油气田企业的生产成本管理与控制必要性与可行性,目的是为油气田企业的成本管理提供有利的理论支持,推动作业成本管理在油气田企业的实际应用,以达到有效控制成本,合理降低成本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对石油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流失的原因;阐述了稳定知识型员工队伍的基本思路;从提高待遇、增进感情、发展事业、制度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石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创新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Translated from Khimiya i Tekhnologiya Topliv i Masel, No. 10, pp. 9–10, October, 19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