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以单元式高层住宅建筑为研究对象,本文应用FDS软件对其火灾烟气特性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单元式高层住宅建筑火灾烟气蔓延速率、可见度、有害气体浓度、火场温度等火灾烟气特性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火灾发生60 s时,火场环境适宜人员疏散逃生;360 s时,火灾烟气对人员疏散逃生造成威胁。数值模拟结果可为单元式高层住宅建筑防火设计及人员疏散逃生方案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疏散门是建筑物内房间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门,其基本特性包括数量、宽度、间距和夹角等。为研究疏散门基本特性对人员疏散的影响,在学校的一间教室开展了疏散实验,采用Pathfinder模拟软件,分别进行了疏散门数量、宽度、夹角和障碍物对人员疏散影响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疏散门开启数量增加导致疏散时间缩短;相邻两个疏散门与房间最远点构成夹角,此夹角与疏散门水平距离线性相关,当夹角过小时,经过两个门的人群相互交叉,疏散时间增加;疏散门附近的障碍物减少了疏散宽度,人群在疏散门前形成拥堵,增加了疏散时间。 相似文献
3.
人员紧急疏散是当今世界安全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针对我国人员紧急疏散主要面临的紧急疏散效率低,紧急疏散动员机制和组织指挥体系不能满足现实需要等问题,根据系统动力学理论,结合人员紧急疏散系统的特点,建立了人员紧急疏散系统动力学仿真结构模型;利用Vensim仿真软件开发包,对人员紧急疏散系统进行初步仿真分析,找出了主要因素间的内在影响关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型室内游乐场人员疏散运动时间的问题,分析了游乐场人员构成、人员步速和肩宽及其分布与人员疏散运动时间的关系,采用Pathfinder模拟了该运动时间与其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模拟结果表明:对于特定的大型室内游乐场,在外界环境和人员密度不变的条件下,人员疏散运动时间随人员步速的增大而减少,随人员肩宽的增大而增大,随儿童比例的增大而增大;人员步速和肩宽均服从常值分布时的疏散运动时间最短,服从均匀分布时的疏散运动时间最长,服从正态分布时的疏散运动时间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估预测大型船舶的人员疏散能力,在元胞自动机理论的基础之上结合“地面场”模型和网络流理论同时计及视野拓展对路线选择的影响,排斥力、摩擦力对人员运动速度的影响,建立了新的人员疏散的二维微观离散模型CAEE模型.通过与CAFE模型比较在单出口房间内的人员疏散的规律,验证了CAEE模型的正确性,再用CAEE模型模拟某个典... 相似文献
6.
根据商业建筑火灾的实际情况,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模糊层次分析模型,将影响人员疏散的指标分成若干层次,通过专家评判,得出各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再通过模糊评价矩阵,确定出人员疏散安全的等级,最后以实例说明其应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以某教学楼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教学楼安全疏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要从人员疏散设计中存在的疏散宽度不足、疏散距离过长等方面问题进行讨论.在保证人员安全疏散的前提下,就如何合理地进行人员疏散设计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达到安全性、经济性及合理性的最大统一. 相似文献
8.
FDS+EVAC在建筑火灾疏散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宏涛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010,18(2):21-25
建筑火灾中由于人员不能及时疏散被烟气窒息情况十分突出,所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巨大。本文通过大量的建筑火灾疏散模拟算例形象地介绍了火灾动力学软件FDS+EVAC在建筑火灾疏散研究中的应用。未来的疏散模型将包含更多行为细节,朝着能预测个体行为,能模拟大规模人群和复杂行为特性,能处理建筑结构、环境和人的行为之间复杂相互关系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现代建筑日益趋于结构大型化和功能复杂化,复杂建筑由于其特殊的火灾特点,使得火灾中人员疏散面临相当大的难度.进行火灾中人员疏散行为规律研究,对于采取相应的疏散引导措施和制定应急疏散预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研究表明,人员疏散行为与人员心理及个体特征密切相关.为了分析火灾中人员疏散行为的规律,提出了相应的疏散引导措施.本研究根据复杂建筑人员个体特征,设计有关人员在火灾中心理及行为的问卷调查表,并对复杂建筑中的人员进行随机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获得不同个体特征人员在火灾中的心理以及疏散行为规律,并据此提出针对不同特征个体疏散行为的引导措施,从而为复杂建筑应急疏散顸案的制定和应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试论建筑物人员疏散的量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了建筑物人员疏散的重要性 ,从人员疏散的基本物理量出发 ,总结了人员逃生疏散速度与人员密度的关系以及国内外关于建筑物人员疏散时间的常用计算方法 .同时对近年来兴起计算机模拟方法、模拟模型构造、个体人员素质、行为特征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述和展望 . 相似文献
11.
采用基于三维、RNG k-ε湍流模型的CFD方法,模拟了具有中庭的高层住宅建筑模型在风压和热压共同作用下的通风特性.并在低速风洞中进行了实验测量,验证了本数值模拟方法的可行性.针对4种不同体型系数下的高层住宅建筑,分析了在相同的建筑面积、外风场流速、建筑内发热量、中庭尺寸及相同的吹风角度条件下,中庭空间的自然通风特性及邻室房间的通风效果.结果表明,中庭式高层住宅建筑外体型系数越大,越有利于自然通风,为城市高层住宅建筑节能与人居环境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居住区风环境是衡量居住环境的重要要素。以合肥市某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为样本,选取规划设计阶段的两套方案,运用Airpak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两套方案在夏季和冬季不同风场条件下的风环境。依据国家现行标准对1. 5 m人行高度处风速、风压等评价指标进行优劣评价,归纳建筑布局对风环境的作用和效应,得出构建开敞的通风廊道能够充分改善夏季住区内部的通风效果。旨在优化高层住区的风环境,为构建舒适健康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在高层建筑火灾研究中,随着前室正压送风研究的深入,发现其存在着一些缺陷。于是提出在走廊段设置"走廊-前室缓冲区"的方式来改善传统正压送风模式。采用Fire Dynamic Simulation(FDS)场模拟软件模拟长廊型高层建筑模型。设置8组工况进行分析,比较各种工况下烟气的温度分布,浓度分布,并通过模拟设计出最佳的参数值。结果显示,在一定范围内,当排烟量为定值,空气幕射流速越低且正压送风越高时越好;当空气幕为定值,缓冲区机械排烟口排烟量越低越好。比较发现工况4参数最佳,其机械效率也是最高为74.06%。从而说明前室加压送风,缓冲区防烟空气幕与机械排烟组合的搭配能够较好的体现出"走廊-前室缓冲区"思想,能够更好的便于火灾时人员疏散,并且提供较高的排烟效率,保证走廊内烟气的及时排出。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基于待疏散人员同时利用楼梯和电梯,但不依赖电梯的疏散思路,建立了高层教学楼人员楼梯电梯混合疏散的数学模型。针对人员均布和非均布的情况,利用该模型进行了楼梯电梯混合疏散的分析计算,得出在人员均布情况下,该种疏散模型电梯疏散人数与疏散总人数的比率、电梯疏散时间与楼梯疏散时间的比率基本保持不变。疏散时间不仅与楼内人数有关还与人员分布有关,在人数相同情况下,人员上疏下密分布时,其疏散时间比人员均布时有较大减少。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高层建筑火灾时个人疏散时间,发现疏散成功与否取决于安全水平较低的影响因素,而传统的灰关联方法不能反映各点关联系数波动值对关联度的影响;另外,单一使用主、客观赋权方法也是影响火灾疏散评估准确性一个重要因素。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利用灰色相对欧几里德关联度解决各点关联系数波动值对关联度的影响;其次,利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组合主、客观权重,用互补的方法解决单一赋权的缺陷,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改进灰关联评估模型的可行性。通过比较计算结果发现将组合权重和欧几里德关联度方法应用于高层建筑火灾安全疏散评估模型,能够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使评估模型与高层建筑火灾安全疏散特性相对应,并发现权重对评估结果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高层办公楼作为办公楼的代表,也作为高层建筑的代表,近年来在未达到其使用年限的时候就被拆除,说明高层办公楼的建筑适用性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其的要求.本文从高层办公楼建筑适用性的各项指标层面上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针对目前高层办公楼建筑适用性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高层办公楼的建筑适用性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并指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基于fluent6.3数值模拟软件,系统研究了4种湍流度、4种积分尺度、5个风向角、4种长宽比、8种开洞位置等条件下,洞口设置对于平均风压的影响。分析发现:洞口使迎风面和背风面洞口附近的测点风压有所减小,而远离洞口的左右测点风压却有所增加;较小的湍流度和积分尺度流场中的模型受开洞影响更大;宽长比越大的模型受影响测点越多,且影响幅度略有增加;洞口使建筑物整体静风荷载减小的主要原因是洞口的存在使受风面积减小所致。 相似文献
18.
住宅建筑环境评价采用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对室内热舒适环境、空气品质、综合舒适环境分析研究,评判室内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气流速度、平均辐射温度;室内空气品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醛含量、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听觉环境和视觉环境:“声、光、电”及建筑装饰色彩等多项内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