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降低国外某钛铁矿强磁粗精矿中的铬含量,使其能用于生产氯化钛白,对其进行了闪速焙烧试验研究。冷态模拟试验确定了闪速焙烧的最佳操作气速为0.61~0.69 m/s,热态试验确定了矿样闪速焙烧的最佳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分别为800 ℃和100 s ,气体流速为0.69 m/s,焙烧产品在干式磁选磁场强度318 kA/m、滚筒转速25 r/min条件下,最终可获得精矿TiO2品位47.18%、杂质Cr2O3含量0.25%、TiO2回收率87.23%的选别指标,精矿质量符合三级钛铁矿精矿质量要求,研究结果可为含铬钛铁矿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3.
某强磁预选精矿TFe品位为39.09%,主要含铁矿物为赤褐铁矿和菱铁矿,分布率分别为80.97%和17.14%。为充分提高该矿石的利用率,对其采用悬浮焙烧-磁选工艺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给矿细度为-74μm 64.43%、总气体流量10 m~3/h、氢气浓度30%、焙烧温度650℃、焙烧时间18 s的条件下进行悬浮焙烧,焙烧产品经弱磁选可获得精矿TFe品位55.64%、回收率92.55%的指标。对焙烧产品进行XRD分析表明悬浮焙烧过程已将大部分弱磁性铁矿物转变为磁铁矿。悬浮焙烧技术具有产品质量均匀、焙烧时间短、传热效率高等优点,为我国复杂难选铁矿石的高效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5.
对广西某铝厂典型赤泥强磁选预富集粗精矿的闪速磁化焙烧过程进行了研究, 通过与马弗炉磁化焙烧试验对比, 研究了不同物料反应状态的反应热动力学过程及其工艺技术指标。结果表明, 闪速磁化焙烧工艺能充分利用赤泥颗粒特性, 在数十秒时间内完成马弗炉需要45 min以上才能完成的焙烧过程, 并取得水平相当的工艺产品指标, 凸显了闪速磁化焙烧工艺在赤泥消纳领域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对国外某难选钛铁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采用化学分析、XRF分析、物相分析、矿物解离分析仪(MLA)等手段查明了矿石中矿物组成、有用有害元素赋存状态和解离程度等特性.为了合理开发该钛铁矿资源,对其进行了选矿工艺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不同磁场强度的弱磁选试验、圆筒转速和分选电压的电选条件试验、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的氧化焙烧磁... 相似文献
7.
对国外某难选钛铁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采用化学分析、XRF分析、物相分析、矿物解离分析仪(MLA)等手段查明了矿石中矿物组成、有用有害元素赋存状态和解离程度等特性。为了合理开发该钛铁矿资源,对其进行了选矿工艺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不同磁场强度的弱磁选试验、圆筒转速和分选电压的电选条件试验,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的氧化焙烧磁选试验,全流程试验等等,最终确定采用湿式弱磁选-高压电选-氧化焙烧-干式磁选的工艺流程。当原矿中的TiO2和Cr2O3的品位分别为26.50%和2.84%时,通过弱磁-电选-氧化焙烧-干式磁选试验流程,获得的分选指标为:TiO2品位47.42%,钛回收率70.26%,含 Cr2O3 0.27%的钛精矿,可以达到冶金用钛精矿工业指标要求。试验研究结果为后续的工艺流程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9.
某低品位钛铁矿TFe含量为10.20%、TiO2品位为4.55%,属于低铁低钛等级矿石。矿石成分简单,主要工业矿物为钛铁矿和磁铁矿,主要脉石矿物为角闪石、长石。针对该矿石,首先进行了重磁拉抛尾,获得了TFe含量为12.31%,TiO2品位为5.81%的抛尾粗精矿;抛尾粗精矿经磨矿—选铁处理后,采用"螺旋溜槽+干式磁选"工艺,获得了TiO2品位为46.17%的钛精矿产品,回收率为46.72%。实现了矿石中铁、钛矿物的高效回收。 相似文献
10.
四川攀西某难选钛铁矿重选精矿矿物种类多,金属矿物主要有钛铁矿、钛磁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钛辉石、绿泥石等。钛铁矿与脉石矿物嵌布粒度偏细,脉石矿物多含铁元素且易泥化。为实现该重选精矿的高效分选,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阶段磨矿-弱磁除铁-浮选富集钛-强磁提质的工艺流程能够获得良好的分选指标。矿样磨细至-0.074 mm占55%,在弱磁选磁场强度为96 kA/m条件下弱磁除铁,弱磁尾矿以硫酸为pH调整剂、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抑制剂、油酸钠为捕收剂浮选钛铁矿,将浮选粗精矿筛分(-0.038 mm)后,筛上磨细至-0.074 mm占80%,与筛下产品合并脱泥后去除-0.014 mm粒级细泥,沉砂经4次精选,闭路浮选可获得钛精矿TiO2品位42.86%、回收率59.79%的浮选指标;对浮选精矿创新性地进行强磁提质分选工艺,最终获得钛精矿TiO2品位46.77%、回收率54.38%的选别指标。实现了钛资源的有效回收,可以为选厂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鞍山某强磁精矿中菱铁矿含量较高,难以实现有效分选。为此,采用流态化焙烧反应器,在传统还原磁化焙烧的基础上,开展了低温预氧化—超低温还原磁化焙烧—弱磁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试样
TFe品位为29.47%,主要脉石成分SiO2含量为52.81%,有害杂质S、P含量较低;铁主要以赤铁矿的形式存在,分布率为79.37%,其次为碳酸铁11.71%、磁性铁3.46%。②在500 ℃和550 ℃的条件下,以工业发生炉煤气
为还原气,直接还原磁化焙烧过程中生成弱磁性浮氏体,难以实现弱磁选铁矿物相的完全磁性转化。③采用低温预氧化—超低温还原磁化焙烧可获得稳定的完全强磁性转化,适宜的流态化磁化焙烧参数为550 ℃预氧
化2.5 min,再450 ℃还原焙烧10 min。④焙烧矿在磨矿细度为-30 μm占92.60%、磁场强度为79.60 kA/m的条件下,可获得精矿全铁品位大于63%、全铁回收率大于84%的良好指标。⑤产品XRD分析、BSE矿相检测、EDS
能谱检测结果显示试验过程中未见弱磁性赤褐铁矿和浮氏体存在,预氧化矿保持了原试样中含铁物相边界的初始形态,菱铁矿矿物相中类质同象替换的Mg、Ca元素在焙烧过程也未发生迁移,磨矿和弱磁选过程也无法
将其分离。 相似文献
12.
13.
为解决司家营氧化矿选矿流程中因浮选负荷增加带来的设备运行风险以及成本升高问题,针对台时产能和矿石磁性率提高的客观因素变化,选取强磁前弱磁精矿产品进行分析并开展再选试验研究。试验通过对比单一淘洗磁选和预先脱泥—淘洗磁选两种流程试验结果,确定增加预选脱泥流程后,可提前产出产率为13.67%,铁品位66.5%以上的合格铁精矿,满足生产需求,预期入浮矿量减少56.05t/h,可降低浮选药剂成本344.56万元/a,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15.
16.
针对载金硫化矿物黄铁矿在中性焙烧过程中反应行为研究较少的问题,分别采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电子能谱分析和比磁化率仪等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了载金硫化矿物黄铁矿在不同焙烧温度和不同焙烧时间下的物相转变及其磁性特征.结果表明:在氮气环境下,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金精矿中的黄铁矿热分解生成单质硫和磁黄铁矿,并伴随磁黄铁矿的进一步脱硫反应生成氧化亚铁,原本致密的黄铁矿颗粒变得疏松多孔,此结构有利于磨矿和金的高效浸出,焙烧产物的比磁化系数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着焙烧时间的增加,黄铁矿逐渐消失,磁黄铁矿不断增多,焙烧产物的比磁化系数受焙烧程度影响明显,其随磁黄铁矿生成量的增大而升高,反之则降低.在焙烧温度为750 ℃、焙烧时间为45 min的条件下,焙烧产物的比磁化系数达到最大值1.94×10-5 m3/kg,呈一定的弱磁性,为金精矿的磁选富集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7.
某褐铁矿微波磁化焙烧-弱磁选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河南义马褐煤为还原剂,对印尼某褐铁矿进行微波磁化焙烧-弱磁选试验,主要考察了焙烧时间、焙烧矿磨矿细度及磁场强度对精矿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还原剂配加量为5.4%、微波功率为1 kW的固定条件下,当焙烧时间为45 min(终点温度840 ℃)、焙烧矿磨矿细度为-200目占97.17%(-325目占82.03%,-400目占64.15%)、磁场强度为150 kA/m时,可获得铁品位为57.28%、铁回收率为83.95%的铁精矿。试验中发现,微波焙烧产品可以很容易就被磨得很细。 相似文献
18.
19.
酒钢镜铁山式镜铁矿矿物组成复杂,嵌布粒度细微,是一种难选的红铁矿,磁化焙烧-磁选是其较好的分选方法.但生产及研究发现,磁化焙烧-磁选精矿中Mg、Mn含量偏高,降低了其含铁品位.为查明原因,对原矿、焙烧矿、磁选精矿及尾矿进行了详细的微观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原矿中的Mg、Mn元素主要存在于褐铁矿、菱铁矿及其铁白云石之中,极少分布于镜铁矿中;经磁化焙烧之后,大多镜铁矿已经转变成磁铁矿,而菱铁矿、褐铁矿与铁白云石受热分解,生成强磁性的镁、锰、铁尖晶石矿物,因此造成铁精矿中的Mg、Mn元素含量偏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