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超长工作面条件下的矿压显现规律,利用理论计算和现场实测数据,对工作面长度变化和矿压显现强度之间规律进行分析,得到了单因素回归分析方程,并且利用实测数据对该方程的准确性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回归方程的误差最大百分比为4.33%,在允许范围内,为该矿井以及相似矿井的矿压强度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内蒙古地区某矿31201超长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FLAC~(3D) 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的研究方法,探讨了31201超长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周期来压步距和工作面倾向不同位置超前支承应力的分布规律,以便指导31201工作面后续开采和邻近工作面的回采,为工作面和回采巷道矿压管理和顶板支护提供技术支持,实现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  相似文献   

3.
牛山煤业3201工作面煤层为较软煤层,工作面斜长较大,顶板运移和采动应力分布有别于短工作面.通过在现场布置测点,进行矿压显现规律的观测.深入分析了超长工作面顶板运移、矿压显现的特征,为采场顶板管理和巷道支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获得神东矿区上湾煤矿12301工作面过上覆采空区及其留设煤柱时矿压显现规律,采用现场实测的方法,对近距离煤层下行开采工作面的矿压显现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过上覆采空区的周期来压平均步距为12 m,支架动载系数平均为1.31;过集中煤柱的周期来压平均步距为8 m,支架动载系数平均为1.42。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下煤层工作面的矿压显现受上覆关键层活动影响。过采空区时,顶板主关键层呈现出"稳定—失稳—稳定"的活动规律;过集中煤柱时,顶板亚关键层和煤柱呈现出"稳定—失稳—稳定"的活动规律。  相似文献   

5.
超长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兴隆庄煤矿4326综放工作面矿压实测数据分析,初步摸清了300m超长综放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为工作面安全生产和支架设计选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煤炭技术》2021,40(3):35-38
城郊煤矿开采逐渐进入深部,主采煤层超过800 m,工作面长度超过300 m,采深和采长的增加使矿压显现程度和围岩应力更加复杂,增加了采场围岩控制的不确定性及难度。为了探究深部超长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运用理论计算、数值模拟、现场实测等方法进行分析,得到基本顶破断规律;围岩应力分布特征及工作面前方应力峰值强度变化特点;液压支架工作阻力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7.
为掌握超长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及发生机理,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观测的研究方法,对河南某矿300 m超长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及发生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面长度增加,采空区应力由“中间大、两端小”的上凸半圆弧形分布逐渐演化为“两端大、中间小”的马鞍形分布;10-103综采工作面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和周期来压步距分别为23.88 m和9.75 m;工作面长度为250 m和300 m时顶板垂直应力和塑性区分布特征基本相似,但应力峰值位置由工作面前方5 m处增加至前方6 m,应力集中系数由1.57增大至1.58。现场观测表明:上部支架工作阻力多接近或超过上限,工作面出现老顶来压;下部支架工作阻力基本维持在上、下限之间,工作面来压较缓和;中部支架工作状态良好,无明显周期来压。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孙疃矿10煤层首采1028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工作面、运输巷及回风巷的矿压观测,分析了首采工作面煤层的矿压显现特征、顶板运移规律、液压支架的性能和对该煤层顶底板的适应性及控制效果,并利用工作面的现场观测数据,对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期间支架载荷特征、工作面顺槽超前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等进行了分析,为后期开采合理地安排回采工序、选择采煤参数、支护方式和顶板管理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特厚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以小庄煤矿40201工作面为背景,采用数值模拟研究了开采工作面顶板破坏特征。通过现场监测分析了工作面沿倾向和走向液压支架工作阻力,同时与经验公式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确定了支架工作阻力。结果表明:40201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在33.6~46m之间波动,周期来压步距平均21.0m,采动影响系数平均1.42|基于经验公式确定的工作面顶板荷载为0.94MPa,小于支架工作支护强度1.28MPa|40201工作面选用的ZF13000/21/40支架满足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10.
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厚煤层储量占全国煤炭储量的40%~46%,厚煤层开采技术水平成为影响中国煤炭工业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以某矿厚煤层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地质及开采条件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矿压实测,从支架工作阻力分布、顶煤及顶板运移特征、回采巷道超前支护段变形等方面分析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为类似地质条件的综放工作面的高产、高效、安全生产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1.
《煤》2019,(1):54-57
结合某矿4210工作面的生产实践,通过现场矿压观测,分析了开采时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结果表明:巷道围岩变形中两帮的变形量比顶底板的变形量大;锚杆(索)能够满足工作面前方的支护要求,起到了较好的支护作用;老顶初次来压步距机头最长,机尾最短,初次来压步距36~47 m,平均43. 11 m;周期来压步距为23. 56~26. 00 m,平均24. 89 m。  相似文献   

12.
覃元华  王文  赵辉 《中州煤炭》2010,(9):9-10,61
以某矿3110三软超长炮采工作面为分析对象,从工作面顶板来压特征、支架工作阻力状况和超前支护工作阻力等方面对该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进行研究,为类似地质条件的三软超长炮采工作面的高产、高效、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条件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路天煤矿1604综放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的监测与分析,掌握了该矿首个280m超长综放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实测结果表明该超长综放工作面的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步距较原180m综放工作面有明显的缩短,周期来压存在不同步现象,支架工作阻力能够满足工作面支撑顶板的要求.研究结果为该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和接续工作面的布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工作面长度的加大在提高开采效率和资源采出率的同时,必将引起上覆岩层破坏及运移规律的改变,需要对超长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进行研究以指导现场实践.以哈拉沟煤矿12上101工作面为背景,采用现场实测方法,对普通工作面与超长工作面下的初次来压、周期来压特征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老顶初次来压期间,超长工作面对应老顶垮落步距、来压期间支架循环末阻力及动载系数均大于普通工作面;周期来压期间,较普通工作面相比,工作面长度的增加使得来压步距将逐渐变小,当顶板来压时会支架循环末阻力、动载系数等一系列参数将逐渐增大,因此对于超长工作面周期来压时,压力强度相对比其它工作面显现明显.该研究为后续类似工作面的开采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16.
特厚煤层超长工作面综放开采引起的矿压显现规律与传统的岩层移动特征有明显的差异。为研究超长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以麻家梁矿14201首采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固支梁和悬臂梁理论、3DEC数值模拟以及现场观测的方法对顶板的破断失稳特征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基本顶的初次来压步距为62.5 m,周期来压步距为25.54 m;数值模拟初次来压步距约为60~70 m,周期来压步距约为25 m,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同时根据现场监测液压支架工作阻力数据,进一步验证了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7.
以28406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对西曲矿厚煤层综采工作面进行了矿压显现实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8406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为35~40m,周期来压步距平均为16m,动载系数相对较小,支架载荷主要分布在3000-5000k N范围内,支架初撑力普遍较低,来压强度并不剧烈,支架能够满足现场支护需求;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峰值位置在15~17m,距煤壁13m范围内松动圈范围急剧增大,最大可达6m,煤壁前方17m范围内应加强支护;该研究为指导西曲矿厚煤层开采提供了实测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8.
《煤炭技术》2017,(1):29-31
为解决不规则工作面的开采难题,以4001工作面为研究对象,运用理论计算、UDEC模拟及工作面的矿压监测等分析了顶板的初次断裂步距特征及矿压显现规律。研究表明:工作面老顶自上而下逐次垮落,因此应当加强工作面上部端头的支护,并且采用大功率综采设备推进速度快,来压范围和时间明显减小,呈现整体来压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为了预防大倾角条件下综放工作面在回采的过程中顶板事故与支架压死等问题的发生,采用数值模拟与矿山压力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1604综放工作面进行矿压显现规律研究,得出了工作面超支承应力的峰值为8.1 MPa,峰值距工作面12.2 m,应力影响工作面前方范围为4.731.8 m,应力集中系数1.81。确定了直接顶与基本顶初次垮落步距的范围,工作面基本顶周期来压步距11.8 m,来压动载系数1.58;来压期间工作面支架最大工作阻力为4 278.8 kN,为额定工作阻力的62.9%,支架有足够的富余量、可靠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黄玉川煤矿6_上煤层矿压显现及上覆岩层运动规律,通过对黄玉川煤矿216_上02综放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矿压显现规律进行长期现场实测,结合理论分析和工作面现场情况,得出了综放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的周期来压、支架受力情况和煤壁片帮等矿压显现规律。并通过巷道变形情况,研究了工作面回风巷矿压规律,为回风巷超前支护强度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了回风巷顶帮变形严重的管控方法,对今后黄玉川煤矿安全生产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