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决云盖山一矿工作面采掘接替紧张问题,以22202工作面运输巷为例,进行了沿空留巷应用研究,提出了切顶卸压沿空留巷分段式支护技术,并进行了现场应用。应用结果表明:采用切顶卸压技术能有效切断沿空留巷顶板,待工作面推进后,沿空留巷顶板沿着切缝线断裂;采用三段式支护巷道,有效控制了沿空留巷围岩变形;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应用后,现场留巷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综放面沿空留巷应用的难题,以常村煤矿S5-11综放工作面沿空留巷为工程背景,分析了综放面沿空留巷覆岩破坏特征,得到了沿空留巷成功应用的关键因素,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充填体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沿空留巷围岩控制关键技术,并对S5-11工作面沿空留巷支护方案进行设计。现场应用表明:巷道两帮最大移近量为430mm,顶底板最大移近量为570mm,充填体变形量为50mm~70mm,巷道断面尺寸基本满足生产要求。该技术方案实现了沿空留巷的成功应用,避免了煤炭资源的浪费,保证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3.
我国煤矿沿空留巷技术研究与应用已超过60 a,形成了充填式沿空留巷和切顶式沿空留巷两大技术类型,但是由于不同矿区煤层生产地质条件复杂多样、留巷巷道所处矿压显现强烈等诸多困难,导致沿空留巷技术推广应用呈现起伏。首先梳理了近年来我国沿空留巷主要技术类型、围岩稳定原理、巷内支护技术、巷旁支护技术、适应性评价与围岩稳定性监测方面取得的成效和关键技术进展,分析了现阶段不同技术的应用适用性。然后,总结了目前沿空留巷技术面临的难题与挑战:对强矿压工作面沿空留巷仍未能形成系统理论;充填沿空留巷围岩与支护体相互机制的理论认识仍然存在缺陷;巷旁支护体充填材料力学及变形特性尚不能适应深部、强矿压工作面沿空留巷;沿空留巷底臌机理及控制技术尚不完善;强动载或冲击地压沿空留巷充填体稳定控制研究尚处于空白。最后,针对现阶段我国沿空留巷技术应用面临的难题和挑战,提出了几项储备型技术:厚煤层综放/一次采全高沿空留巷有控切顶–充填围岩协同控制技术、面向强矿压工作面含外加剂改性高水材料沿空留巷技术;针对沿空留巷数值模拟岩石力学参数智能反演问题,建立了一套沿空留巷数值模拟岩石力学参数智能反演工作流,提出了沿空留巷支护参数智能...  相似文献   

4.
沿空留巷技术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但是沿空留巷的技术在我国尚未发展成熟,巷道支护问题尚未能很好的解决。作者根据多年工作实践以及本矿在应用该技术中面对不同问题所做的工作,提出了对沿空留巷的一些认识,为沿空留巷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沿空留巷技术是我国煤矿开采技术中的一次有利于矿井安全生产和改善矿井技术经济效果的一项重大的护巷技术变革。本文通过沿空留巷巷旁支护机理、国内外发展现状和揉模充填工艺在巷旁支护中成功应用的分析研究,对现阶段沿空留巷技术的应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永杰 《煤》2022,31(1):57-59
文章针对郭庄煤矿3308工作面沿空留巷支护技术尚不成熟的问题,本文运用三维纺织结构设计、端头区围护尾梁改造、沿空留巷挡矸支架设计、一梁两柱设计以及沿空留巷临时支护优化技术对郭庄煤矿3308工作面沿空留巷支护技术进行了设计研究,并通过对郭庄煤矿地质条件分析,分别对3308工作面巷旁支护、待浇筑空间围护以及沿空留巷临时支护进行了设计研究。将支护方案应用于3308工作面支护后发现,支护方案稳定性符合要求,提升了企业经济效益,节省了巷道建设费用约1 400万元。  相似文献   

7.
以镇城底矿28108工作面为研究背景,结合矿井地质条件对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进行研究与应用。该技术采用双向聚能爆破技术使巷道顶板按预定方向预裂,充分利用矿井周期性来压沿空切顶,形成对上覆岩层顶板的支撑,降低了对留巷段的应力,通过采用联合支护技术来加强对上覆岩层顶板的支撑,并采用锚网+36U型钢支架将采空区与留巷区隔断。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在镇城底矿成功应用,提高矿井开采效率,有效解决沿空掘巷顶板难于控制和生产接替紧张的问题,为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在西山煤电的应用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东曲矿19109工作面为工程背景,结合矿井煤层顶底板条件对薄煤层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进行研究与实践,采用双向聚能爆破技术使巷道顶板按预定方向预裂,充分利用矿井周期性来压沿空切顶,降低了对留巷段的应力。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的成功应用,解决了东曲矿沿空掘巷顶板难于控制和生产接替紧张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公乌素煤业公司在021201薄煤层综采工作面成功应用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技术,并对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技术的巷旁支护设计、回采期间巷道变形与矿压进行了分析,证明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技术,不仅能够减少区段煤柱损失、提高技术经济效益,而且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能够满足巷道使用要求及安全生产需要,是一种实用、成熟的开采工艺,对其他煤矿应用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技术,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分析了在煤矿开采过程中沿空留巷技术的应用情况,重点探究在煤矿开采中沿空留巷技术的实际应用方法,通过对沿空留巷技术的应用研究,以期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保障,创造出最大化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薄煤层回采巷道为半煤岩巷,巷道掘进速度慢、出矸多,容易造成薄煤层工作面接替紧张等缺点,采用沿空留巷技术实现一巷两用,可以有效缓解采掘紧张关系,降低巷道掘进率,减少煤柱损失,提高资源利用的有效途径。高水材料沿空留巷充填技术逐步应用的薄煤层矿井生产中,现以北宿煤矿1873工作面高水材料沿空留巷成功案例为基础,分析石灰岩顶板条件下沿空留巷巷道维护特点,研究使用高水材料充填法在石灰岩顶板条件下沿空留巷围岩控制技术,确定了巷旁高水充填参数,提出了石灰岩顶板条件下沿空留巷加强支护技术,并在实践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沿空留巷技术在工作面回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皖北煤电集团祁东煤矿在沿空留巷试验中的支护设计、实践效果以及沿空留巷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和解决方法,使沿空留巷技术在煤矿生产中得到了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资源回收率,缓解采掘接替紧张局面,神角煤矿拟在2209工作面采用无煤柱开采沿空留巷技术。目前,沿空留巷常用的技术主要为高水材料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技术、混凝土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技术和切顶沿空留巷技术。2号煤层为自燃煤层,这就要求所采用的沿空留巷技术必须能很好地隔绝采空区。通过分析3种沿空留巷方法的采空区密闭性能,最终确定2209工作面采用高水材料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特厚煤层分层开采底分层沿空留巷瓦斯超限问题,采用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技术,在白芨沟煤矿0102402工作面进行了特厚煤层分层开采沿空留巷应用,重点研究了巷道副帮小煤柱加固方案、特厚煤层分层开采双柔模墙沿空留巷设计方案。应用结果表明:在厚煤层底分层工作面实施双柔模墙开采技术后,现场留巷巷道顶底板形变量减小,巷道采空区侧顶板维护较好,顶板钢梁形变量小,整体留巷效果好,留巷巷道解决了下区段4个分层回采瓦斯超限问题,提高了煤炭采出率,对厚煤层及特厚煤层分层开采沿空留巷技术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对沿空留巷的研究现状,而后对一些科学家在切顶卸压在沿空留巷中的作用取得的成果进行了说明,并对上覆岩层的分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对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进行了阐述。通过对切顶卸压沿空留巷的作用机理研究,希望对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的发展应用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针对7607工作面用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的施工作业出现的问题,通过对沿空留巷理论的深入研究,在7607工作面采用的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新技术,进行了工作面巷道布置设计、工作沿空留巷施工工艺设计,通过工业试验分析了实施效果。实践表明,运用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技术,提高了煤炭回收率,减少了巷道掘进率,实现了采煤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7.
《煤炭技术》2016,(1):91-93
根据当前沿空留巷技术发展及工程应用现状,从巷内支护方式、巷旁充填材料、充填工艺、充填设备及其经济效益方面,对隆德煤矿应用沿空留巷技术的可行性进行探讨,研究认为隆德煤矿采用沿空留巷技术可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何辉  张弘 《煤》2003,12(6):22-23,43
介绍了晋城古书院矿在91304工作面回风巷应用高水速凝材料进行沿空留巷试验情况,并对沿空留巷的支护技术措施和矿压显现进行了详实叙述,总结了沿空留巷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旗山煤矿94102工作面为深部小湖系普通综采工作面,运输巷采用沿空留巷,选择用水泥、碎煤、矸石、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砌筑墙法技术进行巷旁支护。从留巷设计及留巷砌墙工艺两方面介绍普通综采工作面快速沿空留巷技术的应用,并对矿井深部沿空留巷矿压进行观测分析。经过不断改进留巷工艺技术,取得了较好成果,保证了沿空留巷技术的安全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煤炭回收率、实现采空区遗煤自燃的有效防治,以寺家庄矿15117工作面为工程背景,提出采用巷旁充填沿空留墙技术实现无煤柱开采,基于此,介绍了巷旁充填沿空留墙技术原理,开发了巷旁充填沿空留墙技术,主要包括扩巷加强支护和浇筑墙体支护,提出了巷旁充填沿空留墙工艺,巷旁充填在15117工作面进风巷进行了工程应用,实现了留墙的稳定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