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某变电站110 kV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内部放电故障为例,通过查询保护动作信息、现场检查及试验分析及返厂解体检查,确定了故障点和故障类型,得出刀闸动触头固定转动轴的相间绝缘子质量缺陷是故障发生的主要原因。针对此类故障从设备运输、安装、试验以及运维等方面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防止同类型刀闸气室故障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2.
针对一起35kV海缆电房刀闸支柱绝缘子故障,确定了故障信息,故障线路电气结构及相关技术参数,查找了故障原因并进行了处理,探讨了在特殊地理环境下该电房支柱绝缘子设计和施工上的不合理性,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220 kV支柱绝缘子断裂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分析了英章220 kV变电站母线支柱瓷瓶、母线接地刀闸支柱绝缘子在运行中断裂的原因,发现断裂原因为设计中对风力的影响考虑不够;支柱绝缘子制造缺陷及安装质量不好。更换合格的支柱绝缘子并重新安装调整后未出现断裂现象。  相似文献   

4.
对一起10 kV线路刀闸支柱瓷绝缘子断裂故障原因进行试验分析,发现故障原因是绝缘子胶装工艺不良,导致水分进入胶合剂内部,当环境温度降至零下时,水分结冰膨胀导致胶装界面处局部内应力过大,在瓷柱内部结构突变处应力集中引起绝缘子断裂,并对改进绝缘子胶装工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一起220 kV母线支柱绝缘子内部放电击穿故障,进行了定位和故障原因分析。通过分析SF_6气体分解产物,确定了故障气室;通过绝缘子电气、机械、片析等试验分析,判断本次绝缘子运行中放电故障原因为绝缘子在运输或装配过程中产生应力集中缺陷,在长时间运行电压作用下微弱局部放电逐步累积使绝缘子缺陷扩大,最终导致放电击穿。对GIS设备运维检修工作提出建议,以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6.
识别刀闸状态对于现代电力系统至关重要,传统的刀闸状态识别方法不能很好地解决多刀闸目标干扰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深度学习的刀闸状态识别方法。首先采用空间加权的池化策略来改进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CNNs);其次利用改进CNNs在训练数据库上获得训练模型;然后通过训练模型来检测绝缘子和刀闸的潜在位置,并进一步利用非极大值抑制和直线拟合算法获得精确的绝缘子和刀闸位置;最后利用与绝缘子的连通性和刀闸区域的长宽比来识别多种刀闸的闭合或断开状态。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精确地定位绝缘子和刀闸的位置,显著提高刀闸状态识别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湖北地区500 kV输电线路绝缘子运行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统计近6年来的绝缘子缺陷及绝缘子故障情况,分析了绝缘子缺陷及发生绝缘子故障的原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是及时有效发现GIS局部放电的重要方法,绝缘子空穴型局部放电是适用于特高频检测的GIS局部放电缺陷之一。对一处GIS局部放电异常点进行特高频带电检测和时差法定位,判断该局部放电缺陷为空穴型局部放电,放电位置为隔离刀闸气室。通过解体分析确定了缺陷点,验证了带电检测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并发现空穴型局部放电还可能存在于绝缘子与其他部件的连接处。  相似文献   

9.
《高压电器》2013,(5):95-100
随着复合绝缘子在电网中用量增加,由复合绝缘子故障所引发的输电线路事故也相应增多,为此对运行复合绝缘子的潜在故障开展有效检测对于保障输电网络运行可靠性意义重大。笔者通过在运行复合绝缘子上人工模拟漏电起痕、表面金属颗粒附着、内部碳化通道等常见绝缘子故障,试验研究了紫外成像法、红外成像法和电场法检测方法检测这3类故障的效果,并分析了3种检测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紫外成像法可有效检测引发复合绝缘子放电的故障缺陷;红外成像法可以检测发热故障,但对短时绝缘故障检测效果有限;电场法仅适合检测存在于绝缘子上较严重的短路性故障;潮湿气候条件更有利于绝缘子故障的检测,运行单位应加强雨雾天气或凌晨空气湿度较大气候条件下绝缘子的巡检工作。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起某500 kV变电站剪刀式隔离开关操动瓷绝缘子断裂案例,通过宏观检查、尺寸测量、孔隙性试验等技术手段,发现断裂瓷绝缘子孔隙性试验不合格,且作为分、合闸动作时旋转法兰盘下方起牵引作用连杆拐臂呈高低状分布。针对该问题,分析了瓷绝缘子制造缺陷和法兰盘倾斜对断裂故障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拉拔力和扭力作用于瓷绝缘子最薄弱位置,加之含有制造缺陷,最终导致断裂故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陡河发电厂220 KV变电站刀闸支持绝缘子断裂的原因,并介绍了支持绝缘子超声波探伤技术对及时发现绝缘子局部损伤、防止运行中支持绝缘子突然断裂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石钟山500 kV变电站一起500 kV HGIS盆式绝缘子击穿故障.通过解体发现盆式绝缘子已经炸裂,分析故障跳闸原因是:盆式绝缘子存在制造缺陷,自投运以来,在长期运行电压作用下,内部缺陷不断劣化,最终发生固体贯穿性击穿炸裂,致使永石Ⅰ线接地短路,属于盆式绝缘子产品质量问题.同时,将首次500 kV码HGIS故障处理全过程进行了详尽的描述.根据原因分析结果总结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500 kV陕瀛线复合绝缘子异常发热的原因,采集故障绝缘子样本进行了红外和紫外检测、解剖分析、电镜扫描、X射线能谱分析等试验,结果表明,陕瀛线复合绝缘子异常发热故障是酥朽老化引起;酥朽老化是绝缘子的内部蚀损导致,其直接表现特征为局部发热,红外精确定位是早期发现此类故障的有效办法;酥朽老化的形成过程与复合绝缘子内部缺陷引起的局部放电有关,局放引起发热,伴随环氧树脂化学裂解,玻璃纤维表面蚀损,硝酸根离子产生等特征,导致绝缘子机械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瓷支柱绝缘子振动声学检测方法的原理,并针对在利用振动声学检测支柱绝缘子缺陷时,检测位置的影响进行讨论.利用ANSYS Workbench对瓷支柱绝缘子模型进行瞬态分析,验证了检测位置的不同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通过搭建110 kV瓷支柱绝缘子实验台,对无缺陷绝缘子和存在上、下法兰故障绝缘子进行振动声学检测.实验...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湖南某500kV线路复合绝缘子断裂事故为例,描述了复合绝缘子护套破损、芯棒蚀损的形貌特征,并对造成故障的可能原因进行了分析。结合运行经验及试验论证,认为端部缺陷是导致该复合绝缘子断裂的主要原因,并对复合绝缘子的运行维护等工作阶段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减少复合绝缘子缺陷的故障隐患,研究使用微波反射法对复合绝缘子内部缺陷进行检测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微波在绝缘子内部各层交界面的反射特征来进行缺陷检测。采用波阻抗模型进行计算,从理论上验证了微波检测方法的可行性;采用有限积分法对不同厚度的硅橡胶环氧树脂组合样品进行建模仿真,与实验结果对比,得到了硅橡胶厚度与微波反射信号强度的对应关系,即幅度衰减的周期性变化规律;采用平板样品进行实验,研究了缺陷尺寸与检测精度之间的关系,实验中最小可以检测到平板样品内0.3 mm深、4 mm宽的缺陷;提出使用读数偏移量相对值来判断缺陷的方法,使得本微波检测法可以适用于不同型号的绝缘子。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微波反射法对复合绝缘子缺陷进行检测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起倒闸操作过程中因GIS刀闸质量问题造成的220 k V变电站双母线失压的事故,分析了事故原因,提出了在该刀闸缺陷未处理之前的应急倒闸操作方法,阐述了该刀闸缺陷的处理措施并进行了整改,最后就实际整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给出了改进意见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采用特高频(UHF)法分析了某变电站封闭式组合电器(GIS)典型局放异常信号图谱,初步判断某TV间隔接地刀闸气室下侧盆式绝缘子内部气隙放电,结合超声波、SF_6气体分析等检测方法确定了故障类型,最后采用其他局放检测仪器再次进行检测,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通过检测结果对比,相较于超声波局放检测方法,UHF法具有较高灵敏度,尤其适用于绝缘类缺陷检测,在GIS现场带电检测中具有较高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了消除复合绝缘子内部导通性缺陷引起的绝缘失效故障,提出一种基于电磁感应热成像技术的复合绝缘子内部导通性缺陷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外部电磁激励源在导通性缺陷内生成涡流,涡流产生的焦耳热在材料内部传播,通过处理分析热像仪采集的绝缘子表面动态热图序列,实现绝缘子内部缺陷的检测。建立含导通性缺陷的复合绝缘子热波模型,得到缺陷对应表面的温度分布函数。利用人工设置缺陷的复合绝缘子样品开展检测试验,通过观测原始红外热图序列,分析对应表面下不同结构的电磁扰动和热扩散过程区域的热波信号。基于热波传播机理建立热波信号混叠模型,并利用盲源分离方法实现缺陷热波信号的增强显示。最后,基于导通性缺陷对应表面温度分布方程,得出峰值时间与缺陷深度平方的定量关系,提出缺陷深度的定量检测方法。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电磁感应热成像技术可以检测到5mm厚护套下的高导通性缺陷,该技术在复合绝缘子内部导通性缺陷检测中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对长春北郊一次变66kV刀闸支柱绝缘子闪络过程进行了分析,认为融雪气候状态和运行人员的错误操作是导致刀闸闪络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