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乳中磺胺甲基嘧啶残留酶联免疫测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以BSA为载体合成两种不同摩尔比值(1:13和1:42)磺胺甲基嘧啶抗原,并比较其免疫原性;以OA为载体合成一种包被抗原;用过氧化物酶标以鼠抗免IgG;建立乳中磺胺甲基嘧啶残留酶联免疫测定。抗体亲和常数分别为1.28×107(1:42)和3.21×107(1:13)。ELISA测定磺胺甲基嘧啶工作浓度5~220ng/ml(1.87×10-8~8.2×10-7mol/L),检测限为2.4ng/ml,回收率为88~118%,与磺胺二甲基嘧啶和磺胺噻唑交叉反应率分别为6.0%和0.84%,与碘胺二甲氧嘧啶和磺胺咪无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2.
大花红景天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同时水蒸馏-萃取的方法(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extraction SDE)提取大花红景天挥发油,并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所得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离和鉴定.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234个峰,共鉴定了其中54种成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大花红景天挥发性主要化学成分为2-甲基-2-丁烯醇,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4-甲基苯酚,2,6-二甲氧基苯酚,二丁基邻苯二甲酸盐,2,6,10,14-四甲基-十六烷。  相似文献   

3.
大蒜超临界CO2萃取物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大蒜超临界CO2萃取物进行了GC-MS分析,借助NTST98.L数据库的质谱图数据,参考文献和人工解析对其中的20多种组分进行,定性鉴定,并利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了初步定量。大蒜风味物的GC-MS分析表明:大蒜超临界CO2萃取物中含有许多水蒸汽蒸馏蒜油中没有检测到的风味成分,其中最显蔷的是蒜素色谱分析中脱水衍生的3-乙烯基-l,2-二硫杂-4-环已烯(3.96%)及3-乙烯基-1.2-二硫杂-5-环己烯(17.88%),此外还含有少量的亚油酸及油酸。  相似文献   

4.
荆条油制备、分析及在食用香精配方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方法制备了荆条油,气质联机分析鉴定出50个挥发性成分,主要为β-丁香烯(质量分数34.4%)、香桧烯(质量分数7.0%)、反-β-金合欢烯(质量分数5.4%)、β-甲基紫罗兰酮(质量分数4.1%)、1,8-桉叶油素(质量分数2.3%)等。使用荆条油调配出薄荷香精、留兰香香精、菜莉香精、柠檬香精、甜橙香精、柚子香精等9个食用香精配方,可用于牙膏、口香糖、冷饮饮料等食品的加香。  相似文献   

5.
芒果中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芒果果实中的香气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芒果挥发性香味化合物进行分离和鉴定,确认了其中的68种成分,占总质量分数的96.51%,并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种成分的质量分数,其主要成分为:异松油烯(44.86%),3-蒈烯(7.06%),棕榈酸(6.04%),亚麻酸(3.44%),4-蒈烯(3.14%),柠檬烯(2.44%),α-水芹烯(2.95%)等。  相似文献   

6.
采用超临界萃取法从安徽野生菊科植物艾草中提取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一质谱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试验共分离鉴定出50个成分,主要成分为1,2-苯二羧酸-2-乙基己基酯(17.81%)、1,2,3,4,4a,5,6,8a-八氢-7-甲基-7-亚甲基-1-(1-亚甲基)-(1a,4a,8a)萘(11.13%)、9,12-十八碳二烯酸乙酯(7.13咖等。  相似文献   

7.
结合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和固相微萃取法测定五粮液酿酒用玉米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用GC-MS以大体积进样方式分析,共检出99种组分,其中烃类18种,醛类13种,酮类15种,醇类12种,酸类7种,酯类9种,苯类13种,酚类3种,杂环类9种。含量较高的有2,4-葵二烯醛(1.116%)、苯并噻唑(2.666%)、4-乙烯基愈创木酚(2.231%)、2,3-二氢苯并呋喃(1.982%)等。并对不同品种的玉米香气成分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不同条件煎制制备北京红辣椒油,对其进行感官评价并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研究辣椒油的风味物质组成。结果表明:不同煎制程度显著地影响辣椒油风味,130 ℃油温下煎制10 min的辣椒油(LJY-4)风味最佳。不同煎制程度显著地影响辣椒油所含风味化合物的种类和峰面积比,尤其是酮类、呋喃类、萜烯类及烯醛类等化合物的峰面积比。LJY-4除具有辣椒粉的特征风味化合物外,还富含酮、呋喃等焦甜型风味化合物,其中活性值(OAV)大于20的化合物有9种,分别为2,3-戊二酮、(E,E)-2,4-壬二烯醛、3-甲基丁醛、2-甲基丁醛、2-甲基丙醛、二甲基硫、4-羟基-2,5-二甲基-3(2H)呋喃酮(HDMF)、乙酸和1-辛烯-3-醇,它们为辣椒油贡献了焦甜香、酯香、麦芽香、果香和豆香等,组成了辣椒油独特的风味品质。  相似文献   

9.
浸灰废液酸化至pH4.0-3.5,离析出的蛋白质主要由角蛋白的降解产物构成(占55%-70%),其它组分包括白折部分和解产物(占24.7%-36.8%)和球蛋白的部分降解产物(占4.1%-15.5%),同时也包含小部分的胶原水解物(1.45%-2.4%),离析的白蛋白类物质比胶原水解物的氨基酸浓度高。  相似文献   

10.
赵丽娟  辛广  张捷莉 《食品科学》2005,26(9):391-395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对产自福建地区的橄榄中的橄榄肉和橄榄仁中的挥发油进行提取,测得橄榄肉、橄榄仁挥发油含量分别为0.96%、1.57%;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鉴定,结合计算机质谱图库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分析,鉴定出橄榄肉中有10种化学组分,占总挥发性物质总含量的66.05%;鉴定出橄榄仁中有32种化学组分,占总挥发性物质总含量的88.94%。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橄榄肉中主要含有丁化羟基甲苯(38.09%)、石竹烯(6.82%)等:橄榄仁中主要含有石竹烯(36.25%)、α-石竹烯(8.13%)等。  相似文献   

11.
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四川郫县豆瓣酱的挥发性香成分。对萃取条件如萃取头的选择、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进行了优化,确定了较佳的萃取条件:采用萃取头50/30μm DVB-CAR-PDMS在70℃下吸附45min。通过GC-MS检测,共检测到81种化合物,主要成分有苯甲醛、2-戊基呋喃、3,7-二甲基-1,3,6-辛三烯、四甲基吡嗪、苯甲酸甲酯、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苯甲酸乙酯、苯甲酸、水杨酸甲酯、2-甲基十三烷、4,7-二甲基-1-异丙基-1,2,4a,5,6,8a-六氢化萘、4-甲基-2,6-二叔丁基苯酚等。  相似文献   

12.
采用全自动热脱-气相色谱-质谱法捕集和检测铁观音做青关键工艺节点的环境挥发性成分,应用短时间序列表达挖掘器(short time-series expression miner,STEM)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analysis,PLS-DA)对铁观音做青过程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铁观音做青环境中共鉴定出122种挥发性成分,包括醇类、酯类、烯烃类、烷烃类、醛类、芳香烃类、酮类和其他化合物8大类,其中酯类是做青环境中的主要挥发物;STEM结果表明,检测出的挥发性成分可划分成19种变化趋势,且在2种趋势模型中有显著性富集,其中仲丁醇、乙酸乙酯、异戊醛、异戊醇、正己醇、2-庚醇、己酸甲酯、甲基庚烯酮、异丁酸辛酯等挥发性成分带有特殊香气并随着做青次数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LS-DA结果表明,摇青和晾青两部分可有效区分开,并鉴定出7种共同特征挥发性成分(变异权重参数值>1):(Z)-乙酸-4-己烯-1-酯、反-3-己烯基丁酯、叶醇、3-己烯醛、异戊腈、(3E)-4,8-二甲基壬-1,3,7-三烯、罗勒烯异构体混合物。...  相似文献   

13.
控制热氧化冷榨芝麻油的脂肪酸组成及挥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GC)和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方法分析了控制热氧化前后冷榨芝麻油的脂肪酸组成和挥发性成分的变化情况。通过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评价各风味物质对芝麻油整体香气的贡献,并结合聚类分析确定控制热氧化后冷榨芝麻油中的关键风味物质。结果显示,样品中的脂肪酸主要有7种,包括3种饱和脂肪酸和4种不饱和脂肪酸,热氧化后冷榨芝麻油中的亚油酸及总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显著降低;柠檬烯和罗勒烯等烃类是冷榨芝麻油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其含量占风味物质总量的74.6%;热氧化后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增加了10种,总峰面积是冷榨芝麻油风味物质总峰面积的2.68倍,3-甲基丁醛、癸醛、(E,E)-2,4-壬二烯醛、(E,E)-2,4-癸二烯醛等醛类含量高达67.9%,是热氧化样品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其中亚油酸的氧化产物(E,E)-2,4-癸二烯醛是热氧化冷榨芝麻油中最重要的风味物质。  相似文献   

14.
曹雁平  张东 《食品科学》2011,32(8):190-193
研究不同加工方式下花椒香气的变化。以陕西韩城市产花椒为原料,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焙烤花椒和风干花椒中的挥发性成分。结果从焙烤花椒中共鉴定出48种挥发性成分,其中主要挥发性成分为α-蒎烯(4.14%)、6,6-二甲基-2-亚甲基-双环[3.1.1]庚烷(5.63%)、1-甲基-4-(1-甲乙基)-1,4-环己二烯(3.20%)、1,7,7-三甲基-三环[2.2.1.0(2,6)]庚烷(6.96%)、β-水芹烯(9.47%)、甲酸(8.50%)、3-蒈烯(3.62%)、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3.09%)、4-甲基-1-(1-甲乙基)-3-环己烯-1-醇(5.34%)、α,α,4-三甲基-3-环己烯-1-甲醇(6.12%)、α-异戊酸松油酯(8.91%)、1,2,4α,5,8,8α-六氢-4,7-二甲基-1-(1-甲乙基)-萘(4.32%)、1-甲基-5-亚甲基-8-(1-甲乙基)-1,6-环癸二烯(5.07%);从风干花椒中共鉴定出49种挥发性成分,其中主要挥发性成分为α-蒎烯(3.38%)、6,6-二甲基-2-亚甲基-双环[3.1.1]庚烷(9.38%)、1-甲基-4-(1-甲乙基)-1,4-环己二烯(14.74%)、2-甲基-5-(1-甲乙基)-双环[3.1.0]己-2-醇(3.00%)、1,7,7-三甲基-三环[2.2.1.0(2,6)]庚烷(18.45%)、β-水芹烯(9.80%)、3,7,7-三甲基-双环[4.1.0]庚-3-烯(10.89%)、2,6-二甲基-2,4,6-辛三烯(3.37%)、3-蒈烯(3.11%)、cis-β-松油醇(5.30%)。焙烤花椒和风干花椒的挥发性成分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15.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鲢鱼加工前后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鉴定,探索干燥前后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腌制后1-己醇(3.71%)、3,7-二甲基-1,3,6-辛三烯(3.52%)的含量显著降低;而1-辛烯-3-醇(14.15%)、壬醛(23.15%)显著增加;并且检测到4种新物质:2-十一烷酮、庚烷、3-甲基壬烷、乙酸;干燥过程中己醛(7.26%)和壬醛(4.49%)的含量显著下降,并且检测出大量新物质如乙醇(0.18%)、环戊醇(0.63%)、1-戊烯-3-醇(4.94%)、十五烷(3.22%)、十七烷(4.49%)、乙酸乙酯(0.22%)、3-甲基-1-丁醇丙酸酯(4.28%)等;而庚醛、辛醛在干燥后则未检测出。  相似文献   

16.
以湖南浏阳豆豉为研究对象,比较自然晒制、烘箱烘干和微波烘干3 种不同干燥方式对浏阳豆豉挥发性成分的影响。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电子舌,比较3 种不同干燥方式处理的豆豉样品之间差异。结果表明:三者干燥方式理化指标差异不大,自然晒制、烘箱烘干、微波烘干的挥发性成分分别有31、33 种和22 种,自然晒制豆豉主要挥发性成分包括2,3,5,6-四甲基吡嗪(24.10%)、2-甲基丁酸乙酯(19.91%)、2-甲基丁酸(7.82%)、3-甲基-1-丁醇乙酸酯(7.65%)、2,3,5-三甲基吡嗪(7.53%)。烘箱烘干豆豉以乙酸乙酯(3.27%)、2,3-丁二醇(4.23%)、糠基甲基苯丙胺(4.23%)、2-(2-甲基丙基)-3,5,6-三甲基吡嗪(4.13%)、3-辛酮(4.10%)为主。微波烘干豆豉含3-甲基丁酸(27.96%)、2,3,5,6-四甲基吡嗪(13.28%)、2-甲基丁酸(10.55%)、甲酰肼(10.33%)、2,3,5-三甲基吡嗪(6.28%)比例占优。3 种干燥方式后的豆豉味道也有差异,其中自然晒制、烘箱烘干2 种干燥方式处理后豆豉的味道较接近,它们与微波烘干处理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第2主成分上,即鲜味、苦味和咸味。  相似文献   

17.
李健  宋帅娣  刘宁  陈姝娟 《食品科学》2010,31(18):359-36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黑龙江产万寿菊叶精油,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万寿菊叶精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6、蒸馏时间5h、加热温度1 1 0 ℃,此条件下精油的产率为0.0944%。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法对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共分离出31 个峰,鉴定出其中的29 个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93.55%。主要成分有异松油烯(37.02%)、2- 异丙基-5- 甲基-3- 环己烯-1- 酮(14.08%)、柠檬烯(13.08%)、β- 罗勒烯(8.78%)、石竹烯(4.18%)。  相似文献   

18.
果腔顶空法分析厚皮甜瓜"银帝"的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果腔顶空法结合气-质联用(GC/MS)技术分析了“银帝”厚皮甜瓜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该法共分离出82种化合物,初步定性60种,其中以酯类为主体,主要包括乙酸乙酯、丙酸-2-丁烯酯、羟氨基甲酸乙酯、丁二酸甲酯乙酯和2-甲基丁酸乙酯等。果腔顶空法无需溶剂、简便、快速,减化了传统风味物质测定方法的样品前处理环节, 使所测挥发性风味成分更接近于天然。  相似文献   

19.
贾潇 《中国油脂》2020,45(7):35-41
对比了溶剂辅助蒸发萃取(SAF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对3种坚果油(花生油、核桃油、巴旦木油)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提取效果,并通过芳香提取物稀释分析确定关键风味成分。结果表明:采用HS-SPME可以从3种坚果油中分别分离并检出21、26和25种挥发性成分;采用SAFE可以分别分离并检出27、40和40种挥发性成分。根据香气稀释因子,花生油的关键风味成分包括苯甲醛、2-苯乙醛、2-甲基吡嗪、2,5-二甲基吡嗪、2-乙基-5-甲基吡嗪、3-乙基-2,5-二甲基吡嗪、2-乙基吡嗪和2-戊基呋喃,核桃油的关键风味成分包括反,反-2,4-庚二烯醛、苯甲醛、癸酸、辛酸、壬酸、2-乙基-5-甲基吡嗪和2-戊基呋喃,巴旦木油的关键风味成分以壬醛、己酸、辛酸和4-烯丙基苯甲醚为主。  相似文献   

20.
刺山柑果柄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挥发油测定器从新疆野生刺山柑果柄中提取挥发油,用GC-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共分离出44个峰,确定了其中35种化合物,所鉴定化合物的含量占全油的76.69%,主要化学成分为棕榈酸(44.80%);亚油酸(7.53%);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3.29%);肉豆蔻酸(1.40%);邻苯二甲丁基十一烷基酯(1.36%);1-氨基-1-正-氯苯-2-(2-对二萘基)乙烯(1.33%);月桂酸(1.27%);十五酸(1.22%);[(2-氟苯)甲基]-1H-嘌呤-6-胺(1.05%);2-(5-氯-2-甲氧基苯基)吡咯(0.99%);[R-[R*,R*-(E)]]-3,7,11,15-四甲基-2-十六烷-1-醇(0.99%);7,3',4'-三甲氧基栎精(0.83%),以上12种化合物占总挥发油的66.06%。结论:刺山柑果柄挥发油富含多种具有活性的化学成分,可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等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