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城镇化进程伴随着城镇建设用地紧张与乡村建设用地不集约并存的矛盾,优化乡村空间布局、提高用地集约度是大势所趋,但实际操作如"合村并居"等产生了一些问题.针对以上困境,文章引入"不确定性(uncertainty)"和"弹性(flexible)"规划思想,建立了运用于村庄居民点布局优化的弹性规划方法,从沟通式规划、空间弹性、时间弹性等维度制定了规划策略.并尝试将该方法运用于山东省D镇的乡村振兴规划实践,制定了符合当地实际的村庄布局与整治规划弹性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选择山地型旅游特色乡村这一特定对象研究其用地整治规划方法,旨在得出具有可操作性和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首先提炼了山地型旅游特色乡村的特征及其现状用地问题,在此基础上,总结其用地整治规划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以及规划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明确村庄建设用地规模、建设强度和解决宅基地及土地使用权属流转问题。再从村域和村庄两个层面,提出山地型旅游特色乡村用地整治规划的难点:一是在村域层面,要以维护大地肌理和历史文脉为前提,统筹优化村域建设用地格局,重点通过凋敝村整治实现村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的效果;二是在村庄层面,从政策和技术两方面着手,通过村庄混合用地引导村庄用地整治规划,实现乡村土地的复合利用,并为村庄用地权属的确定提供规划量化指标,是引导村庄用地功能兼容和动态有机更新的方法尝试。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城乡规划转型的发展背景,解析了绍兴市柯桥区村庄规划与建设的发展历程,提出村庄规划建设中存在用地矛盾突出、落地性不强、建设不可持续等主要问题。柯桥区棠棣村利用农房改造示范村建设的契机,规划从农房改造、环境整治、乡村产业等方面来统筹村庄的建设与发展,并通过空心村梳理、产业用地挖掘等手段,探索新常态下村庄规划由粗放式建房主导的"增量规划"向精细化旧村更新的"存量规划"转型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笔者参与九龙镇规划实践经验,就九龙镇规划建设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九龙镇规划设计目标及重点,主要从村庄布点规划、村庄住宅用地专项规划、配套设施规划、道路系统规划以及村庄建设风貌规划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推进广州现代化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乡村振兴与建设用地控制的关系,研究了村庄建设用地管控的相关依据,分析了福建省村庄人口预测及建设用地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户籍人口"控用地、以"常住人口"配设施的规划方法,提出了慎重对待村庄归并、各层次规划协调等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6.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深入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也对村庄规划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做好村庄规划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河北省邢台市东盟台村村庄规划为例,梳理村庄无序建设用地混杂、产业单一动力不足、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不完善、景观与绿化用地不足且不成系统、宅基地布局不合理等村庄现状问题,并针对现状问题提出相应的规划举措,以期为同类型村庄规划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兰考县徐场村现状的调研分析,对该村发展规划的方案进行了探讨,从产业规划和村庄发展建设的各个方面提出了规划的最优方案,为村庄建设的具体实施提供基础。同时,针对新农村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通过对规划方案的详细分析,总结出在新农村规划设计中,应把产业规划发展与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把重点放在村庄产业结构布局、创新村庄特色产业、生态观光农业和乡村面貌的改善上。  相似文献   

8.
根据垣曲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情况,从实地调研垣曲县县域乡村发展现状出发,总结规划思路,制定乡村发展目标,落实乡村产业布局,对乡村用地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村庄风貌整治等方面提出建设指引。  相似文献   

9.
从"反规划"概念的提出到《"反规划"途径》一书出版,"反规划"理论的渐渐成熟对主流规划思想和方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尝试通过价值观、认识论到方法论的分析途径对"反规划"理论及其影响做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分析,认为"反规划"理论是建立在生态核心价值观和对城市系统消极认识论基础上的,在规划程序上以变城市建设用地规划方法论为不建设用地规划方法论、在规划实体上建立景观安全格局途径的规划理论。"反规划"理论的重要贡献主要在于其对颠覆主流规划思维的尝试,使得城市生态议题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反思。  相似文献   

10.
张强  陈宏伟 《城乡建设》2021,(11):66-69
城阳区位于青岛市郊,距离市中心约15公里,2019年常住人口85万,GDP1122亿元,一二三产比例1.5:49.6:48.9.规划包含城乡边缘及乡村地区共53个村庄,户籍人口规模为6.9万人,建设用地总规模16.8平方公里. 一、村庄布局规划需重点协调"效益"和"权益"两大维度 (一)村庄布局的 "效益"维度 1.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益" 村庄建设用地粗放利用现象突出.从全国层面来看, 2018年人均城镇工矿建设用地面积为146平方米,而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达317平方米,远超前者,也超过国家相关标准.城阳区人均村庄建设用地也达到223平方米/人,部分村庄甚至超过400平方米/人.面向高质量发展要求,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是规划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引言从2005年"新农村建设"议题开启到2013年"美丽乡村"奋斗目标确立,再到2017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村建设思想随着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不断更迭完善,中央对农村发展的落脚点逐步转变。2019年6月,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提出乡村地区规划以村庄规划为指导,明确村庄规划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路径之一,在统筹产业发展空间方面提出细化要求,强调合理保障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用地。2021年2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明确"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应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随即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标志着我国农村发展开启新征程,  相似文献   

12.
苏南小城镇建设中“反规划”理论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达  李清宇 《小城镇建设》2010,(1):61-64,85
"反规划"理论是相对于传统城市规划而言的一种新的规划设计手法,即城市规划与设计在自然生态评价的基础上,从非建设用地入手。文章以常州市武进区嘉泽镇为例介绍了"反规划"理论是如何在苏南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实践中加以应用的。  相似文献   

13.
“反规划”是规划与设计的一种新的工作方法,即首先从规划和设计非建设用地入手。而非传统的建设用地规划。对于新农村的规划设计而言.应极力保持农村原有的田园风光、植被原貌.在细节设计上最大限度地保留和利用农村的现有资源.使村落掩映在田园式的风光中.二者有机地合为一体。  相似文献   

14.
《规划师》2017,(6)
村庄规划用地标准在城乡统筹、保障民生、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及农村土地政策改革等背景下应运而生,是乡村规划建设发展的重要基础。《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的先行先试为乡村规划用地标准提供了良好的编制基础和经验建议,从实践反馈看,乡村规划用地标准必须应对乡村发展及市场环境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国家标准与地方性法规、导则协同构建,加强对非建设用地、混合用地的研究与管控,加强对"人地关系对应"的研究,引入政策要素增加乡村规划用地分类标准适用性,推动规划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5.
通过近年来的东石镇、内坑镇、安海镇和金井镇10多个村庄规划项目的实践积累,发现村庄建设与村庄经济水平具有一定的联系。基此横向对比了多个镇区村庄的现状、规划意向、最终报批的用地成果,深度分析村庄经济对村庄现状用地和村庄规划编制的影响程度,认为:经济发达村庄对用地的需求更高,对调整的接纳弹性度更大,村庄规划的根本问题在于城乡二元化以及乡村土地制度本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乡村收缩成为必然趋势,部分地区相继开展了以“合村并居”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为核心内容的村庄布局规划,对乡村空间优化实践发挥了积极的探索作用,但也存在很大争议,比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缺口较大,推广困难;与非农就业结合不充分,“二次空心化”风险较高;农村居民点改造范围过大、速度过快,造成乡土文化丧失、农民的实际需求考虑不周等。本文以青岛市为例,通过乡村收缩特征研究及传统村庄布局规划困境分析,从乡村“精明收缩”的视角开展村庄布局规划研究,提出“精明的乡村生活圈”“明智的建设用地减量”“精准的村庄类型划分”和“精细的规划传导”等村庄布局规划编制技术路径,促使村庄布局规划更好地发挥乡村空间治理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背景下,空间规划需要面临权属与用途、保护与发展、公平与效益、规模与布局等挑战。村庄规划作为重要的依据之一,在现状认知、用地布局、用途管控、支撑体系、实施引导等环节都需要做好衔接。文章基于南京市溧水区东屏街道长乐、丽山、白鹿村庄规划的实践探索,围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布多少、布哪里、如何管”三个核心问题,提出基于利益平衡的总量测算、多因素评价优化空间布局、符合乡村特征的管控指标等村庄规划响应策略,探索面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村庄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各地积极开展村庄规划、镇规划及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2014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开展县域乡村建设规划试点工作,增城是全国七个试点之一。本研究在剖析当前乡村规划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应定位在总体规划的层次,作为县域城市总体规划的专章,是法定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的重要补充,应当发挥"加强城乡规划衔接、提高村庄规划效能"的作用,并明确了规划的重点难点和"体系搭建、三生共融、人地挂钩、制度建设"的技术方法,以及"发展规模、村镇体系、村庄布点、产业发展、用地布局、设施统筹、风貌整治、规划实施"等重点内容,着力构筑城乡"三生共融"的崭新格局。文章结合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县域乡村建设规划,阐述了其"县域城乡发展体系+美丽乡村群建设规划"的具体做法,以期对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规划保障。  相似文献   

19.
农村地区是城市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促进农村发展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环节。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北京城市建设存在重城市轻乡村的现象,特别是在规划编制上仍存在城乡统筹不足的情况,目前北京郊区仍存在一些村庄没有编制规划或编制了规划没有得到审批,导致乡村建设用地难以合法利用和有效使用,私搭乱建时有发生。农村发展需要规划引导、制度保障,本文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经历,深入剖析北京市村庄规划的发展历程,详细统计北京市村庄规划的现状编制情况,针对北京市村庄规划编制及建设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高邮市镇村布局规划为例,探索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编制的思路和方法的转变,重点关注四个方面:一是强化分类管理的思维。规划应以促进村庄发展、恢复农村活力为导向,对所有自然村庄现状进行分类管理;二是倡导"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编制方法。县(市)域层面应通过深入细致的现状调查分析和多种规划的统筹协调,提出刚性和弹性相结合的分类技术标准,镇、村层面强调在技术标准指引之下由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互动协商,最终形成方案;三是建立"设施有限配置、服务全面覆盖"的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在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全面覆盖乡村地区的同时,又强调服务设施的限量和差别化的配套建设,在城镇化进程中引导乡村建设提高集约化水平;四是强调村庄建设用地使用的动态管理,弱化人口规模控制。结合土地利用规划,根据村庄建设用地的现状制定相应的农村建房分类管理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