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了用常压碱浸法从某APT厂除钼渣中回收钨、钼、铜,考察了氢氧化钠用量、浸出温度、反应时间、液固体积质量比对钨、钼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氢氧化钠用量为理论量、反应时间为60min、浸出温度为80℃、液固体积质量比为3∶1条件下,钨、钼浸出率分别为98.2%和98.3%,而铜以CuS形式留在渣中。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用氢氧化钠从钼精矿中浸出钼,考察了温度、时间、钼精矿粒度、搅拌速度、氢氧化钠用量(氢氧化钠与钼精矿质量比)和液固体积质量比对钼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确定了较优工艺参数:浸出温度85℃,浸出时间90min,钼精矿粒度小于0.1mm,搅拌速度450r/min,氢氧化钠与钼精矿质量比1.2∶1,液固体积质量比4∶1。较优条件下,钼平均浸出率为99.11%。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用硫化钠-氢氧化钠复合浸出剂从钒钼铅矿中浸出并分离钒、钼.试验结果表明,钒钼铅矿用碱浸出后,钼、钒进入溶液,而Pb、Ag等留在渣中.最佳浸出条件为:硫化钠用量为理论量的1.1倍,液固体积质量比4∶1,OH浓度约1.5 mol/L,反应温度95~100℃,反应时间3h;浸出液用镁盐除硅后再用氯化铵沉淀钒,钒沉淀率大于95%;用盐酸与氯化钙沉淀钼,钼沉淀率大于99%.  相似文献   

4.
利用磷灰石、钼酸钙和钨酸钙等含钙矿物与盐酸反应的差异性规律,首先在温和的盐酸浸出条件下预处理高磷高钼复杂白钨矿,即反应温度为50 ℃,盐酸浓度2.5 mol/L,反应时间2 h,液固比(指液体体积与固体质量之比,单位为L/kg,下同)5:1的条件下实现杂质磷的高效选择性浸出,磷的浸出率达到99%以上,同时实现钨钼的初步分离,钼浸出率为44.76%,钨浸出率仅为1.84%。然后,再利用钨酸和钼酸在盐酸体系中溶解度的性质差异,进一步提高盐酸浓度和反应温度强化浸出,在盐酸浓度4 mol/L,反应温度80 ℃,反应时间2 h,液固比5:1的条件下,钼的浸出率达到95%,而钨以钨酸的形式留在固相,此步骤的钨浸出率只有1.55%,实现了钼的深度分离和钨矿的转型。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以索尔库都克铜钼矿为原料,采用焙烧—碱浸—净化—酸沉工艺制备钼酸铵。试验结果表明:钼精矿在630~650℃下焙烧4h,然后用碳酸钠溶液浸出,在碳酸钠用量50g、温度80℃、液固体积质量比3/1、浸出时间90min条件下,钼浸出率达96.75%;浸出液经净化、酸沉获得钼酸铵,整个过程中,钼损失率仅1.47%,回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从重油加氢脱硫废催化剂中回收钼和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干馏脱油、焙烧脱碳、加压浸出、铵盐沉钒工艺从重油加氢脱硫废催化剂中回收钼和钒,研究结果表明,在氧分压300kPa、温度150℃、时间2h、液固比5:1、NaOH/Mo+V=1.3时,钼的浸出率可达96%以上,钒的浸出率可达95%以上。NH4C1浓度为80g/L时,溶液中钒的沉淀率较高,钼沉淀率相对较低。本工艺具有钼、钒回收率高,产品质量好,对环境友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孙鹏 《湿法冶金》2013,(1):16-19
研究了采用加压氧化法碱浸辉钼矿精矿,考察了几种因素对钼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NaOH过量系数为1.12,液固体积质量比为7∶1,温度为150℃,预充0.5MPa氧气,氧分压0.5MPa、总压保持0.9~1.2MPa,保温保压反应5h,搅拌速度550r/min条件下,钼浸出率高达98.58%。  相似文献   

8.
某钼、钨氧化矿经高压浸出后,浸出渣洗水中Mo、WO3质量浓度分别为5.74g/L、1.76g/L,研究了用离子交换法从该洗水中回收钼、钨。试验结果表明:洗水pH为4~5时,D314树脂可同时吸附钼、钨;控制流速为2BV/h,处理量为25BV时,钼、钨吸附率分别为99.62%和99.46%;用2.5BV的2mol/L氨水溶液解吸,解吸液酸沉钼、钨,得到钼质量分数为50.88%、钨质量分数为9.88%的氧化钼钨产品。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从低品位难选钼矿石中回收钼.试验结果表明:对于钼品位为0.093%的矿石用硫酸浸出,添加锰银矿作氧化剂,在温度95℃、浸出时间4h、液固体积质量比3∶1、矿石细度-200目占71%、硫酸浓度8mol/L、锰银矿用量0.064条件下,钼浸出率达93%,同时得到副产品MnSO4;浸出液用20%三辛胺三癸胺混合物-10%十三醇-煤油溶液经4级逆流萃取,然后用3 mol/L NH4OH溶液3级逆流反萃取,反萃取液蒸发后获得较纯的仲钼酸铵溶液.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氧化焙烧脱硫、除碳—碳酸钠溶液浸出钼—浸钼渣氰化提金新工艺处理某金钼混合精矿。结果表明,在下述最佳试验条件下:粗精矿于600℃氧化焙烧1.5h、钼焙砂加入矿重40%的碳酸钠后按液固比3~4在80~90℃浸出1.0~1.5h,钼浸出率为91%,浸钼渣金的氰化浸出率大于95%。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一种从彩钼铅粗精矿碱性浸出液中回收钼的新工艺。该工艺涉及镁盐除硅、N235萃取钼、氨水溶液反萃取钼、盐酸沉淀钼等工序。试验结果表明:在溶液中ρ(Mo)=9.2g/L、ρ(SiO2)=1.01g/L,除硅温度75℃,pH=8.5,反应1h,氯化镁加入量为理论量4倍条件下,除硅率达87.31%;以15%N235-10%仲辛醇-75%煤油溶液作为萃取剂、在Va∶Vo=2.5∶1、pH为1.7~2.0条件下,混合萃取3min,钼的3级逆流萃取率为99.55%;经反萃取和沉淀钼,最终获得钼质量分数64%以上的氧化钼产品。该工艺钼回收率高,除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某低品位铅钼粗精矿中(含钼4.39%)钼主要以钼酸铅矿物形式存在,采用硫化钠浸出工艺提取氧化钼。在粒度-74μm占83%、硫化钠用量为理论量的2.5倍、液固比3∶1、浸出温度90~95℃、浸出时间1 h的条件下,钼浸出率85%,铅以硫化铅形式进入浸出渣,实现了钼酸铅矿中钼铅的分离。  相似文献   

13.
采用焙烧-氨浸工艺从钼精矿中提取钼,主要考察焙烧对氨浸过程中Mo浸出率的影响,确定最佳的焙烧条件.并对氨浸前焙砂预处理的技术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625℃,焙烧时间60 min时,Mo、Re、S焙烧挥发率分别为6.64%、37.51% 和99.17%,此焙砂直接氨浸,M o浸出率为94.88%.预处理...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氢氧化钠浸出碳酸铅物料回收铅,试验考察了氢氧化钠浓度、反应温度、时间、液固比对碱浸的影响,确定碱浸的最佳工艺条件:NaOH浓度6 mol/L,液固比10∶1,温度90℃,浸出时间3h。在此条件下,铅的浸出率可达92.77%。  相似文献   

15.
盐酸浸出氧化铝赤泥回收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拜耳法赤泥盐酸浸出镓的过程。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浸出温度、时间、液固比和酸度对镓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浸出条件下:8mol/L盐酸、液固比4.0、109℃浸出5h,镓浸出率达到95.4%。用50%TBP+50%煤油一次萃取,镓萃取率达到98%。用0.5%食盐水反萃,镓反萃率为96.8%。反萃液用0.5mol/L NaOH溶液中和、过滤、烘干后,固体中镓的质量百分数为4.32%,从赤泥中富集了136倍。镓的总回收率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16.
高碱性氧化锌矿氨性浸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NH3—NH4C1体系浸出某高碱性氧化锌矿,考察了氨浓度、液固比、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锌浸出率的影响,并分析了相应的浸出过程,得到的最佳实验条件为:NH3:NH4Cl摩尔浓度比为1∶1、氨浓度5 mol/L、液固比为3∶1、浸出时间为2 h、浸出温度40℃,此时锌浸出率为89.3%。  相似文献   

17.
以细菌氧化提金废渣为原料,对其中所含的砷进行回收。分别考察了碱用量、浸出温度、液固比和浸出时间对砷浸出率的影响及溶液初始pH、钙砷摩尔比和沉淀时间对砷沉淀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条件试验确定了浸砷的较优条件为:氢氧化钠浓度240g/L,反应温度60℃,液固比4∶1,搅拌浸出2h。在最优条件下砷浸出率达到85%。从浸出液中沉砷的较优条件为:溶液初始pH=12.0,钙砷摩尔比2∶1,沉淀时间30min。在优化条件下砷沉淀率达到97%以上。  相似文献   

18.
复杂硅酸盐含钪精矿钪浸出助浸剂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复杂硅酸盐含钪矿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钪物相的测定等的研究。研究是在复杂硅酸盐类矿物选钪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复杂硅酸盐含钪精矿浸出助浸剂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研究找到了合适的浸出液和适当的助浸剂,对有用离子进行浸出富集,对有害的离子使其保留在浸渣中。试样的钪以类质同象分布于多种复杂硅酸盐矿物中,研究采用盐酸添加浸出助浸剂来解离硅酸盐类矿物,把钪元素浸出在盐酸溶液之中。浸出助浸剂是影响钪浸出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盐酸作为浸出试剂基础上,本研究对助浸剂种类、用量、液固比、浸出时间、盐酸浓度、浸出温度及入浸物料粒度等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1)本试样的成分复杂,含众多杂质离子,包含对浸出有很大影响的的活泼金属离子,和对后续萃取有很大影响的钙、镁离子等杂质离子。(2)盐酸加二号助浸剂时钪的浸出效果最佳,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入浸物料粒度为-0.05 mm,液相中HCl质量分数为15.2%,液固比5:1,添加二号助剂量为4%,温度为90℃,连续搅拌浸出时间为12 h,钪的浸出率达88.33%。  相似文献   

19.
石煤提钒碱浸过程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石煤空白焙烧料NaOH溶液浸出过程中液固比、NaOH溶液初始浓度、反应搅拌速率、矿石粒径、温度对浸出速率的影响,确定了石煤提钒碱浸过程动力学方程式,计算了反应的表观活化能.结果表明:液固比、反应搅拌速率对浸出速率的影响不大,NaOH溶液初始浓度、矿石粒径、浸出温度对浸出速率的影响显著;V2O5的浸出动力学适用于收缩未反应芯模型,浸出反应服从化学反应控制过程;根据Arrhenius公式,使用曲线拟合法,近似求得该反应表观活化能约为58.5 kJ·mol-1,进一步表明该反应属于化学反应控制.  相似文献   

20.
异极矿的氨法浸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氨-硫酸铵体系浸出某异极矿型硅酸锌矿,考察了浸出剂浓度、NH3和(NH4)2SO4摩尔浓度比、液固比、时间、温度和搅拌速率等因素对异极矿中锌浸出率的影响,并分析了相应的浸出机理,得到的最佳实验条件为:总氨浓度8.5mol/L,NH3和(NH4)2SO4摩尔浓度比2:1,液固比20,反应温度45℃,搅拌速率250r/min,浸出时间1h。在最佳条件下。锌浸出率达93.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