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铜冶炼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氯20~40 g/L的高氯废水,采用氧化亚铜两段脱氯工艺,考察了氧化亚铜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和二次氧化亚铜用量等对高氯废水脱氯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亚铜用量为n(Cu)/n(Cl)=1.3(n为物质的量),搅拌速度60 r/min,在70℃下反应2.0 h,二段氧化亚铜用量为n(Cu)/n(Cl)=1.2,一次高氯废水脱氯率为92.31%,二次高氯废水脱氯率为88.91%,最终废水含氯250 mg/L以下,脱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湿法炼锌过程中,常采用铁粉置换法去除含铜砷酸性溶液中的铜、砷,但该方法要求溶液中nCu∶nAs≥3∶1才能保证As的彻底沉降。正常生产的含铜砷酸性溶液中nCu∶nAs≤3∶1,As沉降不彻底,容易产生砷化氢有毒有害气体。某冶炼企业在锌冶炼过程中产出含铜55%~60%的副产品铜渣,提出在铁粉置换工序中加入铜渣,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原料为该企业含铜砷酸性溶液前提下,当铁粉过量系数1.5倍时,不加入铜渣,铜砷去除率仅57.14%、26.73%;加入2 g/L铜渣,则铜砷去除率可达92.35%、89.85%;在较佳工艺参数反应时间1 h、温度80℃左右、铜渣添加量2 g/L、铁粉过量系数1.5倍条件下,除铜、砷率均可达到90%以上。该方法可减少铁粉消耗量、降低生产成本,为锌冶炼企业处理含铜砷酸性溶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从铜含量为0.77%~1.32%之间的铜渣中回收金属,回收金属主要为铜;然而一些渣也含有0.4%左右的钼,有可能将熔融的铜渣变为一种新原料来开发新工艺,得到新产品。从这点来讲,使用焙烧-浸出工艺处理铜渣是为了回收渣中的钼,用氧化焙烧法将氧化铁转化为不溶性赤铁矿,而铜和钼转化为可溶态溶于酸溶液。因为钼与氧化铁类晶石相结合,在浸出过程中它的还原会受四氧化三铁成分影响,使用硫酸进行渣浸出,钼的回收率超过80%。因此,使用两段工艺,即氧化焙烧后酸浸对钼进行回收,得到的结果表明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系统总结了近年来铜渣综合利用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包括铜渣中有价金属单独提取、有价组元协同还原高值化转化、铜渣协同处置制备建筑材料以及铜渣在环保治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梳理出铜渣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目前,铜渣缓冷浮选贫化后,渣铜残留量可降至0.23%~0.26%,但选矿尾渣难以利用;传统火法贫化后渣中铜残留量仍在0.6%~1%以上,大量的铜仍未得到有效回收利用,需再次贫化;利用熔融铜渣适度涡流贫化—熔融原位还原制备含铜抗菌不锈钢/耐磨铸铁,联产水泥熟料,渣中铜残留量可降至0.27%左右,不仅实现了铜渣的无渣化资源化高值利用,同时有效利用了铜渣的余热,铜、铁、铅、锌的回收率分别为98%、95%、90%、95%,是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铜渣大规模高值化资源化综合利用新技术。  相似文献   

5.
从碲化亚铜渣中回收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铜阳极泥酸浸预处理过程中,碲通常以碲化亚铜渣的形式开路,采用硫酸化焙烧—水浸—碱浸—氧化—酸溶—还原工艺处理碲化亚铜渣。结果表明,水浸脱铜率约为90%,碲总回收率为91%~93%,而金、银、铂和钯等在渣中被进一步富集。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足尾冶炼株式会社于1987年4月将古河机械金属株式会社的技术照搬独立出来后,趁废除专门运输矿石的足尾铁路线的机会于1988年2月中止从进口矿石生产粗铜和硫酸。在谋求品种转换的同时,以废杂铜、铜渣和工业废弃物淤泥为原料改产黑铜。一般将含铜70~80%不能炼成粗铜的物料称为黑铜。足尾冶炼厂生产黑铜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采用酸浸法处理转炉铜渣制备硫酸铜,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技术条件为:常压条件下,氧化剂为氧气,浸出温度为(70~75)℃,初始硫酸浓度165 g/L,浸出时间为(4~4.5) h之间,浸出液固比为L:S=3:1,磨矿粒度为-45μm,氧气的流量为0.15 Nm3/h。在此工艺条件下,转炉铜渣中铜的浸出率为97.77%。  相似文献   

8.
使用小型交直流矿热电炉对富氧侧吹熔炼工艺产出的水淬铜渣进行贫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下负直流电贫化60min后渣含铜从0.73%降至0.28%,铜回收率约65%,比交流电提高约10个百分点。在1 160~1 350℃时熔渣温度对铜回收率影响不明显。黄铁矿精矿添加量为渣重10%时,渣含铜可降至0.24%,铜回收率约70%。渣含铜随冰铜品位的增高稍有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以某厂湿法炼锌浸出渣浮选所得的银精矿为原料,用硫脲对其进行络合浸出,并用锌粉分步还原回收浸出液中的银和铜。结果表明,银浸出率保持在90%左右,锌粉分步还原可得到含银80%左右的银绵和含铜60%左右的铜渣。银绵经火法处理得粗银锭,再经电解可得精银,二次还原后液可直接返回浸出流程,可使硫脲得到循环利用。经生产中试,该工艺可应用于工业生产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高硬度铜渣综合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某种高硬度铜渣的性质,分析了用颚式破碎机和惯性圆锥破碎机两段开路将铜渣破碎到90%以上-8mm的方法,研究和解决了破碎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简介了一段回收铜和铁的新选矿流程。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铜阳极泥预处理碲化亚铜渣沉淀工艺优化和改进方法。探索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碲化亚铜渣还原—铜粉置换"新工艺,碲沉淀率由90%提高至98%以上,铜粉用量由理论量2倍降至1.35倍。应用实践证明,该工艺综合经济效益显著,可实现溶液中碲的高效回收。  相似文献   

12.
采用"浸出—置换—造液—二次置换"工艺处理铜镉渣,在既定生产参数下,可以获得含镉80%以上、含锌5%以下的海绵镉。产出铜渣含铜50%左右、含镉低于2%,可作为炼铜原料外卖,但锌粉耗量大,约为每吨海绵镉1 000kg。为了降低锌粉消耗,将工艺优化为"浸出—置换—压饼—溢流浆料造液—二次置换—压饼",整个生产运行稳定。产出镉饼含镉大于70%,质量达到海绵镉火法熔炼的要求,锌粉消耗量690~730kg/t,镉回收率98%以上。  相似文献   

13.
研究以贫化铜渣为对象,首先对贫化铜渣熔融还原进行理论分析,并进行试验考察炉渣碱度、碳氧比、冶炼时间和冶炼温度四个因素对铜渣中铁元素回收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贫化铜渣熔融还原提铁合理的试验参数为:铜渣碱度0.3~0.5,碳氧比为1.15~12,冶炼温度为1 500~1 550℃,冶炼时间为40~45 min;(2)在合理试验参数下,铁元素回收率在90%以上,铜元素全部进入金属相;(3)试验获得了铁含量88%~90%,铜含量4.2%~4.6%的含铜铁,可望用于耐候钢等舍铜钢种的冶炼。尾渣中SiO2含量高达50%以上,可使用制备矿物棉等高附加值产品,从而实现铜渣资源的全部高附加值利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铜渣特性、冷却方式,指出冷却速率对铜的选出影响至关重要,应控制在1~3℃/min。磨浮结合的选矿法是目前主要采用的铜渣贫化工艺,可将尾矿中铜含量控制在0.3%~0.5%。贫化铜渣的处理,有效分离铁、硅、锌是难点,采用转底炉直接还原结合磨选工艺,可以得到TFe含量65%以上,MFe含量53%以上的磁性矿粉,铁回收率接近90%。磁性矿粉可冷固结成型用做高炉、转炉或电炉原料,尾渣用于建材行业。建议国家出台政策支持指引,以钢铁企业为主导,积极推进铜渣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铜渣特性、冷却方式,指出冷却速率对铜的选出影响至关重要,应控制在1~3℃/min。磨浮结合的选矿法是目前主要采用的铜渣贫化工艺,可将尾矿中铜含量控制在0.3%~0.5%。贫化铜渣的处理,有效分离铁、硅、锌是难点,采用转底炉直接还原结合磨选工艺,可以得到TFe含量65%以上,MFe含量53%以上的磁性矿粉,铁回收率接近90%。磁性矿粉可冷固结成型用做高炉、转炉或电炉原料,尾渣用于建材行业。建议国家出台政策支持指引,以钢铁企业为主导,积极推进铜渣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6.
湿法炼锌多金属铜渣的综合利用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湿法炼锌多金属铜渣的综合利用工艺条件,按液固比3∶1,采用三段逆流浸出,在80℃浸出4h后,锌、镉、铟、锗的浸出率可以达到95%以上,98%以上的铜富集到高铜渣中,采用萃取—反萃—电积工艺回收其中的铜,锌粉置换回收镉,其它稀散金属富集后统一进行回收,主金属总回收率达到了90%以上,稀散金属回收率达到75%以上。  相似文献   

17.
铜渣中铁含量在30%~45%,高于工业可采铁矿石品位,但铜渣中的铁主要以橄榄石形式赋存,提取回收难度大。以铜渣为原料,生物质碳为还原剂,采用微波还原—磁选工艺回收铜渣中铁资源。研究表明:铜渣生物质复合球团的最佳还原工艺为:还原温度1 473 K、还原时间90 min、CaO添加量为铜渣质量的15%,磁选后铁精矿中铁的品位可达85.9%,铁回收率为89.1%。  相似文献   

18.
研究湿法炼锌废水铜渣除氯工艺中铜渣的再生循环利用。铜渣再生最优条件为:液固比3:1、氧化钙加入量4%、反应时间1h。再生的铜渣含铜基本可以保持在57%~59%,氯离子含量1.5%~2.0%,钙离子含量6%~7%,对继续除氯影响不大,再生铜渣可以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9.
高碲铜渣浸出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碲铜渣在进行常规湿法工艺处理时,碲、铜回收率低且分离效果不佳,采用控制氧化浸出的工艺处理高碲铜渣,提高碲、铜的回收率,碲回收率可达95%以上,且碲、铜得到很好的分离。  相似文献   

20.
湿法炼锌体系铜渣脱氯试验及产业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军  牛皓 《云南冶金》2010,39(6):21-25
根据湿法炼锌体系流程中氯的来源和开路,进行了铜渣脱氯条件试验研究,条件试验优化为:浸出温度为70~75℃,反应时间为45~55min,铜离子浓度为1~2.5g/L,pH值为2.5—3.0,液固比为30:1,铜渣粒度为~120目占90%,在此条件下,脱氯率达到60.3%。并在优化条件的基础上,进行产业化运行,平均脱氯率可以达到47.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