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文章探讨了从20世纪初到21世纪初,台湾住宅在社会变迁中所呈现的文化策略。文中讨论了台湾在日本殖民时期的闽洋折衷住宅,战后第一代建筑师所建之充满中国精神的私人住宅, 20世纪末、21世纪初大量出现的顶级住宅以及重新反省地域特色及传统空间的小住宅与小型集合住宅。  相似文献   

2.
这个主题讨论在二十世纪后半叶,位于大陆边缘的台湾或香港建筑师,如何反应战后的社会经济变化,在中国文化的空间传统和台湾或香港的地域传统之间,经由反省与互动,摸索出来的另一条中国建筑现代性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1950年代至1960年代中前期,在中国近代建筑发展脉络分支延续与世界现代建筑思潮直接影响下,由大陆迁台建筑师及其学生组成的“新派”建筑师群体在我国台湾地区进行了体系化的现代中国建筑理论建构并形成理论流派。这一理论流派直接继承发展了1930年代以来在学院派与官式建筑传统之外探寻现代中国建筑道路的思想新芽,系统呈现了世界现代建筑运动主流思想与中国文化传统全面碰撞融合的理论图景,亦成为中国近代文化思潮之余绪在现代中国建筑理论探索中的映射,具有多重重要历史价值与时代意义。本文将发掘本时段台湾地区“新派”建筑师在中国近代文化思潮余绪与现代建筑社会属性多重交叠下的理论探索,论述其对“复古思潮”的抨击抵抗及其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理论内涵,呈现其从“型造人”到“建筑文化自觉”的启蒙主义理论建构演进目标,总结这一群体及其理论建构作为现代中国建筑发展图景重要组成的意义与价值,以期完善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相关研究,补充战后中国建筑理论界在世界现代建筑运动进程中的叙事。  相似文献   

4.
1950年代初至1960年代中前期,在中国近代建筑发展脉络分枝延续与世界现代建筑思潮直接影响下,由大陆迁台建筑师及其学生组成的“新派”建筑师群体在我国台湾地区进行了体系化的现代中国建筑理论建构并形成理论流派。本研究将基于世界现代建筑运动传播和中国近代文化思潮延续之“双重维度”视域,阐述“新派”建筑师通过结构理性、功能主义与文人生活审美价值的融合,对现代中国建筑之“形态功能”范畴的求索与开拓,呈现1950—1960年代现代中国建筑理论发展的多元图景,以期完善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相关研究,补充战后中国建筑理论界在世界现代建筑运动进程中的叙事。  相似文献   

5.
朱剑飞 《建筑师》2024,(1):11-15
如何在一个大的历史和世界的背景下研究一位建筑师?如何在此大背景下研究现当代中国建筑?个体建筑师与整体建筑设计文化呈何种关系?建筑师自身的话语和历史地理大背景下的整体建筑学术判断,又是什么关系?在众多关于张永和的研究的当下,我们又有什么新的视角?本文试图在方法论上思考这些问题。本文以远观和近看的不同焦距,考察并提出研究张永和建筑实践的几个切入点:个体履历在世界地理上的穿梭;路径中的关键节点;1990年代后期关于“基本建筑”的提出的突破和意义;“基本建筑”与“叙事建筑”的内在关联性;三十年来“基本建筑”在实践中的扩充和渐变;张永和建筑实践的“话语”活动及其多重形式;建筑文化和建筑媒体的重要性;以及中美关系和中外关系在研究个体建筑师和整体中国建筑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刘丛 《中外建筑》2007,(12):44-45
西班牙当红建筑师--Alberto Campo Baeza,应邀于2007年9月在中国做了“大师之旅建筑讲演会”,该活动成为中国“西班牙文化年”的一部分将西班牙的建筑文化展现给中国。在当今Koolhaas、Zaha Hadid、Herzog & De Meuron、Toyo Ito、Frank Gehry等明星建筑师风靡国内的年代,大多数人对于这个来自西班牙的建筑师却不是很了解。  相似文献   

7.
郭文亮 《建筑师》2013,(4):19-29
本文试图检验宜兰县从1980年代始20年来的建筑发展状况。其方法是,由“生产体系”的观照方式,建构一种可以涵括并讨论多种现实存在之设计与营建模式的论述架构。总体来说,建筑环境的生产分为三种模式:设计、工艺、日常生活。本文以日本“象集团”在台湾宜兰的实践为例,运用以上架构,讨论在后殖民、跨文化脉络之下,不同“建筑生产方式”如何被彼此挪用;并由挪用结果之见与不见,探讨当前台湾建筑实践之特质与局限。  相似文献   

8.
李辉 《中外建筑》2009,(1):60-62
通过对日本建筑文化整个发展过程的分析,结合其文化中其它方面的相关特性,总结出日本建筑文化中所谓“和风”的几点基本特征。这些特征经历了历史的发展,一直不断传承着,至今仍影响着当代日本的建筑师的作品。  相似文献   

9.
从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开始,就一直在探寻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具有民族文化传承的现代建筑之路,一个以现代中式园林大宅为建筑特色的别墅区一九间堂别墅项目,在上海浦东一亮相,就成为近几年来人们关注的对象。随着不同类型样板房的推出,我们看到设计师力求将中式建筑文化的传统韵味与日新月异的时代精神相统一的不断探索和创新精神。2008年8月竣工完成的C4样板房由台湾建筑师李玮珉设计,再一次体现了这种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介绍了日本现代主义建筑师如何思考和表达本国建筑传统。在20世纪30至40年代的民族主义背景下,这一主题引起了很多日本建筑师的注意,他们热衷于将现代建筑表现为在钢筋混凝土建筑上加上一个倾斜的瓦屋顶。但也有日本建筑师认为这只是对中国建筑的继承而非日本建筑本质的转译,并进而在现代主义的视角下发展了自身的传统。  相似文献   

11.
日本建筑在当今世界建筑中独具一格,是东方建筑的典型代表。在不同历史阶段日本在在对待外来建筑文化上,是基于一定的模式进行吸收和采纳,并与自身本土民族性的建筑文化发生交织与碰撞,使建筑跳脱出单一的仿造和复制,而是发生质变产生全新的内涵。日本建筑得以重生,在于建筑师找到了民族性与外来文化共生的发展途径,大胆创新,形成富有意蕴的新建筑。文章纵观日本建筑史,结合建筑实例进行分析,对中国现代建筑文化如何把握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焦自云  欧雷 《华中建筑》2009,27(2):37-39
台湾建筑学家汉宝德之“大乘的建筑观”,沉淀了一个学者深邃的思想。阅读他的建筑观,反思当代建筑界的现状和现代建筑师的职责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试从汉宝德生活的时代背景及其生活经历切入.通过平直的叙述了解其建筑观的演变和集其大成的“大乘的建筑观”,以及他对中国传统建筑和文化的反思,希基此引发思考,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中国当代的建筑创作实践一直受到“民族性”与“现代性”问题的困扰,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建筑市场化使建筑的地域价值逐渐衰落,大量国外设计机构的介入又使建筑创作逐渐走向“全球化”,在这种背景下,保护、发展和创新地域建筑文化更加成为当代中国建筑师的使命。本文简述了中国地域建筑的发展历程,指出我国的地域建筑思潮不是现在才有的,其自中国近代建筑学科诞生以来就一直伴随着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的发展,并将随着时代与社会、经济、文化状况的变化而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重构建筑学与国家的关系:中国建筑现代转型问题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国家与建筑活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这一关联的现代转变及其影响至今在中国建筑史研究中还鲜有讨论。本文考察19世纪中叶以来,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国家性质的变化对中国现代建筑专业的影响。文章论证,在近代中国,伴随着外来势力和文化在中国影响的扩大,多元的公民社会出现并成为建筑商品化和多元化建筑价值取向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建筑的话语权的把持者,即建筑职业标准和审美评判的主体也发生了变化,建筑师职业在中国社会分工中的独立。传统国家与建筑业的主宰与被主宰关系被以租界为代表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取代,建筑形式从传统等级社会的制约下获得了发展的自由。20世纪20年代之后新的民族国家的建立不仅延续了外国租界对于建筑活动的法制化管理方式,还出于国家认同和改造国民的需要,推动了建筑中关于民族风格的探索以及对于政府行政建筑、纪念物和国民教育空间等特殊类型建筑的建造。国家与建筑学形成一种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20世纪50年代以后,限于当时的建设条件,国家与建筑再次经历了主宰与被主宰的关系,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多元化格局为中国建筑业的繁荣提供了新的条件,国家正在重建与建筑之间管理与被管理、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韩冬青 《新建筑》2014,(1):34-35
在地性本当是建筑的固有属性之一,环境关联也是建筑设计中的基本问题.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如今还要提出这个问题?从建筑学学科发展和文化认知两方面剖析了在地性缺失的缘由.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地建造三个值得关注的思考方向:其一,开阔视野下的敏锐识别;其二,在地建造所依托的时空架构;其三,建筑师必须重回建造现场.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世界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传统民族文化正面临着全方位的挑战,在人们热衷于求“大”、求“洋”、求“奇”的同时,传统民族文化正慢慢地从我们身边消失。如何把民族建筑文化的精髓有机地融入现代建筑,是当今建筑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阐述了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核心内容及其对建筑的影响,说明了保护、继承和发展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中国建筑文化与诗词歌赋--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彼此之间共生、共创.它们之间的比邻关系,正是当今建筑师们所倡导的历史文脉的重要体现之一,它对现代建筑与环境的构思设计具有很大的启迪和引导作用.该文试图从此角度进行探讨,目的是要使处在今天这个多元文化发展时代的建筑师们,在建筑设计构思中,能够体现中国文化的根,展现中国文化的源,突出建筑设计中的诗意化创作.  相似文献   

18.
袁鹏  解旭东 《华中建筑》2008,26(11):199-202
梁思成先生作为中国近代时期第一代建筑师及建筑教育家的代表,对中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学术思想中的相关部分对当代建筑师和规划师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该文通过介绍并分析梁思成先生关于北京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所做的相关工作,试图揭示出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中国当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记录了分别来自大陆和台湾的两位建筑师——崔愷与王维仁的对谈内容,对话反映出两岸在时代发展、建筑教育及建筑思想等方面的不同状况,并试图以此呈现两岸30年以来建筑发展的脉络以及对建筑师个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刘源 《南方建筑》2012,(2):37-43
近代建筑杂志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承担了相应的历史功能。在考察其功能时,应充分考虑近代中国建筑学尚处于起步阶段、近代传播技术和媒体仍不发达的历史背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建筑杂志对于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作用尤显重要。本文从几个方面探讨了近代建筑杂志的功能。首先,作为一种专业媒体,建筑杂志发挥了传播建筑专业信息的基本功能,这是其他功能得以实现的基础。其次,近代建筑杂志具有传授知识及辅助教育的功能。再次,近代建筑杂志具有服务社会与指导实践的功能。此外,近代建筑杂志是促进中国建筑师获得社会身份认同的重要文化媒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