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调质型容器钢板生产过程中出现大批量探伤不合,通过运用金相检验、扫描电镜等手段,对探伤不合钢板的组织进行观察,发现夹杂物、中心裂纹、偏析等缺陷,分析认为中心裂纹是导致探伤不合的主要原因,并对钢板中心裂纹产生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3.
4.
5.
针对某钢厂生产X60管线钢板时突然出现大批量超声波探伤不合格的情况,利用金相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及电子探针等手段对钢板探伤不合格部位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钢板厚度中心位置硫化物、氧化物等夹杂物聚集引起的微裂纹是造成探伤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根据分析检测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工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8.
通过光学显微镜、电子探针等科研手段,对S355J2钢板探伤不合试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探伤不合的主要原因是钢板基体存在中心偏析、内部裂纹以及夹杂物等。经过对冶炼、连铸及轧钢、热处理工艺加以改进,提高了钢板的内部质量及探伤合格率。 相似文献
9.
10.
针对离线调质工艺生产的高强钢探伤不合问题,通过对缺陷反射波波形图解读,借助金相、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认为钢板中MnS夹杂在热处理时的体积变化和组织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微裂纹、超长B类夹杂物是造成探伤不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调质钢最佳热处理制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某种高强度低合金钢为例.在其热处理过程中引入了正交实验设计,采用L9(3^4)的三水平四因素的9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经计算、分析,确定了钢板的最佳热处理制度,同时找出了影响热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可信度达到97.5%以上。 相似文献
12.
13.
介绍了调质钢棒材组织性能预报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情况,模拟了从轧制到调质整个工艺过程中的温度场、轧制负荷、组织性能、热处理效果等。轧制负荷的计算研究中,考虑了奥氏体再结晶软化不充分对轧制负荷的影响。温度场的计算中,实现了VB和ANSYS之间的相互调用,相变量化分析计算中充分考虑了影响CCT曲线位置的因素,并对CCT曲线进行解析化处理,有效提高了组织转变的预报精度。软件的实际应用表明,无论是热轧态还是调质态,组织性能的预报值均与现场实测值基本相符,对改善产品的组织性能,提高产品合格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莱钢特殊钢厂采取50tUHP-EAF+50tLF工艺生产德标38Si7调质弹簧钢,经严格冶炼及轧制,钢锭合格率达99.2%,成材率达92.17%,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均能满足德标DIN17221-72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