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设计制作的温度控制实验系统,对受控对象的数学模型进行了辨识。应用自适应控制理论设计并调试了自校正调节器。其实验结果与使用PI调节器的系统进行了比较,证明使用自校正调节器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该实验系统在现代控制理论实验教学上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Astrom的自校正调节器,提出了控制受限的自校正调节器,分析了这种调节器的次最小方差性和自校正性,并且进行了微型机过程仿真,得到与理论一致的结果。这种调节器可以解决或改善微型机过程控制中遇到的执行部件动作范围受限,计算溢出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PID调节的现代观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PID调节器是一种理想的过程调节器。根据现代化控制理论的观点,PID控制有诸多优点,即本质的鲁棒性、优化控制特征和智能化。分散PID功能模型可以广泛地滑模控制系统、自适应控制系统和内模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4.
纸张定量水份的控制系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控制系统,由于各参量问的严重耦合,使得常规的控制方法在此显得无能为力,因而,这一领域也是现代控制理论应用较多的领域之一。自校正调节器、自适应控制器、模糊控制器及各种预报模型的应用,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和经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更为各种控制方法的灵活  相似文献   

5.
从约束控制的角度出发,将模块多变量控制与自校正调节器相结合,构造出一种新的 多变量自校正调节器,并对此进行了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6.
液位控制系统一直是过程控制工程研究的重要内容;针对过程控制实验装置,建立了实际数学模型,采用模糊理论完成了单水箱液位控制系统实验,系统采用模糊PID调节器代替传统PID ,克服了传统PID人工整定参数工作内容繁琐的缺点。将实验结果与传统数字P ID控制系统进行对比,实现了P ID参数自整定,证明了模糊P ID调节器通过参数自整定能够有效地实现液位恒定控制。  相似文献   

7.
针对大迟延、大惯性特性的控制对象,采用常规调节器达不到理想的控制效果。采用原调节器的测量值、设定值构建一个辅助调节器,并由辅助调节器与原调节器组合成三自智能调节器。该智能调节器具有自纠缠、自平衡、自(动)寻优功能。辅助调节器由比例、积分、微分环节构成。主调节器测量值经乘法系数修正作为辅助调节器的测量值,主调节器设定值经乘法修正作为辅助调节器的设定值。辅助调节器的测量值与辅助调节器的设定值的偏差经辅助调节器的比例作用构成辅助调节器的比例环节;主调节器的测量值经过三阶惯性环节,作为辅助调节器的积分环节的设定值,该值与测量值的偏差经过辅助调节器的积分作用构成辅助调节器的积分环节;辅助调节器的测量值与辅助辅助调节器的设定值的偏差,用三阶惯性环节搭建,构成辅助调节器三阶次微分环节。实践证明,三自智能调节器既解决了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超低排放的自动控制问题,又解决了火力发电机组负荷、温度、压力的解耦问题,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自校正调节器在煤系针状焦制备试验中的应用。首先为了满足工艺试验的需要和特点,对采用自校正调节器,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的两种控制方法进行了计算机仿真比较试验。根据仿真结果分析及工艺过程参数慢变化的特点,采用了自适应控制技术——自校正调节器。在试验前进行了多次的调试确定了 β_0,λ,T 等参数,同时在相同的工艺试验条件下对两种控制方法做了工艺对比试验。产品质量指标分析的结果表明,采用自校正调节器的方法提高了针状焦产品质量,为煤系针状焦扩大工艺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模糊PID调节器的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PID调节器对不确定控制对象不能有效地控制 ,提出了PID参数模糊自整定技术 ,以克服传统PID调节器控制的不足 ,并对其进行了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自适应数字PID调节的概念。把现代控制理论中的参数估计方法和古典调节理论中关于PID参数整定方法相结合,给出了一种能够根据被控对象动态特性变化而自动调整PID参数的自适应数字PID调节器的设计方法。同时,又在CROMEMCO SYSTEMTWO微型机上使用FORTRAN-Ⅳ语言,对有自衡性和无自衡性两类二阶对象作了系统仿真的研究,证明该设计方法可行,调节质量令人满意,并可用一般微型机或单板机去实现。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实际的焦炉煤气集气系统压力过程为对象,介绍一种极点配置自校正控制的通用算法,主要内容有:根据极点配置自校正控制理论,设计了参数估计器并给出算法;完成了调节器参数计算和控制律及仿真分析。应用表明,这种算法适于实际过程微机控制。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模糊控制控制理论在张力辊电动机电流调节系统中的应用。介绍了传统PI调节器、参数自调整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并用MATLAB(SIMULINK)语言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参数自调整模糊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对进一步应用研究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自适应、自学习和智能控制等现代控制技术体现了系统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在微计算机应用日益普及的条件下,对这些现代控制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则是一项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本文介绍了几种自适应控制的实现方案,并在TP-801单板机上实现自校正调节器。在此基础上对典型的自校正调节算法进行了改进,将一具有非线性特性的比例控制器引入到算法之中,从而使系统的调节速度及动态品质得到了改善,并通过闭环实验验证了这种现代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一种带有 SMITH预估的极点配置自校正调节器。通过在线估计过程参数,实时地修正 SMITH 补偿模型,并按闭环系统极点配置的原则,实现调节器参数的在线自整定。该算法鲁棒性好,自适应能力强,适用于非最小相位系统,对于具有大纯滞后的时变系统,显示了良好的控制品质。数字仿真结果证实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自适应控制领域取得的主要成果是:解决了大范围稳定性问题,弄清了自适应控制各种实现方法之间的等价性。这些发展成果使我们能用统一的方式来研究自适应控制的各种问题。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MRAC)和自校正调节器(STR)是解决自适应控制问题的两种主要方法。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已经被用于连续时间系统和离散时间系统,而自校正调节器仅能用来分析离散时间系统。不过到目前为止,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主要只用于确定性系统,而随机自校正调节器则是研究不确定性系统的有效方法。随着这两种方法之间等价性的建立,必将导致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和自校正调节器乏间的互相补充和互相促进。 本文的目的是简要地回顾一下近年来自适应控制的发展情况,并为将来的研究指出可能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一类非自衡对象的二自由度PID控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针对一类典型的非自衡过程控制对象,根据内模控制理论提出一种二自由度PID调节器的设计方法,所设计的调节器仅有两个可调参数,而且被调参数与系统的性能直接相关,可使系统同时具有良好的目标值跟随特性和干扰抑制特性,仿真结果表明了它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欧阳惠斌  阳武娇 《计算机仿真》2007,24(7):323-325,346
PID调节器的控制品质,主要取决于调节器的参数整定.计算量大是用理论计算方法整定PID调节器参数要解决的难题之一.针对PID调节器参数整定过程中计算复杂、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atlab的调节器参数衰减频率特性整定法.该方法以Matlab为工具,将理论计算与仿真分析结合起来,根据控制要求计算并绘制出控制器整定参数关系曲线,对计算结果进行仿真,分析整定参数在解平面上变化时闭环系统的响应,从而确定出最佳的调节器整定参数.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被控对象参数或不同的整定要求,该方法都能方便地求得最佳的调节器整定参数,使得采用理论计算法整定调节器参数具有了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饶明胜 《电力大数据》2011,(6):74-76,19
PID控制是过程控制中应用最广泛的控制方法。文中简述了FOXBORO公司的I/A’SeriesPIDE自整定调节器的参数整定方式以及该调节器在汽包水位调节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极点配置自校正PID调节器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设计极点配置自校正PID调节器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设计简单,工程意义直观、鲁棒性强和容易实现等优点。并在电阻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中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控制效果。对自校正控制理论及应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多变量自校正调节器已用来控制试验用双效应蒸发器。自校正调节器由最小二乘递推算法结合使二次型判据最小的单步最优控制策略组成。这种算法很可靠,并且通过外部操作人员的调整可获得良好的稳态调节器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