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SbSn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及其脱硫性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晓  曹晶晶  云志 《现代化工》2005,25(7):40-43
以Sb、Sn为原料,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了SbSn金属间化合物,用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镜对其进行了表征。实验考察了球料比、球磨时间、球磨转速、原料比以及使用后的清洗方式对SbSn金属间化合物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2种不同性质的乳状液对脱硫的影响。结果表明球料比10∶1、转速270r/min、球磨时间8h为最佳合成条件。在常温常压下对于油品中的噻吩,单程脱除率在9.7%左右,3次循环实验后脱硫率可以达到23%。  相似文献   

2.
使用自制管式炉,采用喷雾快冷工艺制备得到SbSn金属间化合物,将其作为功能材料进行石油脱硫实验。考察了材料制备温度、处理时间、石油乳化液配制条件等因素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SbSn金属间化合物材料制备温度为950℃,脱硫的过程以16 h为宜;使用SbSn金属间化合物材料,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对油包水型石油乳化液有明显的脱硫效果,该石油乳化液较佳的配比为: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分数0.25%,水的质量分数40%。在以上适宜的条件下,对石油的脱硫率最大可达到30.4%。  相似文献   

3.
锡锑金属间化合物脱除汽油中的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志明  马金花  云志  史美仁 《化工学报》2006,57(8):1974-1978
以锡锑金属间化合物作为介质,进行脱除汽油中硫的研究.采用熔融喷雾工艺制备锡锑金属间化合物,作为汽油脱硫功能材料.在汽油中加入水和表面活性剂制成油包水型乳状液,在常温常压下,用SnSb脱除乳化汽油中的硫.通过静态脱硫实验考察了SnSb制备温度、油剂比、处理时间、颗粒大小对脱硫效果的影响.测定了动态脱硫数据,并考察了施加直流电场对动态脱硫效果的影响,考察的电压范围为-15~+15V.结果表明:动态操作时脱硫率远高于静态操作时的脱硫率;电场的方向与大小对脱硫率有显著的影响;配以2.5 V的正电场,对汽油中硫的单程脱除率最大可达45%以上.  相似文献   

4.
使用机械合金化法合成金属间化合物SbSn颗粒,并在合成的过程中添加适当助剂。考察了不同质量分数的助剂和不同球磨时间对金属间化合物SbSn颗粒比表面积大小的影响。在常温常压条件下,使用SbSn金属间化合物对汽油进行静态脱硫试验,考察了不同质量分数的助剂、球磨时间、处理时间及剂油比对脱硫率的影响。在施加直流电场的条件下,进行了动态脱硫试验,考察了电场的方向与大小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动态操作时的脱硫率远高于静态操作时的脱硫率;电场的方向与大小对脱硫效率有显著影响;配以1.5 V的正电场对汽油中硫的单程脱除率最大可达38.9%。  相似文献   

5.
SbSn金属间化合物结构与原油脱硫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宁  云志  史美仁 《化工学报》2006,57(9):2214-2217
为了考察SbSn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条件对材料的结构以及脱硫性能的影响,采用不同的熔融温度,配以喷雾快冷法制备了SnSb金属间化合物.用差热分析和XRD对产物进行了测试表征.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模拟计算与讨论,给出了产品制备温度分别在750℃和950℃下的分子点群示意图.发现锡锑化合物在升温过程中,熔体的结构会发生变化,不同熔融温度下制备出的材料的晶体结构不同.脱硫实验结果表明,900℃以上熔融喷雾快冷制备出的材料具有较好的脱硫性能.在SnSb和原油乳化液质量比为1∶20的条件下,950℃下,熔融喷雾快冷制备出的材料一次搅拌24 h可以使原油中的硫含量降低2440.0 μg·g-1.  相似文献   

6.
王勇  云志 《化工学报》2008,59(2):467-471
将Sn粉、Sb粉和少量的Al粉混合,通过球磨法制备出掺Al的金属间化合物SbSn,再采取碱洗溶脱的方式除Al以期增加SbSn合金的比表面积。采用XRD、BET、DSC等分析方法对其相结构、比表面积和熔点进行表征。当掺Al量为5%时,比表面积扩大7倍多。结果表明:比表面积扩大有利于脱硫率的增加。将比表面积6.43 m2·g-1的SbSn负载于丝网上作介质,在外置电场电压为12.54 V,表面活性剂用量为0.19%,[JP+2]反应时间为18 h后,W(20)/O(80)乳液的脱硫率可达到37.9%。脱硫的反应机理可解释为在电流的诱导作用下,SbSn与硫化物产生电化学反应和脱Al后合金表面产生的空缺位等活性点的物理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汽油乳化体系中,正丁醇加入量、表面活性剂与正丁醇的比例、表面活性剂复配对形成乳化汽油的影响,并对制得的乳化汽油进行脱硫性能测试。采用熔融喷雾工艺自行制备得到金属间化合物SnSb,作为汽油脱硫功能材料。在常温常压下,用SnSb脱除乳化汽油中的硫,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正丁醇、掺水量在合适比例下所形成的乳化汽油最稳定,此时脱硫率也最高,对汽油中的硫单程脱除率最大可达45%以上。  相似文献   

8.
1.引言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金属间化合物,它们能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大量地吸收氢气。当改变温度、压力时又可以把吸收的氢释放出来。其主要特点为:①对金属间化合物充氢后的化合物(简称氢化物)进行中子衍射试验,证明氢是以原子态存在的,氢原子密布在金属晶格上;②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氢化物可吸收或  相似文献   

9.
王勇  方显力  云志 《化工学报》2007,58(7):1863-1867
通过机械合金化(球磨法)制备金属间化合物SbSn,采用XRD、DSC、XPS等一系列分析手段对其相结构、熔点和表层元素的价电子态进行表征。实验在外加电场的情况下,以负载在丝网上的SbSn为吸附剂,考察静态法对原油乳状液的降粘效果。结果表明,以W(10)/O(90)为例,水浴温度恒定在20℃下,在表面活性剂用量为0.17%~0.20%,反应时间在8h后,电压规定在6.84V下,实验测定原油乳状液的粘度从8500mPa•s降低到3000mPa•s,推测可能原油乳状液中的极性物质在电流的诱导下与SbSn的表层发生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10.
以噻吩溶液为模型化合物,采用浸渍法将磷钨酸(HPWA)负载在HY分子筛上,并用负载后的催化剂对FCC模拟汽油催化氧化脱硫。考察了氧化温度、催化剂负载量、氧化时间、催化剂用量、氧化剂加入量等工艺条件对脱硫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负载型磷钨酸作为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萃取剂(S)为二甲基亚砜,反应温度40 ℃,反应时间150 min,氧化剂用量为n(H2O2)/n(S)为8时脱硫率可达9289%。反应后模型化合物的硫含量降至36 μg/g,满足我国汽油含硫标准,此方法可用于生产低硫汽油。  相似文献   

11.
汽油电化学催化氧化脱硫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文波  汪树军  刘红研  张伟  王义刚 《化工学报》2006,57(12):3033-3039
采用一种新型的电化学催化氧化方法,研究了在碱性电解体系中汽油脱硫的规律.结果表明:在碱性电解体系中汽油电解催化氧化脱硫的理论分解电压范围为0.5~1.5 V;适宜的电解条件为:分解电压1.90 V,碱液浓度1.0 mol·L-1,油/电解液进料体积比1/3,搅拌速度300 r·min-1,适宜温度50℃,电流密度155 mA·cm-2,进料流速200 ml·min-1.在此条件下油品硫含量从310 μg·g-1下降到120 μg·g-1左右,且对油品的主要性质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催化裂化汽油现有的脱硫方法,对非加氢脱硫工艺的组合方法和加氢脱硫工艺方法的优缺点和效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