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用光学及电子显微镜(SEM.TEM)观察不同热处理的40Cr 钢的冲击及断裂韧性断口、及金相组织,阐明其间相互关系;断口结构可反映断裂特征,组织情况;细化晶粒提高强度、塑性和冲击韧性,但却减少脆断的特性距离 l 因而降低 K_(1c)模;减少碳(杂质)偏聚而使其呈较均匀地分布,从而减少可诱发塑坑的较粗大的碳(杂质)化合物的析出,即增加塑坑的间距 di 以及增加塑断组成物。从而都可增加断裂临界应变 ef,都可以提高 K_(1c)40Cr 复合热处理既靠先超高温淬、回火以减少碳(杂质)偏聚,改善其分布,以反增加位错马氏体从而提高 K_(1c),也靠后淬、回火细化晶粒而提高强度、塑性和冲击韧性,各自发挥长处达到强韧化。  相似文献   

2.
赵文明  翟长生  王俊  孙宝德 《材料导报》2005,19(Z2):173-176
与传统陶瓷材料相比,纳米复合陶瓷材料断裂强度和断裂韧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综述了纳米复合陶瓷材料强韧化机理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弥散细化、混晶型结构强化、钉扎理论、残余应力场理论等.断裂模式从以传统复合陶瓷的以沿晶断裂为主转变为纳米复合陶瓷的以穿晶断裂为主,从而将导致断裂韧性和抗弯强度极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一、概述统一机芯机械手表有一百三十七个零件组成,其中三分之二的零件需要电镀,而镀镍又是主要的镀种之一.实践中常采用镀镍钻,其效果能提高零件的抗蚀性和装饰性.经实验,我们发现了可行但效果不佳的工艺配方,现介绍如下,供大家鉴别.  相似文献   

4.
二硅化钼材料复合强韧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MoSi2因其优异的性能而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高温结构金属间化合物,但是低的室温韧性和高温强度限制了其作为高温结构材料的应用,第二相陶瓷复合化是一种有效的低温增韧和高温补强的方法.介绍了复合强韧化MoSi2所取得的成果,着重对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和硼化物增强MoSi2材料进行了总结和评述,最后认为多元复合化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用金相法观察GCr15钢复合热处理中经不同温度、时间等温后显微组织的变化并测出其马氏体点M,据此试探等温参数,设计优化复合热处理工艺,获得了最佳强韧度,这是采诸工艺之长集多元强韧化的结果。进一步研究复相精细组织与其对应的性能,发现:无贯穿先奥氏体(A)晶粒的连冷形成粗针状马氏体(M);含适量(12~15%)下贝氏体(B_下)且其中碳化物(C)尚细小而铁素体(F_B)仍残存着过饱和固溶强化;以及受先连冷形成的M、B_下分割细化A和与其相关的成分均匀的A微区变小而导致形成细化的M都对M+B_下复相强韧化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周建波  袁文革  崔春翔 《材料导报》2005,19(Z1):170-172,185
分析了近几年原位复合纳米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强韧化主要机理以及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一种预浸镍-锌-镍的铝件电镀前处理的新工艺,并阐述了其工艺过程和工艺原理。铝件电镀新工艺在某军工产品上已得到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
石墨烯材料以其优异的本征力学性能,被认为是新一代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理想的增强体。特别是,由于调控石墨烯内禀缺陷的种类和含量可以较为简便地实现对其本征力学性能的精确"剪裁",使得石墨烯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综述了近年来石墨烯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与结构-性能关系的研究进展,并聚焦于石墨烯/金属之间界面的结构与性能。这不仅是因为在复合材料使役时,外加载荷是通过复合界面传递到石墨烯增强体的(即"承载效应"),也因为随着石墨烯的加入,在复合材料变形过程中石墨烯和金属基体内的位错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改变或影响了基体的变形机制,导致了额外的强韧化效果。最后,展望了石墨烯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指出需要发展可放大的制备工艺,并深入研究实际使役条件下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和性能响应机制。  相似文献   

9.
镁合金变形强韧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强  张治民  张宝红  张星 《材料导报》2006,20(Z1):431-433
镁合金作为一种新兴的金属结构材料,设法提高其性能是促进镁合金广泛应用的重要措施之一.从镁合金晶粒细化对其强韧性的贡献出发,主要对目前通过变形提高镁合金强韧性的途径及机理进行了论述,同时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关于Al—Li合金改善其应变局部化问题的合金化技术及加工热处理技术进展情况;详细介绍了微量杂质元素在合金中的存在形式与有害作用及其改善的技术方法与途径。评述了Al—Li合金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钢铁件的镀前处理,一般都要经过化学除油→热水洗→冷水洗→盐酸或硫酸除锈→冷水洗→硝酸加硫酸出光→冷水洗→盐酸浸亮等多道工序,工序繁琐,劳动强度较大。尤其是在加工大型镀件时(如1.5×1.5×2米),由于工件太大,无法在酸洗槽内进行混合酸处理,只好用酸在槽外浇洗。这样,不仅质量不好,工件发花,有黑灰,而且严重影响工人身体健康,浪费大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钢的微观结构,残余奥氏体的稳定性及力学性能随回火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钢的基体为细晶马氏体,且大部分具有位错亚结构;马氏体板条界上存在着较稳定的残余奥氏体薄膜;马氏体内均匀分布着大量固溶时未溶,5-50nm大小的V4C3;200-300℃回火析出大量细小的ε-碳化物。这种微观结构对于获得高强韧性是理想。Si使ε-碳化物溶解和渗碳体的形成温度提高到300℃以上,故钢在200-300℃回火有良好  相似文献   

13.
镁基合金强韧化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单回顾了提高镁合金强韧性的常用方法,结合新近发展的镁基合金大块非晶制备技术,提出了从晶化动力学过程来进一步提高镁合金强韧性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SiC晶须强韧化MoSi2复合材料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湿法混合和热压方法制备了SiCw/MoSi2复合材料,并测定了它们的力学性能和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加入20v-%SiCw后,SiCw/MoSi2复合材料与MoSi2基体相比,室温抗弯强度可提高一倍,断裂韧性提高33%,冲击断裂功提高62%,电阻率提高了2-3倍。可见用SiCw来改善MoSi2的力学性能和电性能,发展新型的高温结构用复合材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近年来MoSi2材料的强韧化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复合化Si3 N4、ZrO2、SiC、TiC、La2O3、多种增强体和合金元素Al、Re、Nb对MoSi2性能的影响及强韧化机理,并展望了MoSi2材料的强韧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陶瓷强韧化新纪元——仿生结构设计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综合介绍了仿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仿生结构设计与制备高性能陶瓷材料的强韧化机制及研究进展,详细评述了仿木、竹、骨及贝壳珍珠层结构特征来设计与制备高性能民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低合金钢亚温淬火强韧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借助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对低合金钢27SiMn亚温淬火的强韧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位错强化,固溶强化,细晶强化及铁素体韧化等综合作用合金钢亚温淬火后强韧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马氏体时效钢的强韧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氏体时效钢是用途最为广泛的超高强度钢,其强韧化设计是研究的主要内容。在回顾超高强度钢至马氏体时效钢的强韧化发展历程和总结马氏体时效钢的强韧化元素的作用与强韧化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马氏体时效钢的强韧化设计原理,并对马氏体时效钢未来的强韧化设计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成分适宜的白口铸铁的高温锻造 ,消除了铸铁的网状渗碳体 ,并细化了基体组织 ,在不降低白口铸铁硬度的情况下 ,使其韧性得到大幅度提高。硬度基本保持在HRC4 0~ 4 6,Ak 值由 0 .1 6~ 0 .2 4J提高到 1 .6~ 3 .6J,经强韧化处理的白口铸铁具备优异的抗磨料磨损性能和良好的抗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20.
高熵合金拥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包括高强度、高硬度、良好的耐蚀性和耐磨性等,作为结构材料应用极具潜力。对高熵合金力学性能优化的研究尽管仍处于探索阶段,但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传统上合金的强化机制可分为固溶强化、位错强化、细晶强化和第二相强化。考虑到高熵合金倾向于形成固溶体,固溶强化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强化机制。可通过加入其中一种主元或者与主元半径差不多的元素形成置换固溶体(通常是过渡金属元素);也可以加入小半径元素如C、N、B等形成间隙固溶体。热机械处理是金属材料常见的预处理工艺,通过轧制等压力加工手段和再结晶退火能够很明显地提高位错密度以及细化晶粒尺寸,从而实现高熵合金的强韧化。第二相强化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强化方式。热力学分析可以有效帮助确定退火温度以获得第二相颗粒,甚至控制第二相的尺寸和形貌。位错与第二相颗粒以切过机制或绕过机制发生交互作用,从而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除通过改变内部组织来提升性能外,通过表面处理也可实现强韧化。对塑性较好的高熵合金进行渗碳、渗氮和镀膜等处理通常可以获得表硬内韧的组织结构。渗碳渗氮对表层的硬化源于间隙固溶和第二相析出,镀膜的优化效果则源于膜与基体的紧密结合,可以同时表现出两者的性能优势。本文主要从内在强化机理的角度出发,论述了添加组元、热处理工艺等对高熵合金的强韧化效果。此外,还介绍了几种典型的表面处理对高熵合金强韧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