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电流变流体是一种新型的智能材料,在本论文中,将其作为减振器的阻尼介质,设计了一种新型的ERF减振器,并针对这种ERF减振器,设计了相应的模糊控制算法,同时通过对其控制效果进行仿真试验,证实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机电液耦合系统,设计了一种新型液电馈能式汽车减振器。这一减振器将直线往复运动转换为液压马达旋转,推动发电机产生电能,实现能量回收。这一减振器结合了电磁式减振器和液压式减振器的优点,既具有电磁馈能的高效性,又具有液压系统布置的灵活性。对新型液电馈能式汽车减振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通过试验验证了这一减振器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参数可调式减振器结构的不足之处,设计了一种基于电磁弹簧的智能减振器,该减振器采用动力吸振器原理,可通过自主调节自身频率以适应多种工况.首先,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电磁弹簧结构,通过仿真优化了电磁弹簧的结构,确定了电磁弹簧模型;然后,基于该电磁弹簧模型,设计了一种刚度可调的智能减振器装置,并对该智能减振器装置的减振性能...  相似文献   

4.
苏富强 《机电工程》2007,24(7):22-25
基于磁流变减振器在汽车悬架减振系统半主动控制中的广泛应用,根据磁流变液的特点和磁流变减振器阻尼力与结构参数的关系,设计了新型的磁流变减振器,并对影响磁流变减振器性能的参数进行了优化和仿真.仿真计算表明,该磁流变减振器设计是一种能优化阻尼力的有效算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磁流变减振器的汽车悬架振动控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分析了磁流变减振器特性,为了抑制汽车磁流变悬架的振动,提出了一种含有控制级和协调级的分级模糊控制。在控制级,把天棚、地棚混合控制策略与模糊智能控制策略相结合,设计了1/4车辆垂直振动的半主动模糊智能控制器;在协调级,设计了整车控制的协调器,根据反馈变量对整车4个独立模糊智能控制器输出参数进行调整。把某微型汽车的4只被动减振器改装成磁流变减振器,搭建了磁流变悬架全车测控系统,运用设计的分级模糊控制器,进行了平顺性随机输入实车道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汽车磁流变悬架的垂直振动进行分级模糊控制是可行的,能有效提高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为总结和分析汽车液压阻尼减振器热-机耦合建模与优化设计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首先分析了减振器温升对减振器阻尼特性、结构寿命及整车性能带来的危害,进而从减振器热-机耦合模型的建立、带有温度补偿的新型减振器设计以及半主动控制方法等几方面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减振器热-机耦合研究技术路线,即建立热-机耦合模型、基于热-机耦合模型的减振器优化设计、基于整车性能的悬架优化设计以及基于温度补偿的新型减振器设计,最后指出设计具有应用级别的馈能式减振器是解决温升危害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磁流变减振器是一种新型智能减振装置,而磁流变减振器的磁路结构是磁流变减振器设计的重点,在磁流变减振器磁路结构设计中引入有限元分析的优化设计过程,介绍了ANSYS的参数化编程语言APDL及其在磁路结构优化设计中的应用,并针对某一磁流变减振器的磁路结构运用APDL语言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分析结果显示,运用APDL语言对磁流变减振器的磁路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后,间隙处的磁感应强度明显增加,磁场分布更加合理,是一种有效的磁路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利用磁流变减振机理,去解决离心机由于非线性振动带来的减振困难问题.通过研究构建了磁流变减振器动力学模型,设计了离心机的磁流变减振器,运用模糊控制原理对磁流变减振器进行主动控制,通过计算机仿真,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单片机AT89C52设计了一种新型CNC电火花加工机床用的数控脉冲电源,该电源脉冲宽度和脉冲间隙数控可调,在软件中利用模糊控制算法实现对加工状态的闭环控制。试验证明间隙电压稳定可靠,系统高效节能。  相似文献   

10.
张军  郑坚  吕建刚 《机械制造》2006,44(10):24-26
对回转叶片式液压减振器进行了结构改造,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磁流变减振器,还进行了阻尼力的理论建模,对其阻尼特性作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减振器的结构设计提出了改进,对阻尼力的理论模型加以修正。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控制阀外置的新型汽车双筒液力减振器的工作原理,对电场与磁场同时作用下减振器的速度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新型汽车双筒液力减振器的阻尼力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与电极的几何结构、液体的粘度以及流速相关的粘性阻力,另一部分是与电场、磁场强度成正比的剪切应力。通过调节电场与磁场强度可实现阻尼力的自动调节与控制,电磁场作用下的最大阻尼力是无电磁场作用时的两倍,满足了车辆振动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For purpose of simulation of the working characteristics of a new type of fluid coupling shock absorber for vibration protection of sensitive equipment, a physical model is presented by analyzing the internal fluid dynamic phenomenon with respect to the coupling shock absorber and implemented in MATLAB software package. Using the model it is possible to evaluate the importance of different factors for design of the shock absorber. In the meantime, the key-model machine is designed for coupling dynamic test. Comparisons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confirm the validity of the model. So the CAD/CAE software has been developed in MATLAB for design and experimental test of the new coupling shock absorber.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半主动悬架的控制效果,设计了节流口可调式阻尼减振器,根据汽车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了半主动悬架整车模型,采用Mamdani模糊控制策略,设计了基于可调阻尼减振器的汽车半主动悬架双模糊控制器,并以某微型轿车为例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了阶跃激励仿真试验和随机路面激励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模糊控制策略改善了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同时还降低了悬架被击穿的可能,提高了轮胎的接地性.  相似文献   

14.
电流变阀外置的汽车双筒液力减振器的理论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电流变阀外置的新型汽车减振器的理论、结构及试验研究。阐述了电流变液体减振器阻尼力和电场的关系,其阻尼力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粘性阻尼引起的牛顿力,无电场作用时,作为普通的减振器用;另一部分是由所加电场引起的切应力,它与所加电场强度成正比。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新型汽车电流变液体减振器具有阻尼力变化大、响应快、控制容易、结构简单和能源消耗低等特点,满足了汽车工程的实际需要,具有重要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汽车磁流变减振器设计原理与实验测试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根据磁流变体的滨汉塑性模型描述,提出了混合工作模式的汽车磁流变减振器的设计原理,按照长安微型汽车的技术和磁流变体的性能设计和制作了微型汽车磁流变减振器,并根据长安微型汽车前悬架减振器的技术条件对此进行了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设计原理是可行的,对设计特殊阻尼特性的磁流变减振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优化悬架减振性能和馈能性能,提出了一种馈能磁流变减振器结构,并设计了相应的半主动悬架模糊滑模控制策略。建立了磁流变减振器力学模型和馈能模型,以及相应的二自由度半主动悬架系统数学模型。针对半主动悬架系统的不确定性,基于混合天地棚阻尼控制系统,设计了滑模变结构控制器。使用饱和函数缓解系统抖振,并运用模糊控制优化滑模控制器。用谐波叠加法生成路面激励输入,分别对被动悬架、基于混合天地棚阻尼控制的半主动悬架以及基于模糊滑模控制的半主动悬架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模糊滑模控制的半主动悬架减振性能更好,能耗更小,且有良好的馈能性能,验证了馈能磁流变减振器结构的可行性和模糊滑模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混合模式的汽车磁流变减振器阻尼特性分析与测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根据牛顿流体模型和滨汉塑性流体模型 ,分别对混合工作模式的汽车磁流变减振器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按照长安微型汽车的技术要求 ,设计和制作了汽车磁流变减振器 ,并对此进行了试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 ,应用所提出的理论分析模型是可行的 ,对设计特殊阻尼特性的磁流变减振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磁流变液是一种新型智能材料,在外加磁场作用下,液体粘度发生很大的变化.将其应用于履带车辆减振器上,通过理论及试验分析,这种叶片式磁流变减振器提供的阻尼力可完全替代被动式减振器,并具有更优良的控制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A new kind of shock absorber with Coulomb–fluid damping through coupling oil, wire gauze, rubber and spring by ingenious tactics is designed for reinforcement of electronic-information equipment in atrocious vibration and impact. The physical mechanism of the shock absorber is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The key-model machine shows complex non-linear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in multi-parameter coupling dynamic test; otherwise, it has a good dynamic performance for attenuating vibration and resisting violent impact. Based on this, the non-linear dynamic model for attenuating vibration mode of the shock absorber is presented by analysing coupling physical mechanism of fluid and Coulomb friction and other factors for designing the shock absorber with high validity. The analytical results obtained in experimental data have been compared with the numerical ones obtained by performing the Runge–Kutta method with the mathematical model. As the model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the test data, it can be used for engineering design.  相似文献   

20.
设计了单输出杆阻尼孔式汽车磁流变减振器,根据牛顿流体理论和磁流变液流变特性,对磁流变减振器的阻尼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探讨了减振器各结构参数对减振器阻尼特性的影响,采用Lord公司的MRF-132AD型磁流变液,计算和分析了磁场强度对阻尼力的影响,以及各种磁场强度下阻尼力与速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