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巯基苯并恶唑(MBO)在铜表面缓蚀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AES,XPS,FTIR和原位(in situ)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等方法表征研究了在含氯化钠在2-巯基苯并恶唑(MBO)溶液中铜样品表面所形成的缓蚀膜。研究结果表明,MBO是成膜型缓蚀剂,它在铜发生腐蚀的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在铜表面形成不溶且致密的膜,从而起到缓蚀作用。其中的S和N原子在缓蚀膜构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MBT、BTA和MBO对铜缓蚀性能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严川伟  程明  赵珲 《腐蚀与防护》2000,21(6):255-256,259
用电化学方法比较研究了2-巯基苯并恶唑(MBO),苯并三唑(BTA)和2-巯基苯并噻唑(MBT)在3%NaCl,0.1mol/L HCl和0.5mol/L HCl溶液中对铜的缓蚀性能,在3%NaCl溶液中,MBO表现出稍优于BTA,远高于MBT的缓蚀能力;与BTA和MBT相比,在0.1mol/L HCl和0.5mol/L HCl中,MBO对铜的腐蚀有突出的缓蚀效果。  相似文献   

3.
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铜在0.5mol/L Na2SO4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在该介质中,铜表面形成由多种硫酸盐构成的不具保护性的腐蚀产物膜,铜表现为线性增重,当加入1mmol/L2-巯基苯并恶唑(MBO)时,腐蚀过程被大大抑制,含MBO的Na2So4溶液中形成的缓蚀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2-巯基苯并恶唑(MBO)在铜表面缓蚀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AES、XPS、FTIR 和原位(in situ)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等方法表征研究了在含氯化钠的2巯基苯并恶唑(MBO) 溶液中铜样品表面所形成的缓蚀膜。研究结果表明,MBO 是成膜型缓蚀剂,它在铜发生腐蚀的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在铜表面形成不溶且致密的膜,从而起到缓蚀作用。其中的S和N 原子在缓蚀膜构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铜在0.5mol/LNa2SO4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在该介质中,铜表面形成由多种硫酸盐构成的不具保护性的腐蚀产物膜,铜表现为线性增重.当加入1mmol/L2-巯基苯并恶唑(MBO)时,腐蚀过程被大大抑制.含MBO的Na2SO4溶液中形成的缓蚀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2—巯基苯并噻唑对NaCl溶液中铜的缓蚀行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2—巯基苯并噻唑对NaCl溶液中铜的缓蚀行为旷亚非,陈曙,林志成(湖南大学长沙410082)1引言苯并三氮峻(BTA)和2一流基苯井喷吐(MBT)是目前广为使用的铜及铜合金的有效缓蚀剂,但关于MBT对铜的缓蚀机理以及MBT在C[l/溶液界面的吸附规律...  相似文献   

7.
2,3-二巯基丁二酸对铜的缓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以马来酸为原料制备2,3-二巯基丁二酸(DMSA),研究DMSA对铜在0.5 mol/L NaOH溶液中的缓蚀作用。方法以马来酸为原料,通过加成、消去、加成再水解的方法制备2,3-二巯基丁二酸,利用红外光谱和质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通过静态腐蚀失重实验研究铜在添加不同含量DMSA的NaOH溶液中的腐蚀速度,采用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技术研究铜在添加不同含量DMSA的NaOH溶液中电化学行为,并用电子扫描电镜观察铜表面腐蚀形貌。结果红外光谱和质谱结合证明,目标产物为DMSA。铜在DMSA质量浓度分别为0,2.5,5.0 g/L的NaOH溶液中的腐蚀速率分别为7.60,3.25,2.13μg/(cm2·h)。当NaOH溶液中DMSA的质量浓度为5.0 g/L时,缓蚀率可达到94.92%。结论 DMSA在铜表面的吸附能降低水分子的侵蚀,增大铜表面的腐蚀产物膜电阻和电荷转移电阻,属于阳极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8.
NaCl溶液中烷基咪唑对铜的缓蚀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电化学方法考察了3%NaCl溶液中2-正十一烷基咪唑对Cu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烷基咪唑对Cu电极的阴,阳极电化学过程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烷基咪唑浓度的增加,分子聚集体的形成,导致烷基咪唑在电极表面吸附程度的降低,其缓蚀能力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9.
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铜铁试剂对LY12铝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缓蚀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铜铁试剂对铝合金具有较好的缓蚀效果,有效地抑制了铝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点腐蚀。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内,随着铜铁试剂浓度的增大,腐蚀电流密度降低,缓蚀效率增加。当铜铁试剂的浓度较高时,铝合金由活性转为钝态,对抑制铝合金的腐蚀反应有很大的影响。交流阻抗(EIS)测试表明,当添加铜铁试剂后铝合金的电化学转移电阻增大了近40倍。  相似文献   

10.
用动电位极化法、电化学阻抗谱(EIS)和失重法研究了3-氨基-5-巯基-1,2,4-三唑(3-AMT)在除盐水中对Cu腐蚀行为的影响和吸附规律。研究表明,缓蚀效率随着缓蚀剂3-AMT浓度的上升而增大,当其浓度大于4× 10-5 mol/L时,对Cu具有较好的缓蚀性能,3-AMT是一种混合型缓蚀剂。吸附过程为放热过程,属化学吸附,服从Langmuir吸附等温式。  相似文献   

11.
MBO缓蚀膜中Cu的价态及成膜机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用光电子能谱(XPS)、红外光谱(IR)和扫描隧道显 微镜(STM),对Cu在含NaCl的2-琉基苯并唑(MBO)溶液中处理后,其表面所形成的缓蚀膜进 行了研究.缓蚀膜的Cu2p\-\{3/2\}结合能值为932.3 eV,在Cu2p\-\{3/2\}和Cu2p\-\{1/2 \}之间没有“卫星峰”存在,且俄歇峰CuLMM的结合能为337.6 eV,表现了典型的一价Cu化 合物的特征.该缓蚀膜的红外光谱与MBO的一价Cu的合成化合物的红外谱图相一致.在形成缓 蚀膜前后,N1s和S2p的结合能变化显著,表明MBO分子可能通过S和N原于与一价铜离子键合 的.原位的STM表明,Cl\+-的存在可使MBO在Cu表面形成致密的三维膜.对MBO缓蚀膜的形成机 理进行了分析,解释了在MBO缓蚀膜形成过程中Cu腐蚀电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BTA和PTD对铜的缓蚀作用的光电响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铜电极在含缓蚀剂BTA和PTD的硼砂和硼砂-硼酸缓冲溶液中的光电化学行为,研究了不同浓度缓蚀剂对铜电极表面Cu2O完全还原为Cu的电位φV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φV表征了缓蚀剂所形成的膜与Cu2O怪之间的结合力,缓蚀作用越强则φV越负。  相似文献   

13.
复配缓蚀剂(PMM)对银缓蚀效果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东曙  蔡兰坤  祝鸿范  周浩 《腐蚀与防护》2002,23(6):258-259,262
采用极化曲线测量和交流阻抗法比较研究了1-苯基-5-巯基四氮唑(PMTA),2-巯基苯并恶唑(MBO)和2-硫基苯并咪唑(MBI)以及复配缓蚀剂(PMM)在Na2S 和HSCH2COOH溶液中对银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PMM对银具有很好的缓蚀效果,表现出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4.
蒋同轩  刘立湖 《腐蚀与防护》1997,18(4):11-12,17
采用微电极体系和试样背后打孔技术,对300M超高强度钢在3.5%NaCl水溶液中腐蚀疲劳裂纹尖端微区溶液电化学行为进行研究,在极化和无极化条件下分别测试裂化溶液的电位△E和pH值的变化,结果发现,无极化条件下,裂尖pH下降,电位上升,裂尖前沿电位和pH值随裂化分布不均匀,在极化条件下,裂尖电化学特征随极化电位变化而表现不同,基于裂尖电化学行为规律,对腐蚀疲劳裂放展规律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5.
Na2WO4和BTA复配对铜缓蚀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徐群杰  刘小华  刘月丽  周国定  陆柱 《腐蚀与防护》2001,22(10):424-425,429
采用交流阻抗法研究了pH=9.2的硼砂硼酸缓冲溶液中缓蚀剂Na2WO4和BTA复配对铜电极的缓蚀效果。实验表明,单一缓蚀剂Na2WO4的缓蚀效果随其浓度的增加略有增加;单一缓蚀剂BTA随其浓度的增加,其缓蚀性也增加,当浓度达5mg/L时,缓蚀效果最佳。在缓蚀剂总浓度为3mg/L,Na2WO4和BTA复配时,显出较好的协同效应,其最佳配比为:1mg/L Na2WO4 2mg/L BTA.  相似文献   

16.
SL-2B缓蚀剂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霞  刘娜 《腐蚀与防护》2000,21(7):304-305
采用动电位极化法和交流阻抗法对SL-2B缓蚀剂在油田采用水中的缓蚀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L-2B缓蚀剂是一种混合型缓蚀剂,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Q235钢的缓蚀作用机理为几何覆盖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