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取自潮间带的污泥分别在不同温度下(80、100、121,℃)进行热休克预处理,富集产氢菌群并测定其产氢量,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混合菌群组成.结果表明:3种热处理条件下混合菌群的产氢量都要高于对照未处理菌群.DGGE图谱表明,与80、100,℃热休克处理混合菌群相比,经121,℃热休克处理富集的混合菌群,其电泳条带最少,测序结果发现该混合菌群中包括产氢菌Clostridium sp..从该混合菌群中纯化并鉴定了1株产氢菌株Clostridiumsp.T7(登录号HM104461).培养温度对菌株T7产氢有一定影响,温度在25~55,℃范围内菌株Clostridium sp.T7都能产氢,最适产氢温度是35,℃.  相似文献   

2.
合成特异性探针,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分析阿维菌素废水处理工业化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颗粒污泥产氢产乙酸菌群分布和相对丰度,并测定菌群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形成阶段颗粒污泥表面和内部剖面,产氢产乙酸菌、食丙酸盐产氢产乙酸菌和食丁酸盐产氢产乙酸菌的分布形态相同;产氢产乙酸菌平均相对丰度范围为(10.08±0.81)%~(28.06±2.12)%.成熟期颗粒污泥中产氢产乙酸菌相对丰度最大;颗粒污泥表面产氢产乙酸菌相对丰度大于内部剖面;食丙酸盐产氢产乙酸菌相对丰度大于食丁酸盐产氢产乙酸菌.阿维菌素残留对产氢产乙酸菌群具有抑制作用.不同形成阶段颗粒污泥最大比产乙酸速率范围为0.912~1.145 g/(g·d),且与产氢产乙酸菌群相对丰度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3.
基于微细菌群体趋药性的函数优化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细菌群体趋药性(bacterial colony chemotaxis,BCC)优化算法的基础上,借鉴微遗传算法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优化算法——微细菌群体趋药性(micro bacterial colonychemotaxis,M—BCC)算法。M—BCC算法利用两个菌群(寻优菌群和库存菌群)来寻优,寻优菌群使用BCC算法来寻找最优解,库存菌群保证了寻优菌群的多样性。对Ras—trigin函数和Schaffer’S f6函数优化仿真,结果表明,微细菌群体趋药性算法的成功率分别达到了95%和52%,与遗传算法和BCC算法相比,优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针对积分时滞过程,结合菌群优化(BSFO)算法和控制系统优化设计策略,提出了一种新的PID控制器参数优化整定方法.通过将PID控制器的参数设置为群体细菌在参数空间的位置,将时间乘以绝对误差的积分(ITAE)作为细菌对环境的适应度函数,并模拟细菌群体觅食的动态行为来实现对PID控制器参数的寻优.实例仿真结果表明,菌群优化算法能够实现对PID控制器参数的有效整定,并在稳定时间、超调量、鲁棒性和抗干扰性等方面具有满意的综合性能.在大量仿真结果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积分时滞对象的PID控制器参数整定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秸秆污泥厌氧消化体系中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采用Ⅰ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在高低两种基质负荷条件下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和多样性,并监测其产气性能.结果表明:高负荷基质条件下(TS 20 g/(L·d)),平均日产气量为4.1 L;低负荷基质条件下(TS 12 g/(L·d)),平均日产气量为2.1 L.高负荷基质条件下细菌的相对丰度为91.57%,产甲烷古菌的相对丰度为8.43%;低负荷基质条件下细菌的相对丰度为94.35%,产甲烷古菌的相对丰度为5.65%,高负荷基质条件下产甲烷古菌的丰度比在低负荷基质条件下相对增加了49.2%,表明产甲烷古菌的相对丰度和产气量有一定的正相关性.高负荷基质条件下的前3种优势菌群分别为:相对丰度为51.06%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11.65%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8.25%的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低负荷条件下的前3种优势菌群分别为:相对丰度为50.78%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7.67%的Cloacimonetes、6.46%的互养菌门(Synergistetes).两种基质条件下都检测到12种产甲烷菌属,分属氢营养型、甲基营养型、乙酸营养型,说明整个秸秆污泥厌氧消化体系的代谢途径较为丰富,各种微生物群落生长代谢相互依存、相互平衡,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负荷,建立了较为平衡的稳态缓冲体系.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不同来源的混合菌群、不同的接种方式以及单一菌种产气肠杆菌对稻草发酵产氢的影响.相对于混合菌群,单一纯菌产气肠肝菌在氢气产量上处于劣势.对于取自同一沼气池的厌氧活性污泥,经煮沸后扩大培养的混合菌群作为接种物,经过NaOH预处理后稻草的单位产氢量为91.5 mL/g,最高产氢速率为1.52 mL/(h·g);以直接扩大培养的污泥作为接种物,经过NaOH预处理后稻草的单位产氢量为62.5 mL/g,最高产氢速率为1.04 mL/(h·g).对3种混合菌群均采用直接扩大培养的接种方法,其总产氢气量为:沼气池污泥(62.5 mL/g)<污水处理厂污泥(69.5 mL/g)<湖底污泥(80.5 mL/g).  相似文献   

7.
从淮北焦化厂A2/O污水处理站二沉池的活性污泥中,采用焦化废水配制的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DM100)分离纯化出7株反硝化细菌,并通过梯度添加焦化废水的平板驯化和液体驯化,在DO=2.5 mg/L的条件下复筛出4株具有抗逆性的优势好氧反硝化细菌,分别命名F4、F8、F9、F10.优势单菌株与组合菌群反硝化能力的对比试验表明,4株混合的好氧反硝化菌群生长快速稳定,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脱氮效率高于单菌株,48 h的NO3--N去除率为98.75%.4株混合菌群的最适生长条件为:35℃,pH=8.0,C/N比=5,接种量=25%(菌液浓度为(2~3)×107个/mL).经过筛选和条件优化,优势菌群NO3--N去除率达到90%的降解时间由96 h降到18 h.  相似文献   

8.
应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武汉市汤逊湖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以及其收纳水体汤逊湖的菌群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二者菌群结构差异显著,且污水厂菌群多样性更高,受纳水体菌群物种更加丰富。汤逊湖蓝细菌相对丰度最大(46.6%),主要为聚球藻。丛毛单胞菌科在污水厂和受纳水体中具有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9.
利用人工模拟柴油污染土壤,研究了功能菌群对柴油污染土壤的降解修复能力,以及菌群多样性和菌群结构组成变化。菌群对土壤中柴油的降解实验结果表明,降解30 d后,菌群对土壤中柴油污染的最终降解率达到74.3%;在降解时间小于30 d时,土壤中菌群的呼吸强度逐渐增大;当土壤深度改变时,菌群的降解能力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降解30 d后,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较降解初始都有所增加,说明菌群可以良好地适应柴油污染环境;降解初始柴油降解菌群主要由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硬壁菌门(Frmicutes)以及少量拟杆菌门(Bcteroidetes)组成,菌群经30d培养后,表层土壤中的主要优势菌群为Proteobacteria,深层土壤中的主要优势菌群为Firmicutes。研究菌群对柴油污染土壤的修复及菌群多样性和菌群结构组成变化,可为修复柴油污染土壤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菌群优化是近年新提出的一种群体智能优化方法.在介绍几种典型菌群优化方法的基础上,着重对细菌觅食算法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关键词分析,结合关键词及原始细菌觅食算法的不足,从参数与结构优化、多算法混合、算子改善、多目标优化改造等4个方面对菌群优化方法的改进研究进行了综述.同时,对其在各典型工程领域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最后,对菌群优化方法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展望.  相似文献   

11.
仿刺参体表微生物的菌相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3种培养基对大连仿刺参体表微生物进行分离,并通过细菌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D-NA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分离纯化的细菌进行鉴定,从而了解大连仿刺参体表的菌群组成。结果表明,从仿刺参体表分离纯化了105株细菌,鉴定出10种不同的菌属分别为交替假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弧菌属(Vibrio)、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变形菌属(Proteobacterium)、Alteromonadacea、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iquefaciens),腐生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us),其中交替假单胞菌属和弧菌属分别占分离菌株的23.8%和22.9%。  相似文献   

12.
稻秆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筛选和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种稻红壤中分离微生物菌株,经紫外诱变后得到了3株高效的稻秆纤维素降解菌株,分别为细菌YB20、真菌F9和YF15.经鉴定,菌株YB20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sp.),菌株F9和YF15均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 sp.).对3株纤维素降解菌株产酶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从皖南地区采集的森林腐木样本中,筛选获得TZT-01菌株进行鉴定.通过培养,观察菌落和个体染色形态,对其进行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sp.).对添加诱导物产纤维素酶的特性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农田土壤是温室气体氧化亚氮(N2O)最重要的人为排放源之一.本文以四株植物根际促生菌:白色芽孢杆菌Bacillus albus Lv5A、枯草芽孢杆菌枯草亚种Bacillus subtilis sp.subtilis NRCB002、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 NRCB010和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 NRCB026为研究对象,采用温室盆栽试验、土壤微宇宙试验及田间原位试验等方法,探究接种植物根际促生菌对农田土壤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室盆栽条件下,接种四株植物根际促生菌的土壤N2O累积排放量从高到低依次为NRCB002> Lv5A> NRCB026> NRCB010,与未接种的对照相比分别减少了2.3%、33.1%、34.2%和40.0%.选择NRCB010和NRCB026菌株进一步开展土壤微宇宙试验和田间原位试验.与未接种的对照相比,在土壤微宇宙条件下接种NRCB010和NRCB026的土壤N2O累积排放量分别减少了21...  相似文献   

15.
为了有效脱除石油及其产品中的有机硫,从天津大港油田被原油污染的土壤中驯化、分离出对二苯并噻吩具有一定脱除能力的枯草芽孢杆菌。该菌种可生长的pH范围是3-11,NaCl浓度27 g/L时可生长;在30℃,pH为7,NaCl浓度为10 g/L的条件下,生长状况较好。由油品的循环脱硫实验可知,该脱硫菌种可脱除催化裂化柴油中71.56%的硫,原油中67.22%的硫,可以直接应用于油品脱硫,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海绵(Marine sponge)是一大类低等多细胞动物,其体内及体表富集了大量的、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本文分别从繁茂膜海绵和南海海绵中,经富集培养、血平板分离、油扩散技术和表面张力测定等方法分离到高效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株H10和菌株S6X。采用16S rDNA基因分析方法和传统生理生化实验方法对这两株菌进行了菌种鉴定,最后鉴定H10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pumilus),S6X为帕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alleronii)。  相似文献   

17.
鱼腥草中天然防腐剂的提取方法及其抑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鱼腥草中天然防腐剂的提取方法和抑菌作用.结果表明,用食用乙醇提取鱼腥草中防腐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固液比1∶15、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为10 h.鱼腥草醇提取物对试验用常见食品污染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MIC)为: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均为6.25 g/L;金黄色葡萄球菌为12.5 g/L;汉逊氏酵母菌为25 g/L,黑曲霉及青霉等均为50 g/L.其抑菌活性pH范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4-7;汉逊氏酵母菌,4-6.  相似文献   

18.
海绵(Marine sponge) 是一大类低等多细胞动物, 其体内及体表富集了大量的、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本文分别从繁茂膜海绵和南海海绵中,经富集培养、血平板分离、油扩散技术和表面张力测定等方法分离到高效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株H10和菌株S6X.采用16S rDNA基因分析方法和传统生理生化实验方法对这两株菌进行了菌种鉴定,最后鉴定H10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S6X为帕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alleronii).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能改善含蜡原油的流动性,提高运输效率。将已培养的枯草芽孢杆菌6#和铜绿假单胞菌3#按2∶3的体积比复配培养,并优化其生长条件。采用DSC、偏光显微镜、HAKEE流变仪和界面张力仪对复配菌与含蜡原油的作用效果进行分析。经复配菌处理后,含蜡原油的析蜡点降低了2.23 ℃,析蜡高峰点降低了2.71 ℃,原油含蜡量(原油中蜡质量分数)降低51.64%;蜡晶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37 ℃下测得原油表观黏度降低了64.72%;复配菌对液体石蜡的乳化指数为55.39%,液体石蜡培养基的表面张力从79.89 mN/m 降低至38.83 mN/m。与单菌相比,复配菌在除蜡降黏方面效果更为优异,应用前景更为广阔。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生物增强活性炭工艺中优势菌的生物活性,使优势菌保持较高有机物降解能力,通过研究温度、pH值、培养时间、溶解氧对优势菌群生物活性的影响,确定优势菌的最佳生长条件.从松花江水中筛选可用于生物增强活性炭技术的优势菌5株,鉴定结果分别为Pseudomonas balearica,Pseudomonas putida,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Acinetobacter lwoffii,Brevibacterium mcbrellneri.结果表明,该5株优势菌在pH=6、温度为18℃、培养时间为36h、溶解氧为7mg/L条件下驯化后具有较高的脱氢酶活性,PCR-DGGE分析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得到的高活性优势菌群在活性炭上固定的数量要明显高于未在优化条件下生长的优势菌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