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用贫煤和无烟煤的运行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运行优化,能够使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燃用低挥发分贫煤和无烟煤的飞灰含碳量控制在10%以内.分析了贫煤循环流化床锅炉燃料粒径分布,床压和一、二次风率对飞灰含碳量的影响.在燃用低挥发分贫煤和无烟煤时,控制入炉煤中小于100μm的颗粒所占比例,采用较低的床压和增加二次风的混合可降低飞灰含碳量.  相似文献   

2.
受到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地方煤矿安全治理等影响,煤炭市场发生变化,国内第1台燃用福建无烟煤145t/h CFB锅炉需掺烧改烧优质神华烟煤。结合燃烧理论和运行实践,分析煤质特性变化对CFB锅炉燃烧的影响、改烧对CFB锅炉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影响。根据神华烟煤特性采取运行优化调整和设备技术改造等针对性措施,并提出下一步改进建议,对CFB锅炉的设计、运行、优化和改造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无烟煤CFB锅炉燃尽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灰含碳量偏高是目前国内燃用无烟煤CFB锅炉运行中遇到的普遍问题,这不仅降低了锅炉效率,还影响到煤灰的综合利用。对连州电厂440t/hCFB锅炉进行了燃烧优化调整试验研究,通过分析灰渣的粒径和含量分布,考察了无烟煤的燃尽特性,分析了床温、氧量、二次风率、床压、添加石灰石等因素对飞灰含碳量的影响。依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强化无烟煤燃尽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对一台75 t/h垃圾焚烧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的运行性能进行测试,得到锅炉床温、床压降、循环量、飞灰含碳量、底渣含碳量、排烟热损失、锅炉热效率随垃圾掺烧量的变化规律。随垃圾掺烧量的增大,床温降低,床压降和循环量升高,飞灰含碳量、底渣含碳量、排烟热损失增大,锅炉热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5.
吴剑恒 《电力学报》2010,25(1):14-21
为研究燃烧福建煤CFB锅炉的最佳经济运行数据,通过对DG75/3.82-11型CFB锅炉进行了工业热态试验,测试二次风率和上下二次风比变化对锅炉运行经济性和环保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⑴维持过量空气系数和上、下二次风门开度不变,随着二次风率的增加,飞灰含碳量先下降后缓慢上升,炉渣含碳量小幅增加,灰渣比逐步减少且减幅收窄,CO排放浓度先减低再缓慢升高但变化量不大,SO2排放浓度略有升高,NOx排放浓度降低并趋于稳定;⑵保持过量空气系数和二次风率不变,随着上下二次风比的增加,飞灰含碳量先降低后缓慢升高,炉渣含碳量略有上升,灰渣比减少,SO2排放浓度小幅上升,NOx排放浓度降低;⑶过量空气系数较大时,对应的飞灰含碳量和炉渣含碳量较低,灰渣比较小,SO2排放浓度较小,NOx排放浓度较大。试验表明:对于燃用福建无烟煤的CFB锅炉,存在最佳二次风率和最佳上下二次风比,可使飞灰含碳量、炉渣含碳量、灰渣比等参数最佳,CO排放浓度、NOx排放浓度和SO2排放浓度也在合理的范围内。并经运行实践证明:保持二次风率在0.39~0.44、过量空气系数在1.25~1.30、上下二次风比为1.0~1.2之间,CFB锅炉的运行经济性和环保特性均可得到有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300MW“W”型火焰锅炉无烟煤掺烧澳洲烟煤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W”型火焰锅炉在越南无烟煤和澳洲烟煤掺烧后出现的飞灰及炉渣含碳量偏高、排烟温度升高、锅炉减温水用量大、锅炉热效率下降明显等问题。在现场进行掺配煤试验,采用“分磨制粉,炉内掺烧”燃烧方式,并优化燃烧器的配风方式,增加越南无烟煤在炉内的燃烧时间,增强其燃尽性。优化调整后,锅炉飞灰含碳量下降4%左右,炉渣含碳量下降6%左右,锅炉效率提高了1.51%,过热器减温水量从167t/h减少到124t/h,排烟温度保持在145℃左右。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分磨制粉并增强难燃煤种的燃尽性,可有效地提高两种煤质特性差异很大煤种的掺烧燃烧效果。  相似文献   

7.
曹培庆  刘海峰 《电力学报》2011,26(4):304-309
对某480 t/h CFB锅炉进行了以燃烧优化为目的的调整试验.通过试验调整,锅炉飞灰含碳量有所降低,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电厂厂用电有所降低,明显减轻锅炉炉膛受热面的磨损情况,大幅度增加了锅炉连续运行时间,降低了运行维护成本,大幅度减少了检修费用及工作强度.  相似文献   

8.
俞金树 《电力学报》2010,25(5):405-410
针对CFB锅炉燃用福建无烟煤普遍存在飞灰含碳量偏高、热效率偏低等问题,结合DG75/3.82-11及其他同类型CFB锅炉,分析总结了福建无烟煤的固有特性,以及与之相关的CFB锅炉设计、运行控制等方面的技术措施及效果,对CFB锅炉设计及运行有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采用烟煤型布置、取消卫燃带以及热一次风加热器技术等对某电厂2×135MW机组燃用无烟煤锅炉进行了改烧烟煤的改造,改造后在燃用以神华煤为主的烟煤时,锅炉的飞灰可燃物含量由原来的7%~10%降低到1%以下,锅炉排烟温度降低了20℃以上,锅炉热效率提高了3.0%以上,机组的供电煤耗降低了10g/(kW·h)以上。而且,炉内结渣程度可控,制粉系统和送粉系统运行安全可靠,改造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给出一种无烟煤锅炉掺烧烟煤的设计方案,通过设置专用的烟煤小煤斗,使得无烟煤锅炉掺烧烟煤变得相对简单。尤其适合无烟煤锅炉采用烟煤启动或低负荷采用烟煤助燃工况,可以大大降低燃用无烟煤锅炉启动或低负荷助燃用油,对于改善燃用无烟煤电厂的经济性和安全性,都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由于调峰频繁,燃用劣质煤或煤矸石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厂用电率一般高达11%~12%。通过对河南义马锦江电厂2台DG440/13.7-Ⅱ2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在煤质、风道、布风板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对冷渣器、其他辅机进行技术改造,并在运行方式、燃烧调整等方面进行优化,使厂用电率降至9%以下,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牛蔚然  邱燕 《华东电力》2006,34(2):57-59
针对HG-465/13.7-L.PM 7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飞灰含碳量高的问题,利用正交试验及分析方法,得到了煤质及各运行参数对飞灰含碳量的影响.利用试验结果指导运行,使该炉的飞灰含碳量有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3.
CFB锅炉热效率与环保特性及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准确评价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的运行经济性与可靠性,对10余台已投运的100~300 MWCFB锅炉的热效率、污染物排放特性及可用率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燃用相同煤质的煤时,CFB锅炉热效率不低于煤粉锅炉。通过飞灰可燃物与煤指数的关系曲线,提出了降低难燃煤种飞灰可燃物的CFB锅炉设计方法。CFB锅炉具有良好环保特性,燃用高硫煤时其脱硫效率最高可达97.5%,NOx排放值一般小于200 mg/m3(标)。对影响CFB锅炉脱硫效率和可用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片状无烟煤的颗粒特性,观察和实测了燃烧该无烟煤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表现。针对片状颗粒特点,利用煤粉锅炉的卫燃带技术调整锅炉热力责任,建立了飞灰含碳量与炉膛出口之间的关系,有效地降低了片状颗粒的飞灰含碳量。  相似文献   

15.
循环流化床锅炉汞排放和吸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一台有代表性的44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运用美国环保署推荐的安大略法,现场测定了入炉煤、底渣、飞灰和烟气中的各种汞形态浓度,获得了循环流化床锅炉汞排放特性。结果表明,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中主要是颗粒汞,静电除尘装置的脱汞效率达98%,烟气汞排放浓度为0.062 mg/m3,底渣中汞小于总汞的1%。飞灰对汞强烈的吸附作用主要归因于其较高的含碳量,其次与飞灰中碳的结构形式和烟气温度有关。大幅度提高飞灰含碳量并不能提高其汞吸附量。  相似文献   

16.
运用四角切圆燃烧煤粉锅炉专用数值模拟计算软件COALFIRE,对某电厂300 MW四角切圆煤粉锅炉飞灰可燃物含量排放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以数值计算结果为样本,建立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四角切圆燃烧锅炉飞灰可燃物含量预测模型,其预测输出与数值计算结果的最小相对误差为1.01%,说明基于预数值计算和支持向量机算法的四角切圆煤粉锅炉飞灰可燃物含量模型能够较好地对锅炉飞灰可燃物含量进行预测。为将计算结果精确但计算过程耗时较长的数值模拟用于锅炉燃烧工况在线监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循环流化床锅炉较高的飞灰可燃物含量将严重降低机组运行经济性。在理论分析煤质、配风、床温等对飞灰可燃物含量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对某电厂145 MW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降低飞灰可燃物含量的燃烧调整试验,提出了降低飞灰可燃物含量的有效措施,如降低一次风风量、增大上二次风风门开度、提高运行床温、控制入炉煤热值及粒度等。研究结果可供同类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借鉴。  相似文献   

18.
电站锅炉飞灰含碳量在线软测量模型算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针对目前锅炉飞灰含碳量测量方法存在时间滞后和精度不高等问题,在分析对锅炉飞灰含碳量影响因素和做锅炉燃烧特性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了锅炉飞灰含碳量在线软测量的神经网络模型。算例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和敏感性,能正确描述电站锅炉飞灰含碳量的响应特性,可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广东省茂名地区油页岩燃烧特性的分析,并根据近年来我国对油页岩燃烧发电的试验研究和运行实践结果,对运用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实现油页岩燃烧发电的特点和经验进行了总结。结合我国对300MW等级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指出利用大容量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对茂名油页岩进行燃烧发电利用已经具备技术条件,在燃油页岩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中应针对油页岩热值低、灰分大、着火容易、燃烧快、流化困难等特点开展改进性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