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漓江桂林市以上流域多年降雨径流关系、枯季径流、最小流量及保证率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漓江水资源变化趋势,提出了引起漓江水资源变化的原因及相应的建议,为漓江水资源科学保护、严格管理及合理开发利用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漓江枯季缺水成因分析及补水刍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锦珠 《人民珠江》2000,(5):1-4,14
漓江枯季流量出现枯竭,直接危及到工农业生产、旅游通航及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使当地经济发展受到制约。通过对漓江流域历年枯季水文资料分析,寻找其变化规律及对漓江旅游通航流量查勘测验,提出对漓江综合整治及旅游补水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漓江流域含沙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漓江流域现状及降雨量的分布特点,分析了桂林水文站近50年的水文资料,漓江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多年平均径流量及多年平均流量等均属正常变化,但河流的含沙量却明显增加,河床有逐渐抬高的趋势。流域内暴雨强度越大,历时越长,上游水土流失越严重,漓江流域含沙量变化越大。这种变化的原因,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两方面。对漓江流域的现存问题,作者提出了环境治理措施及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深入认识鄱阳湖入江流量变化规律,采用多种水文分析方法,研究了湖口水文站1950~2012年径流、洪季径流、枯季径流、年最大流量和枯季最小流量的变化趋势、随机性、突变性和周期性。结果表明,枯季最小流量序列存在显著的增加趋势,其余序列变化趋势不明显;入江径流年内分配趋于均匀、集中度减小。洪季丰枯交替频率高于枯季,年最大流量与枯季最小流量的变化波动尺度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变化环境下西江下游枯季径流变化特征,为西江流域枯季水量的统一调度提供参考。基于梧州水文站1950—2015年逐日流量资料,采用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R/S法、滑动T检验等多种方法分析了枯季平均流量和各月径流分配均匀程度和变化幅度的趋势性和变异性。结果表明:西江下游60多年来枯季流量未发生变异,且以5. 11 m3/(s·年)的增长率呈不显著增长趋势,具正持续性。枯季各月流量分配的均匀度显著地趋于均匀,变化幅度显著减小。枯季月均流量连续最小3个月主要在1—3月,可见后枯水期补水形势依然严峻。采用PPCC法对以枯季流量序列为频率分析特征指标的5种假设分布进行适用性量化裁定,得出LP-Ⅲ型分布更适用于表征西江枯季流量的频率分布,该分布显示极端枯水事件发生频率有从前期的1. 52%到后期的4. 55%的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6.
魏玲娜  丁颖  陈喜  田欣 《人民长江》2020,51(2):86-90
应用枯季径流退水规律预报枯季径流总量和径流过程是枯季径流预报最常用、有效的方法。但目前,尚未有一种通用的分布可以很好地模拟所有枯水径流。以淮河上游紫罗山流域为研究对象,以1952~2010年各年最小7 d平均流量作为枯季径流统计特征序列,采用P-Ⅲ,LP-Ⅲ,GLO,GPA,LN3和GEV 6种分布,利用适线法、矩法等进行参数估计,推求经验频率对应的理论线型计算值。利用概率点据相关系数、四阶线性矩系数、确定性系数,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5个特征统计量,比较各分布线型拟合情况,确定该流域枯水频率最优拟合线型为P-Ⅲ分布。此外,利用退水曲线法推求各年份退水系数与多年综合退水系数。结果表明:流域年退水系数在0.007~0.200范围内波动,其变化与降水无关,随着最小7 d平均流量的变小而增大,流域多年综合退水系数为0.08。研究成果对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河流生态系统平衡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漓江旅游航运现状、枯季径流特征、地表水、地下水相互关系基础上进行旅游航运补水量的可能性,并提出了区间枯季径流日流量模拟水文予报模型。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8.
对西江枯季水量调度下径流演变特征及极端枯水特征进行分析,为西江流域枯季水量统一调度和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参考。选取梧州水文站1950—2015年逐日流量资料,采用Mann-Kendall法、滑动T检验、R/S法等多种方法对西江下游枯季水量调度前后枯水年月流量序列进行趋势性对比分析,并详细探讨其变异性及未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江下游枯季流量呈不显著上升趋势,呈正持续性,且变异可能性较小;水量调度后枯季11月份,次年1月份和2月份流量呈显著上升趋势,而10月份流量明显下降,即呈现拦蓄汛末洪水补给枯水月份特点,但作为枯水关键期的12月份流量呈微弱上升趋势值得关注;枯季各月流量的Hurst指数和相关系数C(t)表明,未来西江下游枯季各月流量仍与过去趋势相一致,且无显著变异。PPCC检验表明,LP-Ⅲ型分布描述西江枯水年月流量频率分布最优,以该分布频率P=90%为极端枯水标准,显示枯季径流前期随着指标流量尺度变小,极端枯水发生变多,但后期变少,可见枯季水量调度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减少极端枯水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在无资料地区以降水径流法推求径流资料系列时,除了要有年径流统计参数外,还应有其枯季径流和最枯月径流的有关指标,而由于受气候、下垫面条件(地形、植被、岩溶等)差异的影响,各地枯季径流特性各异。本文通过贵州省86个县、市、区气象站及45个水文站(控制集水面积由几十~上万km2)建站至今的实测资料分析,得出了贵州省各个地区枯季的时段、各站枯季径流统计参数、最小月径流模数和多年平均最小日均流量模数的关系,对了解贵州省的枯季径流特性和在无资料地区径流设计中都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1基本概况 姜各庄橡胶坝拟建于滦河下游,姜各庄大桥上游170m,距滦河入海处18km,工程按3等设计,抗震按7°设防。要求施工单位在一个冬春季完成,时间从1996年11月20日至1997年6月15日。 根据滦县水文站资料,滦河多年平均经流量为46.4亿m3,最枯的2月份平均水量仍有3835万m3平均过水流量15.85 m3/s。从施工准备的10月至次年6月非汛期,平均流量为39.14~81.64m3/s。显而易见,如按多年平均枯季流量计算,施工导流流量至少为15.85m3/s。2工程设计与施工对导…  相似文献   

11.
漓江流域受季节性气候影响,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加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水利工程调控能力不足,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多年来虽经综合治理,在防洪减灾方面已取得了阶段性效果,但目前漓江的水环境状况仍不容乐观,特别是枯季,漓江出现枯竭,使工农业生产及旅游业的发展受到制约,直接威胁到城市居民饮水问题。通过分析漓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及水文气象的变化规律,从解决漓江枯季旅游缺水,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角度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04-2019年长江口徐六泾断面观测数据,分析了三峡工程修建以来长江入海水沙特征和变化过程。结果表明,三峡水库修建后入海流量年内分配在2010年后出现显著改变,洪季期间的7月流量增大17%,9月减小22%,枯季各月流量升高15%以上。徐六泾多年垂线平均含沙量为0.09 g/L;2010年是徐六泾表层含沙量减少的拐点,减少幅度达50%。2014年以后,徐六泾表中层含沙量呈新一轮下降进一步减少,底层含沙量从2016年开始有所升高,入海含沙量减少趋势放缓。入海泥沙多年平均中值粒径为6.5μm, 2016年以前黏土与粉砂含量之比约为4∶6,砂含量低,之后含砂量平均占比由2%上升到10%,入海悬沙粗化。建坝对入海水通量的年内分配有重要影响,入海泥沙特征变化则受建坝与中下游河流自适应调整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13.
西江流域100多年来径流量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主要采用数理统计、Mann-Kendall秩次检验和小波分析方法对西江流域高要站径流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西江流域年最大径流量和平均径流量100多年来呈现明显的减小趋势,减小率分别是20.2%和15.6%,年最小流量却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增加率是7%;但是1900~1949年呈现增加趋势,而1950~2009年却没有明显的变化;②西江流域各个月份的趋势变化在不同阶段的变化比较复杂,1900~1949年枯季减少,洪季增加,而1950~1983年和1984~2009年这2个阶段的变化没有遵循一定的规律;但是1900~2009年各个月份基本上都呈现减小趋势;③西江流域存在着2~3年、12年左右以及27年左右的振荡周期。  相似文献   

14.
枯季径流是构成河川径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枯季径流分析,在水资源评价、生态环境及工程水文分析计算中是必不可少的。哈密盆地是水资源紧缺地区,进行枯季径流的分析研究,对水库调节、工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哈密盆地典型河流的冬季、枯水期、最小月和最小日平均流量作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一些区域性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5.
阜新站以上细河流域,由于进行生态保护,关闭了沿河城市供水水源井。地下水位得到回升,细河枯季恢复天然径流。本文主要对关闭沿河城市供水水源井后的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径流量、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资源量、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和现状水平年水源工程供水量。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影响下长江入海口径流的变化趋势,采用长江大通水文站1950~2009年逐日平均流量资料,运用Pettitt突变点检验法,对年、枯季、洪季、汛后及逐月平均流量序列进行突变点分析。利用突变点对时段平均流量序列进行分段,并采用M-K趋势性检验法分析各段及整体序列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长江年平均入海径流量序列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70年代末期、80年代末期和21世纪初,均发生了一定的突变,但突变趋势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桂林到阳朔的漓江段为广西重要旅游点之一,以自然景色之美,驰名中外。但漓江枯水期流量不足,旅游船只不能从桂林直达阳朔,游客不得不从桂林下游约40多公里的杨堤上船,不能整段游览,每每引为憾事。青狮潭水库位于桂林市西北30公里漓江支流甘棠江上,多年平均来水量8.4亿立方米,总库容5.6亿立方  相似文献   

18.
王钊 《广东水利水电》2003,(3):39-40,43
通过西、北江下游水文站近40年的水文实测资料进行西、北江的枯季(指每年的l~3月,10~12月)流量变化分析,从下游控制断面三水、马口站入手,分析多年和年内枯季径流量、流量变化的规律,目的是希望对我们所面临的水资源问题有更为深入的了解,认识到水资源是有限的,提高水资源的忧患意识,并对受多水系(西江、北江)、多流体(径流、潮流)复合影响的区域进行初步的水文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针对洪山泉出流量有减少趋势,以多年洪山泉出流量观测资料为基础,对1955年以来洪山泉流量动态进行分析,并对出流量减少原因进行探讨,旨在保护洪山泉,达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云南位于长江上游,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流域水资源为推动长江经济带保护与发展提供基础资源保障。基于全国第三次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利用数理统计法、滑动平均法、Mann-Kendall秩次相关法和累积距平法,分析了云南省境内长江流域的降水、蒸发、径流的变化特征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①1956~2016年降水和径流多年平均分别为957.3 mm和377.4 mm,Cv值分别为0.10和0.19,年内分配极为不均,汛期/全年分别为88.8%和76.0%,历年降水与径流过程对应;②降水和径流深最大的是宜宾至宜昌干流区,降水最小的是赤水河,径流深最小的是石鼓以下干流;③降水和径流变化均为不显著减少,系列过程都存在跳跃性,降水过程跳跃点为2003年和2008年,径流过程跳跃点为2008年;④汛期和枯季降水系列变化分别为不显著减少和增加,汛期降水系列跳跃点为2008年,枯季降水系列无显著跳跃;⑤1980~2016年蒸发多年平均为1 173.7 mm,Cv值为0.07,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多年平均年蒸发量达1 784.5 mm,年最大蒸发量超过2 000 mm,变化趋势为显著减少,系列过程跳跃点为1997年;流域水资源的变化主要受气候因子影响。研究成果可为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提供基础依据,也可为长江经济带建设提供水资源基础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