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傅志安 《水力发电》2004,30(1):124-128
本首先介绍了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内容和重点,软岩强度使用范围和软岩使用部位,并重点探讨了研究试验中的施工技术问题,应用研究说明软岩料的开发利用经济上是合理的,技术上是可行的,但软岩料的利用要适应软岩特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软岩筑面板堆石坝的坝体断面分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泽平  邵宇  梁建辉 《水利学报》2004,35(1):0062-0066
针对面板堆石坝工程中软岩堆石材料的利用问题,采用数值计算分析的方法,结合具体工程的计算实例,分析了利用软岩堆石料的面板堆石坝的应力变形特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软岩堆石料的分区布置问题,进而提出了面板堆石坝软岩堆石料利用的基本原则。研究结果表明:在利用软岩修筑的面板堆石坝设计中,通过合理布置软岩材料分区,可以在保证坝体整体稳定和面板受力均匀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扩大软岩利用区的范围,使工程设计进一步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3.
汤元昌  栾生明 《人民长江》1997,28(11):37-48,40
在水工建筑物基础施工时,常常会遇到软岩基础的开挖,由于软岩的强度低,又极易化和软化,很难保证建基面的开挖质量,必须根据软岩的特性制定合理的开挖方案,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才能保证建基面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沙坡头水利枢纽坝基以软岩为主,岩体变形问题已是本工程的一个主要地质问题。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埋设变形观测装置对其变形进行观测和分析,探讨软岩变形规律及影响变形的主要因素,为研究软岩工程地质特性和大坝稳定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引洮工程红层戍岩时间短,成岩作用差,易风化、易软化崩解,具有明显的蠕变特性。岩石的蠕变特性是岩石材料的重要力争性质,与岩石的长期强度和岩体工程的长期稳定有着密切关联。本次试验通过对红层软岩试样进行一系列的单轴压缩蠕变试验,在分析试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红层软岩的蠕变模型并确定其参数。试验的研究无论对于红层软岩岩体力学理论,还是实际的软岩工程应用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软岩与水相互作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岩是一类松散、破碎、软弱及风化膨胀性的强度较低的岩石,在水环境作用下软岩易产生大变形失稳破坏。大多数岩土工程事故都涉及到软岩与水的相互作用,研究软岩与水相互作用对于分析某些由软岩失稳引起的工程事故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针对软岩与水相互作用这一问题,从软岩与水相互作用的分类、软岩吸水特性的影响因素及其软岩吸水失稳机理等方面,对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结果表明:软岩与水相互作用可分为力学作用、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在各种影响软岩吸水特性的因素中,主要因素是黏土矿物的含量和种类、孔隙结构,其他影响因素有水压变化、软岩的干湿循环次数、软岩的块体尺度(尺度效应)和吸水时间等。软岩吸水失稳的根本原因是吸水后黏土矿物微观结构发生变化,而是否含蒙脱石等吸水性极强的黏土矿物并非直接原因;后者只是对软岩吸水过程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探讨软岩隧道失稳原因、破坏特征及其形成的力学特征,分析软岩隧道各种支护方法的作用机理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对软岩隧道掘进中选择合理的支护方法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8.
随着筑坝技术的进步和材料力学的发展,反滤过滤料的用料有了很大的突破。如果能利用较软岩作反滤过滤料,将进一步推动土石坝建设的发展。浅析了较软岩作反滤料的工程性质,以及较软岩作反滤过渡料的控制要素。  相似文献   

9.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软岩的概念和分类,指出按成因可将软岩分为原生软岩和次生软岩;从流固耦合的角度讨论了软岩渗流的数学模型、实验分析和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从应力与裂隙的相互作用关系方面分析了软岩和硬岩渗透性差异的理论原因。最后针对软岩渗流的研究工作和实际工程问题提出了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10.
梁轶  燕乔 《水力发电》2002,(10):38-39,53
清江水布垭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布置于断层F2、F3所夹的三角地带,地质结构具有上硬下软的特征,地下开挖主要在软岩层中进行,为了研究地下厂房软岩置换的置换效果,应用非线性有限元计算程序对地下厂房开挖效果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洞室围岩开挖后力学状态的改变及洞室岩体的稳定性,并考虑了各种分步开挖工况,研究了厂房软岩处理方案的合理性,根据计算成果分析,软岩置换后,置换区域的应力、应变在安全范围内,软岩置换对于保护岩体,减小岩体变形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坝基析出物分析的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坝基排水孔中带出析出物是普遍的现象,通过对一批大坝析出物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物化性质、微观结构和粒度组成的分析研究,结合渗流分析,论证了析出物与坝基红层、化学灌浆帷幕、坝基软弱夹层(断层),以及坝基管涌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沉积在排水孔口附近和排水沟内的颜色不一的杂质,多为基岩裂隙中铁、锰、钙质受地下水溶蚀后带出的,排出量甚少,目前不会危及到坝基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2.
龙滩水电站碾压混凝土大坝建基面开挖轮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滩水电站碾压混凝土大坝为目前世界上最高的碾压混凝土坝,最大坝高216.5m,其坝基的工程地质条件优越,坝基岩体较完整,力学强度高,大坝不存在沿坝基础深部的滑动失稳条件。但如何避开进水口反倾向岩质高边坡,充分利用坝址的岩体条件设计大坝建基面的开挖轮廓,达到既安全又经济的目的,一直是勘测、设计和科研等方面的重要课题,这一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本文主要介绍龙滩水电站碾压混凝土坝整体稳定控制面确定结论及坝基可利用岩体选择依据、开挖轮廓设计、岩体质量检测标准及地质缺陷处理方法等。  相似文献   

13.
小型水库普遍存在坝基清基不彻底,其主河床段有较厚的软弱土层,该土层易造成坝坡产生深层滑动.本文根据实际工程案例,对坝体上游坡出现的滑坡加固处理方案进行分析,除采用常用的坝脚压重提高坝坡稳定性外,另沿上游坝脚纵向布置双排高喷桩,套孔相连,桩体切断坝基软弱土层,避免坝基软弱土层向库区蠕动变形,达到满足坝坡稳定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三维地质力学模型综合法试验,探讨在超载和强降的综合影响下溪洛渡高拱坝坝肩、坝基的稳定安全度;分析大坝及坝基、坝肩的变形分布特征,揭示大坝与坝基的变形过程和破坏机理。试验表明,在未计入渗压及地震荷载工况下,坝肩综合稳定安全系数为6.3;在超载情况下,坝肩变位不对称,坝肩破坏形态也不对称,总体上左岸比右岸破坏较重。在超载后期,受坝基附近层间、层内错动带的影响,坝基面径向变位较大,基础约束相对较弱,因此,加强对坝基的加固处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泸定水电站坝址位于泸定县城上游2 km处,电站大坝为粘土心墙堆石坝,坝体基础覆盖层深厚,坝基开挖后边坡、基础存在大量渗水及涌水点,河床及岸坡基础夹杂粉细砂层透镜体和粉土层。施工过程中对复杂地质情况采取了设置排水沟、集水井排水、帷幕灌浆堵漏、粉细砂基础换填等相应的处理措施,效果较好,为泸定水电站大坝工程的顺利进展提供了可靠保证,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小南海水库大坝为粘土斜墙堆石坝,上游为重粉质壤土填筑的厚粘土斜墙,粘土斜墙后紧接堆石坝体,粘土斜墙与堆石体之间设反滤层.坝基以闪长岩为主,原河床位于右坝段,河床段基岩覆盖层厚8~12m,其中强透水性砂卵石层厚3~5 m.坝基防渗工程仅为三道质量不高的截水槽.通过对小南海水库大坝进行渗流分析,找出大坝渗流安全方面存在的问...  相似文献   

17.
故县水库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针对大坝渗流监测项目及运行情况,通过对该工程坝基扬压力、大坝渗流量和绕坝渗流等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F5断层C445-3管水位持续升高,应该引起重视;河床坝段扬压力水位较低,河床坝段排水系统完善,运行正常;岸坡坝段、河床坝段扬压系数均小于设计值0.3,满足设计要求和大坝安全要求;坝基渗流量较小,没有产生较大的集中渗流,大坝帷幕灌浆效果良好,坝基渗流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大河口水电站推荐坝址基岩的变形特性和坝基抗滑稳定,在现场进行了岩体变形试验和混凝土与基岩及基岩本身的抗剪强度试验。基岩变形特性主要受到岩体内各结构面的影响,变形(弹性)模量值随厚层灰岩、薄层灰岩和断层破碎带的顺序递减。灰岩本身具有较高的抗剪强度。混凝土与灰岩的抗剪强度主要受混凝土与灰岩的胶结强度控制。因此,在坝基岩体不存在深层控制滑移面的情况下,混凝土与灰岩的接触面是主要的抗滑稳定控制面,最  相似文献   

19.
东焦河水库大坝为浆砌石重力坝,河床及两岸基岩裸露,坝基下不存在软弱夹层,稳定分析计算主要考虑沿坝体垫层混凝土与基岩接触面滑动。根据《砌石坝设计规范》抗滑稳定采用抗剪强度公式;应力分析采用材料力学法。通过计算可知,水库大坝稳定,断面设计合理。  相似文献   

20.
Conclusions The results presented for the computational investigations indicate that noncontact loosening (local failure) of the bed beneath the upstream face of concrete dams is inevitable for traditional mating between the dam and rock foundation (elastic fixity). The consequences of such local failure of the bed are universally known, and outlays for repair work may be commensurate with the cost of the retaining structure. In addition, the alternate mating schemes considered between concrete dams and a rock foundation, the outlays for the structural shaping of which are insignificant, make it possible to control the SSS of the bed beneath the upstream face of the dam. From this standpoint, a subvertical joint in the bed beneath the upstream face of the dam was found most effective. Translated from Gidrotekhnicheskoe Stroitel’stvo, No. 8, pp. 35–40, August, 19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